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被修剪的《十三颗泡桐》
2007-03-12 14:57:02 来自:
雨不亭
(北京海淀)
[watermark]《十三颗泡桐》这个装B的名字让我对这个电影有点恼火,这都哪跟哪呀?取这样的名字太莫名其妙了,太野心昭昭了!
不过这是看后的感觉了!
电影一开始还是小激动了一把,整个被影片序场里那些晃动的镜头,跳跃的剪辑,频闪的手写字幕给击中了,掩盖不住的青春躁动气质让俺很兴奋的期待这样的风格讲述的一个残酷青春故事。
然而,后面的镜头和叙事风格又如同事故飞机平安的高空落地一般让人感到无比塌实,只是过程中还有些小动荡让人兴奋并担心一小把;整体来看《十三颗泡桐树》无疑还应该归属于传统青春电影范畴,这大概与导演吕乐的年龄和摄影语言有关吧,能塔塔实实的讲好这个故事,耍一些小激情就OK了。
即便如此,《十三颗泡桐》无疑还是一部非常适合中国人观看的优质青春电影,看过了很心酸,错过了很遗憾!
影片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原著小说《刀子和刀子》的幽默语言和主角性格设置,四川方言特有的幽默感在影片里起到活跃气氛,昭示青春的锋利刀子的作用,让观众笑并痛着。
不过,这个痛来的又不够有力,尽管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我坚信本片在两个老师及校长的戏份上删掉很多;在学生们打斗场面上一定也删除很多戏份;如此影片在批判和残酷程度上无疑减弱很多,实在可惜。
道貌岸然的成人世界,年少轻狂的孩子们是不可理解的;或许很多年后他们明白了这一切也会和王朔一样说:我没遇到一个好老师。
影片三个主演选的都非常好,胖子老包的戏非常出彩,又归功于剧本的情节编排和性格定位;女主角外形有点可爱有点野很讨人喜欢;最帅的陶陶简直是个中国版的元彬,高大英俊的外表下闪现野性和暴力特质,非常青春偶像,如果在韩国他一定会迅速走红,可惜这是中国,《十三颗泡桐》能不能公映还是个未知数,即便公映了又有多少人去看又是个未知数!
一个的影片在剧本、导演、摄影、演员、配乐、外景等多方面必须都要出彩,才有成功可能性;《十三颗泡桐》的剧本很优秀、演员很优秀,最让我欣赏的是外景地的选择也非常有感觉;绿荫浓郁的老校园和老街道显的很安静厚重与之年轻孩子们的躁动对比感十分强烈,废弃工厂高大的烟囱及管道构成的空间即压抑又孤独非常贴切年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摄影师出身的吕乐在外景的选择上确实有独到眼光。
影片的配乐刚开始响的时候很不适应,异域风格显得很唐突,完全跳出了影片本身情绪;看的时候想导演选择刘索拉做配乐不会就是想要她的世界音乐风情吧,这也太不靠谱了吧。随着剧情的进展,每当失意之时骑骆驼的阿拉伯人就在窗外走过,晃如海市蜃楼,便渐渐理解了导演选择此种配乐的用心和目的了。
本片最牛B的地方也就在于此处的处理,“骑骆驼的阿拉伯人”象征着外面的世界,象征着幻想和渴望;“骑骆驼的阿拉伯人”偶然的出现方式是直接从女孩眼前走过,没有用闪白或梦境来表示,很直观很有冲击力,这一处理方式和《三峡好人》的空中飞碟飞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以为本片获奖与此种处理方式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作为影片的《十三颗泡桐》被电影局剪刀手们修剪过,作为影片主角的孩子们被老师和家长用看不见的或看的见的暴力修剪过,这就是我们的电影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只能是接受和习惯。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7-06-16 15:00:24
都给朕跪下
在哪能看到.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不过这是看后的感觉了!
电影一开始还是小激动了一把,整个被影片序场里那些晃动的镜头,跳跃的剪辑,频闪的手写字幕给击中了,掩盖不住的青春躁动气质让俺很兴奋的期待这样的风格讲述的一个残酷青春故事。
然而,后面的镜头和叙事风格又如同事故飞机平安的高空落地一般让人感到无比塌实,只是过程中还有些小动荡让人兴奋并担心一小把;整体来看《十三颗泡桐树》无疑还应该归属于传统青春电影范畴,这大概与导演吕乐的年龄和摄影语言有关吧,能塔塔实实的讲好这个故事,耍一些小激情就OK了。
即便如此,《十三颗泡桐》无疑还是一部非常适合中国人观看的优质青春电影,看过了很心酸,错过了很遗憾!
影片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原著小说《刀子和刀子》的幽默语言和主角性格设置,四川方言特有的幽默感在影片里起到活跃气氛,昭示青春的锋利刀子的作用,让观众笑并痛着。
不过,这个痛来的又不够有力,尽管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我坚信本片在两个老师及校长的戏份上删掉很多;在学生们打斗场面上一定也删除很多戏份;如此影片在批判和残酷程度上无疑减弱很多,实在可惜。
道貌岸然的成人世界,年少轻狂的孩子们是不可理解的;或许很多年后他们明白了这一切也会和王朔一样说:我没遇到一个好老师。
影片三个主演选的都非常好,胖子老包的戏非常出彩,又归功于剧本的情节编排和性格定位;女主角外形有点可爱有点野很讨人喜欢;最帅的陶陶简直是个中国版的元彬,高大英俊的外表下闪现野性和暴力特质,非常青春偶像,如果在韩国他一定会迅速走红,可惜这是中国,《十三颗泡桐》能不能公映还是个未知数,即便公映了又有多少人去看又是个未知数!
一个的影片在剧本、导演、摄影、演员、配乐、外景等多方面必须都要出彩,才有成功可能性;《十三颗泡桐》的剧本很优秀、演员很优秀,最让我欣赏的是外景地的选择也非常有感觉;绿荫浓郁的老校园和老街道显的很安静厚重与之年轻孩子们的躁动对比感十分强烈,废弃工厂高大的烟囱及管道构成的空间即压抑又孤独非常贴切年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摄影师出身的吕乐在外景的选择上确实有独到眼光。
影片的配乐刚开始响的时候很不适应,异域风格显得很唐突,完全跳出了影片本身情绪;看的时候想导演选择刘索拉做配乐不会就是想要她的世界音乐风情吧,这也太不靠谱了吧。随着剧情的进展,每当失意之时骑骆驼的阿拉伯人就在窗外走过,晃如海市蜃楼,便渐渐理解了导演选择此种配乐的用心和目的了。
本片最牛B的地方也就在于此处的处理,“骑骆驼的阿拉伯人”象征着外面的世界,象征着幻想和渴望;“骑骆驼的阿拉伯人”偶然的出现方式是直接从女孩眼前走过,没有用闪白或梦境来表示,很直观很有冲击力,这一处理方式和《三峡好人》的空中飞碟飞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以为本片获奖与此种处理方式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作为影片的《十三颗泡桐》被电影局剪刀手们修剪过,作为影片主角的孩子们被老师和家长用看不见的或看的见的暴力修剪过,这就是我们的电影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只能是接受和习惯。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