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太阳照常升起》:太阳也照常坠落

2007-10-27 10:51:27   来自: 独鹤与飞
  《太阳照常升起》:太阳也照常坠落
  姜文,一个演员中的异类。一个导演中的天才。 作为演员,姜文的思维方式独特、新颖,而由此呈现给导演的角色塑造常令他们叹为观止。作为导演,两部作品已带给了他世界级的声誉。以至于曾教过我的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不敢也不愿讲解《阳光灿烂的日子》,问他何故?他深情地说:因为热爱。热爱会失去理性,会偏颇,会言语紊乱。
  七年之后,姜文出剑。狂傲的他最后将片名定为《太阳照常升起》,说是说借海明威的书名以及圣经《旧约》里的一句话,但骨子里却是宣言般地告知自己的复出,而且是辉照众生的太阳。
  然而,姜文积攒了七年的血气之剑却击空了,太阳照常升起也照常坠落。
  一个天才如果没有觉得自己是天才,他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那肯定是出类拔萃的。而一个天才如果整天把自己拔离众生,去做一件认为是天才该做的一件事,那结果就是《太阳照常升起》的结果或叫下场。天才姜文正是做了一回这样的天才。说姜文是天才,是因为他比一般导演要聪明、机敏许多。但和电影大师们相比,他所缺少的最要命的是心灵的深度与广度。我始终无法理解,一个至今仍对毛狂热崇拜的人的精神世界,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在其心中的地位?所以他的《太阳照常升起》才有了独断式的解析:停止思考,不问意义。
  至于影片中的魔幻色彩、分段故事、以及对命运偶然性的描绘,大都是学习别人作品后的所得。对熟悉电影史的人来说,这些都太过普通。倒是把长篇小说拍成短篇小说的气魄以及对故事的大幅省略,显出些须天才的胆略。但也正因为这胆略,成了影片致命的败笔。再想想大获成功的李安的《色•戒》,他却是反过来将短篇拍成了长篇。
  天才啊天才!不屑于老老实实讲故事的天才。不屑于对朴实价值的认同。他让去听故事的观众自己编故事,末了还问别人,这故事“带劲儿”吧?
  看一看小说《天鹅绒》的结尾吧。
  “姚妹妹确实是在这时候与李东方好上了,一件看上去极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一件非理性的事件,一件考验人类智商的事件,一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的事件。每当这样的事发生后,我们冥思苦想,智商受到极大挑战。我们只能这样猜度:这是不正常的事情。  
  李东方死后的若干年后,公元一九九九年,大不列颠英国,王位继承人查尔斯王子,在与情人卡米拉通热线电话时说:“我恨不得做你的卫生棉条。”这使我们想起若干年前,一个疯女人的儿子,一个至死都不知道天鹅绒为何物的乡下人,竟然说出与英国王子相仿的情话:“我想做你用的草纸。”
   于是我们思想了,于是我们对生命一视同仁。”
  我们对生命一视同仁。想必以毛为偶像的姜文是不以为然的了,因为《太阳照常升起》剔除了原作中这种可贵的众生平等的视角。因为毛从来就没有对生命一视同仁过。
  《太阳照常升起》:一个自恋狂的白日梦;一个天才照常的坠落;一部太想特立独行却栽了跟头的范本;一包信奉“超人哲学”而将民族苦难打磨成天鹅绒般滑腻的精神鸦片。
  

2007-10-29 04:48:22  匪兵甲 (北京)

  请问你用哪只眼睛看到姜文对毛狂热崇拜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