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应童道明先生文   妥协,或者,不妥协 观《天狗》杂感

2006-04-18 03:05:35   来自: 宋小白 (江苏南通)
  2006年4月16日晚于中国电影资料馆,观影片《天狗》。看完后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回家便奋笔疾书,半小时内,竟成千言。可见激动之深刻!《天狗》,于我有生观影以来,虽不能说第一,亦可为二、三也!其文具体如下:
  一、人民需要英雄?
  许久没有看到这样烈性的片子了。中国电影年产二百六十余部,但所见却尽是些装深沉、玩阴暗、搞边缘的东西,或假模假样,或假情假义。突然冒出一只《天狗》把我原来的那些杂碎思想咬得支离破碎,心中就剩一句话:“英雄终于回来了!”
  自电视剧《历史的天空》、《亮剑》大热之后,就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英雄主义的回归正是人民所需要的,只是这英雄须是真正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天狗》便是如此。观《天狗》的过程中,掌声响起数次,每次都能持续半分钟,这种礼遇是中国电影在中国许久不曾有的了。当李天狗一枪结果了孔家老二时,旁边一女性观众竟然大声叫出了“好”,种种举动皆证明,人民太需要英雄。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对一切黑暗、一切苦难的不妥协。昔日的战斗英雄在战场上,在战斗的口号声中不曾妥协。如今成了护林员的英雄依然不曾妥协。不妥协是人民最欲宣泄的一种情感!因为人民实在妥协太久了!李天狗此时此刻在银幕上正是人民心中那个不妥协的象征,所以有人为他鼓掌,有人为他叫好!
  忽然间反思,人民需要英雄是不是一件好事?
  英雄产生的根源,究其原因,难道不是因为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坏、太多的恶、太多的不公正、太多的不平等?
  且不说那李天狗是个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军人(那段关于战争的对白甚是感人),单说那村中恶霸孔氏三兄弟是怎么会有的?(不知道将恶霸取姓为孔是原著作者张平的主意还是编剧的主意,其用意是不是对中国数千年顺民思想的嘲弄?)说到底就是以钱养人,以人护钱,威逼利诱,软硬皆施。表面上万恶之源是钞票。实际上影片中的几个细节却透露出一些让我们担忧、害怕、无助的信息。
  1、县长找到乡长的时候,乡长正满脸贴着纸条,热火朝天地打牌。
  2、村长是乡长生拉硬拽才上任的,上任后就成了出气筒,直到孔家老三死的消息确定之后才敢抹下脸,摔杯子大声说话。
  3、孔家老大竟然和天狗一起开的英模会。
   以上三点告诉我们,方圆百里之内,是没有天狗说理的地方了。这个世界如果到了没有说理的地方的那种地步,那么英雄就一定会产生,这是定理。说来说去,又到了根源,是天高皇帝远,还是工作不到位?是体制的问题,还是执行方式的错误?我非大政治家,也无大胸襟,但我模模糊糊可感觉到,这里面似乎有某种潜藏的规则在左右。
  从个人感情上来讲,我是不希望英雄在这个社会出现的。初中的时候,政治书上说,有国家就有矛盾,现在我再添一句,有矛盾就会有英雄。人民是温顺的,只知道妥协,但妥协多了,有可能会引起质变,最终成了不妥协。
  要么人人都是英雄,要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英雄。妥协,或者,不妥协,希望有一天人们会将它遗忘!
  二、可爱的老乡
  不提影片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农民的劣根性,说实话这劣根性不单单只是中国农民的,是人就会有劣根性,当然那些成为英雄的人除外。
  电影看完后有见面会。当主持人说片中那些饰演群众的演员都是当地的老百姓的时候,我愕然。当主持人说那些演员都来到了现场的时候,我更愕然。电影中这些可爱的老乡们不是一般的出戏,是相当的出戏。
  主演富大龙和朱媛媛上台时,台前已经围了一伙人,等这些老乡再上台的时候,场面一时混乱到无法控制,搞了半天原来他们才是今天的主角,电影宣传方的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影片中板筋叔的扮演者李西忠(不知道名字写得是否正确,未曾留意真名,只是听主持人这么说,真对不住板筋叔)要在台上表演一段当地的民歌。尽管台前闹哄哄的都是媒体,尽管西忠老人激动得手舞足蹈不知道将麦克风放在自己的嘴边,我什么也没有听到,但我仍然从观众善意的笑声中,从他老人家的眼睛中感觉到了老乡的那种特有的质朴和可爱!
  空前热烈的气氛出现在最后,主持人要求主演富大龙再次演唱影片的片尾曲,富大龙爽快答应,结果没唱几句,可爱的西忠老人也跟着唱了起来,并配上动作神情,观众们看得兴奋不已,掌声喝彩声不断,再次证明了老乡的可爱!
  现在有许多人在说乡土,看了许多有关乡土的作品总是找不到感觉,今天才知道,原来乡土就在眼前。
  三、一记耳光
  影片中有一句对白:“井水被人承包了”
  这是一记耳光,直接扇向了不健全的体制,告诉政府,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影片能够有如此大胆的行为着实让我吃惊,只是没有再延伸。当然它也不能再延伸,那样我们就看不到这部电影了。
  细数影片的种种好处,此片该讲的都讲了,不该讲的都没讲。这一点,它妥协了。也就是因为差了这么一点,要不然,它可以永垂青史!
  

2006-04-18 11:12:31  雨不亭 (北京海淀)

  顶<天狗>~
  

2006-04-18 14:08:19  宋小白 (江苏南通)

  《天狗》:决不妥协
                   童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文
                  
  这几年来,看电影第一次掉眼泪。以前看电影听人说掉眼泪了,我就很遗憾,有点不好意思,心想,我怎么没有掉眼泪呢?但我今天真的掉眼泪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尖锐地反映了我们中国社会肌体上的病痛,但同时令人想到人类的无奈。一开始看的时候想到《老井》,但《老井》是中国的,而这部电影能够让人跳出去,冲破民族疆界的局限,有一个时刻我就想到易卜生的《人民公敌》。《人民公敌》中那个
  医生在坚持一个真理,但他在坚持这个真理的时候,他跟全城居民的局部利益发生了矛盾,他被孤立了,成了“人民公敌”。近期我看新闻,有一条新闻是让人非常痛苦的,湖南娄底有一个大夫,他不拿红包,但医院的大夫大都拿红包,于是他成了“人民公敌”,我看到这个新闻特别痛苦。你说这样的事情仅仅是在中国有吗?这是人类的悲哀,人类的无奈。
   《天狗》讲的就是“坚持的悲剧”,这个命题是中国之痛,也是人类之痛。你看,就是狗子他在坚守,他在坚持,他不妥协。村长这个形象棒啊,太棒了!他也妥协。连桃花也妥协了,而所有的妥协都把这个不妥协的人往悲剧上头推,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受的事情,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是好艺术的启示力。1990年俄罗斯一个导演到北京人艺来排《海鸥》,那时正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这个导演跟我讲,你知道什么叫新思维吗?他说,新思维就是妥协。哦,我明白了。这个妥协老是诱惑着我们。但是富大龙扮演的这个狗子就是不妥协,这样的人太少了呀。这样的人是大地的岩石呀!真英雄呀!但漂亮的是,我们表现真英雄的时候,谁也不说这部片子是“主旋律”电影。
   我常对戏剧界的同志说,我们戏剧界不错啊,电影界多么追求好莱坞效应,但是我们戏剧界的陈凯歌、张艺谋们,百老汇的戏剧根本不入他们的法眼。林兆华应该算是戏剧界的陈凯歌吧,他现在在排《白鹿原》。我说,哟,我们戏剧界还可以,还在深切地关注着我们的社会,这是非常可贵的。
   我们需要喜剧与小品,因为我们需要娱乐,需要笑。但是我们也需要有浓烈悲剧色彩的作品,因为我们需要清醒与震撼。我们需要另一种难得的审美体验,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通过怜悯和恐惧,使我们的情感得到陶冶。它非常奇异,悲剧表现一个让人扼腕痛心的东西,让我们怜悯和恐惧,让我们掉眼泪,但是我们在怜悯与恐惧的同时在审美上得到了享受。《天狗》这部电影,它当然能够让我们产生怜悯和恐惧,但是应该说,它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审美的享受。这样的电影,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全民族的审美教育水平。
   看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快感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心里暗想与暗喜:我们还会有这样的电影!这对于改善我们中国电影的生态,就是等于种了一棵树。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宣传运作,但是假如让人们知道,经常看电影的人没想到,在2006年3月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这样一部他们预料之外的电影。他们以为这样的电影暂时还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它居然出现了,它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它可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绝对是一部令人鼓舞的电影。童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文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IntisarMaderne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