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旧贴,有关活着

2003-02-24 14:18:28   来自: 方格 (北京海淀)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七七在 2003/02/25 11:12am 编辑]
  
  有关《活着》  
  文/方格
   现实中的我们并不奢侈,虽然心中还留有这样或那样的梦想。软绵绵的梦想只属于多梦的年纪,成长之后独自面对生活的一刻是僵硬的。生活似乎早已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炫耀它不容质疑的权威。在这种权威的阴影之下,我们逐渐忘记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转而开始希望保住自己最基本的幸福和那些偶尔造访然后又匆匆离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活着是人生最基本的欲求,而那些看似简单得不值一提的的幸福其实是最难求的。
   
   余华的著作《活着》向我们阐释了有关痛苦和绝望的最初意象,张艺谋则希望通过他的电影将这个主题更加深化和普及。从影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艺谋在真实地还原书中固有内容的方面还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单从场面布景和对话以及演员的表演上我们看不出太多与原作不符的地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相对于原著,影片《活着》无论在表现力和震撼力上均有很大的差距。在我看来,这个翻拍是不太成功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最大的问题不是影片拍摄的环节,而是剧本的改编上。我们看到,影片《活着》的编剧中有余华的名字,但这并没有使剧本达到原著的水准。可以说,剧本《活着》基本真实地还原了原著中的几个场景,但是却将原著的表现力极大地削弱了。《活着》本身是一部表现生存、宿命以及死亡的小说,但所有这些主题在影片中都被无情地表面化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挖掘深度不够是其最明显的弊病。整个影片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流水帐,进行得比较平,没有很明显的高潮和侧重。每个场景点到为止,然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场景,结果所有的场景都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承认要把余华的长篇大作浓缩到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来表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要选择的就是清楚地叙述故事,还是清楚地传达原作的主题。很遗憾影片的制作者选择了叙述故事情节,并且没有把它完整地叙述出来。当然我并不是单纯地认为让片中的每个角色一个接一个死光了感觉就很好,但是从原著的表现特点来看,死亡是烘托小说主题的重要元素。看过原著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看到书中的角色无论是应死和不应死的都一个一个赴了黄泉,其实心中并没有预期的那种类似屠戮之后快感,而是感到了一丝沉重。面对生死,我们至今依然无奈。
  电影最终保全了家珍、女婿和孙女的性命,留下了一个平淡和希望的结局,用死者与生者的对比衬托了“活着就是幸福”的主题。这样的设置也许是制作者出于别的考虑而定,但在我看来,确实削弱了原著的某些东西。
   其次,个别场景在安排上值得我们商榷。举例来说,凤霞医院生子一段戏,很明显电影中加入了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尖锐讽刺。我觉得《活着》不仅仅表现了人的主题,同时也影射了政治的弊端,毕竟很多时候人的命运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加入与政治有关的镜头语言还是必要的。但这样的讽刺放在凤霞这段戏里,并且采用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是不是合适呢?
   凤霞这场戏应当是全剧的重头,是最具震撼力的片段:第一,福贵一家历经种种坎坷,逐步步入正轨,家境出现了复苏的迹象.给人的一种感觉是,随着龙二的被枪决,过去那些噩梦一样的日子都已经过去了,福贵一家快要转运了。后来二喜的出现,凤霞的完婚似乎证实了人们的猜想,使人们对福贵家的转运更加深信不疑;第二,福贵家之所以能从巨大的困境中走出来,聪明贤惠的女儿凤霞起了重要作用,所谓好人好报,凤霞的幸福应当算是苦尽甘来,顺理成章.所以从正常的感情上,观众很难接受凤霞夭折这样一个与内心想法反差极大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凤霞之死应当是一个使全剧形势急转直下的过渡,让观众在惊愕和惋惜中体会到幸福的短暂和来之不易,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活着”的价值。我想,这应当是凤霞之死这场戏所应表现的主要内容。
  而另一方面,影片中有关王教授的安排也十分精彩,它尖锐地讽刺了文革的荒谬和红卫兵的无知、脆弱。但同样精彩的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味道就不对了。王朔说,书里要是句句都是彩儿,那这书也就没彩儿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这个电影,两个精彩的片段合在一起,给我的感觉是互相削弱了各自的表现力:同政治的昏庸荒谬相比,凤霞的死根本就微不足道;而从人的感情上看,凤霞这样不明不白的就死了,不能不引发人们对孩子的惋惜,和对福贵、家珍、二喜表现的关注。应当说,对待这样的重头戏,观众的精力应当是集中的,导演应当突出一种绝望的情绪来表现福贵,家珍和二喜在此时的心情。而黑色幽默的政治讽刺贯穿其中一是冲淡了凤霞夭折的意义(对于徐家来讲,凤霞此时夭折,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二是使这段戏的重点不明,政治?还是感情?我们当然可以这样解释:凤霞的死是由当时的政治形势一手造成,是荒谬的政治路线毁了凤霞。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又不得不转回到一个最根基的问题,那就是:《活着》到底是要表现人,还是要表现政治?显然,作为余华的书来说,肯定不是为了讽刺政治而做,政治只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陪衬之一。由此,凤霞之死的戏中加入大段的政治讽刺,我想就不太合适了,尽管那个讽刺很精彩,但却是抢了主题的光。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制作者在拍摄电影之初就要把这个东西的政治讽刺成分突出一些,如果这样的话,凤霞之死那段戏的安排也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解释。
  

2003-02-25 11:17:35  苏七七 (北京海淀)

  余华作品里头,我最喜欢的一部是《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当然也好,但风格是不一样的。
  关于凤霞之死的分析,我也同意你的观点。就是在同一物体上,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分力,结果分散了感受与思考,合力反而小了。
  

2003-02-25 11:38:16  wqd (北京)

  《活着》是关于一系列死亡的叙述,但我们读着却不感觉到窒息、沉重和乏味。
  这也是余华的高明之处。他采取了与主题相背的叙述态度和叙述角度。
  作者余华懂得创作的虚无与现实的真实,也懂得生活的偶然与人思维路径的必然。
  

2003-02-25 20:51:54  stormonline

  余华的《活者》,让我看完后大哭了一场,感动的不得了,可电影还没见到,但坦白说对于巩丽出演的电影的,我真的不抱多大希望,虽然我也是济南人,可每次看见他我就想起《唐伯虎点秋香》,上火啊:)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