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浅谈实验电影的发展与19世纪绘画艺术的关联

2008-07-17 11:33:56   来自: keyking
  [这个贴子最后由keyking在 2008/07/22 04:32pm 第 1 次编辑]
  
  实验电影,又称先锋派电影,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载自艺术概论)
  十九世纪初随着电影这一新兴事物的出现,在被大众迅速接受和传播的同时,艺术家就试图在做有关艺术和这一新兴媒介的尝试。随着1928年,电影有声电影的出现,还有1930年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技术上的可能性不断地激发艺术家在技术上实现的可能。但是,艺术家在这一新的艺术媒介上所受影响与灵感的出现对于先锋电影不断发展而言,让我们不得不提到几个在20实世纪初的艺术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及野兽派。
  
  其实,说道西方艺术发展过程,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艺术家始终在“反思”,无论在艺术形式,内容,社会性等各个触及面。追述立体派产生之前,西方艺术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和以莫奈和塞尚为代表的印象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尊重客观,复制肉眼所能看到的,是对现实事物的复制。
  而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印象主义绘画的美学追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明亮的光调。印象派画家面对自然写生,打破了传统的“固有色”的观念,极力追求光与色的瞬间效果。第二,表现日常生活的题材。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几乎不描绘情节,其油画题材也不表达象现实主义所表达的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和对现实生活进行批评和揭示。主张纯客观地描绘日常生活琐事和看到的景色。第三,取客观场景之片段为构图,求不完整的效果。西方传统油画,每幅作品都是完整的场景,使人感到构图是经过推敲的,人工气较强。印象派画家喜欢捕捉新鲜、生动的印象,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直接写生的结果,似乎没有画完的片段,但有很强的生活真实感。
  很明显,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相比,画家从客观观察和表现回到的主观观察与表现,印象主义绘画一般被认为是一场色彩的革命。在绘画题材上讲,文艺复兴时期所描绘的内容现实与人文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为主。这些绘画大都属于教堂,贵族,宫殿。被社会名流,官僚,商人所控制,换句话说艺术就是中产阶级,收藏家们的商品和收藏品。艺术是服务与小众的。而打在印象主义出现后,艺术家们则提出反思和质疑,他们认为艺术不应该是商品,应该把它还给大众,艺术应该回归到一种纯粹的状态。
  所以,对于西方的现代艺术而言艺术家的思考是具有1,在内容上,有更多政治性的思考,2.在形式观察和表现上,对观察视点新的理解和对客观表相的质疑。
  立体主义开始于1906年,由乔治‧布拉克与帕布洛‧毕加索所建立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空间的绘画特色。
  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影像。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 film)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如L.布努艾尔于1928年摄制的《一条安达鲁狗》也是以类似方法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或者是对一种荒诞不经的新比喻的追求。这种电影又被称作超现实主义电影。它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
  达达主义的倡导人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说:“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达达破坏的冲动给当代文化以重要的影响,成了本世纪艺术的中心论题之一。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可见达达主义可以概括为反政治,反观念。
  在这些特质上,我们不难发现,西方艺术家们同样在实验电影这一新形式上又一次作出新的探索和实践。他们保持和履行着一贯的艺术传统。质疑每一种固定的,传统模式下的艺术样式。探讨着各类艺术形式,除了绘画,实验电影还涉及到更广泛的艺术领域,包括文学,诗歌,散文,戏剧,音乐,舞蹈,更切实地把它们借鉴与融合到电影中去。
  我们总结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三个重要内容和出处是:1.精神分析法2.语言学(符号)3.政治,历史发展(政治,观念学)那我们发现实验电影的发展和立体派(中完全没有透视,画面由抽象符号所代替)超现实主义(精神分析法)达达主义(政治,观念学的反思)都由着一脉相承的关联。实验电影在时间影像上的对艺术的尝试,比如:重复 快闪 快切 长镜头的使用,都是对传统电影(制造一个影像,叙事)的一个反思。它主张打碎幻象,在艺术上力求更纯粹。在时间上做探讨而不是在故事情节上。由此总结为:1.电影是时间的艺术。2.在材料上做一个探讨,比如胶片(迈雷作品)
  综上所述,实验电影的发展和由来并不是孤立与传统电影,孤立与西方艺术发展之外的另类产物,它的发展由来是有着历史必然性的。对于艺术家们而言,电影这一媒体不过是他们用来表达最独特情感,个性,意图的工具。我们不可忽视,实验电影人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努力,对于人类整个艺术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和贡献的。
  陈海璐
  2008年
  于北京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