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我一作业)在怀念中死去或缄默—— 看《儿子的房间》
2004-01-25 16:04:24 来自:
王子子
(北京海淀)
在怀念中死去或缄默—— 看《儿子的房间》
遥远的西方有一个时尚富足的国家叫意大利。我对于这个国家的概念仅仅是出产一种著名的面条。一切的风土人情人文理念都是陌生的,符号化的。所以对于一部意大利的电影,有了天然的“间离”条件。倒是可以清白的旁观如果我有足够的冷眼。
被称为意大利的伍迪艾伦的导演nanni moretti凭着《儿子的房间》笑傲嘎纳。这是一个温情朴质的家庭故事,把所有的戏剧因素都用一种那么不戏剧化的手法表现。就像大海,把所有的悲痛和澎湃都隐藏在深处,海面总是浩瀚的波澜不惊。 他在用镜头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的,有时跑步、有时跳舞、有时受伤了需要停下来歇一歇。日子就像流水一样的缓缓流过,会把悲伤带走,沉淀下来的是琐碎的平淡和温暖。
看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虽然不是盼着赶快结束但是终究没有流泪。跑步、儿子偷贝壳、家人打球、儿子死了、全家悲伤、儿子的女友出现、送别……内容松散简单。虽然有“儿子的死及未谋面的女友出现”这样一个本来可以变得更有悬念更煽情的情节,可是却处理的仍然平淡。也许太过戏剧化难免不真实、太多的噱头难免匠气。但是难道他不怕这样自我的表达会失去观众么?他太自信了。可是他凭什么算准了观众会买账呢?说不在乎是片面的,还是自信。
儿子死了。这个男孩对于我就像千百个男孩一样,是没有关系的。他即不可爱又不生动,丝毫没有吸引我。但是他死了。我却怅然。不是因为世界上从此少了一个会偷贝壳恶作剧的男孩,而是我知道了一个人的死不是他自己的事,这太复杂,牵扯到很多人的情绪,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妈妈在房间里哭的撕心裂肺、爸爸去游乐园寻找最刺激的麻木、姐姐在球场失控打人。这都是因为他们生命里接纳的男孩忽然走出了他们的生命,再也走不回来了。所以,每个人都不是在为自己活着,没有办法的,你已经溶入很多人的生命。你死了你被一声电焊粗暴的封存了你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他们还在,他们在承受你缺席的痛苦。还有无边无际的假设和追悔。
我忽然有一种念头,为了他们,要好好活着。也许我的妈妈也会那样声嘶力竭、我的爸爸也会拼命压抑痛苦却总会爆发、我的朋友也会因为我而对他们本来就脆弱的青春更加迷茫。不能那样。这些心债是还不起的。
似乎跑题。重说。
最喜欢的是结尾。没谱爸爸带着一车老小连夜开到了法国边境。那个女孩是谁?她和儿子的故事有多美好?和她一起旅行男孩是否也像儿子一样对她说同样的情话,给她同样的甜蜜?这都不重要。这个女孩和他们唯一的纽带就是死去的儿子。他们对她好,是想感受到儿子的气息,想对同一个对象表达爱来缅怀对儿子的感情。他们是把自己当成了儿子。
结尾时,女孩走了。他们也许再也不会见面。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女孩,儿子不过是懵懂时代一个陪她成长过的男友。对于那一家人,女孩不过是儿子幸福过的最后一个证据。都是符号。个体的意义早就模糊不清。
最后一家人在海滩走着。每个人都朝着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和姿势。非常散漫,没有目的性。镜头一边拉后一边升高。他们开始变得渺小,整片海露了出来。他们也许都还没有从那段伤逝里走出来,但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面对大海他们此时的心境一定是掩盖着澎湃的平静吧。
生活就像涓涓溪流一样,总要流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好恶而改变。只会随着时间沉淀。所谓磨练就是这么一回事吧。在沉淀中变得缄默而丰厚。南尼.莫莱蒂就是用他的自信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你可以不喜欢,但是面对这样成熟朴素的表达,都会肃然起敬。在这里,死和生都显得安详。他更注重的是人经历痛苦后怎样回归平静,怎样被命运的无常磨练成坚韧的成熟甚至是缄默的沧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4-01-26 07:37:23
和尚
(冰城)
嘻嘻.应该会得高分吧.
2004-01-26 15:19:11
房囚
(北京海淀)
您总算说话了,鼓励啊!!
2004-01-26 19:42:13
xo
电影就应该是平谈生活的一种浓缩
2004-01-28 21:24:39
程程
(罗马)
纠正一下,意大利不算富足,很多地方也不时尚,倒是有很多很低级趣味的人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遥远的西方有一个时尚富足的国家叫意大利。我对于这个国家的概念仅仅是出产一种著名的面条。一切的风土人情人文理念都是陌生的,符号化的。所以对于一部意大利的电影,有了天然的“间离”条件。倒是可以清白的旁观如果我有足够的冷眼。
被称为意大利的伍迪艾伦的导演nanni moretti凭着《儿子的房间》笑傲嘎纳。这是一个温情朴质的家庭故事,把所有的戏剧因素都用一种那么不戏剧化的手法表现。就像大海,把所有的悲痛和澎湃都隐藏在深处,海面总是浩瀚的波澜不惊。 他在用镜头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的,有时跑步、有时跳舞、有时受伤了需要停下来歇一歇。日子就像流水一样的缓缓流过,会把悲伤带走,沉淀下来的是琐碎的平淡和温暖。
看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虽然不是盼着赶快结束但是终究没有流泪。跑步、儿子偷贝壳、家人打球、儿子死了、全家悲伤、儿子的女友出现、送别……内容松散简单。虽然有“儿子的死及未谋面的女友出现”这样一个本来可以变得更有悬念更煽情的情节,可是却处理的仍然平淡。也许太过戏剧化难免不真实、太多的噱头难免匠气。但是难道他不怕这样自我的表达会失去观众么?他太自信了。可是他凭什么算准了观众会买账呢?说不在乎是片面的,还是自信。
儿子死了。这个男孩对于我就像千百个男孩一样,是没有关系的。他即不可爱又不生动,丝毫没有吸引我。但是他死了。我却怅然。不是因为世界上从此少了一个会偷贝壳恶作剧的男孩,而是我知道了一个人的死不是他自己的事,这太复杂,牵扯到很多人的情绪,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妈妈在房间里哭的撕心裂肺、爸爸去游乐园寻找最刺激的麻木、姐姐在球场失控打人。这都是因为他们生命里接纳的男孩忽然走出了他们的生命,再也走不回来了。所以,每个人都不是在为自己活着,没有办法的,你已经溶入很多人的生命。你死了你被一声电焊粗暴的封存了你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他们还在,他们在承受你缺席的痛苦。还有无边无际的假设和追悔。
我忽然有一种念头,为了他们,要好好活着。也许我的妈妈也会那样声嘶力竭、我的爸爸也会拼命压抑痛苦却总会爆发、我的朋友也会因为我而对他们本来就脆弱的青春更加迷茫。不能那样。这些心债是还不起的。
似乎跑题。重说。
最喜欢的是结尾。没谱爸爸带着一车老小连夜开到了法国边境。那个女孩是谁?她和儿子的故事有多美好?和她一起旅行男孩是否也像儿子一样对她说同样的情话,给她同样的甜蜜?这都不重要。这个女孩和他们唯一的纽带就是死去的儿子。他们对她好,是想感受到儿子的气息,想对同一个对象表达爱来缅怀对儿子的感情。他们是把自己当成了儿子。
结尾时,女孩走了。他们也许再也不会见面。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女孩,儿子不过是懵懂时代一个陪她成长过的男友。对于那一家人,女孩不过是儿子幸福过的最后一个证据。都是符号。个体的意义早就模糊不清。
最后一家人在海滩走着。每个人都朝着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和姿势。非常散漫,没有目的性。镜头一边拉后一边升高。他们开始变得渺小,整片海露了出来。他们也许都还没有从那段伤逝里走出来,但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面对大海他们此时的心境一定是掩盖着澎湃的平静吧。
生活就像涓涓溪流一样,总要流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好恶而改变。只会随着时间沉淀。所谓磨练就是这么一回事吧。在沉淀中变得缄默而丰厚。南尼.莫莱蒂就是用他的自信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你可以不喜欢,但是面对这样成熟朴素的表达,都会肃然起敬。在这里,死和生都显得安详。他更注重的是人经历痛苦后怎样回归平静,怎样被命运的无常磨练成坚韧的成熟甚至是缄默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