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什么是真正的电影力量

2003-05-15 06:12:02   来自: 梦文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七七在 2003/05/15 03:25pm 编辑]
  
            电影的真正力量是革命和真实的力量!
  ——关于电影的一些言说
  最近在看那个法国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米歇尔—福柯的书籍和生平传记,学院年轻的郭小橹(就是大家看过最近出的电影理论书籍《电影理论笔记》和《电影地图》、写过电影剧本《网络时代的爱情》的北京广播学院青年教师)在讲授“记录片研究”课程的时候曾经多次强调和极力推介福柯的那本《性史》,这本书从性的层面探讨了权力、知识社会层面的隐喻含义,读来真是大受启发。
  记得西祠论坛里曾经发表黄小邪网友的一篇运用福柯的理论来分析政治性电影《蓝风筝》的好论文,我多次阅读收益非浅,同时我也想,其实电影真正的力量就是这种给人历史和文化的真实的认识和体验,在真实的影象和声音的面前会将观者的情绪以鼓动,其实思想并不能被鼓动,想象一下那些独裁者如希特勒、萨达姆其实他们仰仗的并不是什么深刻的思想和教条,哪怕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表面看抑扬的是文化教条和思想垄断,其实背后是广大工农阶层长期不满的情绪,因为能激起人冲动和浪漫的革命行动只能是情绪化的情感,这也是人性的底线。
  行文至此,我想也可以顺便提一下我们大陆为什么到现在对电影的审查、管理这么严格也就不难理解,从表面看一部电影的题材可能会表达创作者的一些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电影《英雄》可能表达了张艺谋关于英雄应该是胸怀天下和勇于牺牲的人,但是隐藏在表面下面是创作者的情绪和情感其实比思想更重要。
  电影历史上,尤其是美国和俄国曾经因为一部电影所反映和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等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时局,所以共产党的先锋导师们,比如马克思(那时还没有电影的发明)就十分强调舆论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毕竟那时马克思发表的言论是反政府的,受到当局极力反对和排挤,也就不可能让马克思发表鼓动中下层的革命情绪的言论,所以马克思一开始就极力想争取舆论阵地,那时及时出版无法合法化,也可以自行到下层集会演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时的情形,个人来讲,我对马克思本人还是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他在做人性底线的动员工作,他所倡导的科学共产主义(加上科学二字我觉得显得不自然和别扭)虽然到现在在全世界也无法实现(哪怕在几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往往只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还是令人尊敬的。特别需要提一下的是列宁,他说过的一个关于电影的观点没有想到一下子成为了我们党和政府对电影管理的一个根本原则和指针,这就是“电影对于我们革命者来说是发动、团结、联合人民群众的最重要的革命武器”,有了这句话,大家就不难理解整个新中国官方电影的历史了,尤其是那个措辞含糊、充满恶意的“电影管理条例”。不过,我个人认为,按照马克思先生的经典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电影作为文化建筑的一种,没有资本的支持电影根本不可能拍摄,现在看看国营电影厂的窘况也是必然的(似乎只有八一电影制片厂还在拍摄电影,但只是军队内部流通而已),2002年2月修改的电影管理条例公开给私人拍摄电影许可明显是受经济压力和民营经济崛起的影响,但是到现在为止民间的电影投资依然不旺盛,显然是惧怕当局对电影政策的出尔反尔。
  下面我想具体谈谈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的一部电影记录片,据说前些日子只要观看就有可能被通缉或投诉,我不清楚。只是私下里看过而已。这个电影记录片的名字叫“血路”,记录是1989年学潮的真实片段,我这里特别强调真实二字,我个人对历史很感兴趣,尤其是喜欢带有争议性的历史细节(最近研究黄仁宇的书籍比较多,所以从文风和思维方式上也受到他不少的影响了),自然89年的学潮也是很有争议的。记得那时我读小学,只能从家里的新闻联播里看到一点点画面信息,我当时只是觉得那些大学生哥哥姐姐们怎么回事,不好好听老师的话乖乖呆在学校读书到街上闹什么事情,后来又看到当时电视新闻上死了好多解放军叔叔,心里非常伤心,对解放军更加充满了敬意和理解,对大学生哥哥姐姐充满了鄙视和埋怨,可是我需要向各位读者提醒的是那时因为不了解北京街头的具体情况,我们家乡的大人们都在猜测政府的一边倒的报道原则,反而都向相反的方面理解和揣测。
  这就如同现在正在中华大地尤其是在北京、内蒙古、山西等地肆虐和嚣张的SARS病毒一样,假如政府一直掩埋真相,不知道将会有多少无辜的人被SARS病毒夺去宝贵的生命,而政府的信誉必将一落千丈,SARS考验了亿万中国人民,更考验了中国新的领导集体(据外电报道新老集体内部存在不少冲突和矛盾,这一点从两大高官被紧急撤换下马可以推测出来一些痕迹)的为民负责和为民作主的果敢作风,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SARS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远远经济上的发展指标,我个人以为。
  接着说“血路”,这个选取和编辑整理的国外著名电视媒体ABC、香港无线等的影象记录片,表面看没有倾注编导太多情感和思想,实际上并非如此,镜头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言行、情感为主线,穿插当时官方高层的表现和言论,加上一定的背景音乐和特技渲染,还是有一些主观的因素在里面,但基本的记录功能还是主要的。里面按照事件的紧张程度和时间顺序进行编辑,其中主要场面的长镜头记录和主要人物的访谈让人感到很震动。应当承认,那时的大学生还是充满革命浪漫气息的,他们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婚礼,进行鼓动性的演讲,为倡导的精神静坐和绝食,现在令我等同龄人很触动,我扪心自问:现在就业这么紧张,工作难找,钱难赚,还有心情去革命,而且我也没有勇气去那么勇敢的站在街头充当革命者,不过,现在毕竟比10多年的社会境况好多了,全国人民前进在全面小康和三个代表的光辉大道上,我呢,一个受了点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能小资就小资,能中产更好,总之希望我好你好大家好。但是,且慢,难道89学潮以及相关的一些事件不需要我们反思吗?真相对我们的价值怎么衡量?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讲都是很大的!为什么台湾现在公开前任总统的一些腐败内幕,而我们却缺乏这种严重检讨自己的机制和习惯呢?曾记得朱熔基总理在亿万中国人民面前检讨自己,但是对他身后盘杂的官僚体制却似乎无能为力,自己老是在各种场合表示可能在卸任后将会一干人等整。真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无论我们的经济多么发达,政治体制的滞后都是致命的,这一点从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来。
  我的这篇小文不会招来什么杀身之祸什么的吧?我一直告诫自己勇敢一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社会,可是面对日益浮躁的社会,我的这点勇敢又有多大价值和意义呢?对于电影,需要虔诚的热爱和真心的付出,可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电影又负载上太多的功能,我热爱电影不仅仅因为其娱乐价值和消遣时光,更痴迷其真实的动人和历经时间的洗练和空间的磨难而依然保持真我的本性,在光影的变幻之间闪烁着生命的光彩!
  我个人最喜欢姜文的那部一直不让出生的电影《鬼子来了》,我觉得电影最高的不过如此,在故事虚构与历史真实中发现和挖掘电影的真正魅力和力量:这就是革命的力量!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希望与大家就电影的力量展开交流,请将你的观点发送我的邮箱就可以了,我会及时回复的。
  我的电子邮件:  new-media010@sohu.com
                                梦文 于北京 
  2003-5-15中午
  

2003-05-15 19:06:43  filmworm

  谈论“电影的力量”实际上就是谈论“电影所负载的功能”嘛!
  

2003-05-15 19:57:43  vincent (北京)

  你提到的“血路”,我也是前一段时间看的,里面挺有声的。我觉得他给我们这群人赠予的不仅仅是一种知情权,而且电影本身又给了我们一种生存的“异度空间”。庆幸些吧!真实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果我们大家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圣经的话!
  

2003-05-18 17:19:47  藤子不二雄

  江湖!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tvPgiHsWCeJ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