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每日推荐(8.18)
2004-08-18 06:59:44 来自:
雪中放烟花
(北京)
《烈日灼身》(又译《毒太阳》)
俄罗斯电影委员会、俄罗斯3T电影制片公司、法国Camera One、Canal+1994年联合出品
编剧: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鲁斯塔姆·伊布拉吉姆别科夫
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摄影:维林·卡留塔
主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奥列格·梅尼什科夫
英格保尔佳·达普古娜伊杰
娜佳·米哈尔科娃
简介:
1936年夏天,人们正在享受着“斯大林号”热气球升空六周年纪念的假期,红军师长、战斗英雄科托夫和妻子玛露莎、小女儿娜迪雅也来到乡间别墅度假。突然,一个冒失的农民创进科托夫的蒸气浴室,请他赶紧去阻拦践踏农田的红军坦克。原来,部队正在为纪念活动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科托夫联系到部下及时阻止了坦克的前进,农民们的收成得到了保护。
科托夫一家三口回到了别墅,这套宽敞华贵的洋房是玛露莎父亲、沙俄时期著名音乐家波瑞斯留下的遗产,至今玛露莎的一些亲属还住在这里。在午饭之前,一个长发长须、戴着墨镜的怪人走进别墅。当此人一一摘掉脸上的化装后,人们兴奋地认出他就是波瑞斯昔日的得意门生米迪亚,他离开这个家已经整整十年,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米迪亚借给小姑娘娜迪雅讲故事为由道出了自己的经历:米迪亚出生于一个只准讲法语的贵族家庭,天资聪慧的他自小跟随波瑞斯学习音乐。十月革命中,双亲均遭镇压,他孤身一人地投奔到这位音乐老师的家中。波瑞斯病逝后,米迪亚打算与心爱的玛露莎结婚,过一种平静的田园生活。可这时红军的一道指令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要么前往巴黎为苏联进行间谍活动,要么留在国内开始无尽的铁窗生涯。米迪亚为了能够早日回到玛露莎身边而选择了前者,没想到一走就是十年。当他现在来到这本应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发现一切都早已物是人非。米迪亚还揭开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当年下命令让他离开祖国的人正是现已成为别墅主人、玛露莎丈夫的科托夫!
讲完一切后,米迪亚私下向科托夫透露了此行的真实目的,两个小时后他和其他几个秘密警察将以叛国罪名逮捕科托夫。科托夫也戳穿了米迪亚一个不愿提起的秘密:为了回国,他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出卖了八名白军将军的下落。然后,科托夫镇定地处理着剩下的时间,按原先的安排与朋友踢球、接受少先队员的敬礼。两小时后,秘密警察的汽车到达别墅,军装整齐的科托夫被米迪亚等人带走……
回到莫斯科的寓所,米迪亚在浴缸里用剃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字幕也透露了科托夫一家的下落:科托夫被捕后不久即遭枪毙;玛露莎被判处十年监禁,死于狱中;随母亲入狱的娜迪雅现住在黑山共和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科托夫叛国事件直到1956年才得以平反。
1994年,米哈尔科夫一反惯用的轻喜剧风格,以悲怆的情绪创作了这部以斯大林专政时期为背景的《烈日灼人》。作为一部反思历史的影片,《烈日灼人》的出色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以正反两面强调政治斗争的恐怖,或者树立某种完美的英雄人物以对抗那个错乱的年代,而是通过人在这种特定条件下的无法把握的命运突出整个时代的残酷。影片中无论是没落贵族米迪亚,还是革命英雄科托夫,都在经历着由政治运动带来的灾难,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他人进行着迫害。尽管从表面上看勇敢坚毅的科托夫同懦弱阴险的米迪亚存在天壤之别,其实这两个人物在本质上没有根本不同,都是无法与命运对抗的普通人。
对很多俄罗斯人而言,斯大林的镇压运动是段不愿提起的往事,因为那意味太多的痛苦与无奈。《烈日灼人》却尖锐而客观地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目的在于提醒整个民族不能重复那种苦难。为让更多人记住那个为烈日灼伤的时代,影片中的很多人物和道具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河边危险的碎玻璃以及假日中的各类紧急演习都暗示着国家看似平静中的动荡;始终在原地打转的迷路司机明显是对当时苏联的恰当比喻;而对在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个神秘火球,米哈尔科夫则坚持认为是一种能量的象征。
为了反衬出主题的残酷,米哈尔科夫在影片中插入了大量如诗似画的田园风光,将俄罗斯诗化电影美学与情绪感染的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许只有这种和谐而强烈的对比才能将恰当表现出那种灼人的烈热。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娜迪雅的小演员娜佳·米哈尔科娃,她是米哈尔科夫与夫人索洛维约娃最小的女儿,拍摄《烈日灼人》时她刚刚五岁。她本色自然的表演也是此片获取成功的一个关键,由米哈尔科夫与娜佳这对生活中的父女在片中所演绎的科托夫父女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典范。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4-08-20 11:09:54
Taxi
Canal+是法国电视台还是什么?请问、、、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XLukwNXrZhVF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俄罗斯电影委员会、俄罗斯3T电影制片公司、法国Camera One、Canal+1994年联合出品
编剧: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鲁斯塔姆·伊布拉吉姆别科夫
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摄影:维林·卡留塔
主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奥列格·梅尼什科夫
英格保尔佳·达普古娜伊杰
娜佳·米哈尔科娃
简介:
1936年夏天,人们正在享受着“斯大林号”热气球升空六周年纪念的假期,红军师长、战斗英雄科托夫和妻子玛露莎、小女儿娜迪雅也来到乡间别墅度假。突然,一个冒失的农民创进科托夫的蒸气浴室,请他赶紧去阻拦践踏农田的红军坦克。原来,部队正在为纪念活动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科托夫联系到部下及时阻止了坦克的前进,农民们的收成得到了保护。
科托夫一家三口回到了别墅,这套宽敞华贵的洋房是玛露莎父亲、沙俄时期著名音乐家波瑞斯留下的遗产,至今玛露莎的一些亲属还住在这里。在午饭之前,一个长发长须、戴着墨镜的怪人走进别墅。当此人一一摘掉脸上的化装后,人们兴奋地认出他就是波瑞斯昔日的得意门生米迪亚,他离开这个家已经整整十年,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米迪亚借给小姑娘娜迪雅讲故事为由道出了自己的经历:米迪亚出生于一个只准讲法语的贵族家庭,天资聪慧的他自小跟随波瑞斯学习音乐。十月革命中,双亲均遭镇压,他孤身一人地投奔到这位音乐老师的家中。波瑞斯病逝后,米迪亚打算与心爱的玛露莎结婚,过一种平静的田园生活。可这时红军的一道指令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要么前往巴黎为苏联进行间谍活动,要么留在国内开始无尽的铁窗生涯。米迪亚为了能够早日回到玛露莎身边而选择了前者,没想到一走就是十年。当他现在来到这本应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发现一切都早已物是人非。米迪亚还揭开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当年下命令让他离开祖国的人正是现已成为别墅主人、玛露莎丈夫的科托夫!
讲完一切后,米迪亚私下向科托夫透露了此行的真实目的,两个小时后他和其他几个秘密警察将以叛国罪名逮捕科托夫。科托夫也戳穿了米迪亚一个不愿提起的秘密:为了回国,他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出卖了八名白军将军的下落。然后,科托夫镇定地处理着剩下的时间,按原先的安排与朋友踢球、接受少先队员的敬礼。两小时后,秘密警察的汽车到达别墅,军装整齐的科托夫被米迪亚等人带走……
回到莫斯科的寓所,米迪亚在浴缸里用剃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字幕也透露了科托夫一家的下落:科托夫被捕后不久即遭枪毙;玛露莎被判处十年监禁,死于狱中;随母亲入狱的娜迪雅现住在黑山共和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科托夫叛国事件直到1956年才得以平反。
1994年,米哈尔科夫一反惯用的轻喜剧风格,以悲怆的情绪创作了这部以斯大林专政时期为背景的《烈日灼人》。作为一部反思历史的影片,《烈日灼人》的出色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以正反两面强调政治斗争的恐怖,或者树立某种完美的英雄人物以对抗那个错乱的年代,而是通过人在这种特定条件下的无法把握的命运突出整个时代的残酷。影片中无论是没落贵族米迪亚,还是革命英雄科托夫,都在经历着由政治运动带来的灾难,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他人进行着迫害。尽管从表面上看勇敢坚毅的科托夫同懦弱阴险的米迪亚存在天壤之别,其实这两个人物在本质上没有根本不同,都是无法与命运对抗的普通人。
对很多俄罗斯人而言,斯大林的镇压运动是段不愿提起的往事,因为那意味太多的痛苦与无奈。《烈日灼人》却尖锐而客观地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目的在于提醒整个民族不能重复那种苦难。为让更多人记住那个为烈日灼伤的时代,影片中的很多人物和道具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河边危险的碎玻璃以及假日中的各类紧急演习都暗示着国家看似平静中的动荡;始终在原地打转的迷路司机明显是对当时苏联的恰当比喻;而对在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个神秘火球,米哈尔科夫则坚持认为是一种能量的象征。
为了反衬出主题的残酷,米哈尔科夫在影片中插入了大量如诗似画的田园风光,将俄罗斯诗化电影美学与情绪感染的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许只有这种和谐而强烈的对比才能将恰当表现出那种灼人的烈热。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娜迪雅的小演员娜佳·米哈尔科娃,她是米哈尔科夫与夫人索洛维约娃最小的女儿,拍摄《烈日灼人》时她刚刚五岁。她本色自然的表演也是此片获取成功的一个关键,由米哈尔科夫与娜佳这对生活中的父女在片中所演绎的科托夫父女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