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看完安哲电影的一些感受

2007-08-31 07:18:38   来自: 唱诗
  [这个贴子最后由唱诗在 2007/08/31 03:24pm 第 1 次编辑]
  
  买了安哲罗普洛斯的全集,每日学习,如啜甘泉。在国内便是有这般好,有的如此多的电影影碟。
  安哲的电影让我明白,电影最重要的不是什么离奇的情节,也不是什么人物性格的刻画,而是一种气氛,一种情境,一种诗意的美感。电影一定要有情怀,但如果没有情境,没有气氛,失去真实性,这种情怀都成了虚伪的煽情。如果这种煽情不加以控制而肆意渲染,那就更在低级影片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了。
  如果一定要追求感人,还不如去看过去的“高大全”电影,或者韩国那些欺骗无知少年的影片,甚至,可以去看运动员在领奖台上升国旗的情景。这都不是电影。也不是电影的追求。安哲的感人是在骨子里,我不会流泪,却觉得无比难受,这种难受又让我欲罢不能恋恋不舍。所有看过的电影中,只有《站台》曾让我有这种感觉。感动也分很多种,不一定要流泪。号称“催泪弹”的电影,是低下的电影。感人这个词,如果理解不好,也会成为一个坑人的电影理念。
  我承认他的很多情节我并不理解,可他的电影中,始终有沁人心脾的气氛,有无数诗意的镜头,他的极缓运动的长镜头和远景与贾樟柯极为相似,丰富的场面调度在轻柔之间悄然展现,这些变化的镜头韧性十足具有张力。音乐也似涓涓细流般流进耳朵,毫无引导性,用音乐来引导情绪,我一直认为是非常弱智的做法。声音动静变化和画面的动静对比都像是武功高手在不经意的出手间蕴含了浑厚的内力。他在人与物,人与人,镜头与人,镜头与物,镜头与声,人物与声,物与声,时间与人,时间与物,光与人,光与物之间营造了一种关系,而他却让这些关系互相交叉,互相变化,互相对比,互相影响,却不着丝毫痕迹。看完他的电影,我发现很多所谓的大师或著名影片,在我眼里竟然都成了垃圾。特别是奥斯卡的获奖影片,是垃圾中的垃圾。
  

2007-09-01 10:09:30  刘兵

  因为有安这样的导演,才让电影由戏法达到诗歌\哲学和历史的高度.当然对于大多数人,看看戏法也就够了,但是电影本身所能抵达的高度却必须有人去实验和完成,以满足和实践不人类精神冒险和艺术创造的需要.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