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专题]Grunge Is Dead

2005-04-23 07:21:48   来自: 林烺 (天津)
  [这个贴子最后由林烺在 2005/04/25 11:53am 第 8 次编辑]
  
  再见,邋遢
  [文:拙腹媚奔]
   这是英伦摇滚的时代,小众文艺青年的时代,跟物质叫板拿自己实验的时代,脏乱差早已经被简素平取代,久而久之你就老去了。没有什么人比出生在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的这批人对Grunge更有偏爱,因为那是直接影响了他们美学标准和价值观的音乐、文化、生活方式和精神图腾。
   为什么不去伤怀,为什么不去祭奠?
   于是就不提毒品,不提涅磐,不提自杀和朋克,我们只需要想象过去或者现在进行的甚至是终生要进行的某个过程,某个片段——在轰鸣和撕咬中得到解脱的究竟是我们的灵魂还只仅仅的躯体?就像那双子座的心形盒子里面盛满了荣誉、快乐、思考、畸变和癌与自缢的可能性。而我们醒来之后要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声音在优化在讨巧,孩子们都在做脱去旧裤子换上西装的动作,物质在袭来,各种属于我们自身的矛盾在激化中自我调和的卡尺声中被撕裂,于是我们很有可能在夜晚和白天被分裂成两个人,就像我们大洋彼岸上的战友们那样。但我真的不相信这是正常的,我甚至可以否认如此的所谓合理的进化方式。
   Grunge始终是属于内心体验的表达方式,当我们的情绪也反复着宁静爆发宁静爆发时,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美好和短暂……过了很多年,记忆还在,日记还在,那些声音还在,让我们继续朗读他们,直到我们发不出声音吧
   致Nirvana、Afghan Whigs、Mad Season 、pearl jam、Soundgarden、screaming tree、Stone Temple Pilots、Alice In Chains、Mudhoney、Mother Love Bone ……
  
  专题选歌:
  试听请至现象电台:
  http://www.fanhall.com/music/
  1.Afghan Whigs - Lost In The Supermarket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1.Afghan_Whigs-Lost_In_The_Supermarket.mp3
  2.Alice In Chains - Rooster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2.Alice_In_Chains-Rooster.mp3
  3.Alice In Chains - Down In A Hole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3.Alice_In_Chains-Down_In_A_Hole.mp3
  4.Mad Season - I Don't Know Anything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4.Mad_Season-I_Don't_Know_Anything.mp3
  5.Mad Season - Long Gone Day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5.Mad_Season-Long_Gone_Day.mp3
  6.Soundgarden - Black Hole Sun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6.Soundgarden-Black_Hole_Sun.mp3
  7.Soundgarden - Fell On Black Days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7.Soundgarden-Fell_On_Black_Days.mp3
  8.Stone Temple Pilots - Dead And Bloated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8.Stone_Temple_Pilots-Dead_And_Bloated.mp3
  9.Stone Temple Pilots - No Memory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09.Stone_Temple_Pilots-No_Memory.mp3
  10.Pearl Jam - Animal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10.Pearl_Jam-Animal.mp3
  11.Pearl Jam - Indifference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11.Pearl_Jam-Indifference.mp3
  12.The Smashing Pumpkins - Where Boys Tear To Tread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12.The_Smashing_Pumpkins-Where_Boys_Tear_To_Tread.mp3
  13.The Smashing Pumpkins - 1979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13.The_Smashing_Pumpkins-1979.mp3
  14.Nirvana - Come As You Are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14.Nirvana-Come_As_You_Are.mp3
  15.Live - Rattlesnake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15.Live-Rattlesnake.mp3
  16.Live - Lakini's Juice
  http://www.fanhall.com/music/系列专题/GRUNGE/16.Live-Lakini's_Juice.mp3
  

2005-04-23 15:22:52  林烺 (天津)

  早已死去的和从未死去的
  文:郝舫
  
   
   一部音乐史也就是一部厌倦和逃脱厌倦的历史,像有人说过的那样,为了逃避无聊,人们发明了音乐;为了逃避音乐的无聊,人们发明了摇滚;为了逃避摇滚的无聊,人们发明了朋克;为了逃避朋克的无聊,人们终结了历史。历史倒是没有终结,只是换了个花样。以Nirvana为代表的Grunge音乐为啥成功,一直有至少两种思路:一种认为是因为有Nevermind这类杰出的唱片好得实在挡不住,在压制了无数天才唱片的死板产业结构中活生生撕开了一条血路;另一种观点则是Sonic Youth的Thurston Moore所说的:在恰好的时间、恰好的地方出现了恰好的唱片。前一种说法充满自信,后一种说法有点迷信,不过,时至今日,也不会有太多人去想这类问题了。
   其实,有一个细节偶然地标志了Grunge胜利的内涵:1991年底,当Nevermind爬到排行榜前五名时,没有人认为他们还可以前进一步,因为在它前面横亘的,正好是美国主流音乐的三个代表:以Michael Jackson为代表的流行乐、以Garth Brooks为代表的乡谣、以U2、Metallica和Guns'n'Roses为代表的主流摇滚。顶不济的,还有Ice-T为代表的说唱。   
   当朋克极其同盟军欢呼胜利时,这个胜利的创造者在唱片文字中宣称朋克已经死掉,可是没有人听懂他的话,就像直到今天,没几个人懂得在MTV颁奖典礼上,他为什么要找个长得像Michael Jackson的人以“Grunge之王”的名义去领奖。其实他要说的是,Grunge已经像Jackson所代表的流行乐一样死亡。   
   更重要的是,这类举动暗示着Grunge其实已经懂得了一个要诀: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而这正是朋克被称作“知识恐怖主义”的原因,在Ramones的歌词中,在Sex pistols的《摇滚大骗子》和同Jamie Reid联手中,在Sonic Youth改名为Ciccone Youth翻玩麦当娜大姐金曲中,我们都看到过这个绝招。在今天遍布全球的反全球化和“文化捣乱”分子的杰作中,我们也越来越熟悉这种黑色玩法。要对付那仨代表后面急于看笑话甚至复仇的利益团伙,当然决不要想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在莫名其妙招人恨的科本遗孀为代表的自由下载战士和利欲熏心的Metallica成员铜臭之间的对垒中,你看没看到什么熟悉的战斗气息呢?
   但是,MTV颁奖礼上的黑色幽默,毕竟还是以无人喝彩而告终,这个苦心孤诣想法的失败结局,是Grunge已经无法自控的标志,毕竟,在与金钱和体制的游戏中,需要的是一大帮有同样智慧的人进行国战而不是单挑PK,需要的是深入了解然后用灵活的策略去反制流氓成性但推进精密的公司、传媒及体制,否则,就是我们看到的结果,一种音乐的的轰鸣,好象竟然由一声枪响便宣告终结。   
   你会说:脆弱,太过脆弱。可是如果你再回头看,会发现正是在里根告退的那年,科本和奎斯开始排练,在那之前,是奥斯本送给他Flipper的磁带,而Flipper的组成,是由Avenger变身而成,而Avenger则是追随Dead Kennedys,后者的组成,是因为Sex pistols原装人马最后一场演出的产物。要是你说在那场演出之后朋克便死了,是不是有点太快下结论?   
   在Grunge之前和之后,有太多的主流代表,当它也变成主流的代表,它也就该死。我从不相信,Foo Fighter得格莱美或Audioslave大卖,就意味着一种流派可以复活;我宁愿相信,一盘Nirvana或The Smashing Pumpkins的盗版CD,在深夜依然可以用来安慰一个灵魂,在白天依然可以用来和着郁闷嘶吼,在每天依然可以用来激励某个不识谱的少年开始攒钱买下人生最便宜的一把吉他。所以,你也可以说,Grunge从未死去。至于那些认为Grunge不如他正在拥抱的当今潮流的人,假以时日便会发现,历史自有一种分层剂,叫垃圾的可能是黄金,今天金碧辉煌的玩意,明天倒真的成了垃圾。
  

2005-04-23 15:23:30  林烺 (天津)

  GRUNGE的兴衰故事
  [摘自“摇滚年”音乐网]
  
   
  与重金属、朋克有着渊源的Grunge起源
   一般而言,在摇滚音乐史上,能够结合服装款式,或其附带关连的亚文化的乐种,除了Glam Rock之外,另外一个应该便是Grunge这种纯美式的音乐风格。然而谈到Grunge,却得必须简略地提到它的众多源头与其影响。
   基本上,Grunge大约出现在80年代末期的西雅图地区,它融合了当地两大主要地域性的音乐风格与音乐人口:一群听重金属的忠贞乐迷与另外一群听朋克乐的死硬派,相互碰撞之后,对于当地的音乐文化活动自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因为就许多朋克乐的死硬派而言,朋克(Punk)代表着除了音乐本身的个性外,它还标榜着一种生活态度:就是通常这类的乐迷会倾向将一切不合理的事物,采取一种对抗叛逆的态度或将之导引至一种无政府的混乱状态,而Grunge便是摄取自一小部分的重金属思想与部分的朋克哲学。换言之,Grunge音乐可以被称之为一种融合Post—Punk、 Hard Rock与70年代Heavy Metal的另类音乐支流。   
  另类变主流,Grunge成流行风潮
   所以在92年,当Grunge音乐开始受到一般社会与媒体注意后,大众才发现到Grunge所涵盖的还包括背后整个的亚文化活动。或者说的精确一点,主要是以西雅图—家独立厂牌Sub Pop旗下的乐团为主要代表现象。不过,由于Grunge音乐所受的影响过于广泛,举凡70年代一些经典硬式摇滚团体如Led Zeppelin、Kiss、BlackSabbath、AC/DC,到80年代的地下传奇硬核朋克The Replacements、Husker Du或实验噪音乐团Sonic Youth都在Grunge团体吸收临摹的范围内。因此,当一些西雅图主要团体如 Nirvana、Mudhoney、Soundgarden、Pearl jam、Alice in Chains、Screaming Trees、Tad等团体开始崭露头角时,他们各自的乐风则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甚至其他非西雅图地区的Grunge团体,如Stone Temple Pilots、多数由女性所组成的L7、Hole、Babes in Toyland及Scrawl等也都有其不同的音乐亚文化背景与源头。而究其原因,Grunge这一风格实际上应该算是一些唱片市场看准时机,将蛰伏已久的美国地下音乐活动推上主流市场的一个产品类型罢了。也因此,当Nirvana为另类音乐及Grunge打开新的市场后,许多音乐观察家均认为当初美国另类音乐所标榜的音乐创作与市场独立精神已经逐渐失落,许多初期以Sub Pop发迹的团体纷纷被大型国际唱片公司挖走,而让Grunge又变成另外一种被收缩到主流音乐的风格。
  快速膨胀的全球Grunge风潮
   不过就乐团组成的年代来看,80年代中期以后成立的团体如 Green River、Mudhoney、Soundgarden、The Melvins等算是第一代的Grunge团体。他们的乐风较重,掺杂较多的重金属的气息与浓厚的地下音乐色彩,而在那时候,这些团体都还只是被归纳在一般的美式另类音乐的范畴内,只有其中受Black Sabbath影响较深的The Melvins,后来逐渐成形的沉缓低郁乐风才算为Grunge慢慢勾勒出自己的特色。因此,许多人都视他们为真正符合西雅图出身的第一支Grunge团体。
   但是到了Nirvana、Pearl jam等,则已经算是第二代的Grunge团了。此时的乐风除了较富变化外,旋律上也较为亲和。所以,在91年年初,Pearl Jam发行首张专辑《Ten》时,在气势上仍嫌单薄,几支单曲都一直在排行榜上牛步爬升。但是,一等到92年Nirvana的第二张专辑《Nevermind》及单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一举跌破许多人的眼镜之后,整个被贴上Grunge标签的团体则全部变成主流市场上的宠儿。许多单曲开始大卖,并在全美校园或摇滚电台强力播放。再加上MTV的推波助澜,许多团体纷纷被邀请到MTV节目做现场不插电(Unplugged)的演出。
   结果,整体的Grunge潮流一下子就这么推到了最高潮,同时其背后的亚文化也被媒体及服装界籍其风潮而推出了许多相关的附属商品与衣饰。当然,在91年创立的Lollapalooza户外联合演唱会,也直接地助长了另类音乐与Grunge的壮大和扩张。概括地说,92—93年算是Grunge最为风光的颠峰时期,许多团体纷纷发表其代表性作品以巩固地位。
  Nirvana 引领 Grunge的巅峰英雄神话
   然而不幸的是,药物在摇滚圈内一直是难以铲除的根痛。一直处于媒体焦点的Nirvana主唱Kurt Cobain及其他几个著名的团体,一直都有着颇为严重的吸毒问题,而Kurt Cobain更有着情绪低潮的忧郁与自毁倾向。虽然92年2月Kurt Cobain娶了Hole的团长Courtney Love,但婚后的生活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他们两人各自不稳定的个性也让这场婚姻如同闹剧。接着婚后不到7个月的时间,Courtney Love产下一子,但紧接着两人却常常为了孩子的事情而被人控告是不适合养育小孩的父母。此时的Kurt Cobain不仅末从婚姻生活中得到他所想要的心灵抚慰,反而更加深了他长久以来的身心问题,导致他大量吸食毒品来寻求逃避。 终于,一连串的事件导致最后不幸的悲剧发生。
   在93年当《In Utero》专辑受到乐评正反两极的激烈争辩后几个月,Kurt Cobain已经数次因服药过量而送医,但这些消息都被唱片公司封锁下来。93年后半年到94年前半年初春,Nirvana开始展开世界巡回演唱,结果在他们到罗马准备度假的时候,却再度发现他企图服药自杀未遂,于是众人才真正发现到事态严重,而将他送至戒毒所。Kurt Cobain在看护所等不到三天就溜回西雅图的家中,不过他的母亲却在三天后报警说Kurt Cobain失踪,但是隔天却发现Kurt Cobain早已在自己的家中举枪自杀了。那一天是1994年4月5日,而且他的尸体还是在三天后,因一名保险装置工人被尸体绊倒后才发现。当Kurt Cobain的死讯一传开,立刻震惊全世界乐迷。而这一悲剧立刻使得Kurt Cobain瞬间化为90年代的摇滚悲剧英雄,他所代表的不但是另类音乐与其青年时代的叛逆、不妥协,他那短暂炙热却充满苦难折磨的一生,也如同基督受难般地神化成一则摇滚传奇。
  Grunge的未来去向?
   Kurt Cobain死后,Grunge的整体气势也直接大受打击,虽然几个重要团如Pearl Jam、Stone Temple Pilots、Hole纷纷推出其重要的巅蜂作品,但整体而言、Grunge已经开始慢慢出现走下坡的趋势。更有甚者,那几年不但开始出现“到底另类要对谁另类”的议题,也随着Grunge跃上主流媒体舞台与市场,而更加受到地下音乐乐迷的抨击。许多更新的厂牌再度出现,更新的地下音乐乐种再次潜回至当初小众市场的地方,静静地酝酿音乐工作者自己的理想创作环境。然而,对于唱片公司而言,为了维系他们与独立厂牌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慢慢开始培养或挖掘下一代的另类团体,进而也促成所谓Post—Grunge的衍生,譬如后来出现的Live、Bush、Everclear、Better Than Ezra、Candlebox、Collective Soul、DishWalla、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oadies等等,这些乐团都是唱片公司力捧出来,为了填充整个市场需求及媒体、电台的播放而生。可想而知,他们的音乐比起 Pearl Jam、Nirvana那一代的Grunge声音,更加地被唱片公司修饰粉光过,甚至有些团体的音乐听来简直如同好莱坞工业下的商业公式电影—般,几乎毫无创意与聆听乐趣可言。
   时光的消逝,媒体逐渐又慢慢将焦点转移到其它音乐类别。而接下来的几年,几个当年的Grunge乐团在音乐创作上的评价也逐年下降,整个Grunge音乐似乎已经面临一个死胡同或迷茫的十字路口。而这一低迷情势,直到97年4月,当Soundgarden宣布正式解散,紧接着Stone Temple Pilots主唱Scott Weiland一连串的吸毒被捕起诉事件之后,大众才发现Grunge是否真的已是强弩之末?是否当初所谓的“另类”一词根本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随着98年Pearl Jam《Yield》专辑的出版,再回首Pearl Jam由当初Green River的贝斯手,蜕变到短命的Mother Love Bone,再到现今仍保持一贯坚强的团员阵容,这一路下来,他们算是见证了Grunge的兴起与没落。但对于许多当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的青年而言,他们心中却不禁要问:到底Grunge与另类音乐是否真的这就么无息而终?到底Grunge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所谓的“主流”与“另类”之正反辩证,是否真的就是一个无解的两难?我想,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回答吧。
  

2005-04-23 15:23:52  林烺 (天津)

  西雅图的陷落
  [摘自“北方网”]
  
   
   西雅图,美国华盛顿州一个湿乎乎的城市。小资的女孩子知道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西雅图夜未眠》,好动的男孩子知道加里?佩顿领衔的NBA劲旅“西雅图超音速”队。在阿加东的眼中,那里是全世界闻名的摇滚乐之都,它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场Grunge神话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所有摇滚青年心中的音乐乌托邦。2002年4月20日,随着Layne Staley的沉沉“睡”去,这座在Cobain死去之后一直摇摇欲毁的音乐圣城终于在难以计数的Grunge迷心中轰然陷落了。  
   这位自组了风光一时的Alice In Chains,并与Nirvana、SoundGarden、PearlJam一同缔造了西雅图Grunge音乐辉煌的少年英才,在毒品的侵蚀下飞向了迷幻中的梦想天国。
   没有人纪念,没有人伤感,Layne Staley的悄然辞世与往年轰轰烈烈的Grunge热潮形成了极大的反衬。当年那些文化青年、愤怒乐评和电台DJ似乎都已在安逸的生活中忘却了自己曾信誓旦旦许下的音乐诺言。在娱乐圈五彩缤纷的光环下,Layne Staley的离去让我们再一次认清了工业社会的无奈和世态炎凉。  
   如果说由于Grunge运动使西雅图成为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愤青心中的圣地的话,那么Kurt Cobain和Layne Staley无疑就是这个Grunge神话的中心,他们的死在亲手破灭了这个神话的同时,也让这个神话更加完美。  
   以传统的眼光看,西雅图作为美国一座安定、富足的城市成为叛逆文化的中心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个有着不眠夜色传统的城市,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天才,西雅图仿佛在一夜之间被音乐青年攻占了,长发、破牛仔,宛如当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无套裤流行一时。  
   Kurt Cobain死后,西雅图Grunge音乐的气势受到了整体的打击,而众多Grunge乐队走上主流舞台的局面也受到了地下乐迷的强烈抨击,Grunge音乐似乎已经到了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随着1997年SoundGarden宣布解散、StoneTemplePilots主唱因吸毒被捕,人们发现Grunge已是强弩之末,当初的另类行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Cobain的死使每个人各得其所,中国的文化青年们在郝舫的一本Nirvana传记和舶来的打口磁带的指导下重温了Grunge的辉煌。当Staley离我们而去,Grunge大旗终于从西雅图的城头缓缓飘落。像所有传奇一样,经历了喧嚣、辉煌、坚守之后,西雅图陷落了。  
   Kurt Cobain生前曾穿过一件“Grunge is dead”的T恤衫,他应该已洞悉了那超出音乐之外的东西,这是摇滚乐的宿命,在坚守与背叛之间,摇滚乐一次次地拯救着愤怒的文化青年,再把他们一次次地推进深渊。  
   “西雅图”陷落了,伴随着西方摇滚乐回光返照般的无疾而终。我们依然活着、累着、爱着、恨着。西雅图的新一代也如当年的Cobain和Staley一样,在城市的边缘无助哀伤地弹着、唱着。而他们的死则会成为再次引导时尚的旗帜,就如同切?格瓦拉成为时尚青年心中的浪漫骑士———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2005-04-23 15:24:25  林烺 (天津)

  多少青春事,总是上心头
  [摘自“我们网”]
  
   
   我清楚地记得,1996年,柯特(Kurt)自杀两年之后,我听到了“涅槃”(Nirvana),知道了Grunge。之后慢慢熟悉了西雅图的音乐英雄们,书柜里到现在还摆着成套的“小妖精”(Pixies)和“石庙向导”(Stone Temple Pilots),更不用说大名鼎鼎的“涅槃”了。他们曾经伴随我走过了无聊烦闷漫长的青春期,我对这些鬼佬竟是那么地熟悉,就像熟悉我的初恋情人一样。但是,现在我对这些人这些事情竟然越来越没有把握了。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还记得他们,我怀疑那些和我一样曾经被他们鼓噪得热血奔流的青年是否还记得他们。我们是不是像艾特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中由于酷刑而不记得任何事情的“曼库特”一样在现实的压榨之下忘记了那些远去的身影了呢?不然的话,当2002年的4月20日,莱恩?斯塔利(Layne Staley,爱丽丝囚徒乐队主唱)乘着毒品的翅膀飞向他自己的天堂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如当年对待柯特那样去纪念?没有,连一点伤感也没有,即使在Grunge的大本营西雅图也没有多少声音。当年的那些愤怒青年似乎一下子消失了,消失在世态炎凉的工业社会里了,消失在了健康的生活、繁忙的工作、蓬勃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之中了,消失在大电视、洗衣机、车子、CD、电动开罐机、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定息低率贷款之下了,消失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催人泪下鼓舞人心却又与己无关的娱乐光环里了。而当彼岸Grunge的军旗在西雅图轰然降下的时候,在另一边的中国,在这个把Grunge等同于“涅槃”的国家中,我们却要正经八百地去大张旗鼓地回顾一种已经灭绝的精神景象,这是一种滑稽还是一种悲壮?  
   该如何开始我们的回忆呢?或者说,该如何重新讲述这个故事?我想,给“涅槃”捧臭脚的应该不缺我一个了,而在“涅槃”之外,在柯特的光辉之外,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浏览“涅槃”之外更为广阔的Grunge世界。
  黑色旗帜  
   沿着Grunge世界的道路可以追溯到1977年朋克运动熄火后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个说话迟钝但却有着敏锐的商业意识和深厚音乐基础的叫格雷格?吉恩(Greg Ginn)的年轻人毕业后组建了一支叫作“黑旗”(Black Flag)的乐队。这支乐队不但继承了英国朋克的所有特点,而且比英国佬玩得更生猛,更凶悍。在乐队把专辑样带送往各家唱片公司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果:闭门羹。一怒之下,“黑旗”自己凑钱,在1978年成立了SST公司。而在SST的黑色铁旗之下,也聚集了美国硬摇滚(Hard Rock)和硬核/后硬核(Hardcore/Post-Hardcore)的精英。成为了硬摇滚阵地里急先锋的他们是:“声音花园”(Soundgarden)、“音速青年”(Sonic Youth)、“肉偶”(Meat Puppets)、“后代”(Descendents)、“民兵”(Minutemen)、“恐龙二世”(Dinosaur Jr.)、“坏脑”(Bad Brains)、“消防站”(Firehouse)、胡斯克?杜(Hüsker Dü)、“叫树”(Screaming Trees)等,这些日后声名显赫的人物在SST的保护之下最大程度地扩展了自己的音乐领地。这些乐队共同的特征在于,不但坚持硬摇滚的路线,还大胆地探索和实验,几乎没有一个乐队愿意停留。一路狂飙猛进之后,音乐变得越来越狂躁,越来越有攻击性,而大多数乐队的学习手册里都记着这三个名字:“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傀儡”(Stooges)、“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而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乐队不但有“音速青年”,更有来自西雅图的“声音花园”和“叫树”。“声音花园”和“叫树”走的是不同的路线,一个是带些布鲁斯,带一些冷幽默,另一个则更硬一些,更古怪一些。作为一支地下乐队,“叫树”是幸运的,他们是第一支签约主流大公司的西雅图乐队,不知道当时Epic的老板是出于什么考虑,可能是听着“叫树”像是一支金属乐队。不过“叫树”的好日子没几天,他们从成立到解散就一直停留在圈内认同的阶段,始终没有像同一时期的“声音花园”和“恐龙二世”那样取得很好的商业成绩。
  黄金时代  
   Grunge音乐的风行,独立唱片公司“地下流行”(Sub Pop)是功不可没的。“地下流行”公司成立于80年代中期,两位创始人分别是布鲁斯?帕维特(Bruce Pavit)和乔纳森?普里曼(Jonathan Poneman),大本营就设在西雅图。到了1987年,在“地下流行”的带动之下,西雅图各乐队之间不断交互观摩影响,渐渐地Grunge的风格纹理越来越清晰了。在1987年这一年,“地下流行”就网罗了“讨厌鬼”、“绿河”(Green River)、“泰德”(Tad)、“声音花园”、“妈妈爱后进生”(Mother Love Bone)等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乐队。在1987年的每一天,西雅图都有乐队在成立,这其中也有“涅槃”(Nirvana)。在旧金山的鲜花飘落20年之后,革命的火种终于在西雅图找到了接力者。但是,“地下流行”对待音乐的做法却显得有些拙劣。在Grunge音乐成形初期,他们利用限量发行等手段,使听众对某一个歌手或乐队的关心转向了对某一种厂牌或一个地域的关心,把“地下流行”的招牌打了出来。这样做确实为“地下流行”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是这种商业化的操作方法确实是对音乐和公司双方的伤害。许多年之后,当“涅槃”的专辑与单曲还在排行榜上独领风骚之时,“地下流行”却面临破产,不得不把49%的股权卖给了华纳公司。许多人送给布鲁斯?帕维特和乔纳森?普里曼的就是两个字——“活该”!  
   我们当然不能忘了那个叫阿伯丁的小镇。这座小镇距离西雅图只有几百里,本来以钢铁出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阿伯丁进入了长期的衰落之中,失业的阴云笼罩了整个城市。而到了90年代,小城里长大的孩子们发现,现在连大学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有工作,也很难买到房子。于是这一代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及他们的父辈,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想念大学,认为与其拥有一份毫无意义的正式工作,还不如去自杀。于是在这个自杀率全美最高的地方,这些对生活、家庭和社会失望、厌倦至极的年轻人聚到了一起,音乐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一起听着“黑旗”和“黑色安息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愤怒。这个时候,在同一个学校念书的巴兹?奥斯本(Buzz Osbourne)和戴尔?科罗维(Dale Crover)组成了“讨厌鬼”(Melvins)乐队,而他们把自己的音乐称为Grunge,这个词在英语中的原意是“邋遢、肮脏、贫困”的意思。反抗的火在地下一点点地燃烧,而似乎从一开始,Grunge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自毁自弃自我攻击的行动方式,从一出生,他就昭示了自己的死亡。  
   作为一个先锋者,巴兹?奥斯本和他的“讨厌鬼”就不是很招人待见,几乎没有任何公司和他们签约。不过他们倒是在西雅图的青年圈子里混得很不错,巴兹?奥斯本甚至得了个“Buzz皇帝”的外号。作为一支老资格的乐队,“讨厌鬼”对Grunge的最大贡献与其说是在音乐上的,倒不如说是对整个西雅图地下音乐圈的精神支撑上。有很多摇滚青年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跑东跑西,这些小年轻受到了“讨厌鬼”的点化,纷纷组织了乐队,和巴兹?奥斯本同一个小学毕业的柯特?科本(Kurt Cobain)也是其中之一。正是在巴兹?奥斯本的介绍下,柯特认识了贝斯手克里斯特?诺瓦塞里克(Krist Novoselic)。在西雅图,很快聚集了很多乐队,整个西雅图越来越成为全世界愤青的总部。说起来奇怪,西雅图这个在小资男女心中以恶俗温情的中产阶级电影出名的城市竟然成了Grunge的大本营,因此,从一开始,Grunge就向美国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道德与音乐形式发起了直接的挑战。  
   而早已声名在外的“声音花园”和后起的“爱丽丝囚徒”(Alice In Chains)似乎不属于纯粹的Grunge乐队,因为他们的音乐中重金属的音乐元素一直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这可能和苏珊?希尔维(Susan Silver)一人担任两支乐队的经纪人有一些关系,但是“爱丽丝囚徒”似乎更草根一些。在莱恩?斯塔利手中的“爱丽丝囚徒”表现出对西雅图阴暗面独特的兴趣,这和有着大师风范的“声音花园”明显不同。  
   “蜜浆”(Mudhoney)也是早年活跃于西雅图的非主流乐队之一。1988年,当“涅槃”乐队还在地下驰骋的时候,“蜜浆”的首张单曲唱片《触摸我我病了》(Touch Me I'm Sick)就已在“地下流行”旗下推出,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以后,“蜜浆”又分别于1988年和1991年推出EP《Superfuzz Bigmuff》和专辑《每个好男孩都该得到奶糖》(Every Good Boy Deserves Fudge)。应该说,“蜜浆”是这批乐队中最早彻底脱离重金属加盟朋克阵营的一支,其音乐中时时爆发朋克式激情,主唱如同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大门乐队主唱)鬼魅附身一般,以肮脏的嘶吼装点着前朋克时代的粗陋录音氛围。  
   “珍珠酱”(Pearl Jam)这支几乎被所有人看作堕落的代表的乐队,其实他们是最冤枉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讲,“珍珠酱”是西雅图音乐在不到20年里大起大落的见证人。当杰夫?阿曼特(Jeff Ament)和斯通?歌萨德(Stone Gossard)在“绿河”(Green River)中“游泳”的时候,柯特?科本还在维斯堪河(Wishkah River)泥泞潮湿的桥洞之下钓鱼睡觉;而当所有的Grunge乐队都在反复练习噪音的时候,这两人却躲在“妈妈爱后进生”里实验自己的重金属加朋克。好在他们总算赶上了Grunge大井喷的时间,一张《十全十美》(Ten)一张《VS.》就敢跟“涅槃”分天下。于是,他们挨骂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说,“珍珠酱”是Grunge中最商业化的乐队,是对商业的妥协。这实在是个笑话,整个Grunge不也正是被主流吸收的餐桌调味料吗?几乎没有一个Grunge乐队能跟商业彻底划清关系,Grunger们最后发现,反抗了半天其实还是在人家的掌心之中翻跟头,Grunge不过是朋克与商业结合的畸形儿。这让人万分沮丧。若不是这样,柯特为什么要自杀呢?说句过头的话,假如“珍珠酱”先出道,假如斯通?歌萨德也自杀一把,那被捧为神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恐龙二世”和“音速青年”则是另一对从差不多的起点出发最后发生巨大分歧的乐队。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应该包括著名的“涅槃”和“珍珠酱”的大战。如果再算上经常发生在诸如“简的嗜好”(Jane's Addiction)和“叫树”内部的打架斗殴,我们就会发现,Grunge的内耗是何其严重。作为一场音乐的革命,Grunge其实也是一次“转过身的继承”。当Grunge吸收了太多的音乐形式,又加诸在激烈的音乐形式之下,内外的矛盾激化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也正是在如此强烈的个性碰撞之中,Grunge才混合着荷尔蒙的味道散发开来,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Grunge的中坚们到了中年就显得一个比一个没脾气,大概是把年轻时候的火都发完了。  
   让我们把目光离开西雅图,来到1986年的波士顿。大学生布莱克?弗兰克(Black Frank)是一个对外太空宇宙感兴趣的家伙,他劝说他的大学室友乔伊?圣地亚哥(Joey Santiago)一起组建一支乐队;在一个音乐招聘广告上他们又找到了女贝斯手金姆?迪尔(Kim Deal)和鼓手大卫?洛弗(David Lovering),于是乐队开张了。而当他们靠自己的18首歌把4AD老板伊弗?瓦特(Ivo Watts)拉到波士顿后,撕心裂肺般的吼叫和暴戾饱满的吉他噪音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这支乐队由于内部的矛盾在1993年就解散了,但是他们对整个Grunge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在他们之前,西雅图的乐队还停留在缓慢滞重的“黑色安息日”阶段,正是他们将吉他融合进了噪音,把旋律与噪音做了完美的结合,同时也让很多人开了窍。虽然他们不能称得上是Grunge音乐,但是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的名字叫做“小妖精”(Pixies)。  
   “简的嗜好”(Jane's Addiction)也是值得一提的。这支洛杉矶乐队带给人们具有煽动性的音乐,和“蜜浆”(Mudhoney)一起为Grunge的出头奠定了基础。虽然“简的嗜好”在1991年即宣告解散,但在2003年又重组并发行了新专辑《漂泊》(Strays),由乐队主唱发起的在当年可谓另类文化和音乐的狂欢节的“俊杰”(Lollapalooza)音乐节也在停办12年后重新开张,这真有点吊起了那些还保留了Grunge记忆的乐迷们的胃口——Grunge会不会回潮?又或者只是一次回光返照?那就走着瞧好了。而纽约的“钢盔”(Helmet)则在“音速青年”、“致命玩笑”(Killing Joke)和“巨黑”(Big Black)的影响和感召下凭借1992年的首张突破性专辑《Meantime》作出了对西岸Grunge同行的回应,成为了东岸Grunge的代表。  
   还有“耶酥蜥蜴”(Jesus Lizard)和“阿富汗辉格党”(Afghan Whigs),这些车库朋克(Garage Punk)的传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都在Grunge大潮中成为了弄潮儿。当然还要算上自恋狂比利?科根(Billy Corgan)和他的“碎瓜”(Smashing Pumpkins),戴夫?格罗(Dave Grohl)和他的“喷火战机”(Foo Fighters),迪安?德里奥(Dean DeLeo)和“石庙向导”(Stone Temple Pilots),这些被看作是后Grunge乐队和有抄袭嫌疑的委屈孩子的存在让Grunge得以在柯特死后衰落的时势之下缓上一口气来。但是,无论是谁,都拉不住Grunge衰落的脚步了。  
   所有这些乐队在1991年11月15号到1994年4月5号之间过了一段幸福时光。这之后,一切刚来临就逝去了。
   此外,在男子Grunge乐队之外的L7、“洞穴”(Hole)、“玩具王国的宝贝”(Babes In Toyland)、“比基尼杀戮”(Bikini Kill)、“饲养员”(The Breeder)之类的女子Grunge乐队和为对抗美国Grunge而在英国复兴的“污点”(Blur)、“绿洲”(Oasis)、“收音机头”(Radiohead)因为更具有商业价值而延长了Grunge的存活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女子Grunge乐队更加关注政治问题,她们对政治的介入是超出想像的。凯思琳?汉娜(Kathleen Hanna)和柯妮?拉芙(Courtney Love)就是女子Grunge这枚硬币的两面。在硬币的翻滚之中,目的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形式比目的更重要。不过,时至今日,当听到柯妮?拉芙那大粗嗓门的时候,我还是非常激动。显然,这和她狼藉的声名无关,也应该和她死去的丈夫无关。而英国的乐队更接近小型甜品和下午茶,中庸永远会比激进有市场,这就是规则。假若不是有“耶酥玛丽链”(Jesus And Mary Chain),恐怕英国音乐人在美国同行面前是站不住脚的。这种单纯的比较是无意义的,他所能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脱离音乐的类似于流行音乐迷那样对自己偶像的追捧和对别人的打压。当年我们如此做过,今天再回头来看,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远去的传说  
   当莱恩?斯塔利继续着Grunge的高死亡率,当“石庙向导”也终于解散,当西雅图不再是Grunge的首都,Grunge的故事似乎也就告一段落了。有朋友说Grunge不过是一次回光返照,也有人说Grunge是上个世纪最后一次音乐革命。我不知道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我只知道,仅仅过了10年,我们就几乎成了曼库特。这一次,没有人逼我们,我们是自愿的。而那过往的青春,那些远去的背影,也许终将和我们年轻的轻狂和热情一起被尘封起来。
  

2005-04-24 02:58:23  老猪 (暫住中國)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猪在 2005/04/24 03:00am 第 1 次编辑]
  
  感谢现象音乐电台的制作者们!facelessecho,林烺,拙腹媚奔,还有你们这些难拼写的名字。。。
  http://www.fanhall.com/music/
  

2005-04-25 12:13:23  kurtkurt (北京)

  我就叫kurt,我爱nirvana,是nirvana让我爱上摇滚乐的(就是那张著名的纽约不插电),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吧,我讨厌上面的文章,历史,历史,他妈无聊极了。
  

2005-04-25 15:51:34  煤天使 (CD)

  我终于看到历史的正解了!!!!!!!!
  亲爱的,你所留下的字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你以后出名了,说不定我们还可以翻出你的发言重炒一翻.....出名的人的历史为所有人翻炒, 不出名如你我, 自己偶尔翻炒也是允许的~~~~~~~~~~~
  不翻炒不八卦, 生活怎么有乐趣捏????
  

2005-04-25 18:12:52  林烺 (天津)

  [这个贴子最后由林烺在 2005/04/25 06:45pm 第 2 次编辑]
  
  GRUNGE不过是现代流行音乐的一次阳痿早泄的性交而已~~~
  历史已成事实,不管好还是坏都有必要让大家知道~~~
  一味的追崇和否定只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GRUNGE的误区和DV相似:DV本只是工具,却被人当成文化;GRUNGE本只是音乐,却被人奉为圣歌~~~
  
  GRUNGE本不该如此流行,所以它注定没落~~~
  KURT COBAIN该死
  LAYNE STALEY必须死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原论坛]现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