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ZT 闲话《纯真年代》

2002-05-27 05:03:27   来自: 春暖花开
  好多天之前央视播出了这部电影,随后便在网易上看到了这篇帖子.只能感叹,这部好片子还是有很多人在认真地看啊.
  
  =====
  闲话《纯真年代》
  锦泽
   看电影《纯真年代》,从叙述人的声音里我们就能听出小说原著作者伊迪丝华顿夫人的味道,老于世故,机敏锐利,恰是那样的声音,一个老夫人,无时不刻不带着一丝冷漠超脱的讥讽。译制版里的中文配音却变得莫名的年轻起来,声音渗进一丝温情,更迎合观众对罗曼蒂克戏剧性的期待。让人略为失望。
   译制版就这点不好,常常串了味。影片开头的歌剧《浮士德》当然没有必要配上中文的男女高音,何况唱的又是意大利语。但是稍后的话剧《肖朗恩》那只有寥寥几句台词的诀别场面,居然也保留了英语没有翻译,似乎不想让戏中戏干扰观众的思路,因为影片微妙之处已经让人费神了。但这么一来,仿佛这出戏剧讲的倒是别种语言,或者纽约讲的不是英语似的。其实没有必要偷懒,配音稍为话剧腔浓重一些便可。毕竟话剧男女主角在这里成了纽兰和奥兰斯卡的投射,并不是无足轻重,观众实在有必要听懂台词。
   梅的中文配音感情过于外露,明显感觉得到那一份气恼和愠怒,而原版的声音却强撑着一种甜蜜的温柔,所有不快一律被小心翼翼压在底下,成了楚楚可怜的委屈,更见她的涵养和心机,没有中文配音来得磨人。奥兰斯卡伯爵夫人的中文配音倒又少了辛辣不恭。就在极度无奈的时候,她也可能凄厉地一笑,说一句刺人的话语,作表面的一种无名无用的反抗;比如在车厢里,纽兰提到要去一个理想世界,这位伯爵夫人冷笑道:“啊,亲爱的。。。。。。那个世界在什么地方?你去过那里么?”中文配音将这句台词里的鱼骨头剔除掉了,成了深情的一阵叹息,可能为了渲染正面女主角受旧习俗压制的苦况,让观众更为投入。可惜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又有明戈特老夫人厉声提醒嫁了出去的侄女她现在已如泼出去的水:“当你的丈夫披你以珠宝,你随他的姓;当他披你以耻辱,你依然随他的姓!”中文台词把轭式连接的修辞手法变为压韵的两个成语“当你珠光宝气。。。。。。当你名誉扫地。。。。。。”也有它的妙处。当然这是琐碎细节。
   中英文互译的过程制造偏差,而马丁斯科西斯把华顿夫人的小说拍成电影,这个过程也会制造偏差。屏幕上鲜花着锦,美味佳肴,无一不传达着美的享受,各家各府差别甚微,总之感官往正面的,愉悦的方向一边倒。看不出原著中对纽兰家伙食的抱怨,或对路易丹府上阴森压抑的气氛的微词。也许影象总有着使观者与展示对象同化的功能吧。而马丁大导演也确实存心以此片向自己的祖上致敬,所以尽量表现想象中的奢华美丽的记忆残留,一切往好处去。说实在,小说作者华顿夫人披露当时上流社会这样那样的不堪,里面何尝不带一丝人情味!单单那不可追回的过往,就令到她心存一丝缅怀。纵令男女主人公被落后习俗拆开,不,她并没有多高的觉悟,她对前人忍耐克制以维护秩序的平衡深表敬畏。
   影片非常忠于原著,连夹带棒归连夹带棒,嘲弄讥讽归嘲弄讥讽,社会始终是为了容纳人而存在的,而不是批判颠覆的对象。矛头反而稍稍对准了男主角纽兰,优柔寡断,善于自欺,有点《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振保的味道,然而刻薄的作者没有踩他的意思,一连串时机上的不巧,加上梅的工夫,他是很容易得到原谅的。而且叙述人不出声的时候,我们主要还得依赖纽兰的眼光观察他们的世界,他知道多少我们就知道多少,其余一切只能推测,这也加剧了观众对他的认同。
   纽兰,一个奇怪的人物,担当影片的观察眼,同时又是被观察,被洞悉的对象。与他对奥兰斯卡诚挚深厚的感情相对照的,是他时不时可笑的一些错误——他幻想着奥兰斯卡走到他身后,双臂将他轻轻环绕;他去嗅一把阳伞,以为是奥兰斯卡遗留在亭子里的。小小的反高潮,使他具备女人心中可爱的笨男人形象。
   梅在背后做了多少事?最大莫过于向奥兰斯卡提前两个星期预言自己怀孕,保住了丈夫。这一点经她曲折地坦白,不失她为自己塑造的一贯诚实磊落的形象,然而她一切是为了自己;而纽兰和奥兰斯卡,结婚也好,终止离婚也好,都是为了对方——自己可以冲破习俗禁忌,但又怕对方受到伤害,在叛逆方面,爱人们怎么都宽于待己,严以待人呢——又都人算不如天算,棋差一步,错过再错过。作者巧妙地将梅的行为和想法置于幕后,保留了表面的纯真,当然也可以说更加揭示她的机心,但她并不曾因为自私而受到谴责(她在电影里的形象远比在小说中更可爱,因为电影来不及数说她故意的无知,只保留了她对爱人孩童般的执拗),正如纽兰与奥兰斯卡的爱情也并没有被拔高,以他们的关系,接下去,如张爱玲在《半生缘》里提到翠芝和叔惠重逢时说的,也只能是发生关系,幸而(还是不幸)没有,只枉担了虚名,成为“纯真年代”最后的一对供品,由图象的渲染给观众更大的震撼与感动。
   影片里的这些方面维持了与原著高度的统一,但是在别的地方,处处显出马丁作为奇才流露出来的智慧与想象力。我常常怀疑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故事本身比较隐晦难以理解的缘故,如同人们不喜欢那个含混压抑的时代。以同样含蓄曲折的手法去表现那个时代的故事,就更赶跑了一批观众和批评家了。
   亦舒将它改写为《寂寞鸽子》,同样的桥段,情节设置,《纯真年代》亦步亦趋的香港版。也许是实在喜欢这个故事,知道西文小说不被港人亲近,所以换上现代装束和节奏,变相地让读者接受一回名著的普及教育吧,当然亦舒没有让纽兰和梅继续他们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甜美生活”,《寂寞鸽子》里的人物到最后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了的。如果确实存在一群《纯真年代》迷,不妨找来看看。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JSfiwwmp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