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质变的梦”之《Transformers》

2007-09-21 15:41:58   来自: CATS (上海)
  在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观众来到影院里观看一部经过适度宣传推广的电影时对其“类型”是有明确概念的,他们不会漠然无知地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期待些什么,因为他们已经被定位为“目标观众”,在落座之后马上就可以空出电影意欲满足的热切胃口,而电影则必须履行诺言————尽量充分满足观众的“期望值”。如果制作人有意无意玩弄了观众的期望值,或者图省事将之省略,或者滥用常规,观众马上就能嗅出电影的异味,不良口碑会立即不胫而走,这部电影的下半生将步履艰难,或者根本就没有下半生。
  “定位不当”导致一些其实很优秀的电影作品被斩断了双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要避免这一错误似乎也很简单,但事实是即使是最有经验,最老道的电影人也不敢断言自己能够精确地定位自己的下一部电影和下一批观众,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什么样的东西会受到爆炸性的欢迎什么样的东西会把自己的裤子也赔掉以及究竟为什么,这是一场电影和观众之间的永恒的和公平的赌博,尤其当一部电影的目标观众明确到一定程度时,这种赌博的激烈程度和危险性都可以达到白热化,其影响力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动画电影《Transformers》就是其中的一例。
  

  这部电影作品的目标观众十分明确————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电视剧集《Transformers》的小观众及其父母家人等,在“电影满足观众的期望值”这一问题上本不存在任何困难,然而制作人出自把变形金刚系列玩具更新换代的商业目的,在影片开始的半个小时内就毁掉了大部分在电视剧集中深受欢迎的角色,而其中一个重要角色的牺牲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观众中途退场;孩子们在影院里哭泣;有的孩子看完电影后把自己锁在卧室里好几个星期;电影公司收到了大量的埋怨和抗议的信件;制片人,导演,编剧等迫于压力都不得不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让这一角色牺牲是一个过分和错误的决定......等等等等。
  这个牺牲的角色,就是“擎天柱”。
  

  虽然从1985年之后,电视剧集《Transformers》从第二代发展到第五代,从最初的几十个机器角色到后期的日式风格浓郁的庞大制作,商业上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擎天柱的牺牲仍然成为了整整一代人无法淡忘的伤痛。二十年后,在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即将面世之前,原动画电影的制作人在访谈中坦然地承认自己当年“错误地估计了观众的期望值”,以为这只是一部单纯的玩具电影,孩子们看到新的角色后会兴高采烈地去购买新一代的变形金刚系列玩具,却没有估计到“擎天柱”这一角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不可取代性,以至错误地杀掉了一位早已深入观众的意识和思想的英雄,偶像和正义的精神象征。
  “如果还有机会从头再来,我们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这样说。
  历史有时候是很仁慈的————上一代的人们所留下的遗憾,下一代的人仍然有机会加以弥补。2007年,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面世了,这部电影的制作人正是当年的孩子们中的一员,他们都曾经为变形金刚热血沸腾和为擎天柱的牺牲哀悼,他们有机会真的“从头开始”。
  问题是:真的可以吗?在这个新的机会面前,人们真的不会犯下和前辈们类似的错误吗?
  

  制作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时人们已经拥有积累二十多年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原动画制作人员多年的创意和心血,但电影却没有天马行空地把战争扩充到整个宇宙而是植根于质朴的第一代电视剧集。这并非出自拍摄《Transformers》系列电影的第一个步骤的考虑,而是出自“最大程度地满足目标观众的期望值”的商业目的————眼花缭乱的变形特级和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或许会让他们眼前一亮,但也仅此而已,他们心中最盼望的仍然是个性伟岸,正义,宽厚的英雄的回归。换言之,“擎天柱”的出场场面必须是影片的第一个幕高潮。
  那么,就让我们从“擎天柱”的出场开始来审视这份答卷吧。
  场面的震撼人心程度取决于节奏上轻重缓急的合理交替变更,而重复则是节奏的死敌。例如在《Transformers》中,两个最有力的场景必然是“变形”的第一次出现以及“擎天柱”的出场,如果观众从前者已经得到了“观看变形”的欲望对象,那么后者则必须有新的涵义而不能被赋予近似的力度和价值。你不能用“场面”本身来铺垫“场面”:非常复杂美妙的变形......然后变得更加复杂美妙!当情感体验重复时,第二个事件的力度就会减半;如果幕高潮的力度被减半,电影的力度也会随之减半。
  “眩晕”在电影开始仅仅五分钟后就高调登场,随后“萨克巨人”,“大黄蜂”,“迷乱”,“路障”等等角色也相继登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绚丽场面令人目不暇接;“擎天柱”的出场则是在电影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后。如何让这一必须的幕高潮在不重复之前的“壮观场面”的同时创造出一个足以总结和集中所有意义和情感的“擎天柱”的形象?
  “眩晕”的变形场面是被展示得比较慢的,因为这一角色肩负着多用几秒种的时间来为观众提供“变形”概念————一种完全脱离物理性束缚的新概念————的重大任务,将观众对“变形”的期望值导向必须的新方向。
  如果说“眩晕”的大体形象还吻合人们心目中的变形金刚形象的话,化为一只巨蝎的“萨克巨人”和形同骷髅的“迷乱”则是动画版变形金刚形象的强有力的颠覆宣言。这两个极具创意的机器人形象就象在向观众宣布:这不是什么动画电影!这将是一部完全超越你们的想象力的天才作品!同时这两个角色也为即将登场的“大黄蜂”做好铺垫————一旦观众接受了形象的“颠覆宣言”,他们将不会对同样“面目全非”的“大黄蜂”产生抵触心理,而这部电影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能否对这一全片最具亲和力的机器人角色产生足够的移情心理。
  在“大黄蜂”正式登场之前,观众已经明确感受到这一角色幽默,善良的个性;他变形后和“路障”的第一场恶战展示了其正义,勇敢的一面;他在隧道中把自己变成一辆崭新拉风的雪佛兰跑车固然带有广告性质在里,但也为这一角色增添了“敏感”和“善解人意”的全新标签。“大黄蜂”出现的所有段落都有其明确的戏剧目的,“展示场面”就显得位居其次,不应该那么引人注目,所以影片聪明地避免正面大肆描写“大黄蜂”和“路障”的打斗,改为表现同步发生的,更具移情效应的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正面交锋。
  显然,制作人没有让自己一味沉溺于电脑特技的炫耀中————仔细地观察在“擎天柱”之前出现的所有其他机器人角色,你会发现这些“场面”各自具备严格分明的解说任务,而且都是很有保留的:“眩晕”的段落自始至终除了几个大全景镜头中的模糊轮廓,观众基本无法看清楚机器人的真正面貌;其他的角色要么是一闪而过,要么展示几个局部,要么是远景,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尽量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戏剧性方面......总之始终让观众对“变形”这一全片最大的卖点有明确的概念却感觉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而不象大多数以“场面”为卖点的商业电影那样早早地引发视觉的审美疲劳。
  但这还不是影片营造“擎天柱出场”这一幕高潮的真正法宝,影片为之专门引入了两个全新的概念:
  第一个是飞船:
  在此之前人们从未看到这些机器生物是如此来到地球的,那几个从夜空中呼啸而来的火球无疑是宣布“大人物”即将正式登场的嘹亮号角,若干群众角色对这一场面的激烈,夸张的反应也成功激发了观众的共鸣和热切期待。
  第二个是变形金刚的“原形”:
  从飞船里走出来的是几个外形十分相似的机器形体,在他们“碰巧”看到眼前的汽车后才把自己换成另外一副模样。这一构思固然是对动画原作————一个外星生命体的外形是地球上的一种交通工具,这显然不合逻辑————的概念修正,但更重要的戏剧作用是把整个场面作为幕高潮的预备。当观众以为自己马上就会看到“大人物”的时候,他们也确实看到了:在这一段落的最后几秒种人们看见了一个机器“原型”变成了一辆红色的拖车,但它却不是观众所能预料到的。这种表现手法十分类似好莱坞经典模式电影中好用的“假结局”,把紧张雕刻成陡峭的山峰,然后稍为下降,再加速冲往更高的峰顶。
  电影引入这两个新概念后所达到的戏剧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擎天柱”的出场被明显分解成三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携带着全新的“质”,其象征意义和戏剧效果是任何其他角色包括后来出场的威震天都无法比拟的。
  场面节奏布局的精巧带领观众不是匀速运动而是象长跑运动员一样,时而加速时而减速,创造出一个个的周期,给予观众达到潜能极限的机会,在力度和意义上一个个地超越前面的“精彩场面”直到一个猛烈倾泻的幕高潮。在单一段落中这种有机的节奏控制同样起着重大作用:在接连表现了几个机器“原形”从飞船中跳出的“大场面”后,段落穿插了几个别样的镜头————在一个天真无知的小女孩眼前,巨大的“擎天柱”的原形从游泳池中爬起来。此时背景音乐突然由激昂的弦乐变成宁静高洁的圣咏,这几个气氛祥和的镜头不但成功地降低了这一段落的紧张程度,为“擎天柱”的正式登场做好最后的铺垫,同时也为“擎天柱”及其代表的正义一方变形金刚作出了一次贴切的语言之外的注解。
  在上述合力作用下,“擎天柱”的出场场面成为了影片第一个异常强有力的幕高潮。两位人类角色下车后面对眼前缓缓驶来的红色拖车的场面其热切和动人程度完全可以和《侏罗记公园》中的类似场面相媲美。现在,观众终于可以完全肯定自己盼望了整整二十年的“擎天柱”将从自己/角色眼前的红色拖车中站起来,此时电影也终于大方慷慨,不遣余力地奉献出影片中第一个时长达半分钟有余,全方位展示的“变形”过程,音乐,烟雾,灯光等其他素材的适度运用也使这一力度非凡的幕高潮充满了神圣的色彩。观众积累许久的情感得以倾斜一空,令他们精疲力竭又快慰无穷。然后,再来一小段幽默的段落让“擎天柱”几位可爱的部下耍耍宝,让观众们笑一笑,轻松一下,恢复元气,准备迎接下一个幕高潮(这一幕高潮的力度之大居然让我这几乎从不对任何商业娱乐片感冒的人面对电脑屏幕上声画质皆极度恶劣的偷拍版泪流满面,也算是我作为观众的罕有体验了。很可惜,我没有资格出席这部电影的全球首映典礼,否则那时我一定会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力鼓掌和欢呼“OPTIMUS PRIME!!!”,哪怕来自其他愤怒影迷的爆米花马上就会糊满我的脸!)
  在能否充分满足观众“观赏变形”和“盼望英雄回归”的期望值这一问题上,电影以这一幕高潮交出了完全可以打满分的答卷。然而,这是不是全部?除了较表层的“观赏变形”和较深层的“盼望英雄回归”的期望值之外,观众是否还有不易察觉的,更深层次的期望值?
  目前关于影片“争议”最大的是造型问题:出自显而易见的原因,“擎天柱”的形象十分贴近动画原著,但其他角色几乎和原著没有任何关联,尤其是当年同样很具人气的“威震天”形象令金刚迷们大跌眼镜,角色形象嚗光之后公众一片哗然,不少人到迈克尔·贝家门前抗议他毁掉了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或者给他发威胁信件,或者在他的个人博客上直接问候他的母亲等等。
  我个人觉得现在为电影对原著的改造程度下一个“过激”的结论太草率。
  电影和原著的最大矛盾在于现在的电影植根于原著的最初始状态。《Transformers》电视剧集系列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它本身就是处于一种不断被改造的过程,其程度取决于整个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影视制作行业的技术革新,以及公众普遍艺术审美观的不断变迁。无论是剧作还是理念,忠实引用二十年前的概念固然“忠于原著”,但从艺术审美角度却必死无疑。
  从剧作角度:
  虽然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和当年的动画电影的目标观众一样明确,但当年在影院里为“擎天拄”的牺牲哭泣的小男孩现在都是已经成家立业的年龄,他们的世界观要复杂得多,他们心中的“正义和邪恶”也早已不象当年那么非黑则白,一个单纯在“正邪交战”这一层面纠结的故事会让他们哧之以鼻,而且,已经摆脱了童年的好奇心的观众根本不会去在乎两派机器人的争斗究竟谁胜谁负————或许很好玩,很热闹,不过我为什么要去关心一件跟我自己完全无关的事情?
  从理念角度:
  
在《Transformers》之后,这些观众还曾经经受过了数轮强大的文化冲击————从日,欧系动漫的入侵到数码技术对电影艺术天翻地覆的改造等等。如果排除怀旧因素,根本没有人能再去真正“欣赏”第一代《Transformers》剧集中那些呆头呆脑的造型,极其简陋的场面调度和笨拙的表现手法,哪怕是重温动画电影中“擎天柱牺牲”的段落恐怕也再不具备沟起他们伤感回忆的力度。我们大可来设想一下假如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真的忠于原著,那些现在去抗议的怀旧派金刚迷就会感觉自己的期望值被真正满足了吗?非也!我几乎可以马上听到他们在观影过程的内心的厉声质问:“你到底什么毛病?都什么年代了,“迷乱”还是一盒磁带?好歹升级下吧!”或者“一点都不酷!我干嘛花钱来看这些二十年前就看过的方盒子?”等等等等。
  众口难调是事实,观众永远不会完全满意也是真理,但电影人自己应该对之有更清醒理智的认识————观众最终想看到的,最终会接受的,是能把握当今和未来的脉搏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惊喜,而不是他们能够预料到的一切事物。擎天柱以及变形金刚确实仍然在这些“目标观众”的脑海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场十分美好的梦想和回忆,但在二十年的时光中这一梦想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地被更新,如今早已发生了“质变”,而那些去抗议的观众证明了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电影人也仅仅把观念停留于此,以为只要把原著浓妆艳抹一番后改编上大银幕就大功告成,那么真人版电影就和错以为《Transformers》仅仅是一部玩具电影的动画版一样犯下了“误估观众期望值”的致命错误。
  《Transformers》面临的真正最大难题是改编后的作品能否充分满足这种“已经发生,但观众自己却没有清楚意识到的质变后的期望值”。显然,迈克尔·贝这次遵循的是一种真正“合理”的改编原则:“通过改变和调整,使之更加合时宜,适应和具表现力”。原著无论是小说,动画,舞台剧,文章,歌曲......等等,理智的改编方式都是把这些原著当作材料,起点————仅此而已————去从头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否对原始材料保持了忠实的态度并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改编后的电影作品是否合时宜和有生命力,是否有好的视觉效果和戏剧性成分,以及是否拥有有说服力的主导思想。勇于创新的电影人还应该具有足够的远见卓识,要能够感觉到未来的趋势,然后打造出打破常规的作品,并将这种“类型”带给下一代电影人和观众。
  以这一标准来衡量,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比许多改编作品都要成功和有力得多,其中这些倍受争议的“面目全非”的造型设计功不可没。就拿争议最大的“威震天”为例证来说明:
  

  “威震天”在电视剧集中经过了若干次审美范畴的更新改造,但没有一个的表现力能和电影中这么一个狰狞得完全超乎人们想象的形象的表现力相提并论。而且,它是全片中唯一一个能够完全摆脱“类地球生物”的形象概念的角色。如同电影引入“原形”概念来修正原著中的逻辑问题一样,这些被重新打造的新形象不仅仅密切吻合当今公众的普遍审美价值观,更具备相当的超前意识。或许一些守旧的人们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这种观念上的变革,但从电影作品本身的角度,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它满足了金刚迷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经过了“质变”的梦想和期望值,这一电影作品本身就有足够的生命力去为观众心中原有的期望值更新换代,使之继续保有旺盛的生命力以维持下一集,再下一集,再下一集真人版电影《Transformers》的生存,从而让一代传奇继续得以与时俱进。这一点和肩负引导潮流重任的时尚界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但要顺应人们心目中现在的潮流,还要冲在最前面,告诉人们什么是未来的潮流,哪怕是冒着不被接受的危险。从现在这部真人版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来判断,这一“引导潮流”的任务完成得十分漂亮。
  深切了解观众的各个层面的期望值,也最终给予了观众想要的东西,却从来不是通过观众所能预料到的方式给予。
  这是这部电影作品别于其他大多数商业娱乐电影的最主要特色,也是最值得人们关注之处————无论是对观众,还是电影人。
  无论你多么轻视好莱坞,无论你的内心深处多么鄙视商业娱乐电影,认为它们仅仅是在哗众取宠,但一部商业上成功的电影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质量高的电影,它其中必定包含着“如何使自己成为一部好电影”的高度机密。是的,我承认《Transformers》有漏洞和硬伤(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的),但只要你愿意用心去感受,冷静去分析,你就能感悟到这部以电脑特技为绝对卖点的纯娱乐性电影是经过了严密的策划,精心的构思,巧妙的安置的严肃作品,它身上携带着关乎“电影的本质”的重大奥妙————电影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品,它的艺术价值完全依附在它的商业价值上,如何最大,最深程度地满足观众的期望值,这本身就是艺术。
  2007.9.19
  
  后记
  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从事创作工作的人去打破一种“规则”仅仅是为了一种自由感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创造性,恐怕那只是一种单纯的幼稚而已,就象对商业法则的盲从一样空洞。即使一个人确实相信反情节,反结构作品的意义,那么他也应该在试图跻身“先锋派”之前先脚踏实地地去了解大规则和经典形式,何况它们中的出色作品远远不象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熟悉我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上面这篇文章是我写的。似乎在旁人眼里我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浑身充满反叛味道的愤青————这或许不是一种误解,不过有时候也觉得确实有必要向旁人或者我自己阐明一下我并非是个“生活在严父阴影中的孩子”,我了解什么是有意义的创造,什么是无意义的忤逆。
  我只表达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
  
  图文版
  “质变的梦”之《Transformers》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