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改革是电影市场的惟一出路

2004-03-07 17:45:37   来自: 烦糕
  来源:新京报  www.thebeijingnews.com  日期:2004年2月26日11:50 转载请注明出处
  
  
  政策提示:
   中国电影改革归根结底是一场电影市场化的改革,如何将中国电影引入市场机制、最终产生产业化变革,才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去年年底发布的四项广电总局令中,就有三项同电影市场操作模式直接相关,也可见国家主管部门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这三项广电总局令分别是《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明确了引用外资(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合作拍摄影片的审批流程以及具体的合作模式与相关要求;《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与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直接解决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准入问题,意味着国内电影在制作、发行、放映三大领域的政策壁垒完全取消,使电影行业的核心业务完全向市场放开,为国内各种形式的资本带来新的商机;而《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则指明了中外合资电影院的发展方向,为中国电影业利用外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可以说,中国电影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这三项广电总局令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资本,香港资方还是好莱坞大型寡头,都会对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所反应。本报记者经多方采访,将代表不同方面的电影市场人士对此次改革的反应汇集于此,以期勾勒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前景蓝图。
  
   本次电影产业政策改革没有涉及到国有电影公司,有两种解释:一是国有电影公司早就取得了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部分权利;二是如何盘活国有资产,让这部分投资增值,有关部门仍无清晰思路。但没有改革不代表没有行动。事实上,各大国有电影公司已经认识到形势的紧迫性,自下而上的探索尝试早就在进行中。比如国资巨头中影集团,其属下各大分公司就在进行改制改组。和以往零打碎敲的改良不同,这次改组将是真正动筋动骨式的体制改革,几大分公司将于年内分别引进各种资本,组建现代股份制公司,实现市场化运作。在一个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各种所有制的经营实体必然是公平竞争、共同繁荣的。
  
  依靠市场规律依靠竞争
  高军: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核心观点:这次的文件都是对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辅助政策,它们说明我们正式告别了计划经济,初步奠定了电影产业的正规市场运作的基础。改革的树苗已经种下来,希望树苗长大后能真正地招来金凤凰。
   这些举措对城市影院的建设,对我们更加成熟规范的院线制建设都有一定意义。可以说,目前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打破了行业内的垄断。但是还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厂标的买卖,如何进一步打破垄断,就要依靠市场自身的规律,依靠竞争,最终达到市场化选择的自由。
   可以这么说中国电影的票房应该不止10个亿,盗版和其他非法音像制品严重冲击了我们电影产品的正当收益。前一段时间,全国的34家院线针对音像制品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共同签署了《北京宣言》,指出正版音像制品应该延后电影上映1个月才能面市,这也是国际惯例。不久前,广电总局召开的电影工作会议上,赵实同志也指出“盗版是电影的天敌。”以后,中国电影版权协会即将成立,行业保护也将形成。我们希望通过版权规范的建立,使电影产业形成“新电影上市———音像制品———电视播放”的正规模式。
  本报记者 冯睿
  5年后,中国电影将有重大变化
  杨步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韩晓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电影集团: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创作生产;国内外影片的发行放映;影片及其载体的进出口,享有国家赋予的影片进口权。去年投资40多部影片,最终放映30多部,产量占国产电影总量的40%。
  新京报:是否可以谈一下对三大文件具体条文(开放合拍市场、降低制片、发行市场准入门槛、开放影院市场)的看法?
  杨步亭:有关领导曾经预测,在5年以后,中国电影将有重大的变化,在实践上这一点将被证实。这些改革的措施都是应对目前电影产业的具体问题而提出的,例如引进国外和民营资本兴建影院和投资电影拍摄。这样做是在扩大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目前的情况不是老百姓不爱看电影,而是电影的服务不够完整、质量不够好。我们的电影院少,有的影院电影票也偏贵。
   事实证明,我们不怕外国人,中影集团几十年来都在跟他们打交道,有足够的经验积累。而且我们目前还受到国家政策保护。而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民营的文化企业具备相当的竞争力。有些民营资本能够支配上亿的资金来拍摄电影,而我们最多也就是几千万。而且他们的决策要比我们更快,他们的应对机制和资金支持都值得我们借鉴。
  新京报:那么在推进市场化向更加完备的方向前进的时候,中影集团有哪些具体的应对措施?
  杨步亭:中影集团成立已5年,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各个方面,都是领头羊。集团这是电影改革的产物。把集团做强做大,成为世界上有质量的电影企业,制作和发行国产影片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我们投资40多部影片,最终放映30多部,产量占国产电影总量的40%。
   独立、联合和代理发行中,去年国产片的发行得到2.5亿元,占收入三分之一。国内形成了看国产片的热潮,老百姓也在支持国产电影。美国大片正在向下走,质量好的国产片走势向上。《英雄》、《手机》都受到欢迎。
   今后,我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缔造我们集团:
  一,影视主业。我们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在提高电影质量,比如说我们和陈凯歌合作拍摄《无极》,演员阵容是亚洲一流的,这是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一次操作。在娱乐片方面我们也在寻求和冯小刚、张艺谋的合作。在符合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要求,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都要保证的同时也在努力加强电影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统一。我们有必要作出这样的尝试,向高票房冲刺,制作出一些叫得响留得住的国产好电影。总的目标是在总的数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保证质量。
  二,高科技产业,包括影视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国内的电影生产没有好的设备和场所,世界范围内,好电影还是要在高科技高质量的技术支持下产生的。2004年,北影动迁就要开始,中影争取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在怀柔飞腾基地创建一个全方位更为现代化的为影视服务的基地。那里的占地面积是北影厂的5倍,别人拍电影的时候会用我们的技术和设备、摄影棚、录音棚、甚至包括数字的后期制作。最终我们不仅要吸引国内的电影制作力量,也要吸引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制作队伍来我们这里拍摄电影和后期制作。
   有些事情别人做不了,我们作为国有的大型企业就要利用资源优势,去开发这些领域,例如影视基地,促进集团整体的发展。在国内同行业内做到最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三,其他的有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为发展电影提供完全支持。
   新京报:与其他电影企业不同,中影公司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从您的角度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以配合改革的进展?
   杨步亭:我国目前国产片出口的收入每年只有一百多万元。我们在努力开发国产片的国外市场通道,2003年底,中影与香港嘉禾集团主席邹文怀签订了一个建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如果这一合作成功,中影将利用嘉禾在国外的院线努力在新马泰建立国产片的放映环境,培育海外市场,特别是华人多的地方的国产片市场。而以往都是靠电影展,很少能够进入国外院线,最多是在国外的电视台播放。
   韩晓黎:今年,中影将与华纳、索尼、柯达、CDMP等国际知名影视公司合作,这些合作贯穿中影在国产片生产、制作、发行、放映、设备租赁和基地建设的全部过程。和民营公司合作也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以期通过不同的机制、不同的长处,让大家优势互补。
  
   中影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建立数字院线。目前,我们国家有50家数字院线,在美国之后,居于世界第二。数字化是一个解决成本问题的好方法。全国只有300家影院有能力放映一部电影的首轮,这样不利于好电影的普及。广电总局今年拿出2亿元,委托中影集团发展中国的数字电影建设。2004年底要达到100家数字影院,同时农村的16毫米将转化成数字电影。
  本报记者 冯睿
  外资和民营投入大有好处
  吴鹤沪:上海联合院线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
  核心观点:电影的改革其实已经有10年历史了。早在1993年初,就已经开始了电影机制的改革,那次改革打破了国家垄断、计划经济模式,国家统购统销的模式,这种意义非常伟大,一直延续到现在。
   外资和民营资本投入,我认为有相应的好处。这些跟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方面都有关系。在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很多束缚我们的东西已经、正在或者即将突破。过去说合拍片的演员场景比例现在改变了。影院的建设外资也准入了很大的份额。但是发行方面还是由我们控制,这涉及到具体的事情。
   电影市场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人在看少部分电影,大部分电影只有少部分人来看。这样造成了票房向两头集中,一头是少数影片,一头是少数影院。一个城市两条以上的院线放一样的电影,这个问题很复杂,由于我们都看重经济效益,影院和院线都在考虑经济回报,除了一些个别的电影,我们会降低票价。院线的改革已经到了跨地域的地步,我当然也想我们的院线能够拥有全国最好的那些影院。
   例如《无间道Ⅲ》,香港寰亚公司制作,北京保利博纳做内地发行,我们联合院线有上海最好的影院,他们会重视我们的要求,因为我们在一些小的城市也有影院,我们要保护这些影院的收益,所以我们提出要求:我们所有的影院都要同时放映。但是也有这样的现实,那些城市里其他的院线也会向片方和发行方这样要求。
  
   所以,当地域性被突破了,片方的成本就增加了。一方面是拷贝量的增加,另外一方面就是宣传活动投入更大。例如电影明星来上海搞活动,不光我们联合院线在上海,其他院线和影院也会要求去他们那里走一走,争取观众。
  
   客观地说,一些有探索精神的艺术性较强的电影我们也有责任去推广它,很多国产电影在国外纷纷获奖,但是连中国电影院的门都进不了,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改变。以前上海有两家艺术电影院,其中一家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就很难做了,曲高和寡,经济收入也很差。所以有时候这种行为需要国家政策性的保护。
  本报记者 冯睿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