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影投资和银行联姻是无法实现的。看看银行的坏账率就知道问题的严重了,还敢去投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缺乏的并不是资金,而是市场。
另外,制片人不是会说英语就可以的,那样的话北外毕业的都可以去了。更重要的是专业精神。而这需要积累和培养。但是中国专业的制片人是非常缺乏的。其实很简单,能够当好制片人的人都跑到其他行业赚钱去了,一般人谁愿意在这里看不到尽头的挣扎?其实电影行业也能赚钱,但是在电影赔钱的前提下赚的钱,你说是是怎么赚的?很多是昧心钱,等于拿了投资人的钱望自己腰包里面塞。
其他的有些道理。比如放映。不过解决起来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还是需要一定时间。
韩凯臣
从加拿大蒙特里尔电影节回来,感触很深,蒙特利尔是个拥有很多法国人后裔的城市,这里徜徉者法国的浪漫和文化气息,人们很热爱电影,排着队买电影票看电影,而且他们不仅仅是看好莱坞电影,各种艺术电影他们都看,由此想到了我心爱的中国,想起小时候排队买电影票的情景,想起了看露天电影的美妙夜晚,现在那,提起中国电影院,我几乎红着脸跟加拿大人说中国现在很少有人看电影,不是中国人不喜欢电影,而是有太多太多的复杂问题。
由此我想谈谈我们的中国电影,全当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有识之士能为中国的电影添砖加瓦,毕竟我们有十三亿人的潜力观众。电影圈子不能再自娱自乐了,电影拍出来是要给人看的,所以我们应该自省,然后给大众以健康快乐的电影娱乐享受。
一. 不得不提的电影票价
中国电影票价暴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且一下子就涨到20元以上,为此一些高票价赞同者还有不少理论支持,至少我感觉这事有些荒唐。中国电影票价应该是全世界相当于平均工资最高的地方,以北京平均工资为1500元/月(不包括民工和蓝领阶层)计算(电影票价30元),那麽就是1/50的比例,如果是两个人看就要60元,加上交通费和饮料费就要70元左右,拿这些钱可以买到7张盗版光碟,谁还去电影院看电影呢?美国大城市平均工资为2000美元,电影票为8美金,则是1/250的比例,当然会有许多人去电影院看电影。
有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中国电影市场的专家测算,中国的豪华电影票可以定为5元,普通票为1-2元,电影院的经理看到这会大呼不行,别着急。因为现在中国电影票价很贵,所以人们把看电影都当成了仪式,非要在春节或国庆时才郑重地去看,那一年的电影岂不就成了这两段时间的专项?假若电影票价能降下来,薄利多销,人们不是单为去电影院看电影,而是休闲;乘凉(避寒)或干脆睡觉都行,不要怕民工进电影院,他们是电影院的生力军,美国最早有镍币电影院,大批贫民社区的人去镍币电影院看电影,美国5大电影公司的大多老板靠此起家。有了数量才有票房,至于爱看艺术电影的观众可去看5元的电影,中国城市人口有3亿多,假若有40%的人去看电影就足够了,广告商们应为电影出把力,试想观众上去了多做点广告不好吗?那麽影院和制片方又有额外收入,盗版碟不用抵制就会销量减少,你想我花2元钱可以看到声音和画面俱佳的电影,为何还买你的盗版碟,除非我们业内人士想收藏才去买,所以美国专家定的可行价为5元也是为防盗版。电影院的另外重要收入就是电影后开发产品和可乐;爆米花。
我曾看到北京东环影城一幅很令人哭笑不得的画面,东环影城旁有个网吧,3元/小时,许多学生排着队在那里打电子游戏,这就是被人们称作的“电子吸毒”,而电影院前却门可罗雀,我问几个学生为什麽不去看电影?他们说:“零花钱只有20元,可以打6个小时电子游戏,而电影票的学生票价是25元。电影票如果1-2元我就会去看了”。这些学生的话应该给我们影院经理做一个参考。
中国农村更是广阔市场,可以在农村乡政府建30左右人的16mm电影院(不用很豪华),国家扶持并提供16mm放映机,广告商也应跟进,想想10亿人的市场,多麽可观,当然在广告商支持下也可在农村放露天电影,多发展那种电影放映流动车,汽车商应和广告商一起努力为中国广大农民放映免费露天电影,收入可从广告中获取。邵逸夫就是靠在东南亚的广大乡村建电影院起家的,所以放弃中国农村的电影市场是非常可惜的。
再有就是电影发行方和制作方比例倒挂,制作方只能拿到票房的30%的低比例,这会很挫伤制作公司的积极性,在美国是制片和发行是一体公司,尤其是美国8大主要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的院线,这是很好的思路。
二.没有普遍而良好的电影放映环境
在中国房地产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个特别奇怪的事情,很少有房地产商在小区内建综合商厦时建多功能电影院,这让新建小区的居民自动放弃了电影的享受权利,在方庄和望京小区几乎没有电影院,很是可惜,在日本每建一个轻轨或地铁车站,就会在车站建一个综合商厦,商厦内包括超市;24小时便利店;电影院;麦当劳;肯德基;Kodak彩扩中心;银行等等,这样人们上下车时,便会选择很多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这个地方自然就会繁荣起来,在小区内日本房地产商们更会建电影院。因为可能产权就是他们的,所以很希望中国的房地产商们来关注一下中国的电影事业,例如比较有文化气息的冯伦和潘石屹,可以和电影业内的人们沟通一下。
另外就是交通问题,北京因为当初没有在三环;四环上建轻轨,所以现在北京交通已露出不好的征兆,许多人认为需要国家投许多钱才能建轻轨,其实不用,国家不用投一分钱,全部可以通过建立证券公司卖股票来筹资,在日本管这种股票叫安全股,老太太都敢买,现在是痛下决心来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时候了,当初修了三环轻轨就不会有现在的北京交通恶果,私家车一定不要鼓励成代步工具和财富象征,私家车要让它变成周末郊游用的玩具,在日本的私家车很便宜,但它是玩具,1-2年就会扔掉,北京这种超级都市与日本东京和美国纽约很相近,必须发展公共交通,要在主干道上逐步废掉公共汽车,多发展轻轨和地铁,让公共汽车成为小区内的交通工具,试想开私家车和乘轻轨去看电影哪个准时合算那,这是不言而喻的。
三.电影检查制度和电影分级制
最近中国媒体一直在讨论电影分级制,其实电影分级制不是最重要的,有电影分级制当然好,但若不能从根本上取消电影审查制度,则电影审查制度还是桎梏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韩国电影的发展是在1996年10月取消长达70多年的电影审查制度之后腾飞的,全世界现在只有中国和北朝鲜拥有电影审查制度,我们不能再认为电影是宣传工具,电影是生产出来供大众娱乐消费的工业产品。
美国每年的电影票房收入是20亿美元,全球每年的电影票房收入是27亿5千万美元,看美国就占了20亿美元,韩国总统就是看了这个数据后才毅然决定取消电影检查制度,不是与时俱进吗?可以先尝试一下。
电影分级制出现后,肯定有些电影公司要拍三级片,我觉得这正是电影多样化和分流的好事,愿意看武侠;喜剧;动作;三级;艺术;贺岁等等各种类型电影的观众可以各取所需,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起来,全中国人都喜欢一类电影的现象反到不正常。
我们现在拥有13亿人口,曾经有10多亿人都看过日本电影《望乡》和《生死恋》,当我把这个数据告诉栗原小卷时,她很是吃惊,可以说那时的中国电影繁荣至极。那麽为什麽我们不能再造辉煌呢?
我很希望我们中国电影不仅仅是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有高票方,而是大多导演普遍能有5亿以上的观众,当然有10亿观众就更好了,那我们国家的一大财政收入就是电影行业,这是多麽好的事情。假若一年有10部电影的观众人数超过8亿人数,那末我们中国的电影票房就是80亿人民币,再加上出口能跟得上那我们中国为什麽不能成为电影大国。
四.电影明星制和电影从业人员素质
中国电影诞生时,电影界前辈孙瑜就运用了美国的明星制培养了阮玲玉;王人美;黎莉莉等人,而且孙瑜还注重提高她们的修养,并且与她们三人是终身亦父亦师的关系,在当时司徒慧敏;田汉;夏衍;费穆等人都是文艺青年,有强烈的救国救民之心,所以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好莱坞电影横扫中国之时仍能有观众,也有很好的票房,反倒是蓝萍等一些人利用与导演的性关系来当主演的事情被电影圈所不齿,相反现在的女演员却以与导演发生性关系而成为明星为荣,这当然与一些所谓导演本身素质很差有关,于是现在电影圈普遍不被大众尊重,更谈不上敬重了,这主要是缺乏好的经纪人和好的电影公司有关,美国的经纪人本身素养很高,能帮助演员挑选好剧本,女演员也不会遭受导演的性骚扰。中国目前也不重视男明星的培养,看看美国一线的大明星还是男明星多。
中国的明星制远还没有到来,巩俐的诞生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虽然巩俐已成为国际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女演员,但是巩俐的经纪人并不能算出色,因为巩俐在离开张艺谋以后并没有拍出很精彩的电影。
中国目前的演员培养制也有重大问题,孙瑜培养演员时只用了几个月,香港的演员养成所也就三个月,演员这个行业除了天赋,更多需要实践。而我们因为沿袭苏联教育体制竟然让学生学4年表演,这显然不符合电影行业的规律,希望能尽快改革这种体制。更重要的是需要演员的综合素质,例如文学;历史;音乐;美术;英语等基本素质,尤其英语更为重要。
中国应培养一些能打入国际影坛的电影明星,要有个人魅力,不是那些单靠绯闻起家的演员。要像日本影星田中娟代(《望乡》主演)一样能演到60多岁还光芒四射,这需要整个电影行业从业人员提高素质,要像孙瑜一样多去感受普通人的生活,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少一些名利上的虚荣和浮华,观众如果不爱看那些虚伪;浮华之作,那麽在新的电影大市场里这些导演和演员就会遭到淘汰。
五. 电影投资业和金融界的联姻
中国电影业的投资现在完全处于无序状态,任何有钱人可能是农民;可能是小贩;可能是商人,他们对电影可以一无所知,因为某些原因想投资电影,于是就自封为制片人,然后拍电影,因为不懂就只好投名人的电影,而名人又不买他们的帐,于是经常会闹出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这些所谓制片人有时还会给导演塞自己的女友当女一号,在国际上闹一些一问三不知的笑话。
其实在国际上制片人是一个很高深的职业,因为从剧本的选择到资金的筹措和影片的发行全是制片人的事情,最后对导演的选择都很重要,徐枫可以说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华裔制片人之一,她制作的代表作电影《霸王别姬》曾勇夺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中国目前有个年轻的女制片人并会说英语,她就是《苏州河》和《紫蝴蝶》的制片人耐安。美国的著名制片人欧文·萨尔伯格就是电影公司的宝贝,他在1924年就达到了年薪5万美元的高收入。可见并不是是一个人有钱就可以当制片人的,制片人在英语里为Producer,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
美国电影赖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很早就和银行业有很深的关系,例如很有名的吉安尼尼兄弟的美洲银行,他们采取的方式是抵押版权或影院融资制,一般美国的电影制片厂拥有自己的影院,银行以他们的影院作为抵押,一旦影片赔本,则银行以影院作为抵债,一般银行不干预影片任何制作。这样美国影片就有了良好的资金渠道,韩国在1997年正式采用这一政策,还有就是基金会,但一般多提供给独立电影,多提供给那些有创意的独立电影,不是常规的好莱坞制作,例如昆丁·塔伦提诺的《低俗小说》。
我们中国电影目前完全没有和银行有联姻关系,未成名的导演和投资方的关系完全是瞎猫和死耗子的关系,撞上了就撞上了,完全是无序状态。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很不利,建议那些想投资中国电影的各路人士可以将钱放到银行的电影专库里,由银行出面评估电影公司的项目,因为有影院或版权作抵押,所以也不用紧张,不合格的电影项目银行自然会放弃,商人们在这种安全的保障下赚你的钱就是了,剩下的就由电影专业人士去做就行了,电影学院倒可以培养一些将来在银行工作的电影评估员,首先他们要会英语,其次要懂电影,最好请美国的电影教授来讲课,这些事情应该是在低电影票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做,否则没有电影观众和现在盗版猖獗是很难谈什麽电影投资的,现在中国电影投资的国内回收主要靠电影频道(50万左右)和DVD(VCD)国内音像版权(不定),中国电影国际版权的销售在目前中国几乎是空白,很少有人做。
至于现在的电影院线,除了那些名导演,新导演在做预算时最好按0票房计算比较科学,因为不可预知的事情太多了,假若票房好了则是纯赚的。
中国的电影应该是有前途的,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到2005年是我们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人和其他行业人士应精诚团结,在2005年之际希望能多看到好的中国电影,也希望中国电影能真正繁荣,而不是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