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被中国电影史彻底忽略的经典影片:

2006-08-05 10:06:34   来自: 李祥瑞
  [watermark]被中国电影史彻底忽略的经典影片:
  《枫》
  

  前些天偶然见到有影迷宣传一部叫做《枫》的影片,文中链接了一张陌生的海报,恍惚觉得那画面仿佛哪里见过的,仔细一想,原来小时候在《连环画报》上看过这个故事。那部连环画作品是油画,极具视觉冲击力,刚刚想起这些,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突然打开了!我还看过关于这个故事的电影!只是当时年龄太小,能记住的只有一个女主角跳楼的场面:黑色的大楼,一个美丽的身影从高空坠下,红旗缓缓飘落……那时候正上幼儿园,只喜欢在电影院里玩耍打闹,经常遭到大人的斥责。《枫》的悲剧结局令所有孩子安静了。
  记忆中有三部国产片具有强烈的动作性,一个是《枫》,另外两个是《带手铐的旅客》和《世界奇案的最后线索》。五百年后,我已经不敢面对这些经典,如果它们只是被时间和记忆美化神化了的东西,还是让他们继续在我心里保持神圣地位好了。可是,关于《枫》的记忆最为模糊,它也因此成为一个极其遥远的谜题!所以,第二天终于忍不住找到影片下载的链接地址,结果收获了一连串的震惊!
  影片开始字幕,编剧:郑义!别的不用说了,记得《老井》吧?!《枫》拍摄于1980年,但其影像素质已经和80年代中期开始显山露水的第五代导演作品处于同一水准--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从未有人提及的!通常,我们会认为中国电影的视觉革命由第五代导演掀起,但《枫》的存在使我们有充分理由否定这种严格意识形态管制下产生的“历史结论”。除了配音和配乐的手法比较陈旧(实际上几年后陈凯歌的《黄土地》在这方面同样大有瑕疵),《枫》的电影表现形式简直多样化到殿堂级程度,某些蒙太奇技巧即使今天看来也颇令人目瞪口呆(如林彪讲话现场声配火车行进画面一段),导演井喷般的创作激情犹如宣告着蒙太奇时代的彻底来临,张扬、解放的快感源源不绝,也给了麻木已久的人们迎头痛击--或许,这就叫做启蒙?
  

  仅从外观来看,《枫》是文革后最早出现的具有美学意义的国产电影。从自然光摄影的坚持始终,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作者与陈腐观念坚决决裂,镜头追逐着阳光,渲染血色黄昏以及暗夜的恐怖,手提摄影的运用毫无花哨买弄之感,与倡导“将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高度合拍……种种创新无一不彰现出作者对主流意识形态压迫的反抗[第五代分子北京电影学院78班集体创作的《红象》(摄影:张艺谋、侯咏、肖风)同样以自然光摄影打开新纪元,但时间已经是一年以后,而且那部作品属于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安全无害”的儿童题材]。当然,《枫》在演员表演和大方向的把握上难免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比如演员的“舞台腔”和结尾主人公关于“春天来了”的咏叹,但今天看来这些“负面成分”显然已经成为影片文献性质的一部分,作为反映时代精神的特殊文本,其历史价值无可替代。
  片中文革“阶级斗争”、“批判大会”、“文攻武卫”场景的呈现,远远超出《末代皇帝》、《霸王别姬》等世界级影片所达到的高度:《末代皇帝》中风景般掠过的革命女将以及《霸王别姬》所刻意营造的激情如火的年代如此清晰地展现在银幕之上,人物塑造既有深刻的反省,又有透入骨髓的自恋,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女沦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又是一代人顶礼膜拜的超级偶像……由于影片情节异常流畅、导演剪刀功异常娴熟,《枫》还像是一部火力十足的动作片,实际上如果我们抛开影片中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不谈而仅仅去注意它的剪辑节奏的话,就会发觉该片在技巧方面毫不逊色于同期甚至几年以后的香港商业电影!不知道当年《枫》有没有流入海外,如果有在香港上映,跻身十大华语片绝对不成问题(片中有几场戏,剧力的硬度绝不亚于经典名片《英雄本色》和《监狱风云》)!故事结束,突然插入林彪、江青等政治权威形象的蒙太奇手法异常大胆,也让观众深感意外,这时,作者已经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制度,此举在所有反思文革题材电影中相当罕见。较比此片,善于“与时俱进”的谢晋作品(《牧马人》《芙蓉镇》)简直成了彻头彻尾的虚伪之作:谢晋敢于揭批人性,却对导演大动乱的政客及其设计的体制采取回避态度,唯上的功利主义直接导致谢晋作品的生命力大大缩短!反观《枫》,时隔多年再看,锋芒丝毫未减,而且极有重拍的价值--中国电影要拿奥斯卡奖就得靠这类敢于发表谴责的作品。
  

  还是回到卢丹枫跳楼的场面吧,我惊异地发现每个镜头自己都记得。血红血红的太阳,圣境里的光线,还有为理想流血牺牲的人们……《红高粱》令人热血沸腾的结尾似乎不算什么了,《枫》的作者比张艺谋顾长卫更加爱恋如血夕阳,他们借太阳传递情感时远远不是只在镜头上加一层滤镜或者拍摄日食那么简单,我们会发现,这个段落中的太阳完全突破了时空的束缚,开始作为生命的符号自由跳跃--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表现形式,将中国探索片的历史又提前了几年!
  难道,《枫》还不够伟大么?
  可是,这样一部作品并未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应有地位,影史家、影评人集体沉默,对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鲜有提及。确实,这样表现“人民打人民”的悲剧题材已经不合时宜了。譬如现在讲中越友好,《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便失去了重映的可能,仿佛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样一部电影。
  卢丹枫死时飘落的红旗代表着年轻人信仰的破灭,血染的青春,不老的主题,让我们永远记住《枫》吧!
  

  转影片资料:
  《枫》,峨眉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编剧:郑义、导演:张一、演员:徐枫(饰卢丹枫)、王尔利( 饰李红钢)。故事梗概:1966年,一对正在热恋的青年学生卢丹枫和李红钢,热血沸腾地投入红卫兵运动。两个人因观点对立,卢丹枫参加了井冈山派,李红钢参加了红旗派,成了你死我活的敌人。担负红旗派作战部长的李红钢,被井冈山派俘虏,卢丹枫设法放走了他,但事后又谴责自己对“革命”不忠。逃回去的李红钢,一面部署血洗井冈山派的战斗,一面又在为坚守据点的卢丹枫担忧。革命与爱情的矛盾,折磨着这一对单纯、幼稚的青年人。一天,残酷的武斗开始了。井冈山派寡不敌众 ,伤亡惨重。卢丹枫毅然面对李红钢开枪。李红钢身负重伤,仍率众猛冲 ,攻下了井冈山派在高楼顶上的据点。李红钢在堆积的尸体中找到了昏迷的卢丹枫。这对恋人互感悲伤,但却坚定地规劝对方投降。最后,绝望的卢丹枫高举井冈山派的战旗,跳下高楼。李红钢从此万念俱灰,当了逍遥派。谁知两年后井冈山派掌了权,李红钢作为谋害卢丹枫的反革命凶手,被处以枪决。
  《枫》的原著小说作者郑义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曾经在太行山插队五年,还当过四年煤矿工人,直到四人帮倒台才得以重返校园上大学。小说完成后投给《文汇报》,报社起初不敢发,请巴金看过后才予以刊登,登载在1979年2月的《文汇报》上,小说一见报即引起轰动,作者收到了数百封读者来信。
  同年《连环画报》8月号发表陈宜明、刘宇廉、李斌三人合作的同名连环画《枫》,杂志推出三天即被文化部出版局勒令停止发行,至于理由,可以在这年9月的《美术》杂志上刊发的群众意见中找到:《枫》让人们回顾大武斗,不利于安定团结,没有现实意义;里面出现了林彪、江青像,而且“林彪像是彩色,江青像是照片似的,感到是正面形象,使人看了感情上不能接受。”
  《连环画报》的编辑部不能接受这个结果,遂越级申诉,据理力争。《美术》杂志的副主编何溶组织文章进行讨论,自己则以《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为题力赞《枫》的优点,《文汇报》、《工人报》、《美术研究》等报刊也都相继刊发专题评论文章,几方的努力下,《枫》和《连环画报》总算度过禁售难关,杂志得以顺利发行并且加印了10万份,在随后的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评奖中《枫》还获得金奖。
  新浪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m/lixiangrui[/watermark]
  

2006-08-07 08:11:22  sos1976

  沙发 顶  最早知道《枫》,是读栗宪庭的《重要的不是艺术》,我费力淘到了《连环画报》79年8月号,点数《枫》32张插图,确实经典,但所呈现的政治意义驾驭其他之上,
  但后来才知道有电影,但也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希望短期内能看到电影.
  

2006-08-07 13:31:17  hooxi (庄)

  记得里面插曲挺多的。
  

2006-08-17 19:26:00  sos1976

  今天在新华书店已18元购得《枫》,速回返见赏,说经典些许夸张,二流体裁,三流作品.
  

2006-08-28 16:05:33  老猪 (暫住中國)

  市场上已经有卖的。誉为经典就太过了。从作品的角度,只能称为是一个不入流的电影。导演本身都不清楚他想要说些什么。实在是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建议大家做评论的时候还是慎重点为好。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suVmel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