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谁来审判《东京审判》?!
2006-10-06 01:45:37 来自:
李祥瑞
[watermark]谁来审判《东京审判》?!
□ 李祥瑞
《东京审判》的题材很好--绝大多数的国产主旋律影片题材都很好--我的意思是说影片作者确实有一个良好初衷:影片主题严肃厚重,又相当具有教育意义,在如此强大的“先天优势”面前,任何的批评声音都可能被视作对崇高的抵触以及对历史的忘却--《东京审判》的保护者是善于给反对者扣上这种道德罪名和政治帽子的,这也是他们最后的叫嚣而已。
不谈政治,只说电影。
这部意义重大的影片问题真的不小。先说开头,上天入地的视野看似大气,所呈现的效果却是动画片级别的。制作经费有限,国产片外表寒酸一些可以理解,但我想指出的是,全剧将故事空间局限于审判庭、小酒馆产生的狭窄视觉已经与作者开篇时刻意营造的“大片气氛”严重脱节了,影片里春晚直播般的摄影机运动和《珍珠港》式的音乐其实都是虚张声势,并未掩饰住作品骨子里的小气。
再现值得记忆的历史瞬间、在浩瀚的历史材料中发现人性应该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的基本义务,但《东京审判》里单调的时空切割根本无法造就波澜壮阔的情节,也使早被“历史”预先设置身份的主角们失去了舞台、丢掉了性格。比如英达所饰演的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倪征燠,只在法庭上展现出职业魅力,镜头一转,这个人就彻底消失了!而老戏骨曾江出演的中国检察官向哲浚也是一样的空有画皮,不知所为何来。法官、检察官以及战争罪犯等人物高度脸谱化,审判者慷慨陈词,被告们僵硬地呆坐,欲知一干人等的真面目,只能钻进历史书中寻找答案--电影本身,不过是些浮皮潦草的过场。
把视野锁定于有限空间内,电影史上并非没有特例:希区柯克作品《绳子》(1948)的故事发生在一间屋内,好莱坞法庭片《12怒汉》(1957)主要场景只有一个:陪审团休息室,剧中380多个镜头,摄影机几乎没有离开40多平方米的房间一步!中国电影《雷雨》(1985)也属体现“戏剧性”内景戏居多的电影……显然,那些敢于不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导演对电影剧情和自己的功力有着充分的自信,他们在看似狭窄的戏剧空间内巧加调度游刃有余,甚至出人意料地拍出示范水准的电影佳作。而题材方面明显重于前述作品的《东京审判》,在电影拍摄、制作技术远远好于前辈的条件下并未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因为作者不懂得情节制胜、在戏剧舞台式空间内电影仍然有进行表达的无限可能、视野受限甚至可以迫使电影感喷薄而出这个道理。一个没有看过《绳子》和《12怒汉》或者说看了也是白看的缺乏电影修养的人浪费了本年度最大题材。
整体结构上导演未能很好地控制,细部技术处理也极不得当,表现得异常外行:《东京审判》频繁使用黑场加重金属音效,几乎泛滥到令人忍无可忍的程度--显然,导演企图用这类密集的“视听轰炸”唤起观众对细碎散乱情节的关注,而此种提神醒脑的方式明显带有强迫性意味,大大违背了电影叙事原则,简直不可理喻!最不能原谅的是影片竟然由纪录片资料、字幕、提示性说明性旁白承担着叙事的责任,背景信息系统的“强悍出击”,折射出作品电影叙事手段的全面弱化和导演的无所作为,也让该片彻底沦为教科书式的低级作品。总之,《东京审判》的一切表现形式都偏离了电影故事片经典叙事模式的轨道--就历史题材影片而言这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东京审判》是一部中国电影,准确而言是只能给内地人民观看的电影--我们的体制一直保护这样的电影,我们的制度一直盛产这样的电影:无论所谓的时尚新作(《第601个电话》)还是历史大片,它所针对的对象只是国内观众群体,或者一次性地满足某些人的浅薄欲望,或者暴力地进行某一观念的强制输灌,一言蔽之,它们根本无法象好莱坞影片以及欧美本国主旋律电影那样去面对全世界的观众,更不可能走出国门为中国电影扬威--因为这类电影本来就没有尊重电影艺术的规律去谋求人类心灵的共鸣。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就不得不学会一种在思想上主动退化的本领: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智商降低到国内追星族或者小学生作文作者的水平,这样,我们才可能为《东京审判》之类的垃圾片拍手叫好。
现在,面对此起彼伏的批评声浪,导演高群书开始高呼“有人和《东京审判》过不去”了,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冯小宁第二,人们对他的审判很公道。
原载《北青报》
新浪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lixiangrui[/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6-11-06 10:48:13
玲珑琥珀
站在人民的立场,我支持《东京审判》,作为单纯的电影分析,楼上的言之有理。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 李祥瑞
《东京审判》的题材很好--绝大多数的国产主旋律影片题材都很好--我的意思是说影片作者确实有一个良好初衷:影片主题严肃厚重,又相当具有教育意义,在如此强大的“先天优势”面前,任何的批评声音都可能被视作对崇高的抵触以及对历史的忘却--《东京审判》的保护者是善于给反对者扣上这种道德罪名和政治帽子的,这也是他们最后的叫嚣而已。
不谈政治,只说电影。
这部意义重大的影片问题真的不小。先说开头,上天入地的视野看似大气,所呈现的效果却是动画片级别的。制作经费有限,国产片外表寒酸一些可以理解,但我想指出的是,全剧将故事空间局限于审判庭、小酒馆产生的狭窄视觉已经与作者开篇时刻意营造的“大片气氛”严重脱节了,影片里春晚直播般的摄影机运动和《珍珠港》式的音乐其实都是虚张声势,并未掩饰住作品骨子里的小气。
再现值得记忆的历史瞬间、在浩瀚的历史材料中发现人性应该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的基本义务,但《东京审判》里单调的时空切割根本无法造就波澜壮阔的情节,也使早被“历史”预先设置身份的主角们失去了舞台、丢掉了性格。比如英达所饰演的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倪征燠,只在法庭上展现出职业魅力,镜头一转,这个人就彻底消失了!而老戏骨曾江出演的中国检察官向哲浚也是一样的空有画皮,不知所为何来。法官、检察官以及战争罪犯等人物高度脸谱化,审判者慷慨陈词,被告们僵硬地呆坐,欲知一干人等的真面目,只能钻进历史书中寻找答案--电影本身,不过是些浮皮潦草的过场。
把视野锁定于有限空间内,电影史上并非没有特例:希区柯克作品《绳子》(1948)的故事发生在一间屋内,好莱坞法庭片《12怒汉》(1957)主要场景只有一个:陪审团休息室,剧中380多个镜头,摄影机几乎没有离开40多平方米的房间一步!中国电影《雷雨》(1985)也属体现“戏剧性”内景戏居多的电影……显然,那些敢于不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导演对电影剧情和自己的功力有着充分的自信,他们在看似狭窄的戏剧空间内巧加调度游刃有余,甚至出人意料地拍出示范水准的电影佳作。而题材方面明显重于前述作品的《东京审判》,在电影拍摄、制作技术远远好于前辈的条件下并未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因为作者不懂得情节制胜、在戏剧舞台式空间内电影仍然有进行表达的无限可能、视野受限甚至可以迫使电影感喷薄而出这个道理。一个没有看过《绳子》和《12怒汉》或者说看了也是白看的缺乏电影修养的人浪费了本年度最大题材。
整体结构上导演未能很好地控制,细部技术处理也极不得当,表现得异常外行:《东京审判》频繁使用黑场加重金属音效,几乎泛滥到令人忍无可忍的程度--显然,导演企图用这类密集的“视听轰炸”唤起观众对细碎散乱情节的关注,而此种提神醒脑的方式明显带有强迫性意味,大大违背了电影叙事原则,简直不可理喻!最不能原谅的是影片竟然由纪录片资料、字幕、提示性说明性旁白承担着叙事的责任,背景信息系统的“强悍出击”,折射出作品电影叙事手段的全面弱化和导演的无所作为,也让该片彻底沦为教科书式的低级作品。总之,《东京审判》的一切表现形式都偏离了电影故事片经典叙事模式的轨道--就历史题材影片而言这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东京审判》是一部中国电影,准确而言是只能给内地人民观看的电影--我们的体制一直保护这样的电影,我们的制度一直盛产这样的电影:无论所谓的时尚新作(《第601个电话》)还是历史大片,它所针对的对象只是国内观众群体,或者一次性地满足某些人的浅薄欲望,或者暴力地进行某一观念的强制输灌,一言蔽之,它们根本无法象好莱坞影片以及欧美本国主旋律电影那样去面对全世界的观众,更不可能走出国门为中国电影扬威--因为这类电影本来就没有尊重电影艺术的规律去谋求人类心灵的共鸣。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就不得不学会一种在思想上主动退化的本领: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智商降低到国内追星族或者小学生作文作者的水平,这样,我们才可能为《东京审判》之类的垃圾片拍手叫好。
现在,面对此起彼伏的批评声浪,导演高群书开始高呼“有人和《东京审判》过不去”了,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冯小宁第二,人们对他的审判很公道。
原载《北青报》
新浪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lixiangrui[/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