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大师也是人

2006-06-05 11:44:12   来自: ly884
  [watermark]
  
   黑泽明在马丁西科塞斯等人的帮助下,于1990年推出了自己的“梦”,影片在电脑特效的润色下,变得如此的清晰,明了,在其中一个梦中,“他”行走在凡·高的油画颜料里,一种1998年奥斯卡视效获奖作品《美梦成真》(Whatdreamsmaycome)的感觉。今年入选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周的《葵花朵朵》的导演王宝民,曾对此片做过评论,取题为《醒时看梦》。电脑特效的奇技淫巧还是惹恼了国内的电影评论者。王宝民虽然也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加以推崇,但他还是清晰表达出,对于艺术作品中的“梦”的不可解读的赞赏与坚持,梦应该缺乏通常的逻辑,忽视直接的表达。
   我记得曾在一张小报上看过这样一则广告,一个治疗脱发的药物,取名为黑泽明,一组照片里,秃头变成了油光可鉴的乌发。而王宝民则对“黑泽明”做了这样的解读:有一次,我梦见正在黑暗的沼泽地里徘徊,伸手不见五指,我急需一段木头,好做成火把,照亮我的路程。我经过思索,真的找到了这样一段木头,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它点起来———于是,“黑泽”就这样“明”了起来。
   但在我心目中,《梦》至少是提供了一次直接了解黑泽明内心世界的机会,即使没有深入到“潜意识”的范畴。而王宝民在评论《隧道》中所提到的“这哪里是梦?这是日本黩武分子的现实写照!黑泽明的死亡观投降于他的荣誉观。荣誉是可以不讲道理的。一个鬼在荣誉面前也可以谴责一个苟活的人。尽管那个苟活的人可能更少罪孽感”,反而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对黑泽明电影《罗生门》《七武士》的观感:就是希望当时的日本国民能够从战后的屈辱中振作起来,重拾民族精神,具体到人和事上,也就是个人旧式行为规范的约束和国家制度的复兴。
   吕克贝松监制的一部电影《粉饰我,库布里克》(ColourMeKubrick),讲述一个狂热分子阿兰,竭力想变成他的偶像库布里克的故事。影片的制作班底是库布里克原来的合作者。虽然这不是一部直面大师的电影,但相信在影片的细节里,还是能感知到旁人眼中库布里克的另一面,甚至可以从另一角度重温库布里克的旧片。
   黑泽明的《梦》中和凡·高有过对话,而在1956年夏天,法国著名导演克鲁佐获得了毕加索的同意,拍摄了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影片忠实纪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绘画作品的详细过程。《华盛顿邮报》曾撰文惊叹:“不可思议!试想,你正与这样一位大师共处同一画室!”毕加索曾说过:“就我个人而言,一幅画乃是破坏的结果。”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破坏,一些凌乱的线条,夸张、变形、多维的人物造型,一次又一次地在原先的构图上覆盖大面积的色块。
   说实话,我没有了解老毕想在这些画中具体表达什么。纪录片只是配上了同步节奏的音乐,毕加索光着膀子,掐着香烟与一盘胶片的时间,拼命地画,影片用这种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画作从无到有的过程,区别于我们平时看到的成品,但毕加索以及纪录片制作者,并无意表达画中所要表达的理念。
   看来这还是有隔膜的,即使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大师和我们的距离还是不近。我也想思考,也在寻找,也要套近乎,但我对那种“每个人都能在一部电影、一幅画中找到自己所要找到的东西”的观点,不是很感兴趣,这已经被机械地强调了太多次了。我只能说,毕加索的伟大,不只在于画作本身,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行为,对应合适的时代背景,从而使随性、写意的绘画思维、手法、线条、画面,能与传统、严谨的绘画技法,得到同样的承认与肯定。相信这才是关键。
   同理,在欣赏大师电影的问题上,也有个主观与客观的问题。如果就观点本身来说,“看电影是主观的”没有错,但这个观点被用于单个影评人身上,并反复地加以强调,我觉得就有点问题了。如果个人在碰到观点争论时,总是用这个观点来打圆场,找台阶,又有何坚持独立观点的精神可言?尊重对方的观点与坚持自我的看法,不应只停留在外交辞令的范畴上。
  
[/watermark]
  

2006-06-06 00:17:52  hooxi (庄)

  我现在非常不喜欢黑泽明。可能从来就没喜欢过他。
  

2006-06-08 14:38:04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恩,以前就没喜欢过,现在无所谓,谁能拍电影就拍吧.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