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帖]贝拉·塔尔:20世纪最后一个神人
2007-03-21 15:04:27 来自:
雨不亭
(北京海淀)
[电影]20世纪最后一个神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老塔(塔科夫斯基)之后有小塔(贝拉·塔尔)
往事如碟
magasa专栏
在电影节圈子里声名鹊起,被誉为匈牙利继米洛斯·杨索(Miklos Jancso)后最杰出的导演,与塔科夫斯基风格最接近的人,早在《俄罗斯方舟》之前二十年就尝试过一镜直落长达六十七分钟——那是在根据莎翁名剧改编的电视电影《麦克白》中,那时候,那个导演不过27岁。
没错,这个神人就是贝拉·塔尔(Bela Tarr),真正的二十世纪最后一个作者导演(auteur)。
很容易地,以《麦克白》为界,贝拉·塔尔的电影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此之前的《家庭公寓》(Family Nest)、《局外人》(The Outsider)与《预制人生》(The Prefab People)延续了由Istvan Darday开创的“纪实虚构”电影,风格粗糙真实,以令人目眩头晕的手提摄影著称,包含大量的特写镜头。影片取材现实生活,热衷于抨击官僚体制、社会弊端。塔尔在匈牙利影坛的崛起异常生猛,他为此受到保守势力的批评——为什么总是将目光对准那些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呢?为什么不拍些“高雅”的影片?塔尔机智地反击:“对我们来说,你们这些有钱人才是边缘呢!”
《麦克白》之后,塔尔的创作步入另一个极端,他摒弃了对社会与现实的探讨,捡起了少年时的梦想,转而开始关注哲学、信仰等更普遍的形而上问题,影片变得深涩难懂。另外,塔尔执着于对电影语言形式的探索,中远景、长镜头成为他的标志性风格,景物、场所具有与角色同等的重要性。因为这种突变,有人将他与塔尔科夫斯基和索科洛夫相比。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贝拉·塔尔开始与作家Laszlo Krasznahorkai的合作,陆续将他的几部作品《天谴》(Damnation)、《撒旦的探戈》(Satan‘s Tango)及《鲸鱼马戏团》(Werckmeister Harmonies)搬上银幕。塔尔和这位作家的合作十分默契,他们的世界观也很接近,所以他的小说塔尔拿来就用,除了将不适合电影的内容作一些修改。
1988年的《天谴》是塔尔真正打入西方主流艺术电影的开始,不过此片拍竣后他和妻子Agnes Hranitzky(也是他的终身合作者)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官方勒令他们关闭自己运作的一个小制片厂,并威胁在匈牙利电影界不会再有塔尔的立足之地。在政治压力下,塔尔夫妇不得不在德国逗留一年,并目睹了柏林墙的倒塌。随后的事情顺理成章,在祖国电影人的盛情邀请下,两人回国拍摄了惊世之作《撒旦的探戈》,此片长达令人窒息的七个小时,却仅有区区一百五十个镜头。
第三部改编自Krasznahorkai小说的《鲸鱼马戏团》前后用了足足六年时间,因为对于塔尔来说,钱实在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由于他的影片必然不会卖座,却耗资巨大,自然要令所有投资人三思。所以,每一次开拍新片,塔尔都是“一穷二白地从零开始”。二十多年时间里,只有六七部长片问世也就不足为怪了,而这又类似于塔尔科夫斯基了。所不同的是,老塔从不为资金犯愁,他所担心的是官僚暗算、体制掣肘;而小塔虽已不用再担心意识形态上的风险,但最现实的经济账却怎么也算不过来。
《鲸鱼马戏团》作为塔尔最新的一部长片,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性声誉,他作为最后一个电影艺术大师的美名突破了欧洲电影节的小圈子,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但2000年至今业已五年,塔尔却为何仍无新片问世?原来他目前正陷入空前的危机当中。要艺术不要商业?事实证明这会害死人的。
今年2月,法国著名的艺术电影制片人、欧洲电影学院2004-2005年度主席恩伯特·巴尚(Humbert Balsan)在巴黎办公室中自缢身亡。原因很简单,贝拉·塔尔的新片《伦敦来的人》在欧洲电影界群策群力下筹集到数百万欧元的预算,开机不过几天已经花得精光。为这部影片巴尚的所有财产已做抵押,他欠下巨额债务,到后来实在是走投无路。
这,能怪塔尔吗?塔尔个性寡言少语,工作时暴躁、固执,这一点他和很多导演一样,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花掉20万欧元只为了拆掉外景地一个碍眼的脚手架,以换来更加完美的电影,但所付出的代价何其巨大!艺术与商业,这个永恒的问号,又一次拷问着电影人的灵魂,即便是塔尔,也无法为之找到答案。
《家庭巢穴》 (Family Nest)
在这部纪实的家庭戏剧中,一对青年夫妇被迫与男方的父母同住在一个单间公寓里,原因是大部分东欧国家的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住房不足。过多人口聚居在狭小的空间,导致了无日无夜的争吵与惨淡的收场。
在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处女作电影里,导演以一种纪录片风格,捕捉到凋敝社会里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影片获1979年德国曼尤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外来者》 (The Outsider)
自我沉迷而且毫无目标,安德拉丝在生活中缺乏方向与目的。他辞去了疗养院的工作,进入到一个工厂。然后他娶了一个不爱他的女人,成为了她孩子的继父。他惟一逃避现实的方法是听音乐、跳舞和在当地的酒馆借酒消愁。
影片大部分是用特写镜头拍摄,直接地反映出一个缺乏选择与机会的世界。影片捕捉到现代生活的戏剧性,营造出一种忧郁而深沉的体验。
《预制人生》 (Prefab People)
影片用一种纪实的纪录片风格,冷酷而真实地反映出一对年轻的蓝领夫妇每日都在经受婚姻的压力。影片以一段夫妻打架的场面开始,然后分析出导致他们婚姻破裂的原因。
导演捕捉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逐渐叠加起来,形成一种空虚、寂寞而令人沮丧的生活,不仅深刻而且令人不安。影片获1982年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特别提名奖。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来源:南方都市报
老塔(塔科夫斯基)之后有小塔(贝拉·塔尔)
往事如碟
magasa专栏
在电影节圈子里声名鹊起,被誉为匈牙利继米洛斯·杨索(Miklos Jancso)后最杰出的导演,与塔科夫斯基风格最接近的人,早在《俄罗斯方舟》之前二十年就尝试过一镜直落长达六十七分钟——那是在根据莎翁名剧改编的电视电影《麦克白》中,那时候,那个导演不过27岁。
没错,这个神人就是贝拉·塔尔(Bela Tarr),真正的二十世纪最后一个作者导演(auteur)。
很容易地,以《麦克白》为界,贝拉·塔尔的电影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此之前的《家庭公寓》(Family Nest)、《局外人》(The Outsider)与《预制人生》(The Prefab People)延续了由Istvan Darday开创的“纪实虚构”电影,风格粗糙真实,以令人目眩头晕的手提摄影著称,包含大量的特写镜头。影片取材现实生活,热衷于抨击官僚体制、社会弊端。塔尔在匈牙利影坛的崛起异常生猛,他为此受到保守势力的批评——为什么总是将目光对准那些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呢?为什么不拍些“高雅”的影片?塔尔机智地反击:“对我们来说,你们这些有钱人才是边缘呢!”
《麦克白》之后,塔尔的创作步入另一个极端,他摒弃了对社会与现实的探讨,捡起了少年时的梦想,转而开始关注哲学、信仰等更普遍的形而上问题,影片变得深涩难懂。另外,塔尔执着于对电影语言形式的探索,中远景、长镜头成为他的标志性风格,景物、场所具有与角色同等的重要性。因为这种突变,有人将他与塔尔科夫斯基和索科洛夫相比。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贝拉·塔尔开始与作家Laszlo Krasznahorkai的合作,陆续将他的几部作品《天谴》(Damnation)、《撒旦的探戈》(Satan‘s Tango)及《鲸鱼马戏团》(Werckmeister Harmonies)搬上银幕。塔尔和这位作家的合作十分默契,他们的世界观也很接近,所以他的小说塔尔拿来就用,除了将不适合电影的内容作一些修改。
1988年的《天谴》是塔尔真正打入西方主流艺术电影的开始,不过此片拍竣后他和妻子Agnes Hranitzky(也是他的终身合作者)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官方勒令他们关闭自己运作的一个小制片厂,并威胁在匈牙利电影界不会再有塔尔的立足之地。在政治压力下,塔尔夫妇不得不在德国逗留一年,并目睹了柏林墙的倒塌。随后的事情顺理成章,在祖国电影人的盛情邀请下,两人回国拍摄了惊世之作《撒旦的探戈》,此片长达令人窒息的七个小时,却仅有区区一百五十个镜头。
第三部改编自Krasznahorkai小说的《鲸鱼马戏团》前后用了足足六年时间,因为对于塔尔来说,钱实在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由于他的影片必然不会卖座,却耗资巨大,自然要令所有投资人三思。所以,每一次开拍新片,塔尔都是“一穷二白地从零开始”。二十多年时间里,只有六七部长片问世也就不足为怪了,而这又类似于塔尔科夫斯基了。所不同的是,老塔从不为资金犯愁,他所担心的是官僚暗算、体制掣肘;而小塔虽已不用再担心意识形态上的风险,但最现实的经济账却怎么也算不过来。
《鲸鱼马戏团》作为塔尔最新的一部长片,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性声誉,他作为最后一个电影艺术大师的美名突破了欧洲电影节的小圈子,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但2000年至今业已五年,塔尔却为何仍无新片问世?原来他目前正陷入空前的危机当中。要艺术不要商业?事实证明这会害死人的。
今年2月,法国著名的艺术电影制片人、欧洲电影学院2004-2005年度主席恩伯特·巴尚(Humbert Balsan)在巴黎办公室中自缢身亡。原因很简单,贝拉·塔尔的新片《伦敦来的人》在欧洲电影界群策群力下筹集到数百万欧元的预算,开机不过几天已经花得精光。为这部影片巴尚的所有财产已做抵押,他欠下巨额债务,到后来实在是走投无路。
这,能怪塔尔吗?塔尔个性寡言少语,工作时暴躁、固执,这一点他和很多导演一样,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花掉20万欧元只为了拆掉外景地一个碍眼的脚手架,以换来更加完美的电影,但所付出的代价何其巨大!艺术与商业,这个永恒的问号,又一次拷问着电影人的灵魂,即便是塔尔,也无法为之找到答案。
《家庭巢穴》 (Family Nest)
在这部纪实的家庭戏剧中,一对青年夫妇被迫与男方的父母同住在一个单间公寓里,原因是大部分东欧国家的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住房不足。过多人口聚居在狭小的空间,导致了无日无夜的争吵与惨淡的收场。
在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处女作电影里,导演以一种纪录片风格,捕捉到凋敝社会里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影片获1979年德国曼尤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外来者》 (The Outsider)
自我沉迷而且毫无目标,安德拉丝在生活中缺乏方向与目的。他辞去了疗养院的工作,进入到一个工厂。然后他娶了一个不爱他的女人,成为了她孩子的继父。他惟一逃避现实的方法是听音乐、跳舞和在当地的酒馆借酒消愁。
影片大部分是用特写镜头拍摄,直接地反映出一个缺乏选择与机会的世界。影片捕捉到现代生活的戏剧性,营造出一种忧郁而深沉的体验。
《预制人生》 (Prefab People)
影片用一种纪实的纪录片风格,冷酷而真实地反映出一对年轻的蓝领夫妇每日都在经受婚姻的压力。影片以一段夫妻打架的场面开始,然后分析出导致他们婚姻破裂的原因。
导演捕捉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逐渐叠加起来,形成一种空虚、寂寞而令人沮丧的生活,不仅深刻而且令人不安。影片获1982年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特别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