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电影随笔]幽闭之门
2006-03-18 18:04:10 来自:
Leslie
(上海)
[watermark] 闷热的下午,窝在阴暗的小屋里看电影,用一种粗鲁但舒服的姿势蜷在椅子里,披头散发,目光呆滞。香烟顶端的小红点一下一下地闪,像旷野里的眼睛,烟灰找不到归处,弹抖不尽,飞散到各个角落。外面是不是快下舞我并不关心,看完电影,拿上背囊,去一个有酒的地方,喝喝酒,写写字,暂时逃亡。
这是一部说三个不同时空里的三个女人普通一天遭遇的电影。1923年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家;1951年的劳拉.布朗,主妇;2001年的克拉莉莎.沃恩,编辑。在某一天的清晨,她们从各自的床上挣扎着起身,惺忪睡眼里透着倦怠和迷惘。伍尔夫继续构思她的作品——《达洛威夫人》;布朗斜在床上一遍一遍读着她心爱的《达洛威夫人》;沃恩上街买花然后看望她的前任情人理查,而理查最爱称呼她为“达洛威夫人”。三个看似不相干的女人被“达洛威夫人”这个虚拟人物连了起来,适巧也遇上了一件类似的任务——party,伍尔夫准备接待姐姐的拜访;布郎准备为丈夫庆生;沃恩准备为理查的获奖搞一个聚会。故事沿着三条线索分别展开,导演有意将她们区分又加进千丝万缕的联系,柔和的生活化的基调,却为了带出死亡这个晦涩的主题。
1923年,伍尔夫决定在她的小说《达洛威夫人》里总要有人死去,她说诗人会死,因为他们充满幻想。女作家是个有精神分裂史的病人,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她逃避医生,封闭自己,同时又渴望被理解。活在两个世界里,一边是生气勃勃的现实世界,疼爱她的丈夫,关心她的亲人,衣食无忧;一边是她笔下的虚拟世界,或是她真正的内心世界,那里有她不敢表露的脆弱,孤独,绝望,那是一个看不到边际的黑色深洞,没有救赎,除了死亡。20多年后,一个叫劳拉.布朗的女人读懂了她的意思,自杀的憧憬一直萦绕着她,没来由的厌世,可能是原本抑郁的性格,她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但不快乐。活着,若是太空虚了便会胡思乱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过于优越的后遗症,布郎为丈夫做了生日蛋糕,把儿子托付好,带上各种药片预备在陌生酒店的房间里自我了断。最爱的小说每字每句都像魔咒,她抚摸着隆起的肚子,那里还有一个未出世的小生命,书在手里,药在床边,她闭上眼,幻觉中仿佛自己被潮水淹没,就差一步,她在最后一刻阻止了自己荒唐的举动。世事皆有定数,1941年,伍尔夫留下遗书,对丈夫说“我知道自己又要发疯了”,然后把石块揣进口袋,一步步迈向湖心......2001年,布朗的儿子理查,一个双性恋者,一个爱滋病人,一个诗人,当着他旧情人沃恩的面从窗口翻下与地面亲吻。死前,他对沃恩说:“我爱你,没人能比我们在一起更快乐。”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伍尔夫为什么想死,我以为那是病态的错觉;布朗为什么想死,我以为那是空虚的排遣;那理查呢,绝症吞噬了他原本强健的身体,窝在凌乱简陋的公寓,生命只剩倒数,把自己藏进文字,沃恩百般努力使他振作,但他做不到。也许这种绝望的因子早早源于童年,那个父亲生日的下午,敏感的孩子意识到母亲不寻常的举动,哭喊着,声嘶力竭,他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当母亲去而复返,没过多久又狠心的抛夫弃子,一些阴影种下了,从此不散。他也喜欢读伍尔夫的作品,他称沃恩为“达洛威夫人”,他将生命结束在得到肯定之后,病已入膏肓,他不怕也不痛,因为怕过了,痛不可负了。而沃恩呢,这个中年的双性恋女人,有一个人工受精的女人和同居了十年的同性恋人,标准的知识女性,独立干练,以为从曾经的某一刻起她开始要幸福地生活了,原来,乐观只是内心茫乱的掩饰,而幸福只有一瞬间。她费心策划了一次聚会,过程里她找到了很多回忆,有时越是甜蜜的回忆越是有杀伤力,可男主角却横死面前。她见到了劳拉.布朗——理查的母亲,一屋四个女人,客套的交谈,各有各的难言之隐。布朗的自杀愿望在50年后由她儿子代为完成,她说这是一种报复,对她偷生后又抛弃的报复,其实,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报应!
我喜欢看一些晦涩的电影,并不为了显示自己有多么强的解读能力,它们能让我思考,让我一遍又一遍从深邃中重新审视生活的矛盾和不易。恍惚,看完《the hours》后第一个反应,不是因为自己走进了角色,也不因为角色与观者重合,没机会次次幸运地对号入座,就在某一刻,某一句对白,让我心灵震颤,触动不已。记得最深刻的一场对话是伍尔夫与她丈夫在火车站台前的争执。她说她孤独,想离开这个小镇,其实她并不清楚伦敦是否真有她要的抚慰,但她害怕这里的宁静,成了一种叫人窒息的禁锢,在无尽虚无的世界。她害怕医生,不承认自己是病态的焦躁,语无伦次中甚至有点歇斯底里,可这些话,我竟莫名的认同。只是一个人,旁人没法理解你,想到的,无人可说的写进文字,假装自己与自己对话,最纯粹的世界里,我们是如此孤立无援。有一种绝望是刻在骨子里的,我酗酒,逃避医生,随意生活,越来越少快感,但还是改不掉,玩世不恭地混沌地生活着。幸好,我从没想过死,就算在最不堪的日子,我只是一心想疯,疯了便什么都不知道,怕黑的小孩,将自己蒙在谁也看不到的地方,若是哭了,就用眼泪渗入墨迹,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给自己.....
书上说抑郁症最极端的表现是自杀,当我看着电影里的理查翻下阳台,想到了另一个从高处坠下的生命,就在2003年的愚人节,香港文华酒店24楼,毫不犹豫地绝然一跃,张国荣走完了他46岁的人生!就像亨弗莱.鲍加之于毛尖,费雯.丽之于洁尘,张国荣于我,那是不敢轻易提起,又绝对不会忘记的人,而每一次的追忆,都是痛。那他痛吗?离地面70米的高度,自由落体的速度,三秒钟,与柏油路溶为一体,他怎么可能不痛呢?生命始于一阵痛,我们笑了,他在哭;生命终于一阵痛,他解脱了,我们在哭。不用再追究他为何选择这条路,自杀是混合了勇气、冲动和绝望的,相信他是想通透了,相信他终于平静了,如此完美的人,一生繁华,原来只是荒凉的前奏。
言归正传,《the hours》作为一部标准女性视角的电影,它细腻、跳跃、微观地潜入每个人物心里最敏感的世界,废墟里的一点点温情就像杯水车薪,爱,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仍旧无力覆盖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死亡总是叫人恐惧,太专注于自我的人,将自己重重包裹起来,一点一点逼到窒息,找不到出口,眼睁睁用一种无限加速的方式让生命走到尽头。此外,在这部电影中,人物关系的处理相当暧昧,有三处女性接吻的镜头,伍尔夫与她的姐姐,布朗与她的邻居,沃恩与她的恋人,我并没把它简单理解为带有同性恋倾向的表现。那是一种比语言更直接的倾诉,支撑,鼓励,是女人与女人间潮湿又柔软的安抚,滤除性意味,更像是类似婴儿般的索取与供给。这样的感情是无害的,这样的接触是单纯的,只可惜一个吻的力量还是太小,撑得过一时的破漏,抵不住绝望的溃堤。你可以说创作者是个悲观主义者,当你偷偷开启心里那扇禁闭的幽门,前面是了悟还是永暗,谁也不知道。
这部2001年出品的《the hours》(《时时刻刻》),其中梅里尔.斯特里普饰演克拉莉莎.沃恩,朱里安.摩尔饰演劳拉.布朗,这两位实力女星的演技早已勿庸质疑,而饰演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妮可.基德曼更是凭借此片问鼎当届奥斯卡影后。剧本原著曾获普利策奖,再加上好演员,恰倒好处的配乐,尽管主题沉重,但导演巧妙的运用“水”作为意象,淡化了死亡的坚硬和恐怖。看完电影,我对在线的朋友说感觉相当恍惚,不是因为看的犀利糊涂而困惑,正是因为读出了其中一点点小意思,当我们被一种无可救药的孤独感包围,那扇幽闭之门的背后,是抑郁,是疯狂,是死亡,还是天堂......
(2005 7.27——7.30)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JSfiwwmp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这是一部说三个不同时空里的三个女人普通一天遭遇的电影。1923年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家;1951年的劳拉.布朗,主妇;2001年的克拉莉莎.沃恩,编辑。在某一天的清晨,她们从各自的床上挣扎着起身,惺忪睡眼里透着倦怠和迷惘。伍尔夫继续构思她的作品——《达洛威夫人》;布朗斜在床上一遍一遍读着她心爱的《达洛威夫人》;沃恩上街买花然后看望她的前任情人理查,而理查最爱称呼她为“达洛威夫人”。三个看似不相干的女人被“达洛威夫人”这个虚拟人物连了起来,适巧也遇上了一件类似的任务——party,伍尔夫准备接待姐姐的拜访;布郎准备为丈夫庆生;沃恩准备为理查的获奖搞一个聚会。故事沿着三条线索分别展开,导演有意将她们区分又加进千丝万缕的联系,柔和的生活化的基调,却为了带出死亡这个晦涩的主题。
1923年,伍尔夫决定在她的小说《达洛威夫人》里总要有人死去,她说诗人会死,因为他们充满幻想。女作家是个有精神分裂史的病人,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她逃避医生,封闭自己,同时又渴望被理解。活在两个世界里,一边是生气勃勃的现实世界,疼爱她的丈夫,关心她的亲人,衣食无忧;一边是她笔下的虚拟世界,或是她真正的内心世界,那里有她不敢表露的脆弱,孤独,绝望,那是一个看不到边际的黑色深洞,没有救赎,除了死亡。20多年后,一个叫劳拉.布朗的女人读懂了她的意思,自杀的憧憬一直萦绕着她,没来由的厌世,可能是原本抑郁的性格,她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但不快乐。活着,若是太空虚了便会胡思乱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过于优越的后遗症,布郎为丈夫做了生日蛋糕,把儿子托付好,带上各种药片预备在陌生酒店的房间里自我了断。最爱的小说每字每句都像魔咒,她抚摸着隆起的肚子,那里还有一个未出世的小生命,书在手里,药在床边,她闭上眼,幻觉中仿佛自己被潮水淹没,就差一步,她在最后一刻阻止了自己荒唐的举动。世事皆有定数,1941年,伍尔夫留下遗书,对丈夫说“我知道自己又要发疯了”,然后把石块揣进口袋,一步步迈向湖心......2001年,布朗的儿子理查,一个双性恋者,一个爱滋病人,一个诗人,当着他旧情人沃恩的面从窗口翻下与地面亲吻。死前,他对沃恩说:“我爱你,没人能比我们在一起更快乐。”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伍尔夫为什么想死,我以为那是病态的错觉;布朗为什么想死,我以为那是空虚的排遣;那理查呢,绝症吞噬了他原本强健的身体,窝在凌乱简陋的公寓,生命只剩倒数,把自己藏进文字,沃恩百般努力使他振作,但他做不到。也许这种绝望的因子早早源于童年,那个父亲生日的下午,敏感的孩子意识到母亲不寻常的举动,哭喊着,声嘶力竭,他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当母亲去而复返,没过多久又狠心的抛夫弃子,一些阴影种下了,从此不散。他也喜欢读伍尔夫的作品,他称沃恩为“达洛威夫人”,他将生命结束在得到肯定之后,病已入膏肓,他不怕也不痛,因为怕过了,痛不可负了。而沃恩呢,这个中年的双性恋女人,有一个人工受精的女人和同居了十年的同性恋人,标准的知识女性,独立干练,以为从曾经的某一刻起她开始要幸福地生活了,原来,乐观只是内心茫乱的掩饰,而幸福只有一瞬间。她费心策划了一次聚会,过程里她找到了很多回忆,有时越是甜蜜的回忆越是有杀伤力,可男主角却横死面前。她见到了劳拉.布朗——理查的母亲,一屋四个女人,客套的交谈,各有各的难言之隐。布朗的自杀愿望在50年后由她儿子代为完成,她说这是一种报复,对她偷生后又抛弃的报复,其实,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报应!
我喜欢看一些晦涩的电影,并不为了显示自己有多么强的解读能力,它们能让我思考,让我一遍又一遍从深邃中重新审视生活的矛盾和不易。恍惚,看完《the hours》后第一个反应,不是因为自己走进了角色,也不因为角色与观者重合,没机会次次幸运地对号入座,就在某一刻,某一句对白,让我心灵震颤,触动不已。记得最深刻的一场对话是伍尔夫与她丈夫在火车站台前的争执。她说她孤独,想离开这个小镇,其实她并不清楚伦敦是否真有她要的抚慰,但她害怕这里的宁静,成了一种叫人窒息的禁锢,在无尽虚无的世界。她害怕医生,不承认自己是病态的焦躁,语无伦次中甚至有点歇斯底里,可这些话,我竟莫名的认同。只是一个人,旁人没法理解你,想到的,无人可说的写进文字,假装自己与自己对话,最纯粹的世界里,我们是如此孤立无援。有一种绝望是刻在骨子里的,我酗酒,逃避医生,随意生活,越来越少快感,但还是改不掉,玩世不恭地混沌地生活着。幸好,我从没想过死,就算在最不堪的日子,我只是一心想疯,疯了便什么都不知道,怕黑的小孩,将自己蒙在谁也看不到的地方,若是哭了,就用眼泪渗入墨迹,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给自己.....
书上说抑郁症最极端的表现是自杀,当我看着电影里的理查翻下阳台,想到了另一个从高处坠下的生命,就在2003年的愚人节,香港文华酒店24楼,毫不犹豫地绝然一跃,张国荣走完了他46岁的人生!就像亨弗莱.鲍加之于毛尖,费雯.丽之于洁尘,张国荣于我,那是不敢轻易提起,又绝对不会忘记的人,而每一次的追忆,都是痛。那他痛吗?离地面70米的高度,自由落体的速度,三秒钟,与柏油路溶为一体,他怎么可能不痛呢?生命始于一阵痛,我们笑了,他在哭;生命终于一阵痛,他解脱了,我们在哭。不用再追究他为何选择这条路,自杀是混合了勇气、冲动和绝望的,相信他是想通透了,相信他终于平静了,如此完美的人,一生繁华,原来只是荒凉的前奏。
言归正传,《the hours》作为一部标准女性视角的电影,它细腻、跳跃、微观地潜入每个人物心里最敏感的世界,废墟里的一点点温情就像杯水车薪,爱,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仍旧无力覆盖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死亡总是叫人恐惧,太专注于自我的人,将自己重重包裹起来,一点一点逼到窒息,找不到出口,眼睁睁用一种无限加速的方式让生命走到尽头。此外,在这部电影中,人物关系的处理相当暧昧,有三处女性接吻的镜头,伍尔夫与她的姐姐,布朗与她的邻居,沃恩与她的恋人,我并没把它简单理解为带有同性恋倾向的表现。那是一种比语言更直接的倾诉,支撑,鼓励,是女人与女人间潮湿又柔软的安抚,滤除性意味,更像是类似婴儿般的索取与供给。这样的感情是无害的,这样的接触是单纯的,只可惜一个吻的力量还是太小,撑得过一时的破漏,抵不住绝望的溃堤。你可以说创作者是个悲观主义者,当你偷偷开启心里那扇禁闭的幽门,前面是了悟还是永暗,谁也不知道。
这部2001年出品的《the hours》(《时时刻刻》),其中梅里尔.斯特里普饰演克拉莉莎.沃恩,朱里安.摩尔饰演劳拉.布朗,这两位实力女星的演技早已勿庸质疑,而饰演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妮可.基德曼更是凭借此片问鼎当届奥斯卡影后。剧本原著曾获普利策奖,再加上好演员,恰倒好处的配乐,尽管主题沉重,但导演巧妙的运用“水”作为意象,淡化了死亡的坚硬和恐怖。看完电影,我对在线的朋友说感觉相当恍惚,不是因为看的犀利糊涂而困惑,正是因为读出了其中一点点小意思,当我们被一种无可救药的孤独感包围,那扇幽闭之门的背后,是抑郁,是疯狂,是死亡,还是天堂......
(2005 7.27——7.30)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