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剑魔独孤求败:香港武侠剧集的终结

2006-08-28 02:51:03   来自: 端木
  [这个贴子最后由端木在 2006/08/28 10:55a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
     香港武侠剧集由来以久。亚视前身丽的,以及由邵氏电影转行的无线,早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就曾拍过《神雕侠侣》(李通明、罗乐林)、射雕英雄传(丽的的米雪版,无线的翁美玲版)、《书剑恩仇录》(郑少秋版)、《倚天屠龙记》(郑少秋、汪明荃、赵雅芝)等武侠巨制。这一时期,武侠剧集有几大特点:一是,均取材于有数的几本武侠小说,譬如金古梁;二就是,作为香港武侠电影的延伸,电视版武侠剧照样获得观众推崇,拥趸者甚重。
     在这场旷古烁今的武侠剧集较量中,无线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武侠剧集的颠峰之作,亦是由无线代为完成的。像《射雕》(翁美玲、黄日华)、《神雕》(陈玉莲、刘德华)、《绝代双骄》(梁朝伟、吴岱融)等,至今仍不失为金庸、古龙武侠作品的最佳影视版代言。其实,实力远远不及无线的亚视,并没有妄自菲薄,取自梁羽生武侠名著的《四大名捕》(梁小龙、伍卫国),也足以占据我们对那个“武侠时代”的回想。然而历史竟然出奇的对立,古装武侠的不济,却导致了亚视民国功夫片的绝境逢生。正如功夫片之于武侠电影,民国功夫剧作为武侠剧的边缘修补,引起新一波的收视狂潮。《霍元甲》(黄元申、米雪)以及《再向虎山行》等,当仁不让的成为我辈记忆的典藏。记得儿时英模赖宁就曾以“再向虎山行”作为生前最后一次调侃。英雄已矣,如今残留的,唯有影像。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称:武侠剧集的高峰与终了,均系于一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武侠巨匠程小东。从83年的《射雕》开始,途经《神雕侠侣》,终于《陆小凤之凤舞九天》,武指程小东天马行空之手笔为武侠剧集增色不少。然而随着程逐步淡出电视圈,武侠剧集的辉煌也随之不再。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85年程小东离开后,无线的首部非程氏作品,就是几乎穷极当时所有明星的超豪华阵容《杨家将》(武指为徐忠信),却难寻往日风光。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黄日华、刘嘉玲等巨星的加盟,并没有弥补因为程小东的退出而引起的“武侠”味觉的缺失。这部武侠台庆剧也只能无奈的流于一般。这个观点有一个明显的矛盾:把程小东的离开作为武侠剧集的终结,未免太过草率。平心而论,无论是之前还是现今,程氏武侠的影响还仅限于电影领域。一厢情愿非得用程小东作为武侠剧集的代表符号,难免让人无法信服。
     其实,武侠剧集的持续影响力,应该远远大于上面提到的1985年,粗略的目测,也至少是90年代初。香港武侠剧集的回光返照,正是在八十与九十年代的交接口上发生。而最能印证此次回光返照的,恰恰是无线剧集《剑魔独孤求败》。
     传统武侠的代言黄日华、英俊小生吴岱融、邵氏武侠代表刘家辉、旧版杨过罗乐林,以及无线一姐邵美琪,如此承前启后的演绎阵容,无不暗合着武侠剧已经出于一种无奈的契合与过渡。值得一提的是,武侠剧看似剥离武侠小说,但又与武侠小说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这个时期影视剧的代表性动作。像《东方不败》、《东成西就》、《东邪西毒》等等作品,均取材于武侠小说之一角,甚至某个点,然而生发出的内容却给人无穷的遐想。延伸一点理解,《大话西游》又何尝不是武侠小说别系-神怪小说的某种延续与剥离?《剑魔独孤求败》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完成了剧集在武侠小说之外的尝试,同时,也把武侠剧集终结时的那份末世情感表露无疑。灰色的基调、灰色的服饰、灰色的情节、灰色的人物,以及那一声声令人肝肠寸断的挠人音乐,无不向人昭示着武侠之于剧集时代的终结。值得庆幸的是,末世并非悲世,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人物塑造,甚至整个意境的营造,该剧都照足传统武侠剧(包括电影电视)下料,这样一来,其效果是肯定的。即使今天看来,《剑魔》怎么也不像武侠剧集的终结篇章,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剑魔》千真万确是传统武侠剧集的绝响。
  
             瑾以此 献给曾经伴随我们的香港武侠电视连续剧。
  [/watermark]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