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纯属虚构”和“别有用心”

2007-10-01 14:17:28   来自: CATS (上海)
  【引子】
  好莱坞大片 作假没商量(节选)
  作者:温俊华
  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科学”这个字眼,但事实上,很多电影的情节都或多或少牵涉到科学话题,电影导演设计的“科学”里有多少真实的成分?看看美国一家著名科普杂志找出的“好莱坞大片中的科学谬误”就知道了。
  《后天》:57摄氏度的“冰冻飓风”
  

  剧情:
  2004年的《后天》被认为是真实性比较强的一部科幻片。影片中,由于温室效应上升,引起了海洋洋流的变化,造成北半球的气温急剧下降,地球迎来了又一个冰河期,前所未见的飓风、龙卷风、海啸将各个城市摧毁于一瞬间。随后,极寒的空气迅速将水面凝结,北半球的所有人类面临空前的生死危机。在这场灾难中,成功预测冰河期到来的霍尔博士协助美国政府转移即将受灾的国民,并前往重灾区纽约市前去营救被困的儿子……
  经典镜头:
  纽约瞬间冰封。在冰冻飓风卷过,纽约瞬间成了冰天雪地的极地,只剩下自由女神像伫立在那里,讽刺地看着只有冰和雪组成的大都市纽约。
  科学谬误:
  对纽约被冰封的原因,影片中的科学家的解释是,飓风迅速从地球的对流层吸收了大量温度在零下100摄氏度的强冷空气,然后来到地面,所以威力足以冰封一切。但事实上,对流层的空气压力仅为地面空气压力的约十分之一,当空气从对流层下降到地面,空气的压力增大,体积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空气在体积减小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同时由于空气是很好的绝缘体,被释放的能量不会流失,而是保持在空气中,致使空气温度升高。那么,被飓风吸收的零下100摄氏度的强冷空气到达地面后,温度是多少呢?答案是57摄氏度。这样高的温度,怎能产生冰封的效果?即使是最保守的计算,加入能量损失等因素,“冰冻飓风”的最低温度也就在零度左右,顶多叫“清凉飓风”罢了。
  本片打着科学的旗号,以科学家们为主角来解释科学原理并拯救地球,令观众更加容易相信其中的科学谬误,值得警惕。
  ......
  短评:爱刺激 也爱理性
  “本故事纯属虚构”,几乎每部电影都会在开头这样注明,但也许正是这样注明已经成为常规,人们反而不在意了:冰冷的飓风转眼冰封纽约、蝙蝠侠高空坠落英雄救美、汤帅哥狂飙摩托空中大碰撞……当人们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特技效果中时,“本故事纯属虚构”早已不在脑海中。
  《后天》、《碟中谍》、《蝙蝠侠》……一部接一部大片的潜移默化下,电影里的科学谬误也被人们接受了。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两名物理学教授就在今年暑期大片档期期间发表文章,指责好莱坞大片让他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愚蠢”。“大家都会说‘我知道电影不是真的’,但我的经验告诉我,很多学生相信他们在荧屏上看到的一切。”其中一名教授说。
  其实,除了文中提到的影片,还有很多电影里的科学细节在专家看来是不堪推敲的。当然,作为普通观众,我们不能、也不会强求凡事真实,毕竟看电影就是为了娱乐,而那些刺激火爆的画面,正是导演煞费心思逗乐观众的招数。观赏性和理性当中怎么取舍?在看电影的时候,享受剧情,享受刺激;在生活中碰到电影中类似的场景,多想一想,选择理性。这就够了。
  转自:人民网

  
  【“纯属虚构”和“别有用心”】
  
  “观众都是傻子,演员都是疯子,导演都是骗子。”
  这个著名的笑话并不完全精确————在“电影”这场“骗局”中,骗子不是导演而是编剧(导演只是骗术的总执行人,充其量只能完成所有工作量的百分之三十,而剧作一旦完成,骗局的所有布局谋篇就都已完全就位了),尽管如此,这个古老的,流传很广的笑话还是成功概括了电影和观众之间的关系的本质。
  一个骗局的成功高明与否取决于它是否“真实可信”。
  不少被炫技欲望冲昏了头脑的导演时常把这个骗局弄糟,比如让观众突然停下来想故事以外的问题————“啊!这CG特技做得太逼真宏伟了!(比如《骇客帝国》)”或者“他们是在真干吗?(比如《色,戒》)”;高明的作者很清楚骗局成功的诀窍并不在于“呈现真实”而是在于“不呈现被怀疑的理由”,其最佳途径就是把观众拉到故事的内部。一个具备强健的因果关系,符合逻辑,成功地将寻常或不寻常的事物调解成既具备普遍性又具备原型特征的事物,而且包含真实可信的情感的故事能使一部以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为背景的电影绝对真实。
  然而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是:真实可信和现实性(科学严谨性)根本毫无关系。
  电影摆弄的是思想,但不是以理性和公开的方式,而是将思想隐藏在诱惑人心的情感中。这一点某种意义上正是艺术家为什么经常被列为“危险人物”的首要原因。熟知游戏规则的作者都很清楚观众确实都是傻子,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观众真心诚意地相信作者掌握着对其主题的神一般无所不知的知识,这个骗局是具有“权威性”的。他们坐在电影院里,马上就被眼前的事物折服,不加思索地对其倾注所有情感和注意力。这种过程非常类似梦境,即使人们大多一旦清醒后就意识到梦境的荒诞属性和程度,这仍然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暂时撇开观众是心甘情愿地来上当的自虐心理)。人们在梦境中不会质疑任何现实性问题,他们不仅会对一切的一切照单全收,而且在梦境过后也很难完全消除其影响。
  关于“梦境”可能如何深切地影响“现实”,一个非常生动的例证就是奥利弗·斯通编导的电影《肯尼迪》。这部登峰造极的电影杰作堪称好莱坞史上最成功的“骗局”————几乎所有观众在看过电影《肯尼迪》之后都对电影所呈现的一切以及其结论深信不疑,曾经有美国某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以电影所呈现的事物为凭据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令其导师目瞪口呆。《肯尼迪》是电影作者成功摆弄公众思想的绝佳例证。
  “纯属虚构”和“别有用心”之间只隔着一条很窄的线,尤其当电影作者刻意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这条线会变得更加模糊。当观众面对《蝙蝠侠》中种种工具的神奇功能时,当观众面对《碟中碟》中天衣无缝的易容术时,人们很清楚地知道物理规律和科学严谨性在这些作品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当观众面对《后天》中众多“科学家”有板有眼地解释“新冰河期的形成”,“速冻原理”等等理论时,人们很难不把之误认为是严谨的科学推理。当这些理论实际上被证明完全凭空捏造的时候,电影也就被证明了只是一场“谁比谁脸皮更厚”的无聊游戏,真正沦为一场存在于现实中的,不道德的,彻头彻尾的骗局。在“全球暖化”等问题正值热门之时,类似《后天》这样的电影作品多少是带有“呼吁环保”的意识形态在里的,但如果观众通过观影过程所感受到的“环保意识”————一种确实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具重大现实意义的意识形态————根本是建立在一个精心,刻意编造的谎言的基础上,影片中的这种“科学谬误”就应该受到来自道德伦理层面的指责。在这个充满谎言和谎言家的世界上,人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这种表里不一的“伪记录片”。
  把电影创作的尺度问题提高到道德伦理的层面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很多时候观众对电影的“权威性”的折服程度远超过他们自己的想象,“电影只是娱乐而已”这句话只适合于极少数在生活和影院中都从不做梦的人。一个电影作者应该了解任何题材的电影只要是有效的,它就向观众传送了一个负荷着价值的思想,成功的电影故事能把意识深嵌入人们的内心世界。如果一部电影就足以“证明”美国政府谋杀了自己的总统,那么运用同样的方式可以证明任何观点,比如“希特勒应该成为世界的领袖”或者“同性恋者都不应该活着”等等。对于公众的梦境的作者,以“道德伦理”作为品评其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委实合情合理。
  这其实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冠冕堂皇地以“公众都知道这不过是一部供娱乐的电影,他们不可能真的相信和接受电影中的一切”来为自己开脱自慰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艺术家没有责任疗治社会弊端,但却有“说真话”和“揭示真相”的责任。《肯尼迪》所证明和揭示的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竭力向公众隐瞒的真相的至少一部分,那么虽然电影《肯尼迪》和《后天》同样“别有用心”,但作为一位艺术家,奥利弗·斯通创作了一部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真诚的艺术作品;出自同样的原因,人们理应对《后天》这个谎言哧之以鼻。倒退一步,如果科学界长期向公众隐瞒“全球暖化”可能的严重后果,而电影作品《后天》却把这一切以充满情感的方式揭示给公众,那么我们也可以对这部电影下一个和它现在呈现的表象基本一致的结论:富有社会责任感。
  “观众都是傻子,演员都是疯子,导演都是骗子。”
  或许观众和电影人都应该重新审视这个著名的笑话,然后以更谨慎的态度来对待电影这场“骗局”。
  
  2007.10.1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