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电影中人物的声音及赤壁

2008-08-03 13:55:20   来自: 唱诗
  [watermark]电影中人物的声音需要设计,这其中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教父>中的马龙白兰度,沙哑低沉的嗓音,威严十足,从未见大声说话,却总是让人心悸.这种沙哑我相信是演员和导演有意为之,马龙一定是费过不少气力来配音.那在众黑帮首领面前的讲话,每次听,每次五体投地.<老无所依>中的杀手,声若闷雷,开口便让人胆寒.高手的声音如若不设计,影片的分量就减轻大半,人物形象无疑会受到削弱.中国这方面做得好的,只有陈凯歌一人.荆轲刚一亮相,眼帘低垂,嘴唇轻颤,声音含糊,像是从牙关挤出一句:我要10千.后劝赵女一幕说道:你是赵人,赵是你的,祖国.言语充满感情,听者无不动容.什么叫酷,这才叫酷.唯大英雄能本色.
  赤壁的吴宇森显然不谙此道,那么多英雄人物,各个中气不足,言语中听不到半点霸气.同是一个张丰毅,同饰演荆轲和曹操,一个英雄,一个背诗一般的笑面虎,导演功力,立见高下.看似吴宇森也知道张飞断喝,却没有杀气,这不是多大音量能解决的问题.
  张震的声音惨不忍睹,刚出场被地下笑成一片.贼眉鼠眼,及其猥琐.如果再拍<水浒传>,时迁这个角色比较适合他,怕是他还演不出"鼓上蚤"的野性与豪气.
  赤壁的失败,在我看来,吴宇森把重点放在了"战"上,而非"谋".而三国的精髓,正是多谋少战.有趣的地方都在谋略上.吴宇森感兴趣的,只在血浆喷飞的杀戮场面.这种残忍的镜头也被电影局容易得通过审核,是一种讽刺.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成了蛇足,曹操是个笑面虎.
  在马上厮杀,难以拍出陆地打斗的节奏,这些重兵器的使用也阻碍了一种观赏的快感.于是吴宇森屡次让赵云下马,让张飞赤手空拳,让关公挤出盾牌.中国观众再无知,对于这些东西都是骨子里的敏感,他们笑,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对味.
  港台的导演和演员,玩玩小枪战和风花雪月的小资情调还凑合,玩历史剧,豪侠剧,这帮鼠辈缺少霸气,缺少豪气.骨子里没有这些元素,难怪会瞎编诸葛亮与周瑜的"兄弟情谊".兄弟情谊不是断背山,谋略计策不是无间道.英雄豪杰也不是警察和毒贩.这些大英雄,哪要的了这些卿卿我我.
  无疑,我认为,拍这些题材,选择港台演员和港台导演都是一种失败.历史剧拍得最好的电影,我还是再次推崇<荆轲刺秦王>和<秦颂>.[/watermark]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ZUPojgqSNDh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