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篇老文,有看碟与看电影的一些看法的
2004-02-10 07:13:31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看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
◎ 娜斯 2002-09-25
也可能是下午5点多的场次,《寻枪》的档期可能也快过,所以影院里又只6个观众
一个朋友是个半海归,即不时在国内工作一段时期。我去苏州探访,朋友一边指出发现的种种好处,也不时因种种弊处而抱怨。最强烈的,是走红绿灯过马路时,拐弯的车辆一定要跟行人抢路。在美国绿灯时转弯的车是一定要等行人先走的。我们按此行事几次有被拐弯车辆撞上之危险。我的朋友每次都愤愤地说。关于这事有没有规则?我们还没有搞懂,但不敢再在指示通行的人行横道上“与车共舞”。我劝其不要太执迷于此等小事,我们的总结,是开车人在中国自我感觉良好,非要压行人一头不可。车在美国不算什么事,所以对走路人都是彬彬有礼。不过,这种分析是靠不住的,开车规则里可能真少这一条。
走路怕车之外,朋友称最大的不便是看不到电影。所以回美国时就狂看电影。据称每次回硅谷,其他朋友找他应去电影院。这里说的看电影,是到影院去看电影。其实影碟是到处都有的,可是看碟与看电影似乎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已习惯去电影院的方式,所以在中国怎么买碟也还是觉得没电影看。
我到了苏州,住了一段,吃吃喝喝乐不思美,苏州郊外还冒出一个新加坡人做的工业园区,比美国还美国。我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游泳馆,每晚去游泳,不亦乐乎。唯有电影一事,奈何不得。我打听到观前街的电影院,正演一新片叫《通往春天的地铁》。都说不怎么样,可是我很愿意多看一点中国新片,就打听好时间,拉了朋友去看。时间是八点半晚场,我们游完泳发现时间不够,忙叫了出租车飞驰过去。结果,到了售票窗口,售票员却告之,因为没有观众,晚场取消。
我们不是观众吗?预告了的场次,怎能随便取消?我平时不太喜欢为些小事与人争执,不过这事上却来了几分坚持,问,有多少人就可以卖票?答曰,起码五六个人。其实这期间已有人因为不卖票而离去,颇有点“二十二条军规”的情形,所以我们一方面据理力争,一方面劝告预备买票的人不要轻易离开,于是经过一番口舌,且召集到6个人,售票员跑到楼上去请示了领导,终于使我们胜利地进入了电影院。
本以为是空场可以舒舒服服看电影了,却见工作人员在前门和后门之间来来去去,似是下班前的打扫。后来我们发现,前门侧面,有个厕所,所以他们还穿过电影院去用那个厕所,前门的帘布也不拉好,非常之干扰我们这些观众。这下我的朋友更气愤了,说你看我说在中国没法看电影不是夸张吧?
到了上海,我还贼心不死,要看《寻枪》,既然赶上档期,当然要趁机看一下这部被炒得火热的电影。给一上海朋友打电话,朋友倒是很快帮助查了时间地点,梅龙镇广场,一二三四五六场。但是朋友说,我不看中国电影的,你可是要自己去看。这话听得我很觉悲哀,却又是奈何不得。正好遇一美国回来探亲正在上海住着的朋友,于是相约去看《寻枪》,而且笑曰,怎么看中国电影都得找外边回来的人一起去看。总之到得梅龙镇广场,发现是一美国式大mall,电影院也是修在顶层,装修精美,很是舒服。也可能是下午5点多的场次,《寻枪》的档期可能也快过,所以影院里又只6个观众。
《寻枪》到底怎样?我这里不是写影评,所以不表,但是美国电影比这差的有很多,所以看着玩应该是有观众的。但关键是,中国现在有看碟文化,没有观影文化,所以恶性循环。不管是为外国人拍中国电影也罢,为中国人拍中国电影也罢,看电影似乎不是中国娱乐生活里的一件事。
就好像卡拉OK不是美国生活里的一件事。不是没有,但远没有中国的普及。KTV就真可以说没有,很少听说一圈美国朋友吃完饭说,咱们包一房间跟小姐唱歌去。
美国人却很有可能说,看场电影去。比如男女约会,吃饭看电影就是最普遍的一项。知识男女可能去看场艺术影院的小电影,出来各自表达一番自己见解,像伍迪?艾伦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年轻小孩去看《星球大战》,回了家可能还要玩类似的电脑游戏看同名书籍。过节了有小孩的家庭可能要挑场家庭电影,一个人旅行在外也可以随便走进电影院消磨时间。总之电影首先是大众的娱乐生活内容之一,相比之下,话剧、歌剧、画展、音乐会等等,才更具文化性。电影票价各地不同,在纽约是最贵的,也只是10美元。话剧票却最便宜也要三十多美元,歌剧音乐会等更贵。
所以,我看了两场中国电影,每场20元人民币,电影票价相对中国工资而言不能算通俗娱乐了。进口外国片的电影票价更贵,所以看盗版碟才成了像外国看电影一样的普通消费。这可能是中国目前看碟盛行而观影惨淡的原因之一。
纽约是个观影文化很是兴旺发达的地界。到周五周六晚上,电影院里总是人声鼎沸。如果是热门电影,那你一定还要事先电话或电脑订好票,而且提前半小时入场,否则不是没票,就是找不到好座位。多次临时买不到票的教训,使得我跟朋友看电影要多花一美元的提前订票费,以省却到了电影院却买不到票的麻烦。连锁影院、独立影院、资料影院、电影协会,每周你都得从一堆影讯里挑部你想看的电影,而且我要去看的电影,经常是满座,很少有空的时候。大电影有大电影的观众,冷僻的小电影因为放映场地小,一样是坐无虚席。
不想跳舞的,不想在吵闹的酒吧里大声讲话的,就去看电影。曼哈顿电影院繁多,所以经常是走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最多叫辆出租车,也是三五分钟的车路。看完电影去吃饭,聊聊电影,再走路回家,是很轻松的一个晚上。■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ATOUSQUnTCx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三联生活周刊》
◎ 娜斯 2002-09-25
也可能是下午5点多的场次,《寻枪》的档期可能也快过,所以影院里又只6个观众
一个朋友是个半海归,即不时在国内工作一段时期。我去苏州探访,朋友一边指出发现的种种好处,也不时因种种弊处而抱怨。最强烈的,是走红绿灯过马路时,拐弯的车辆一定要跟行人抢路。在美国绿灯时转弯的车是一定要等行人先走的。我们按此行事几次有被拐弯车辆撞上之危险。我的朋友每次都愤愤地说。关于这事有没有规则?我们还没有搞懂,但不敢再在指示通行的人行横道上“与车共舞”。我劝其不要太执迷于此等小事,我们的总结,是开车人在中国自我感觉良好,非要压行人一头不可。车在美国不算什么事,所以对走路人都是彬彬有礼。不过,这种分析是靠不住的,开车规则里可能真少这一条。
走路怕车之外,朋友称最大的不便是看不到电影。所以回美国时就狂看电影。据称每次回硅谷,其他朋友找他应去电影院。这里说的看电影,是到影院去看电影。其实影碟是到处都有的,可是看碟与看电影似乎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已习惯去电影院的方式,所以在中国怎么买碟也还是觉得没电影看。
我到了苏州,住了一段,吃吃喝喝乐不思美,苏州郊外还冒出一个新加坡人做的工业园区,比美国还美国。我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游泳馆,每晚去游泳,不亦乐乎。唯有电影一事,奈何不得。我打听到观前街的电影院,正演一新片叫《通往春天的地铁》。都说不怎么样,可是我很愿意多看一点中国新片,就打听好时间,拉了朋友去看。时间是八点半晚场,我们游完泳发现时间不够,忙叫了出租车飞驰过去。结果,到了售票窗口,售票员却告之,因为没有观众,晚场取消。
我们不是观众吗?预告了的场次,怎能随便取消?我平时不太喜欢为些小事与人争执,不过这事上却来了几分坚持,问,有多少人就可以卖票?答曰,起码五六个人。其实这期间已有人因为不卖票而离去,颇有点“二十二条军规”的情形,所以我们一方面据理力争,一方面劝告预备买票的人不要轻易离开,于是经过一番口舌,且召集到6个人,售票员跑到楼上去请示了领导,终于使我们胜利地进入了电影院。
本以为是空场可以舒舒服服看电影了,却见工作人员在前门和后门之间来来去去,似是下班前的打扫。后来我们发现,前门侧面,有个厕所,所以他们还穿过电影院去用那个厕所,前门的帘布也不拉好,非常之干扰我们这些观众。这下我的朋友更气愤了,说你看我说在中国没法看电影不是夸张吧?
到了上海,我还贼心不死,要看《寻枪》,既然赶上档期,当然要趁机看一下这部被炒得火热的电影。给一上海朋友打电话,朋友倒是很快帮助查了时间地点,梅龙镇广场,一二三四五六场。但是朋友说,我不看中国电影的,你可是要自己去看。这话听得我很觉悲哀,却又是奈何不得。正好遇一美国回来探亲正在上海住着的朋友,于是相约去看《寻枪》,而且笑曰,怎么看中国电影都得找外边回来的人一起去看。总之到得梅龙镇广场,发现是一美国式大mall,电影院也是修在顶层,装修精美,很是舒服。也可能是下午5点多的场次,《寻枪》的档期可能也快过,所以影院里又只6个观众。
《寻枪》到底怎样?我这里不是写影评,所以不表,但是美国电影比这差的有很多,所以看着玩应该是有观众的。但关键是,中国现在有看碟文化,没有观影文化,所以恶性循环。不管是为外国人拍中国电影也罢,为中国人拍中国电影也罢,看电影似乎不是中国娱乐生活里的一件事。
就好像卡拉OK不是美国生活里的一件事。不是没有,但远没有中国的普及。KTV就真可以说没有,很少听说一圈美国朋友吃完饭说,咱们包一房间跟小姐唱歌去。
美国人却很有可能说,看场电影去。比如男女约会,吃饭看电影就是最普遍的一项。知识男女可能去看场艺术影院的小电影,出来各自表达一番自己见解,像伍迪?艾伦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年轻小孩去看《星球大战》,回了家可能还要玩类似的电脑游戏看同名书籍。过节了有小孩的家庭可能要挑场家庭电影,一个人旅行在外也可以随便走进电影院消磨时间。总之电影首先是大众的娱乐生活内容之一,相比之下,话剧、歌剧、画展、音乐会等等,才更具文化性。电影票价各地不同,在纽约是最贵的,也只是10美元。话剧票却最便宜也要三十多美元,歌剧音乐会等更贵。
所以,我看了两场中国电影,每场20元人民币,电影票价相对中国工资而言不能算通俗娱乐了。进口外国片的电影票价更贵,所以看盗版碟才成了像外国看电影一样的普通消费。这可能是中国目前看碟盛行而观影惨淡的原因之一。
纽约是个观影文化很是兴旺发达的地界。到周五周六晚上,电影院里总是人声鼎沸。如果是热门电影,那你一定还要事先电话或电脑订好票,而且提前半小时入场,否则不是没票,就是找不到好座位。多次临时买不到票的教训,使得我跟朋友看电影要多花一美元的提前订票费,以省却到了电影院却买不到票的麻烦。连锁影院、独立影院、资料影院、电影协会,每周你都得从一堆影讯里挑部你想看的电影,而且我要去看的电影,经常是满座,很少有空的时候。大电影有大电影的观众,冷僻的小电影因为放映场地小,一样是坐无虚席。
不想跳舞的,不想在吵闹的酒吧里大声讲话的,就去看电影。曼哈顿电影院繁多,所以经常是走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最多叫辆出租车,也是三五分钟的车路。看完电影去吃饭,聊聊电影,再走路回家,是很轻松的一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