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 电影评论的民主与懦弱
2006-10-26 01:23:09 来自:
ly884
[watermark]由《夜宴后,我困惑》一文,我突然想把之前想到的一些关于电影评论的东东整理起来。有人谓《夜》一文圆滑,狡猾,因为它在口水,尘埃落定,风声不那么紧的时候,中和了褒贬,用一种超脱的口吻,有一种貌似高风亮节的黄雀姿态。
想想《夜宴》刚公映时,贬的文章很多,赞的也有。而关于行文者,如何能“无愧于心”,也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谈的话题。这又是一个关乎个人秉性的老生常谈,也是个没有什么标准的问题。如何能摆脱所谓的干扰,怎样的干扰才算是错误的信号?难道说就如做某种测试时,脑子里出来的第一个反应,才是最直截了当的,这样的状态在写影评观感上,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操作可能性。又或者是看电影之前,不了解关于此片的任何消息……不过,一部电影可以涉及到的关键词,实在是太多了,而你对这些关键词,之前的印象,同样会左右你对新片的判断……这应该是个做减法的事,还是个应该设框框的问题?
当你想一个问题时,前面出现一堵墙,一个死胡同,你可能会调头,会转向,于是当你想到看电影完全是个人的事,每个人都能表达他自己的观点时,你会觉得刚才所想的那些,完全是多余,我们应该都自说自话,才会有一种灿烂的百花齐花的春天。这种想法同样很可笑。看似很包容,看似消弭了一切可能的矛盾,而立于不败之地。
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吧。比如周黎明和卡夫卡陆。老周的名气很响,人很绅士,如果简要概括他的影评,则是以好莱坞电影为主,英文名词解释,有时会希望加强文章的亲和力,而变得“天真可爱”。卡夫卡陆,常常是一副忧国忧民的腔调,近来侧重于欧洲电影,有些评论的片子受众很小,文字有时会很诗意,但某些关键词在不同文章中重复的频率很高。他常常会将很多电影,领上意识形态的斜坡,慢慢的S型迂回爬升……
以上是两位个性很突出的评论人,但问题是即使当我仔细的揣摩时,他们给我最深的印象,还仅仅是关于观影片种,地域的区别,或是文风上的一些小特征。换句话说,当一部电影出来,还没看他们的影评时,我很难判断出他们对于此片的褒贬,以及褒贬的力度达到多少。
会有人纳闷,当然是这样的,所谓高人自然是神出鬼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现在的我不会这么看,过于随性的个人判断,就跟一个小作坊似的,岂能产生大的影响力?而要将自己的声调提高,必须得明确界定自己的观影倾向,从而团结一部分与此倾向保持相对,或是全部一致的同仁。个人自我的约束力与集体的约束力相比,自然要小得多,再加上一个擅长行文说事的人,也容易编出巧妙的理由,模糊自己的底线。只有各个倾向团体之间,内部的“压制个性”,步调一致,而从外部来讲,不同倾向间的互相“轻视”,论争,才能真正产生有益的话题,从而扩大自身及电影的影响力。
电影的团体有过很多,也着实风光过,但往往偏向于一帮爱看电影的人,聚聚聊聊,或是自己拍部东西,留个纪念。而留下的一些关于此团体的文字中,你也很难看出,他们具体的倾向到底是什么,他们到底都爱什么,都厌什么,都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这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的情绪渲泄,或是一种充满诗意,有着浪漫主义情操的文字游戏,这应该是现实考量,与时俱进,具备假想敌和真实敌,口味纯正,确立步骤,可操作性的倡议,才对。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想想《夜宴》刚公映时,贬的文章很多,赞的也有。而关于行文者,如何能“无愧于心”,也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谈的话题。这又是一个关乎个人秉性的老生常谈,也是个没有什么标准的问题。如何能摆脱所谓的干扰,怎样的干扰才算是错误的信号?难道说就如做某种测试时,脑子里出来的第一个反应,才是最直截了当的,这样的状态在写影评观感上,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操作可能性。又或者是看电影之前,不了解关于此片的任何消息……不过,一部电影可以涉及到的关键词,实在是太多了,而你对这些关键词,之前的印象,同样会左右你对新片的判断……这应该是个做减法的事,还是个应该设框框的问题?
当你想一个问题时,前面出现一堵墙,一个死胡同,你可能会调头,会转向,于是当你想到看电影完全是个人的事,每个人都能表达他自己的观点时,你会觉得刚才所想的那些,完全是多余,我们应该都自说自话,才会有一种灿烂的百花齐花的春天。这种想法同样很可笑。看似很包容,看似消弭了一切可能的矛盾,而立于不败之地。
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吧。比如周黎明和卡夫卡陆。老周的名气很响,人很绅士,如果简要概括他的影评,则是以好莱坞电影为主,英文名词解释,有时会希望加强文章的亲和力,而变得“天真可爱”。卡夫卡陆,常常是一副忧国忧民的腔调,近来侧重于欧洲电影,有些评论的片子受众很小,文字有时会很诗意,但某些关键词在不同文章中重复的频率很高。他常常会将很多电影,领上意识形态的斜坡,慢慢的S型迂回爬升……
以上是两位个性很突出的评论人,但问题是即使当我仔细的揣摩时,他们给我最深的印象,还仅仅是关于观影片种,地域的区别,或是文风上的一些小特征。换句话说,当一部电影出来,还没看他们的影评时,我很难判断出他们对于此片的褒贬,以及褒贬的力度达到多少。
会有人纳闷,当然是这样的,所谓高人自然是神出鬼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现在的我不会这么看,过于随性的个人判断,就跟一个小作坊似的,岂能产生大的影响力?而要将自己的声调提高,必须得明确界定自己的观影倾向,从而团结一部分与此倾向保持相对,或是全部一致的同仁。个人自我的约束力与集体的约束力相比,自然要小得多,再加上一个擅长行文说事的人,也容易编出巧妙的理由,模糊自己的底线。只有各个倾向团体之间,内部的“压制个性”,步调一致,而从外部来讲,不同倾向间的互相“轻视”,论争,才能真正产生有益的话题,从而扩大自身及电影的影响力。
电影的团体有过很多,也着实风光过,但往往偏向于一帮爱看电影的人,聚聚聊聊,或是自己拍部东西,留个纪念。而留下的一些关于此团体的文字中,你也很难看出,他们具体的倾向到底是什么,他们到底都爱什么,都厌什么,都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这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的情绪渲泄,或是一种充满诗意,有着浪漫主义情操的文字游戏,这应该是现实考量,与时俱进,具备假想敌和真实敌,口味纯正,确立步骤,可操作性的倡议,才对。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