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跳动的胶片——乔治·巴勒菲《田园风光》
2007-04-09 02:46:04 来自:
死在当下
[watermark]《田园风光》(又名打尸噎)是匈牙利籍导演乔治·巴勒菲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初出茅庐,便在各大影展崭露头角,好评如潮。在观看完该片后,个人感受:该片要想不引起关注,似乎——很难。
【先睹为快】
片如其名,一个个乡村生活片段展现在你眼前,在这里,没有一句对白,仅仅依靠影像和环境音。在一片祥和的生活景象下,又隐藏着一宗命案……
【影像】
影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大量使用特写镜头。在理论中,特写镜头是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能起到音乐中的重音的作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贴近观众。正是这个景别的特殊作用,得到巴勒菲很好的利用。他将特写与全景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历来节奏都引起导演和理论家的重视。“我相信节奏本身才是电影的构成要素,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剪接”(塔可夫斯基);“影片的质量和性质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节拍或节奏”(李·R·波布克)。而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埃亨鲍姆的话更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印证:“也许,随着电影的继续发展,电影节奏的潜能会愈益清晰地显露出来,那时就可以不根据情节,而依照摄影来确定特殊的节奏类型。”
其中有一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一个简单的下车的场景,巴勒菲在特写与全景之间不断切换。放大与缩小使观众在感官上不断深入与抽离,因为统领在一个连续性动作下,一切就显得流畅而富有节奏。
除了对景别的运用,巴勒菲还运用了一些现代电影的图像技巧。如疾驶而来的飞机飞到近处时突然用缓慢的镜头刻画飞机细节(技巧虽然现在看来比较过时,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强烈的);还有从正在吃饭的人的画面慢慢转向用X光效果呈现……
【声音】
除了运用摄影制造节奏外,巴勒菲还有效地运用了声音。如老人的打嗝声和路过的猪发出的声音;缝纫厂的机器声;麦穗掉在钢板上的声音以及筛选机里的‘沙沙’声……
在这一切平日看似呆板冰冷的场景中,奇怪的让人感受到美。其根源也许正如杜威对美的意义的划分:一种是感觉魅力的意义,一种是表明各部分和谐比例的意义。而声音营造的美来自于后者。从而也不奇怪杜威同意将数学演算、外科手术也称之为美。
【剪辑】
影片中有一段航拍镜头,缓慢地扫视着乡村面貌,予人一种舒缓之感。正在沉浸之中,画面突然抖动,只见黑影一晃,旋即镜头一拉,原来是一条条门帘,一个人掀帘而入……
这类剪辑是运用现代手段将两个不相关的影像硬接在一起,虽然有特殊处理作为过渡。但在感觉上稍嫌不自然。在另一组剪辑中,仍然是两个不相关的影像,一个是球,一个是猪的睾丸:当球滚到镜头前,出现短暂的黑屏,接着是两个晃动着的猪的睾丸的特写(在镜头没拉开之前谁也不知道那是啥玩意)。这组剪辑就比上一组显得更自然。因为巴勒菲将两个具有相似处的元素并列在一起:一个是滚动着的圆的球,一个是晃动着的圆的睾丸。
接下来一组剪辑过渡得更加自然:由活动的X光效果的影像过渡到真正的X光片……
【叙事】
整部影片看似一部记录片,展现村民一天的生活。然而,剧情却在消无声息地展开,从水底出现死尸开始……
之前出现的人或物都改变了原本的性质。凶手也许就存在于他们之中,也许某件物品就是凶器……此时就产生了观众对剧情的臆想。巴勒菲没给出答案,一切所发生的事都在观众的想象之中。他故意将情节隐匿,造成文学理论上所谓的缺席,让观众凭借图化式外观去自行填补空白点。
【结尾】
我想将巴勒菲这部电影称作他对电影理论的一次探索未尝不可。从中亦能看出他对电影的热情与执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周遭生活场景细致入微的观察。希望他的第二部影片《人体雕像》能再次打动我。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先睹为快】
片如其名,一个个乡村生活片段展现在你眼前,在这里,没有一句对白,仅仅依靠影像和环境音。在一片祥和的生活景象下,又隐藏着一宗命案……
【影像】
影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大量使用特写镜头。在理论中,特写镜头是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能起到音乐中的重音的作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贴近观众。正是这个景别的特殊作用,得到巴勒菲很好的利用。他将特写与全景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历来节奏都引起导演和理论家的重视。“我相信节奏本身才是电影的构成要素,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剪接”(塔可夫斯基);“影片的质量和性质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节拍或节奏”(李·R·波布克)。而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埃亨鲍姆的话更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印证:“也许,随着电影的继续发展,电影节奏的潜能会愈益清晰地显露出来,那时就可以不根据情节,而依照摄影来确定特殊的节奏类型。”
其中有一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一个简单的下车的场景,巴勒菲在特写与全景之间不断切换。放大与缩小使观众在感官上不断深入与抽离,因为统领在一个连续性动作下,一切就显得流畅而富有节奏。
除了对景别的运用,巴勒菲还运用了一些现代电影的图像技巧。如疾驶而来的飞机飞到近处时突然用缓慢的镜头刻画飞机细节(技巧虽然现在看来比较过时,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强烈的);还有从正在吃饭的人的画面慢慢转向用X光效果呈现……
【声音】
除了运用摄影制造节奏外,巴勒菲还有效地运用了声音。如老人的打嗝声和路过的猪发出的声音;缝纫厂的机器声;麦穗掉在钢板上的声音以及筛选机里的‘沙沙’声……
在这一切平日看似呆板冰冷的场景中,奇怪的让人感受到美。其根源也许正如杜威对美的意义的划分:一种是感觉魅力的意义,一种是表明各部分和谐比例的意义。而声音营造的美来自于后者。从而也不奇怪杜威同意将数学演算、外科手术也称之为美。
【剪辑】
影片中有一段航拍镜头,缓慢地扫视着乡村面貌,予人一种舒缓之感。正在沉浸之中,画面突然抖动,只见黑影一晃,旋即镜头一拉,原来是一条条门帘,一个人掀帘而入……
这类剪辑是运用现代手段将两个不相关的影像硬接在一起,虽然有特殊处理作为过渡。但在感觉上稍嫌不自然。在另一组剪辑中,仍然是两个不相关的影像,一个是球,一个是猪的睾丸:当球滚到镜头前,出现短暂的黑屏,接着是两个晃动着的猪的睾丸的特写(在镜头没拉开之前谁也不知道那是啥玩意)。这组剪辑就比上一组显得更自然。因为巴勒菲将两个具有相似处的元素并列在一起:一个是滚动着的圆的球,一个是晃动着的圆的睾丸。
接下来一组剪辑过渡得更加自然:由活动的X光效果的影像过渡到真正的X光片……
【叙事】
整部影片看似一部记录片,展现村民一天的生活。然而,剧情却在消无声息地展开,从水底出现死尸开始……
之前出现的人或物都改变了原本的性质。凶手也许就存在于他们之中,也许某件物品就是凶器……此时就产生了观众对剧情的臆想。巴勒菲没给出答案,一切所发生的事都在观众的想象之中。他故意将情节隐匿,造成文学理论上所谓的缺席,让观众凭借图化式外观去自行填补空白点。
【结尾】
我想将巴勒菲这部电影称作他对电影理论的一次探索未尝不可。从中亦能看出他对电影的热情与执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周遭生活场景细致入微的观察。希望他的第二部影片《人体雕像》能再次打动我。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