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电影随笔]偷了一段情,附送半点心
2006-03-18 18:05:35 来自:
Leslie
(上海)
[watermark] 六月来了,这是一个阳光与雨水并融的季节,比七月温和,比四月毒辣,比五月阴郁,比一月复杂。它是一年的中点,提示人们浪费或珍守了半岁年华,有的开始,有的结束,有的还未确定,一切在一种隐晦的覆盖下,平缓地展开着。不过不管怎么样,酒还是要喝的,字还是要码的,电影还是要说的。这一回我想说说文艺片。有一种恋情发生在婚姻范畴之外,有人叫它“出轨”,有人叫它“偷情”,有人叫它“婚外恋”,有人叫它“轧姘头”,现在似乎很流行,我不知道是否跟道德跟空虚跟爱情有关,这是整个社会的一场“传染病”。而对于文艺作品,这个主题无疑是它们赖以生存并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当然电影也不例外,百年以来被无数导演编剧用足用滥,成就了数不清的好片和烂片,不敢造次,我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说说几部想得起的电影。
林夕说:或者偷欢算不上偷情,亦比寂寞人值得高兴。照我的理解,周慕云和苏丽珍应该是没偷到欢,但他们确是有情的,也许这情被关在了2046房间,然后在隔着一堵墙听到周璇唱起《花样的年华》时又不可救药地释放,然后女人走了,男人也走了,女人回来,男人却对着一个静默的树洞将秘密隆重地祭葬。这段情他们偷得很朦胧,或许是有了另两个人的“事迹”为告戒,他们是不被祝福的,于是周和苏只能骄傲又痛苦地咬住了这个禁忌。“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这里的“他们”,一个是她的夫,一个是他的妻,因为这句话,他们以为自己足够有能力阻挡即将崩塌的感情。守得住底限,可守不住心啊,不然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徘徊在那盏路灯下,荒唐地排练着对白、角度、手势,这是一场为了讽刺的重演,其实说的都是心声。写作,这是一个寄托,一个借口,也是一个迷幻的梦。没有结果,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让讲故事和看故事的人都觉沉重,王家卫是不喜欢交代的,于是我们只得带着一脸无奈的愕然沉默。尽管有个所谓的续篇《2046》,但它只是一个幌子,前缘没有了,于是所有的后续都成了繁复而抽象的泡沫,《2046》是说回忆的,原来他始终忘不了。我想起了《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在某种程度上,他与《2046》里的周慕云很相似。王家卫披着怀旧的外衣,用华丽而凄凉的口吻煽了一段“精神婚外情”,煽的很用力,重到我都听得会见主人公们隐忍到咬碎牙齿的声音。张曼玉和梁朝伟的演技堪称入骨,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是在“演”,却无可挑剔,或者他们也是在扮演自己,谁又说的清楚呢。
还有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普通的乡间,一个叫梅里尔.斯特里普的村妇遇上了一个叫柯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摄影师,在一座叫麦迪逊桥的廊桥上留下了他们美丽而短暂的爱情。两个人到中年的男女,容貌身材经岁月的打磨后显得沧桑而自然,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越是平凡越是像生活,越是像生活越是叫人心里堵的难受。她被他的才华与浪漫吸引,他被她的质朴、善良、热情,甚至是笨拙吸引,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这样的吸引往往容易变成另一种勾引。或许是旅途孤寂,在他内心里隐约渴望一份意外的刺激,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偏偏遇上了她,一个寂寞又不甘寂寞,骨子里还留了那么点风情和幻想的女人,于是他们一来二去,稳重而又有些失控地燃烧起来,在她家人出行的三天里,遭遇一场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的激情。快乐的时光总过的那么快,他该走了,她可以与他一道走,但她终究没有。就算再难舍难分,她明白这里还有一个家,有丈夫儿女,她是一个妻子和母亲,有责任将这份属于她的安定打理好,尽管激情是迷人的,她允许自己暂时出轨,可总要回到现实中,他们用注视告别了这一次迷人的偶然,然后又是两条线的各自生活。在雨中的那场戏,两人没有对话,可眼神始终追随着,胶着着,似是要把那些无法言说的的来不及带走的情一次性全部释放,最后擦身,没有说再见。在他临终前,给她寄来了一个箱子,里面有被他记录在胶片上的她和麦迪逊桥,还有关于他的回忆和与她短短三天的爱情,他没忘,而她也没忘,在她去世后,她的子女翻出她的日记,明白了这一切。这是一个事过境迁的秘密,时间让它的破坏力减弱成一种能让人接受的冲击力,最终,儿女们原谅了母亲曾经犯下的小错误,并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和不易。这样的结局是有点凄楚的圆满,是需要一双成熟宽厚,同时又坚定有力的手才能握住的,柯林特.伊斯特伍德握住了,梅里尔.斯特里普握住了,于是观众的心,被他们的“廊桥遗梦”握住了。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是在十多年前,还在念小学,看到的是文字,记住的是情节。直至两年前,一个突发念头才想到从家里的碟堆里把这部电影翻出,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有一点意料内震慑,有一点意料外的收获,因为阅历,我不敢说完全解读。他们是出轨了,却没有脱轨,舍与得都需要勇气而不是冲动,等待平复的过程里只有自己才体会到那种折磨,这不是一场游戏,却着实织了一场梦。
在这种婚外恋里,激情是重重的一笔,尤其是对初到中年的男人,四十时,嘘出一声叹息。这是个危险的年纪,本说不惑,而周遭的诱惑太多,心里似是还有些不服气,却开始感觉得出岁月的痕迹。在春天的尾巴梢上,一个叫林耀国的国文老师和一个叫梁亚洲的编剧都分别受到了两种不同的冲击,林耀国是许鞍华导演《男人四十》里的张学友,梁亚洲是冯小刚导演《一声叹息》里的张国立。林老师回旋于妻子与女学生之间,一边是妻子梅艳芳的心不在焉,一边是学生林嘉欣的迷离勾引,于是他分心了。梁编剧兜转于妻子与女助手之间,他说摸着妻子的腿就像摸着自己的腿,可不是嘛,那么多年摸下来了,只差没点数彼此的汗毛有几根,于是他与年轻新鲜的女助手刘蓓便“有了一腿”。张学友的出轨像是一场含含糊糊的春梦,或是因前尘旧事所牵,他让自己恍恍惚惚地顺从了自己四十时的一点点悸动,然后回到常路,她离开了,他还要继续冗长郁闷的生活。张国立看来似乎就要动摇了,不合时宜的恋情被抖搂出来,妻子含恨退避,情人苦苦相逼,进退两难,还差那么一点点,可妻子的腿伤了,那也是他的腿啊,痛,痛得醒了。原来电影和生活还有些相似,都是不能随心所欲的。那两个年轻貌美的”第三者“——林嘉欣和刘蓓,一个有些飘忽的痞,一个有些过激的歇斯底里。女学生到底尚小,她邪邪地用青春期叛逆挑逗他的更年期危机,然后潇洒转身,过了瘾,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而刘蓓是用情过重了,当她因为梁的回避而寻上门去,她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标准的介入者,何来容身之地,那是他们的家庭世界,一家三口血浓于水,这是她没有力量挑战的,于是自讨没趣,于是明白了彼此只能是过客知己。男人啊,特别是有一点吸引力的中年男人,偶尔在外偷了腥,不管有没有曝光,在沾沾自喜回忆的时候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内疚的,情人不该有结果,结束是最合理的结果,所以自制很重要,悬崖勒马很重要。对太太更好一点吧,她们是辛苦的,她们是要跟你过日子的,如果你曾经迷惑过,迷惑始终要醒,家里总有一盏灯再晚都为你而等门,别让那个守侯的人因为伤害,绝望地灭了那束光,留你在黑暗里独自反省。这话延伸于电影,来源于生活,适用于每一个已婚的,曾经出轨,正在出轨,准备出轨的男人女人。
张之量导演的《慌心假期》里,三角关系的处理有些超现实。当梅艳芳知道丈夫任达华的日本情人纯名里沙怀孕并在异国遭绑架时,费尽心思寻找,因为她俩已在一段意外的旅途中巧合的结为知己,男人冷漠离去,而她却为了救她出火坑送了命。这个女人真是固执的可以,她的压抑与豁达一直贯穿于整个异邦之行,结识,怀孕,绑架,寻人,找到,送命,为了逃避而出走,却在莫名其妙下丢了性命,她的执着有点傻气,她的结局叫人惋惜,明明是受害者,可代价要她来偿还,或许这样的替死是对男人不忠无情的讽刺,是显示中鲜少发生的,于是电影里呈现了,怎不叫悲情更悲情。“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因为这个淫俗的道理,男人得以逍遥风流,而偷到了又如何?红楼里的秦可卿偷到了贾珍,结果自绞天香楼;水浒里的潘金莲偷到了西门庆,结果毙命于武松刀下,名号“天下第一淫妇”;三十年代的名伶女优阮玲玉偷到了唐季珊,结果在一片人言中畏“罪”服毒;“失乐园”里的黑木瞳偷到了役所广司,结果为了永爱殉情而死......炽烈的欲望是可怕的,因为它出现在不恰当的时候,而强度和舆论又不允许它继续,于是极端的方式取代了原本所有美好的憧憬,让人望而却步,却又趋之若骛。这些枉死的性命,谁为他们留一个余地,因为关系的错位,什么爱什么恨,了断的绳索勒住每一个把持不住的咽喉,对他们或是一种解脱,对活着的人,永远是一个警示和伤口。
偷了一段情,附送半点心,不敢太多,因为并不是名分的归属,即使给了全部,说起来也只能保留,这样才是安全的,这样才是适用于情人身份的。昨天你喝多了反复问我我们会不会像他们那样,他们,你生活中的“坏榜样”,我说不会,因为我希望你不会。这句问话真像出自《花样年华》,但那是电影,这是生活,电影能叫停,生活必须自己把握。你知道我的痛苦,正如我知道你的痛苦,用了心的人,这颗心却因另一半的分享,而不能得全,因为爱,我认了,却不许你妥协,宁可自己背着忍着,也不愿破坏。真是笑话,看别人都透彻,看自己却如此混乱。
比引火更吸引
摩擦一刹火花比星光迷人
比得到了的都着紧
比得到了的逼真
比暗恋更黑暗
比扑心睡更不安枕
但上瘾
等不可预计的余音
如果可以磊落
谁情愿闪躲
如果可以快乐
谁情愿忘掉心魔
或者偷欢不算偷情
亦比寂寞人值得高兴
难共处
仍有权去憧憬
信不过感情
从未谋而才象爱情
或者偷心要先去偷情
为了担一个愉快罪名
能浏览遍好风景才去认命
才不需要突发事情
——张国荣《偷情》(林夕词)
(2005 6月)[/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JSfiwwmp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林夕说:或者偷欢算不上偷情,亦比寂寞人值得高兴。照我的理解,周慕云和苏丽珍应该是没偷到欢,但他们确是有情的,也许这情被关在了2046房间,然后在隔着一堵墙听到周璇唱起《花样的年华》时又不可救药地释放,然后女人走了,男人也走了,女人回来,男人却对着一个静默的树洞将秘密隆重地祭葬。这段情他们偷得很朦胧,或许是有了另两个人的“事迹”为告戒,他们是不被祝福的,于是周和苏只能骄傲又痛苦地咬住了这个禁忌。“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这里的“他们”,一个是她的夫,一个是他的妻,因为这句话,他们以为自己足够有能力阻挡即将崩塌的感情。守得住底限,可守不住心啊,不然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徘徊在那盏路灯下,荒唐地排练着对白、角度、手势,这是一场为了讽刺的重演,其实说的都是心声。写作,这是一个寄托,一个借口,也是一个迷幻的梦。没有结果,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让讲故事和看故事的人都觉沉重,王家卫是不喜欢交代的,于是我们只得带着一脸无奈的愕然沉默。尽管有个所谓的续篇《2046》,但它只是一个幌子,前缘没有了,于是所有的后续都成了繁复而抽象的泡沫,《2046》是说回忆的,原来他始终忘不了。我想起了《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在某种程度上,他与《2046》里的周慕云很相似。王家卫披着怀旧的外衣,用华丽而凄凉的口吻煽了一段“精神婚外情”,煽的很用力,重到我都听得会见主人公们隐忍到咬碎牙齿的声音。张曼玉和梁朝伟的演技堪称入骨,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是在“演”,却无可挑剔,或者他们也是在扮演自己,谁又说的清楚呢。
还有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普通的乡间,一个叫梅里尔.斯特里普的村妇遇上了一个叫柯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摄影师,在一座叫麦迪逊桥的廊桥上留下了他们美丽而短暂的爱情。两个人到中年的男女,容貌身材经岁月的打磨后显得沧桑而自然,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越是平凡越是像生活,越是像生活越是叫人心里堵的难受。她被他的才华与浪漫吸引,他被她的质朴、善良、热情,甚至是笨拙吸引,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这样的吸引往往容易变成另一种勾引。或许是旅途孤寂,在他内心里隐约渴望一份意外的刺激,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偏偏遇上了她,一个寂寞又不甘寂寞,骨子里还留了那么点风情和幻想的女人,于是他们一来二去,稳重而又有些失控地燃烧起来,在她家人出行的三天里,遭遇一场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的激情。快乐的时光总过的那么快,他该走了,她可以与他一道走,但她终究没有。就算再难舍难分,她明白这里还有一个家,有丈夫儿女,她是一个妻子和母亲,有责任将这份属于她的安定打理好,尽管激情是迷人的,她允许自己暂时出轨,可总要回到现实中,他们用注视告别了这一次迷人的偶然,然后又是两条线的各自生活。在雨中的那场戏,两人没有对话,可眼神始终追随着,胶着着,似是要把那些无法言说的的来不及带走的情一次性全部释放,最后擦身,没有说再见。在他临终前,给她寄来了一个箱子,里面有被他记录在胶片上的她和麦迪逊桥,还有关于他的回忆和与她短短三天的爱情,他没忘,而她也没忘,在她去世后,她的子女翻出她的日记,明白了这一切。这是一个事过境迁的秘密,时间让它的破坏力减弱成一种能让人接受的冲击力,最终,儿女们原谅了母亲曾经犯下的小错误,并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和不易。这样的结局是有点凄楚的圆满,是需要一双成熟宽厚,同时又坚定有力的手才能握住的,柯林特.伊斯特伍德握住了,梅里尔.斯特里普握住了,于是观众的心,被他们的“廊桥遗梦”握住了。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是在十多年前,还在念小学,看到的是文字,记住的是情节。直至两年前,一个突发念头才想到从家里的碟堆里把这部电影翻出,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有一点意料内震慑,有一点意料外的收获,因为阅历,我不敢说完全解读。他们是出轨了,却没有脱轨,舍与得都需要勇气而不是冲动,等待平复的过程里只有自己才体会到那种折磨,这不是一场游戏,却着实织了一场梦。
在这种婚外恋里,激情是重重的一笔,尤其是对初到中年的男人,四十时,嘘出一声叹息。这是个危险的年纪,本说不惑,而周遭的诱惑太多,心里似是还有些不服气,却开始感觉得出岁月的痕迹。在春天的尾巴梢上,一个叫林耀国的国文老师和一个叫梁亚洲的编剧都分别受到了两种不同的冲击,林耀国是许鞍华导演《男人四十》里的张学友,梁亚洲是冯小刚导演《一声叹息》里的张国立。林老师回旋于妻子与女学生之间,一边是妻子梅艳芳的心不在焉,一边是学生林嘉欣的迷离勾引,于是他分心了。梁编剧兜转于妻子与女助手之间,他说摸着妻子的腿就像摸着自己的腿,可不是嘛,那么多年摸下来了,只差没点数彼此的汗毛有几根,于是他与年轻新鲜的女助手刘蓓便“有了一腿”。张学友的出轨像是一场含含糊糊的春梦,或是因前尘旧事所牵,他让自己恍恍惚惚地顺从了自己四十时的一点点悸动,然后回到常路,她离开了,他还要继续冗长郁闷的生活。张国立看来似乎就要动摇了,不合时宜的恋情被抖搂出来,妻子含恨退避,情人苦苦相逼,进退两难,还差那么一点点,可妻子的腿伤了,那也是他的腿啊,痛,痛得醒了。原来电影和生活还有些相似,都是不能随心所欲的。那两个年轻貌美的”第三者“——林嘉欣和刘蓓,一个有些飘忽的痞,一个有些过激的歇斯底里。女学生到底尚小,她邪邪地用青春期叛逆挑逗他的更年期危机,然后潇洒转身,过了瘾,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而刘蓓是用情过重了,当她因为梁的回避而寻上门去,她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标准的介入者,何来容身之地,那是他们的家庭世界,一家三口血浓于水,这是她没有力量挑战的,于是自讨没趣,于是明白了彼此只能是过客知己。男人啊,特别是有一点吸引力的中年男人,偶尔在外偷了腥,不管有没有曝光,在沾沾自喜回忆的时候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内疚的,情人不该有结果,结束是最合理的结果,所以自制很重要,悬崖勒马很重要。对太太更好一点吧,她们是辛苦的,她们是要跟你过日子的,如果你曾经迷惑过,迷惑始终要醒,家里总有一盏灯再晚都为你而等门,别让那个守侯的人因为伤害,绝望地灭了那束光,留你在黑暗里独自反省。这话延伸于电影,来源于生活,适用于每一个已婚的,曾经出轨,正在出轨,准备出轨的男人女人。
张之量导演的《慌心假期》里,三角关系的处理有些超现实。当梅艳芳知道丈夫任达华的日本情人纯名里沙怀孕并在异国遭绑架时,费尽心思寻找,因为她俩已在一段意外的旅途中巧合的结为知己,男人冷漠离去,而她却为了救她出火坑送了命。这个女人真是固执的可以,她的压抑与豁达一直贯穿于整个异邦之行,结识,怀孕,绑架,寻人,找到,送命,为了逃避而出走,却在莫名其妙下丢了性命,她的执着有点傻气,她的结局叫人惋惜,明明是受害者,可代价要她来偿还,或许这样的替死是对男人不忠无情的讽刺,是显示中鲜少发生的,于是电影里呈现了,怎不叫悲情更悲情。“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因为这个淫俗的道理,男人得以逍遥风流,而偷到了又如何?红楼里的秦可卿偷到了贾珍,结果自绞天香楼;水浒里的潘金莲偷到了西门庆,结果毙命于武松刀下,名号“天下第一淫妇”;三十年代的名伶女优阮玲玉偷到了唐季珊,结果在一片人言中畏“罪”服毒;“失乐园”里的黑木瞳偷到了役所广司,结果为了永爱殉情而死......炽烈的欲望是可怕的,因为它出现在不恰当的时候,而强度和舆论又不允许它继续,于是极端的方式取代了原本所有美好的憧憬,让人望而却步,却又趋之若骛。这些枉死的性命,谁为他们留一个余地,因为关系的错位,什么爱什么恨,了断的绳索勒住每一个把持不住的咽喉,对他们或是一种解脱,对活着的人,永远是一个警示和伤口。
偷了一段情,附送半点心,不敢太多,因为并不是名分的归属,即使给了全部,说起来也只能保留,这样才是安全的,这样才是适用于情人身份的。昨天你喝多了反复问我我们会不会像他们那样,他们,你生活中的“坏榜样”,我说不会,因为我希望你不会。这句问话真像出自《花样年华》,但那是电影,这是生活,电影能叫停,生活必须自己把握。你知道我的痛苦,正如我知道你的痛苦,用了心的人,这颗心却因另一半的分享,而不能得全,因为爱,我认了,却不许你妥协,宁可自己背着忍着,也不愿破坏。真是笑话,看别人都透彻,看自己却如此混乱。
比引火更吸引
摩擦一刹火花比星光迷人
比得到了的都着紧
比得到了的逼真
比暗恋更黑暗
比扑心睡更不安枕
但上瘾
等不可预计的余音
如果可以磊落
谁情愿闪躲
如果可以快乐
谁情愿忘掉心魔
或者偷欢不算偷情
亦比寂寞人值得高兴
难共处
仍有权去憧憬
信不过感情
从未谋而才象爱情
或者偷心要先去偷情
为了担一个愉快罪名
能浏览遍好风景才去认命
才不需要突发事情
——张国荣《偷情》(林夕词)
(2005 6月)[/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