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他乡观影小记

2007-05-29 01:32:38   来自: judechen
  他乡观影小记
  来美国之前借了一个移动硬盘,拷贝了8部片子,准备每周看一部片子,因为觉得应该没有太多时间看.前一周确实没看自己带的片子,反而去了电影院.前几年对美国电影都是带着蔑视和抵触的情绪,后来觉得没有必要,只是这些东西和自己的电影观念不符合,不去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这么苦大仇深:)倒是对他们的电影院,对他们的爆米花感兴趣(可惜始终没买),于是便去看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怎么说呢,几个月下来,发现电影已经是普通人通常的消遣方式,自己所在的小镇,娱乐并不多(当然接触有限,只能靠当前的感觉),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去电影院,票价在7到10美元之间,不贵,去了几次都是AMC---它有好多连锁店,和上海的电影院差不多,也是分为几个厅,屏幕比较大,音响效果还过得去,周末下午人都不少。对于习惯看字幕英语又太滥的自己,看美国片实在有些吃力,尽管大部分片子都是靠情节见长,不用太花什么脑筋,但是每次周围的人开怀大笑的时候,自己总是莫名其妙,有点被冷落的感觉。第一部是《SHOOTER》,第二部忘了名字,第三部是《300》,终于在看第三部的时候,在座位上睡了半天都没睡着,便到外面打电话,从此每次同事要去电影,都推说要回去睡觉开溜了。
  于是和在上海一样重操旧业,只是这里换了笔记本,放在床上,桌子上,怎么方便怎么看,带着耳机,倒也习惯了。在国内的时候很少下片子,后来带来的片子不多,就下了一些以前想看而没买到碟的片子,一一说来吧。
  陈洪失踪了
  本来家里拷贝的时候封面是《秋天年鉴》,离开之前看了《撒旦探戈》,对贝拉.塔尔十分敬佩,一个导演一辈子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只要一部就够了。没想到根本没看到匈牙利人,倒是跑到了旧金山的唐人街,看的前一天刚好去过,倒是很应景:)影片沉着,冷静,异地的身份缺失到位,以后几次去旧金山倒是多了一些思绪,但是深深懂得一个地方不是走马观花就能触摸到它的灵魂深处的,所以也就没抱太大的希望。
  
  盗信情缘
  一直在淘这个片子,可惜一直没找到,无意中在电驴上发现了,甚喜。奔跑、行走、冷峻、幽默、嬉笑哗然之间糅合着温情与残酷,许多绝望和无法言说的东西,SABU是奔放的,执著的。闭上眼睛就能浮现出那辆疾驰的自行车,还有那个叫里昂的男杀手和林青霞样的女杀手,速度的间隙应该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最后三个人在骑车奔向枪口的时候,仿佛奔向的不是死亡,而是一个热烈的峡谷,时间在那一刻是停顿的,尽管看之前就知道最后的毁灭,但没有一丝的遗憾,人生的常态不是如此吗?最后两人从血泊中爬起,携手离开的时候,还是觉得温暖,美好在虚构之中得到了演绎。本来要和何建军的《邮差》作为一个专题,看完以后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疾走
  继续SABU,先前只看过《幸福的钟》,看完《盗信情缘》后,便以为他的风格就是如此了,但是这部片子倒是没有先前的那个疯劲,极其的冷静,冷静地让人觉得那种绝望是没有出路的,或者那种疯狂的恶四处漫溢,无法逃避的。私下觉得日本影片中通常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东西,人物的内心被裹的严严实实,人与人之间,人与外部世界的墙很厚很厚,正是这种厚厚的东西挤压出某种硬度和力量,这是极其可贵的。
  
  北极圈恋人
  对《露西亚的情人》和《红松鼠杀人事件》记忆犹新,一直就很盼望这个片子。昨晚和这边的同事无意中说到了阿莫多瓦,他们都没听过,简单地说了《和她说》的情节外,就不再说什么了。梅德姆和阿莫多瓦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同是西班牙的导演外,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或者说是那种热烈的东西,我指的是情感的热烈,梅德姆是偏爱爱情的,有点像卡拉斯。现在基本上不看那种纯纯的爱情故事,因为没有出彩的东西,梅德姆是穿过爱情,到达了某种广阔的天地,这是很难得的。还需要看第二遍,需要消化。
  
  卡多什
  和以前看过的《芳心迷踪》很像,探讨宗教和现代生活的冲突,女性和宗教的冲突。去旧金山的时候特意去了格雷斯大教堂,头一次被宗教的那种庄严镇住了,只是依然没有开窍:)对宗教知之甚少,初步觉得基督教和藏传佛教比较宽容,而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则严厉的多,而影片中所传达出来的冲突似乎没有解决办法。或许生活本身就没有解决的途径。
  
  双姝奇遇
  在异地的时候,由于遥远,由于自由的某种丧失,人容易踩空,这时候就特别需要那些聊得来的老友,他们都远在他方,当年一起看《四季》的朋友现在早已各奔东西。幸亏有电影,能够随时随地相伴,这或许是自己比其他东西,比如戏剧,更偏爱电影的原因。而那些对胃口的导演,就像前一次在这里吃的一家餐厅,在所有的菜种想找到一个难吃的菜都不容易,侯麦显然就是这种老友,看之前永远不要奢望太多,看完之后总是能让你平和起来,脚又落到大地上,很踏实的。
  侯麦这次给我的启发是对自然,对于旅行的态度。因为这次在美国,有更多的机会出去玩,但每次和一帮同事匆匆到某个景点,上来就拍照,排完就走人,巴不得在最短的时间看最多景点的玩法简直厌恶之极。每次我都在想是不是因为大家看欧洲片,尤其是法国片看的太少的缘故,侯麦电影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简单享受为什么这么遥不可及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刚刚脱贫,就像一个经常处于温饱的人,突然去吃自助餐,就会恨不得把所有的大鱼大肉往里塞才过瘾?改变别人是没有兴趣了,只是让自己保持警惕,更加直接地去拒绝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
  
  和她说
  某天晚上突然很想看这部片子,便下了,和第一遍看的时候不同,这次关注的时候主线之外的细节,比如影片中的那个默片,最后的那场戏,两个男人看电影时候的表情,以及对话时的情景,眼泪,比起主线中两个男人和各自的女人的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是值得回味的。看到结尾的时候,当马克和艾丽西亚在剧院休息室相遇,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相当感动。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如果让贝尼诺和艾丽西亚相遇会怎么样呢,艾丽西亚对这个四年来悉心照顾,和普通夫妇一样交流,有着肌肤之亲的人有怎样的回忆和触动感呢?她会像《巫山云雨》中陈青遇到麦强那种哪里见过的感觉吗?她会流泪,被那种未知的力量所驱动的泪水吗?如果这种情景出现的话,坐在屏幕前的我们会怎么样?电脑的屏幕会被融化吗?窗外的风会欢腾吗?哈哈,老谋深算的阿莫多瓦是不会让这种情形出现的,他只会让我们想象,在以后的日子常常想念。很巧的是最近以前的朋友在四川的某个小村庄给当地人放《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据说效果还不错,有不少人很喜欢,倒是在意料之外,或许哪一天我们真该实现我们之前到农村放电影的誓言,他们去做了,而我却蜷缩在他乡的公寓里遐想着。
  
  灰烬与钻石
  先前只看过瓦伊达的《大理石人》,那个套装的其他片子都没动。这次比较幸运的是换公寓的时候碰到的室友比较聊得来,按照通常的习惯,是刻意避免和同事谈论电影戏剧什么的,总觉得某种界限在那里。不过碰到同是喜欢基斯洛夫斯基的人,总是忍不住聊起来。基斯洛夫斯基和瓦伊达的区别比前面提到的两个西班牙导演小一些,但也是秉性相去甚远的,私下觉得基斯洛夫斯基的视角更平和一些,也更深邃一些,而瓦伊达则比较政治,而且叙事手法更飘更凌乱一些,情感也更疯狂一些,看的不多,还不是总结的时候。
  
  洪尚秀:剧场前/处女心经/海边的女人/生活的发现
  这次看的比较系统的是洪尚秀的作品,先前看过《江原道之力》《猪堕井的一天》《男人的未来是女人》。一直觉得亚洲导演中,对都市生活刻画的最好的两个导演是杨德昌和洪尚秀,杨德昌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他能把都市生活划开来给你看,毫不留情。而洪尚秀则是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如果说杨德昌抓住的是儒学在现代生活中的缺失的话,洪尚秀捕捉的是什么呢?在某种程度上,洪尚秀作品中的情绪是更契合自己的,比如《江原道之力》中那个女人在大巴上“毫无缘由”的失声痛哭,比如《男人的未来是女人》中小酒馆的那场突如其来的精彩争吵,真是妙不可言。这次看了这四个片子,突然意识到他捕捉的是什么,是虚无感,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虚无感。越来越觉得在生活中起主导角色并不是人们通常用的字眼:开心,快乐,兴奋,痛苦,激动等等,不是这些,这些只是空气中的稀有元素,大部分情况下,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无力感,能够准确把握,说的清道得明的人并没有多少,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接近世界的本来面目。洪尚秀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这种虚无感的精确把握,而且贯穿始终。粗略来说有几个要素
  :
  旅行
  比起文德斯的公路之行,洪尚秀的人物旅行更具隐蔽,“更不专业”。文德斯的旅行更宽广,景色更壮丽,主人公每次出行的“使命感”很强,途经之处往往更荒凉,或者说离人群较远,你一眼就能看的出:哦,文德斯又上路了。而洪尚秀呢,他的人物往往之在都市之间辗转,和文德斯的主动旅行相反,洪尚秀的人物往往是被动的,有时是被逼匆忙上路,装备都没带多少就上路了:)而且路上的交通工具,游玩的方式是“平庸”的,甚至缺少美感,有点小家子气,或者洪尚秀在避免显性的张扬,让人物穿行于人群之中去体验现代意义上的迷失,比如《江原道之力》《男人的未来是女人》《海边的女人》《生活的发现》,人物单独上路,中间遇到不同的人和事,但最后又回到个体,从这点上看,洪尚秀是更离群索居的。
  
  酒,饭局
  我猜洪尚秀的酒量不高,但是酒品很好,而且喜欢喝,每次都想把自己灌醉,好让人物酒后做出出格的事:)前两周去了一次韩国人开的酒吧,浅尝了一下他们的酒,果然和影片中类似,酒瓶酒杯一定简单,甚至粗糙,这反而少了那些繁复,上来就喝,而且喝得痛快,属于小人物小酒馆的氛围。和小津安二郎平稳酒局不同,虽然也是表面上平淡,但是洪尚秀的酒桌往往暗藏“杀气”,人物之间开始的生涩与距离感在酣醉之后必然有某种程度的改观,但往往不是消除隔阂,而是趁着酒性暂时缓解,但之后往往更加荒凉和绝望。这个就不一一举例,大部分片子都少不了。
  性
  喝酒之后难免要乱性一把:)这也是洪尚秀片子的关键。洪尚秀对性的处理简单直接,通常上个镜头是两个人醉的不行,下个镜头已经在床上云雨,这种直面的勇气是可贵的。在现代生活中,忽略性或者隐藏性的做法往往是虚伪和做作,甚至是缺乏穿透力的。所以索性摊开来谈,反而少了那种猥琐,多了一份坦诚。另外,洪尚秀对于性的把握的准确性和对之后虚无感的把握是通常精准的,东方传统上的压抑和现代、西方的冲突被表现得十分到位。疯狂后的无力和更无方向感,在性之后更加荒芜。
  男女失衡
  洪尚秀从来就不会让男女之间的关系平衡,两男一女是常态,比如《男人的未来是女人》《处女心经》,或者两女一男,即使两男两女,他也非要折腾一把:)从这点上看,洪尚秀对爱情,对于现代人的情感是悲观,持怀疑态度的。男人和女人之间,或者放大一点,人与人之间从根本上是隔阂的,永远无法沟通和交流的。这一点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是贯穿始终的。尤其是《男人的未来是女人》,《处女心经》,《生活的发现》,这三部在这一点上达到了某种高度,深入内部的话,甚至可以和安东尼奥尼有所呼应。
  
  海鸥食堂
  没想这次在美国的观影之旅会结束在这么一部温暖的片子上,这对前面的片子是某种程度的化解。人们对于未知地方的兴趣的有各种各样的,比如音乐,比如女人,比如美食,于自己来说,通常是电影。因为这部日本人在芬兰的片子,自己或许对于这个北欧之地有了莫名的好感,因为景色,因为那里的人----芬兰人通常腼腆,但很温柔,而且大部分时候都很自在。或许还要补充一点---北欧人的伤感,和他们的音乐一样。先前是从郭力斯马基的黑色幽默中得到好感,这次加上日本人,我不知道女主人公那种淡定的态度是日本特有的,还是在芬兰这片土地上滋生的,应该是某种方式的融合,就像日本的饭团在芬兰有了一种别致的味道。到现在对这个片子的导演一无所知,单从片中4个有趣的女人身上看,导演应该是三四十的样子,女性导演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这种在异地反观故土的感觉和眼下自己的处境很相似,因为距离感,因为语言的陌生感,看到的景象会有所不同,有点旁观,有点隔离,某种程度的腾空观感,就像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自己正在东京机场候机室,耳边是日文,一无所知,陌生的面孔,可惜没有《好多大米》中韩东的感觉---为什么我在哪里都觉得是故乡:)
  
  半个小时后就要登机了,本来这些文字是要在美国敲完的,后来走得匆忙,写到一半就离开了,剩下的一半在日本敲完,也算是他乡:)这里可是小津安二郎,成赖巳喜男的日本,是北野武,岩井俊二的日本,是黑泽清,寺山修司的日本,还是文德斯寻找小津的日本啊:)
  
                             jude_chen
                             2007-5-25 东京机场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