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你不改你就孤独吧

2006-05-21 19:13:35   来自: 李欣斯基 (北京)
  [这个贴子最后由拙腹媚奔在 2006/05/22 03:19am 第 2 次编辑]
  
               你不改你就孤独吧
                         ——关于《我们俩》的延伸乱想
  
  文/李欣
  
   我始终反对超越人性的艺术,即便它是何等的冠冕堂皇,衣冠楚楚。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很小时候,学校是如何组织我和我的同学并排站队去电影院里观赏荣光和壮景,现在我长大了,可以自由支配我的艺术嗜好,并且拥有选择体味方式的权利,这依旧是进步。
   我以为每一张充满了沧桑与皱纹的蹉跎面庞后都隐藏着巨大的传奇。每一个行走或者矗立在街边闲聊的老者都是一本书,一部电影。惟有带着发现的嗅觉你才能灵敏地捕捉到,那些并不属于隐私的潜在意识,其实并不是叛逆高傲和抗争,更不是欲望享乐与超越,而是非宗教范畴的佛,且稳如泰山。
   这是一部向汉族人致敬的影片。没有存在权利对抗的时代本不是人性的时代,而本片依旧在讲述权利,即便是情谊浓浓却十足感伤。只是你从未真正感觉到它的存在,此时,它化身为父权的变奏版,在钢筋水泥纸醉金迷面前,吐露出一些不屑和无畏,又使人清爽。让人愉悦的忧伤不变态,因为我们开始从大众的审美基础上出发去正视权利和义务,因为我们开始意识到亡根与灰烬究竟什么更重要,因为我们学会了以竞走的神情踏步,因为我们享用了另一边天空下炮制的文明。
   之所以说是献礼,是因为它作为商业艺术品强调了代沟的次要性,这让我想起了木马《果冻帝国》时的宣传词,想起了为《我们俩》进行配乐的那位音乐家的怒火中烧,还有很片段被脑海里旋转,孝子的微笑。我曾以为像美国人那样在街上遇到一块意料之外的棉花就吼叫着有绊倒自己的危险,然后被政府写写进法律里就是先进的表达与沟通模式,会被载入史册。其实我还是错了,因为我不应该在先没有理解我自己时就去理解其他人,在没有读懂自己民族的历史时就去定义他族的过去。至少,像我这样出生的八十年代的孩子多数依旧拥有一个在父权阴影下的童年,而且我更尚不认为此等意义的亚文化会在10年后消亡,今天有人说不,在说不的同时扔出一部让人眼球湿润的影片,这也是东方的,就像眼球里只是湿润了,听过周杰伦或者邓丽君的人会发现,如果在版图上稍微向下侧偏离一点,那里的艺术家会让你泪流满面,就像云层借助风势的迁移,蒸发、下落、吸收、改变物理结构,最后失踪,通过海运、港口、国道,汇入两条本比喻成母龙和先祖文明的长河,与泥沙和残臂石墙相互撞击,化学地,无逻辑的被重组。新的文明开始,它的前身其实还在路上。
   这与摇滚精神的迟误与彻悟形成了相当大的反差,而我们所感动的除了一种思潮的放任外,更重要的还是多元和相对扶持,即便在表面上它们相对对垒,剑拔弩张,不要紧,它们已经结了婚,并且取得了在中国永久居住的权利,关起门,这是我们的家事。
   作为有主观意识要以新时代中国主人翁之威武雄姿出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得开始庆祝起来。至少在文化上,在夹缝里在受到各方打压的独立艺术一直在缓慢地前行着。仅仅商业规划化的今天,至少它理性地提供给我们同等价格不同体味的选择。而对中国人来说,最敏感的话题其实不是性或者政治,而应该是父权,应该是在取得提问的权利前首先考虑清楚提问的理由。杀过人的人都知道,所谓人命关天在某些时候对于他们来说究竟是个多大的玩笑,而没杀过人的人就是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理解,不是他们没有先天理解的能力,是他们没有理解的基础。这是一种痉挛式的换位思考,并且很有可能属于民族性格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分支庞大得足以让上百亿的社会精英和平民百姓花上几千年来诠释给你看,而一周的阅读或者几是分钟的观影也只是一种强行介入,从某种意义上说,丝毫不人道,但——我们都喜欢,我们都高兴。
  
   同样作为新文化领域内的正红旗,为什么新电影逐渐找到突破口和大众的审美切入点时,我们新音乐却随波逐流了,这恐怕是任何权威都解释不完整的怪题。
   文化回归人性,人性毁灭文明。这些根本就与《我们俩》无关了,这是一部向汉族人致敬的电影,那么中国,那么纯洁。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