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

2007-10-14 08:51:13   来自: 春萧
  [watermark] 《十日谈》简读
   《十日谈》为帕索里尼“性三部曲(生命三部曲)”的首部,影片相比后来米高梅出品的《一千零一夜》显然要轻松很多,也许当时导演潜意识中的毁灭倾向尚不明显,调侃和讽刺成分居多,表面性的淫乱和暴力毫无征兆地发生,这里没有因果律的彼此印证,一切“恶”只是被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排出,仿佛在濒临崩溃的世界之下,大众阶级纷纷投入到一种无意识的“性与暴力”欢宴之中,精神世界则被完全消解,宴席撤下,一副道德崩溃的世纪末图景已经跃然屏幕(当然,比较起来《索多玛120天》才是真正的精神炼狱)。
  
   影片一开始表现杀人并将尸体抛入山崖的主人公科蒂,似乎暗示了人类在一生之中始终背负着无穷的罪恶,人类也将注定了因这种“恶”而不断承受痛苦,但是在承受痛苦的同时,影片中的人们普遍道德的匮乏体现出人类自身的矛盾性,他们既在竭力地追求一种无政府的自由状态,却又因为失去自律的精神控制力而将这种“无政府”变成了纯粹的“官能王国”,这也是帕索里尼本人所极力反对的。
  
   暴露的生殖器颇有些挑战大众的视觉底限的味道,同时也有一种病态而极具攻击性的男权象征,它使得看似虔诚的修女放弃精神信仰,沉迷于一种简单的、粗暴的肉欲快感。而同时因为“上帝已死”,信仰竟然成了伪善的糖衣甚至直接遭到彻底的抛弃,片尾帕索里尼所饰演的画家梦中所看到的天堂景象将影片的讽喻推向了顶峰(虽然《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片尾的地狱更触目),圣母玛利亚虽然宝相庄严居高临下,但也只是无动于衷地坐视着一切的发生。
  
   《十日谈》是帕索里尼改编名著的“三部曲”中相对表现最直观的一部,算是导演此类题材的“试金石”,影片似乎缺少一种构成内在联系的精神纽带,但是又可以简单划分为以科蒂为线索的“参与者”部分,以及帕索里尼接手后的“旁观者”部分,这也使得观众得以从自我意识的主观视角中抽离出来,与导演一起以一种客体的身份客观审视影片背后的意义。而因为在帕索里尼叙述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凝练感加强了影片的严肃性,面对历史,帕索里尼从不矫饰,更多的是冷静叙述。
  《坎特伯雷故事》简读
   帕索里尼节选《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七个故事,自己饰演原作者乔叟,充当剧情衔接者。本片既是英国中世纪风情画的整体描述,也是导演加入自己的意识对于历史重新进行的解构。从各个阶层所展现出的情况,也可看成暴怒(Wrath)、淫欲(Lust)、懒惰(Sloth)、嫉妒(Envy)、傲慢(Pride)、饕餮(Gluttony)、贪婪(Greed)七大原罪的分别体现,在片末地狱中“最后的审判”之章,淫乱的地狱情景对道貌岸然的宗教近乎疯狂的攻讦,体制的压抑与人性自由的渴切被帕索里尼以戏谑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然,故事表面的性解放使得影片对于各个阶层的描述相对有些粗浅,而疯狂的淫欲与欢媾看起来仅仅是建立在对社会表层解剖与否定基础之上,人群的种种表现更像是导演刻意以一种更为疯狂的行为来覆盖受道德压抑的陈腐社会,而这种行为的荒诞性导演并没有清晰地拆解,并且因形式过于简单,及外表的香艳而显得有些媚俗。因此,新意识和新标准依然是混淆不明的,而人群的行为依然盲目和淫乱,缺少一种辨证的理性思维。但其实,这未尝不是导演所忧惧的社会现状!
   七个故事的第一个实际有纲领全篇的作用,即庄园精灵导致国王的眼睛失明取决于他的强占,这是因;而他的复明则是他妻子的背叛,这是果。第二个故事则从另一面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即魔鬼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旁,一刻不曾离开,但一切因果皆取决于自身的行为。此后的五个故事,天使与魔鬼虽然不再出现,但这种受到神使窥视的感觉却已经如影随形了。因果宿命并非神的主动干预,而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行动结果,这一切更多受到社会形态所左右(权利压制),这种思维制约与行为制约更多是体制上的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因果论。
   信念在《坎特伯雷故事》中是没有丝毫作用的,帕索里尼对于信仰缺失的担忧可以在片中作家每一次的表情变化中寻找答案。强烈的政治倾向使得本片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但是这种个人色彩被导演巧妙地以嬉笑的剧情轻轻带过,而片中人物因不合时宜导致的悲剧性终被盛大的朝圣队列所掩盖。毕竟,即便是教会统治阶级,在影片之中也终究不过是撒旦屁股底下的排泄物。
  《一千零一夜》简读
   《一千零一夜》更多强调“因果关系”,因此所承担的恶业,以及为了这些恶业所进行的“修行”,影片基调也更加严肃。片首某国王将一对男女放置在屋内,然后分别唤醒,测试他们谁先爱上对方。似乎只有在这种似梦似真的特殊环境之下,“自然之性”才能以一种“纯净”的方式施行,这也是影片主题的提纲总领,同时成为影片中所有男女的谶语,即使终于重逢的情侣使影片的结局表面看来趋向于团圆结局,但是贯穿影片始终的悲剧气氛却萦绕不散,也许这是帕索里尼真正希冀的结果,或许还有些妥协的无奈。
   告别意大利及英国之后,帕索里尼将目光投注于广袤的阿拉伯沙漠之上,通过不同人物之口将各种事件串联在一起,用以取代原著中充当叙事人的大臣之女,叙事视野更加宽阔,也充满更多神秘色彩。影片也不再象前两部曲那样采用“线形叙事”,平铺直叙,而更象东方的“圆形叙事”,因果之间都有较强的逻辑关系,过程被重点强化,而结论大都成为触发新故事的节点,与其归结为一种在压抑的体制下所产生的无可避免的爱情悲剧,倒不如说影片中残酷的结局来自于男性对于“性”本身的粗砺认识,以及缺少足够承担后果的道德感。
    片中通过“两只鸽子”的梦象征男女之间的关系,男性一旦获得自由,便会离开女性寻找新的爱巢,大多数年轻的男子都成为这个寓言的印证者,他们也因为这种迷惑而选择苦修,这种苦修在我看来更象是回避实质问题的藉口,似乎可以饮鸩止渴,获得临时的身心平静,但同时这种痛苦又是永远无法驱散的。这种探索的终极在哪里?导演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而交给冥冥之中的天意。
   从帕索里尼的所有影片来看,他基本上属于“无神论者”,因此,苦修其实无法找到真正化解烦恼的出口。——影片中所探索的真正的、自然的“性爱”更像一种仪式,成为一种机械的泄欲行为,同时影片也颇有些象一曲关于女性的挽歌,片中“因”的一面:女性似乎更多专注于精神需求,而男性则享受肉欲需求;而“果”中:女性便代替男性承担了男性的“肉欲”所导致的肉体痛苦,几乎所有面相如同绘画中圣母一般的女性,都因为牺牲而拯救男性,而男性“精神痛苦”被放大,继续着新的“因果”。
   影片结尾中女主角命令男主角裸露屁股背身趴下,实际上含有一种较大程度的侵略性和侮辱性,这也许是导演所提出的一种平等(平衡)的“性爱”观点。当然,很可能什么都不是。[/watermark]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