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马背上到底能驮多重

2006-12-08 04:24:52   来自: ly884
  [watermark]《马背上的法庭》在威尼斯得了奖,但在国内的票房非常惨淡。想来也很容易理解,尽管李保田是一个很有观众缘的演员,尽管影片海报上那张黑白照片拍的很愤怒,很有爆发力,但故事的内容是关于云南一支走山路的法官队伍,三个人,老冯,杨阿姨和阿洛,他们把国徽和办公用品都放在一匹老马背上,进入不同民族的寨子里,走到哪,法庭就设在哪。这样的题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吸引力,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片子拍的很纪实,很多部分会让人感觉这是一部标准的中国式纪录片,当然除了李保田的演出。老李是一个很有掌控力的演员,即使以前在一群专业演员中,他也能把之变成个人表演的舞台,于是乎他在那些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中间,是如此的显眼与另类,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不搭调,而这远非他在台词末尾都加上个“嘎”所能解决。李保田是很容易“愤怒”的,而片中几场动气的戏,因为镜头习惯性的保持距离,无法看清他涨红的脸与突起的青筋。
  
  当然,李保田在此片中饰演的老冯,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还是世故。为了解决族群里的纠纷,他会放下身段去拉猪,或是自己出高价买下双方的争执物,不难设想,如果本片的基调不是这么凝重的话,老冯完全能以“刘罗锅”式的“巧妙”来解决很多纠纷。但接着老冯在阿洛的婚礼上,逼他在新郎官与法官的身份里做出第一选择,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之前很容易在“铁的法律”与风俗人情传统间做出平衡的人,这一刻会变得如此的强硬,是因为触景生情,还是仅仅为了制造新旧两代人之间的戏剧冲突吗?老冯与妻女,杨阿姨,早年遇难同事之间的情感,给了影片一些“故事片”式的情感,但正如杨阿姨的离退情节一样,只是点到为止,似乎没有展开的必要。
  
  这片让我想起巩俐的《秋菊打官司》,同样看似一个法律题材,同样有个很执著的主角,之前这样的角色,导演总是偏向于用女性主角,而李保田的特点在于他既能淋漓尽致的表现愤怒,也能够平复,回收的很好。而我的疑惑是,本片的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应该不是讲法律,而是表现人。是表现世故,还是偏执呢?对新旧两代的看法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冲突与矛盾,其实在国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这与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并无直接的关联,那为什么刘杰要将镜头紧紧锁定在多民族的云南呢?换句话说,如果事情不是发生在云南当时,当地,那同样的编导技巧,是否就肯定无法达到,甚至远远不及这个“人性”高度?
  
  [/watermark]
  

2006-12-11 00:14:04  hooxi (庄)

  这个电影的身份太奇妙了:既是威尼斯获奖片、又是全国政法系统推广片。舞蹈跳到这个精细地步,我没话说了。
  

2006-12-11 01:55:42  老猪 (暫住中國)

  奇迹。上回见到马克穆勒先生的时候,我差点建议他来中国当官了。
  

2006-12-11 02:00:31  老猪 (暫住中國)

  这不叫“片子拍的纪实”。这真是叫做侮辱“纪实”这个词了。我们字典里面已经没有几个好词了。就少毁灭几个吧。以后大家都不敢评价什么电影叫“纪实”了。
  

2006-12-12 01:14:12  ly884

  那老猪字典里的纪实二字,该如何定义?
  至少在我看来,有些所谓直面现实的片子,美其名曰不掺入个人观点,其实也等于是一种不做为吧。现实中黑暗,惨淡的事还少吗。我不觉得用影像表现别人,或是自己的悲惨世界,会有多么了不起的效果?
  没有一种独特的视角,而且也没有一种至少看似光明的解决之道,我觉得只是徒增一份绝望罢了。
  

2006-12-12 01:51:34  老猪 (暫住中國)

  我从来没有认为客观的影片不能掺入个人观点。事实上我更认为纪录片就应该有个人观点。
  但是一个稍微对中国现实有了解的人不知道哪些是真现实哪些是虚构的现实吗?
  

2006-12-12 17:28:48  hooxi (庄)

  [这个贴子最后由hooxi在 2006/12/12 05:34pm 第 1 次编辑]
  
  立场:追问立场或许在这个时代太不合时宜,但对于象《马背上的法庭》这样的片子太有必要了。当国徽大于一切的时候(特别是大于作为差异性存在的土著“法律”和“伦理”),特别是,它还采用一种极为“合谋”的情感策略(李保田为他的牺牲的前同事祭奠、为巡回执法而丢了老婆、孩子,以及音乐——它能很直接地暴露导演立场),就鼓励了观众的正面解读(而没有为其他“误读”留下可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意识是中国人应该加强的,为此,牺牲个体和差异是必要的。合理的推论是:为了这个虚幻的“国家”政权,差异性的人类学存在是应当被抑制的,同样,差异性的个体生活是要服从“国家”这个宏大意识形态的。——这个电影根本就是个“政论电影”,而不是“叙事电影”。多少年来,我们的国家、政府乃至知识分子都在鼓励个体的这种牺牲。看看另外一个“政论片”《普通法西斯》就会知道,这是多么普通的法西斯思维!(甚至这个话语极度密集的“政论片”也有一个个人视角,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不同意《普通法西斯》的观点,但无法不承认,这个片子是“诚实的”。)此外,《马背上的法庭》这个电影还是暧昧的,它不鼓励年轻人对这种“暧昧”做出澄清,相反,它认为他们too naive! 近期另外一个电影《绿草地》也涉及到“国家意识”问题。关于用电影来培养观众/人民的“国家”意识、“政权”意识,这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电影史。
  纪实:当纪实仅仅成为一种方法、甚至一种风格的时候,关于纪实背后的本体论(何为真实、真实是否真的存在、表象和真实、真实的认识论等等)就变得可以忽略了。特别是,当“纪实”被用来为概念化的某种东西服务的时候,“真实”就被掠夺或被放逐。这种关于“真实”的叙事伦理在中国的缺席,是非常严重的(最近正在流行的所谓纪录片《圆明园》是多么好的一个例子!),但更严重、更具欺骗性的,是借“纪实”的“风格”来试图取消关于“真实”的追问。事实上,这类表面上追求“纪实”风格的片子,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缺乏“个人视角”(我部分赞同老猪的说法:纪录片就应该有个人观点;但或许将“观点”换成“视角”更确切一些),以便伪装成“客观”的样子。当“现实”异常复杂,以至无法保证真相的还原时,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叙事”的真实,也就是说,你只负责你能够看到的东西,但如果用取消个人视角来误导观众“这一切是客观的、真实的”,这无异于法庭上做伪证。
  

2006-12-13 01:19:58  ly884

  “立场”与“纪实”,其实也可以算是我之前提到的“界限”的必然产物。对于这两个关键词,我们似乎思考了很多,但说实话,我并没有在电影中看到很多这种思考后的成果,包括独立电影。
  这段时间,对于电影评论,还是提的很多,但大都还是围绕评论是否独立来讲。我觉得很表层。我曾提议先不定评论的大褒贬,先将一部电影的所有细节都摊开来讲,不足处,如何改动,以此为平台,应该更能产生讨论。
  而另一种方式是,你认为此片某些方面特别不好,不应该只停留在,这里不好,那个不好的层面,而不妨越俎代疱一下,在保留原影片大部分角色,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改,才能将你认为不好的地方,变成好,从局部改良,影响全局。我认为这才是比较有建设性的方式,特别是在当下的评论环境中。
  所以不妨就以《马背上的法庭》来开刀,保留可以保留的,王老师,你可将某些段落,人物性格,关系进行外科手术,这样岂不是更显功力?而不会仅仅说此为死马,不可以活马来医。
  我对此片的观点,并不仅仅围绕所谓个体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冲突来说,因为此片的主体是法律,那顺理成章的应该先考虑法律才对。
  我觉得片中导演意图并不明显,对待看似刚硬的法律,与灵活的风俗,对应新旧两代人想法的不同处,导演并未表明自己的“立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批判的应该是一种可以自由调节的标准问题,即不能完全依法来做,而这种意识,不光存在于法律执行中,我们生活,做事的方方面面,都有这种情况,所以当此片导演用法律,用多民族山村来表现这个普遍存在的情况时,我质疑导演真正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2006-12-13 10:44:54  老猪 (暫住中國)

  这就是政府的宣传品。
  全球的知识分子都明确去反对的东西,一些导演竟然拿来作为宣扬对象。
  有见过什么“艺术家”会把人文主义,或者把知识分子那点底线丢的一干二静的吗?拯救大兵那样的商
  业片都还会去谈个体尊严。而我们是号召大家把一切牺牲个一干二净。
  什么叫艺术?什么叫文化?先不谈好坏,立场和出发点是没有哪位伟大的“艺术家”敢去逾越的底线。
  你可以不谈立场等等,如果这东西太形而上的话,但是你头上其实是有一把利剑。
  现在的精力都放在判断一个最基本的本来不需要去讨论东西上。这就是叫做扯淡.
  

2006-12-14 01:43:30  范坡坡 (北京东城)

  好像只有威尼斯才会容忍一部“全国政法系统推广片”获奖……貌似当年《秋菊》也是这个卖相。
  

2006-12-18 03:41:08  老猪 (暫住中國)

  大概是要求大家以后多学学主旋律电影,然后写一篇电影介绍"主旋律电影的美学分析"这种文章在国内不是少见,而且是晋升教授院士的必需品。
  该电影的标题同样可以是《党的好法官冯***》《为了国徽的尊严》等。这种看似“客观”的玩意,其实是跟现实不堪一击的。
  

2007-01-26 03:01:27  马背上

  几位大虾,文笔都不错,可惜都没读懂马背上的法庭,愤青意识!
  评论需要有客观和真诚的态度!
  

2007-01-27 20:23:03  ly884

  那您老说说,,,
  

2007-01-27 21:27:44  帮主

  没有看本电影,于是我就没说话的资格了。
  我喜欢的两句话,不只是说本电影、而是泛指的,我喜欢就特意抄写一次:
  ly884 :
  没有一种至少看似光明的解决之道,我觉得只是徒增一份绝望罢了。
  老猪: 
  我从来没有认为客观的影片不能掺入个人观点。事实上我更认为纪录片就应该有个人观点。
  

2007-01-28 10:59:34  hooxi (庄)

  可惜都没读懂马背上的法庭。。
  电影有那么“难读”吗?电影应该是“难读”的吗?如果它的意义隐藏那么深,需要“读”才能“懂”的话,这已经不是电影了。连塔尔柯夫斯基都说,他最好的观众不是知识分子,而是工人、农民。可知识分子们偏偏把老塔搞得晦涩不堪,让人难以进入。
  具体到这个电影来说,我已经尽量很“深”地理解他的微言大义了;但我无法绕过它的曲意逢迎:导演赖以建立其立场的东西就那么赫然放在那儿,消解不掉。有时,有些电影只差那么一点点,就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反;可是导演没有做。他似乎希望这样左右逢源。
  

2007-01-29 00:48:38  帮主

  斯基说的太大,他那“河马”史诗电影哪个普通老百姓能看懂啊?
  您说他的《镜子》?还是《潜形者》?我只能看懂《伊万的童年》还有《牺牲》,一部是我觉得最好的,一部是我认为最恶心的。恐惧自己死,就烧别墅,操,我想他要说小朋友都爱看。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