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看“发条橙”

2006-05-03 01:24:20   来自: 小蹄子
  最早接触库布里克的电影,是那部恐怖电影史上著名的“闪灵”。这部由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它在心理效果上营造成的残酷的惊悚与视角上给人造成的悬念非一般恐怖电影所能表现。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没有关心电影导演是谁,按照我的习惯,我首先关注的是一部电影有如何的与众不同,与众不同是风格一词的外在表现,而与众不同并非是让人不可理解的与众不同——王家卫的电影也与众不同——的那种故弄玄虚。好的电影总是简洁、大智若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崭新的意义。
   
   “发条橙”表现出了库布里克绚烂的电影想象力。这部探讨暴力与人性的密切关系的电影具有哲学的高度。它在许多方面杰出的、不落俗套的艺术表现手段,实在具有鲜亮的色彩与强烈的浓度。一个导演如果具备了不同于他人的电影表现的精神世界已是难能可贵,若还能在其中倾注具有令人惊讶的独特的人性思索,有理由可以相信他(她)超越了时代。
   
   可以看出库布里克是那种用我们通俗意义上的“另类”来形容的导演。当然在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中,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它将原著——一部小说——如何以电影语言的方式来构造。我在网上搜索了这部小说的简介,看来内容基本上变动不大。我们不得不将一部分很大的功劳归功于原著———对于如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看一部电影确实要比看一部小说更乐意于选择前者———所提供的整体上的意义。而电影观众对于此类电影,往往忽视了平面意义上的文本,这确实是对最初的创造者的不公正。
   
   在这部处处充满符号意味(如许多地方的场景的性暗示:背景、衣饰)和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营造的那种“刻意视角效果”中,库布里克表达了一种微妙的隐喻平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氛围。氛围在一部电影中我觉得应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种氛围的表现亦是一个电影导演对电影基调的总体上的胸有成竹。库布里克几乎是以漫化式与荒诞性的结合拍摄了这部奇特的电影,而在这一切显性的质素背后,他也不乏具有深刻的人性思考。在亚历克接受治疗前与后的几乎是对称的那种从施暴者到受暴者的角色转换中,一种看似简单的角色的置换也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深意。从整部电影的结构来看,确实如一些影评说的,可以分成几乎是对等的三个环节:犯罪者、治疗者、受害者。在这三个明显的转换中库布里克以其几乎是冷静的目光目睹了亚历克对于暴力的截然不同的反应,至于回归标题“发条橙”的思考也就显得意义彰显:发条橙是一种玩具的称呼。之所以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色彩(橙色)的标题,恐怕是库布里克(准确说是小说原著的作者)对于所欲表达的主题——暴力——的一种旗帜鲜明的批判。无论是荒诞到超离现实的以暴制暴的治疗,还是做为个体的亚历克于暴力环境中角色的“人为转换”,都更具有了令人沉思的鲜明色调。
   
   库布里克当是具有鲜明个体意识的电影导演。丢开原著小说对于这部电影成功的基础不讲。就仅其电影表现手法的新颖和别出心裁来看,它也能独立达成电影审美的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以超现实的场影(特别是第一大部分的章节中的背景特色)配以贯穿整部电影的古典音乐(以“第九交响曲”和“欢乐颂”的反复出现为表征),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嘲讽感,也因此更使得这部荒诞成色的电影背后隐含着深刻而严肃的开放性。
   
   库布里克的聪明之处是将本是人为痕迹很强烈的装璜组合得非常得体,达到了一种处处显现出对称的那种微妙平衡。这使得观众心理的天平如这部电影张驰有致的节奏一样,得到某种调和与尖锐同存的满足感。与其说这电影是对所谓某种体制的嘲讽,我勿宁认为是对电影表现手法上的独出机抒、对传统电影的标新立异。
   
   我不是非常推崇这种以“技巧性”突显的电影,这部电影中演员的演出表现我认为非常一般化。做为主角的亚历克,也未能从表演的意义上向“内”表达出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几乎是以外部的刺激达成这一目标。当然这完全可能是导演库布里克所要追求的某种新意。但这种电影就如我读博尔赫斯的作品一般,不能给我一种亲切感。在所有的电影审美元素中,我不能改变的第一条准则首先都是演员表现的丰富性与情感力度。在这一个环节上,这部电影没有满足我这个要求。
   
   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推荐的原因是:它所表达出的华丽的非同一般的新意。同时我建议热爱电影的朋友们最好不要狂热地追随这类电影,其理由是:它总体上的印象固然令人深刻并回味,但它没有经典电影意义上的表演艺术。对于观众而不是导演来说,后者更有学术意义上追随的意义。
   
   2005年5月3日
  

2006-05-04 13:36:38  阿睿 (广东)

  一直以来,我不认为“发条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更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众多评论都说,但我一直想不明白,它的伟大来自何处?
  唯一让人注意和印象深刻的就是片子里面那些无由来的暴力以及那喧哗夸张的表演,很多东西是,形式大于内容了.
  不要说什么色彩多漂亮,什么构图多新颖,与故事本身无关的东西,就是多余,就像张艺谋的电影.
  古时有个珠宝商,将一粒珠宝装在一个非常非常漂亮的箱子里面,买的顾客把珠宝留下,拿走了箱子.我们呢?我们要珠宝还是要木箱?这是个古代笑话,现在我们也在重复着这个笑话,而我们却不知道.
  很多人会很不认同我的说法,“发条橙”是一部思想非常深刻的电影,就像这里的评论说的一样,这部探讨暴力与人性的密切关系的电影具有哲学的高度.
  可是,我想问,除了思想还有什么?
  我十分欣赏<现代启示录>,我非常佩服<眩晕>,知道的话,就明白好的电影是什么回事.
  有拍电影的念头,就会有想表达的思想,如果没有思想,何来拍电影的冲动?
  所以不要老是强调思想的深刻.重要的是有没有做到.
  “发条橙”里面其中有段非常非常烂的场面,就是主角在监狱里被改造后出来,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父母和另外一个年轻不知道哪里来的儿子在一起,他们决绝的一起抛弃了他.那段真的拍得他吗的假,我想,这段怎么那么像我第一次拍出来的东西?人物的表演是如此的生硬不自然。
   像这种东西在片子里面很多,多到片子喧哗而与众不同了。
   我很同意楼主最后两段的评论,说得不错。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VzeIZsGq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