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借地
2007-04-09 03:35:00 来自:
次非
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政治电影
[中心词:反思]
主要研究以下三个:
89年以前的东德;
30、40年代的苏联;
文革前后的中国
辅以:南斯拉夫、捷克、等其他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
影片的选择:
○1时间设定在这三个国家的极权时期。政治电影不仅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但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政治电影反映的问题都是大致相同的,就是极权主义。
真实还原历史,离当下越近越困难。
○2以影片拍摄顺序为线索。整理。分析面对历史态度的变化。
○3不局限于本国导演拍摄本国的电影。
89年以前的东德电影:
概要:
90年两德统一后,人们立即很期待有关于这个题材的,既尊重历史真实,并具有形而上观照的文艺作品问世。但由于历史现实自身的、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引起的巨大变化的复杂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反映这一题材作品始终阙如。
而要在两个小时的银幕影像中来描写半个(东)德国的升迁衰落,包括对其49-89 年40年历史的评价,对促成统一的国际政治环境的分析,特别是两德方面对统一所带来的乌托邦期待的落空,对身历其间的种种个人和民族间的爱恨怨仇等等,几乎只有使人望而生畏,故此,那时有人甚至预见这样的史诗性影片几乎不可能出现。
不过,历史的这种巨变是艺术家不能逃避的内容和主题,所以,虽然没有史诗性巨作出现,但89年和平革命之后,涉及东德题材的影片就开始在德国电影中出现。10余年来,这个题材的作品具体也经历了变异和冷热阶段。
柏林围墙倒塌之后的十五年间,以共产东德的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不是没有,但得到市场青睐的几乎全都是喜剧片,譬如脍炙人口的《再见列宁》,对于消失了的东德社会主义岁月用一种落日余温的温情、不伤筋骨的调侃,加上一点淡淡的怀旧情绪,组成了面对过去的主调。
德国电影批评界有人预言,在喜剧色彩的《柏林的太阳大街》,《再见列宁》,《国家人民军》之后,《他人的生活》似乎预示着所谓“怀旧东德”的主题在将德国银幕上消失,而开始进入一个以电影为媒体,认真地讨论原东德问题的阶段。
(杨慧)
影片:
《尼古拉教堂》
《渎职》(1991)
《嫌疑》(1991)
《海市蜃楼之国》(1991)。
《苹果树》(1992)
《诺言》(1994),
《枪声之后的寂静》(2000)
《火和焰》2001
《太阳大街》
《国家人民军》
《再见列宁》:
《别人的生活》
40年代苏联:
概要:
揭示社会现实,再现社会危机的青年题材电影潮之后,俄罗斯银幕上出现的是对过去时代、对过去的国家领导人及相关政治事件的揭露和清算。这些影片的产生首先与社会的政治变化密切相关。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解放相关。
在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公开性的口号的北京下,文艺界很快掀起一股“反思历史”、揭示“历史空白点”的热潮,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动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对历史的否定,对前苏联时代的批判,以及对前苏联领导人的否定。这种否定首先表现在对斯大林的否定上。
在反思历史,揭示前苏联社会制度或者批判斯大林的影片中,有两个明显的倾向。
坐着对苏维埃时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赫反对。遮住要表现在老一辈导演的创作中。如戈沃鲁欣、格尔曼、冈察洛夫斯基。他们的影片明显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
青年导演的创作,更多的是利用前苏联时代的电影风格赫手法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他们对前苏联社会的现实,由于本身的经历所限,没有根本的抵触,更多的是给予讽刺赫嘲笑。
《当代俄罗斯电影》
影片:
《悔悟》
《53年寒冷的冬天》
《不能这样生活》
《我们失去的俄罗斯》
《多么可怕的游戏》
《深渊》又譯《莫斯科阅兵游行》
《圈内人》
《烈日灼人》
《赫鲁斯塔廖夫,车!》
《我的朋友伊万 拉普申》
《日瓦戈医生》
《东方西方》
文革前后的中国:
概要:大多为“看不见的影像”。 真实还原历史,离当下越近越困难。
影片:
1.故事片:
《苦恼人的笑》
《小街》
《小巷名流》
《千万不要忘记》
《反击》
《泪痕》
《巴山夜雨》
《牧马人》
《天云山传奇》
《枫》
《甜蜜的事业》
《篮风筝》
《霸王别姬》
《芙蓉镇》
《秀秀》
《活着》
《牛棚》
外国人拍的:《中国占领巴黎》
记录片:
《莫让年华赴水流》陈光中
《我的1966》吴文光
《寻找林昭》
《我虽死去》
外国人拍的:
《八九点钟的太阳》
《中国》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9-11-17 16:17:08
卢志新
顶起来,先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GPSujzmYMIC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中心词:反思]
主要研究以下三个:
89年以前的东德;
30、40年代的苏联;
文革前后的中国
辅以:南斯拉夫、捷克、等其他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
影片的选择:
○1时间设定在这三个国家的极权时期。政治电影不仅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但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政治电影反映的问题都是大致相同的,就是极权主义。
真实还原历史,离当下越近越困难。
○2以影片拍摄顺序为线索。整理。分析面对历史态度的变化。
○3不局限于本国导演拍摄本国的电影。
89年以前的东德电影:
概要:
90年两德统一后,人们立即很期待有关于这个题材的,既尊重历史真实,并具有形而上观照的文艺作品问世。但由于历史现实自身的、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引起的巨大变化的复杂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反映这一题材作品始终阙如。
而要在两个小时的银幕影像中来描写半个(东)德国的升迁衰落,包括对其49-89 年40年历史的评价,对促成统一的国际政治环境的分析,特别是两德方面对统一所带来的乌托邦期待的落空,对身历其间的种种个人和民族间的爱恨怨仇等等,几乎只有使人望而生畏,故此,那时有人甚至预见这样的史诗性影片几乎不可能出现。
不过,历史的这种巨变是艺术家不能逃避的内容和主题,所以,虽然没有史诗性巨作出现,但89年和平革命之后,涉及东德题材的影片就开始在德国电影中出现。10余年来,这个题材的作品具体也经历了变异和冷热阶段。
柏林围墙倒塌之后的十五年间,以共产东德的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不是没有,但得到市场青睐的几乎全都是喜剧片,譬如脍炙人口的《再见列宁》,对于消失了的东德社会主义岁月用一种落日余温的温情、不伤筋骨的调侃,加上一点淡淡的怀旧情绪,组成了面对过去的主调。
德国电影批评界有人预言,在喜剧色彩的《柏林的太阳大街》,《再见列宁》,《国家人民军》之后,《他人的生活》似乎预示着所谓“怀旧东德”的主题在将德国银幕上消失,而开始进入一个以电影为媒体,认真地讨论原东德问题的阶段。
(杨慧)
影片:
《尼古拉教堂》
《渎职》(1991)
《嫌疑》(1991)
《海市蜃楼之国》(1991)。
《苹果树》(1992)
《诺言》(1994),
《枪声之后的寂静》(2000)
《火和焰》2001
《太阳大街》
《国家人民军》
《再见列宁》:
《别人的生活》
40年代苏联:
概要:
揭示社会现实,再现社会危机的青年题材电影潮之后,俄罗斯银幕上出现的是对过去时代、对过去的国家领导人及相关政治事件的揭露和清算。这些影片的产生首先与社会的政治变化密切相关。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解放相关。
在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公开性的口号的北京下,文艺界很快掀起一股“反思历史”、揭示“历史空白点”的热潮,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动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对历史的否定,对前苏联时代的批判,以及对前苏联领导人的否定。这种否定首先表现在对斯大林的否定上。
在反思历史,揭示前苏联社会制度或者批判斯大林的影片中,有两个明显的倾向。
坐着对苏维埃时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赫反对。遮住要表现在老一辈导演的创作中。如戈沃鲁欣、格尔曼、冈察洛夫斯基。他们的影片明显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
青年导演的创作,更多的是利用前苏联时代的电影风格赫手法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他们对前苏联社会的现实,由于本身的经历所限,没有根本的抵触,更多的是给予讽刺赫嘲笑。
《当代俄罗斯电影》
影片:
《悔悟》
《53年寒冷的冬天》
《不能这样生活》
《我们失去的俄罗斯》
《多么可怕的游戏》
《深渊》又譯《莫斯科阅兵游行》
《圈内人》
《烈日灼人》
《赫鲁斯塔廖夫,车!》
《我的朋友伊万 拉普申》
《日瓦戈医生》
《东方西方》
文革前后的中国:
概要:大多为“看不见的影像”。 真实还原历史,离当下越近越困难。
影片:
1.故事片:
《苦恼人的笑》
《小街》
《小巷名流》
《千万不要忘记》
《反击》
《泪痕》
《巴山夜雨》
《牧马人》
《天云山传奇》
《枫》
《甜蜜的事业》
《篮风筝》
《霸王别姬》
《芙蓉镇》
《秀秀》
《活着》
《牛棚》
外国人拍的:《中国占领巴黎》
记录片:
《莫让年华赴水流》陈光中
《我的1966》吴文光
《寻找林昭》
《我虽死去》
外国人拍的:
《八九点钟的太阳》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