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有感张颐武教授关于影视作品的全球化视角
2006-03-17 04:20:01 来自:
ly884
[watermark]《回眸十年“辫子戏”》一文,给人一种海纳百川的感觉,因为其中的有些观点,张颐武教授在不同场合,文章中也有所涉及,这是一个整体包容的概念,从《英雄》这部电影开始,张教授就讲到张艺谋的电影,是应对世界大环境,尤其是“反恐”这个关键词,而做的改变,还曾经拉上何平的《天地英雄》,认为影片同样道理,是构建一个所谓“强者”的东方哲学精神,紧接着引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判断,以《手机》《生活秀》等片来表达这个阶层人士在面对大环境和小环境时的焦虑“阴影”,并总结出一个以绝对正义面目出现的“高端”意识形态,和以消费主义为中心的“低端”意识形态……
虽然文章是以辫子戏为题,但还是引用了《强者精神与盛世情怀》中关于《汉武大帝》的表述,表现从被压迫的悲情形象,转为新一代的盛世“英雄”过程中,影视文化与社会的互动。
从上一大段的总述中,我可以感觉到张教授在评论界非常活跃,对很多时兴的影视作品,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但他是有一个过滤器的,而标准在于,是否符合他心目中祖国在世界范围的角色改变,于是像《大宅门》这样的电视剧,就是没有多大创新的作品,至于《无极》,我猜想,如果鲜花盔甲的主人有一个非常光明的结尾,在影片中一直保持初登场时的神气,如果满神不是出现了几段,就一溜烟消失,而是个招人喜爱,很有权威的神的话,张颐武教授一定会认为,这是张艺谋《英雄》思维的延续,而给予极大的肯定。
对于张教授的《英雄》观点,他是从张艺谋的“秦俑”情结说起,然后911事件,是为他的这种情绪找到了一个世界和平的基础。但我总有点疑惑,为什么世界上每年都发生很多的事情,很多地区都不稳定,而张导演一定要等这么多年,等到美国人受到了伤害,才想到用自己的秦国人情绪,去填补这个情感真空。如果说要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全球文化视角的话,像黑泽明那样改编《李尔王》为一个日本的故事,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英雄》中秦王与刺客之间的关系,世间万事,可以用来类比的,实在是太多了,我看不出从中国本土视角,跳到全球视野,“反恐”这个象征,有什么独一无二的排它性。而在美国本土,应对911事件,最出名的影视作品应该是《24小时》这样的作品,但剧中反而是那种美国英雄神话的弱化,我也没有看到那些叛乱,恐怖分子,缴械服从于至高权威,那从这个角度来讲,张艺谋的电影,张教授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仅是全球视野,更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了。
《回眸十年“辫子戏”》是以“权谋”文化开头的,但之后直接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并不多,而且可以看出在一般思维中,权谋是与强者,甚至是皇权联系在一起的,而我觉得“权谋”一词,其实并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在不同阶层中,都有权谋意识,不过是衡量的标准与底线有所不同。比如你在大街上,争个位置,摆个地摊,也需要权谋意识,甚至于其中的技术含量,并不一定比那些所谓的“大事”要少。而分别只是,在强者圈子里,用来衡量“权谋”成败的代价,要高的多,在普通人看来杀人是底线,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份简单,可以被接受的代价,于是,我们会愿意去相信,权谋是那些强者所独有的意识,但我认为,那种想法本身就是狭隘的。我对于权谋的定义是,如何在尽可能的少违反本阶层的行为,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欲望满足。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虽然文章是以辫子戏为题,但还是引用了《强者精神与盛世情怀》中关于《汉武大帝》的表述,表现从被压迫的悲情形象,转为新一代的盛世“英雄”过程中,影视文化与社会的互动。
从上一大段的总述中,我可以感觉到张教授在评论界非常活跃,对很多时兴的影视作品,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但他是有一个过滤器的,而标准在于,是否符合他心目中祖国在世界范围的角色改变,于是像《大宅门》这样的电视剧,就是没有多大创新的作品,至于《无极》,我猜想,如果鲜花盔甲的主人有一个非常光明的结尾,在影片中一直保持初登场时的神气,如果满神不是出现了几段,就一溜烟消失,而是个招人喜爱,很有权威的神的话,张颐武教授一定会认为,这是张艺谋《英雄》思维的延续,而给予极大的肯定。
对于张教授的《英雄》观点,他是从张艺谋的“秦俑”情结说起,然后911事件,是为他的这种情绪找到了一个世界和平的基础。但我总有点疑惑,为什么世界上每年都发生很多的事情,很多地区都不稳定,而张导演一定要等这么多年,等到美国人受到了伤害,才想到用自己的秦国人情绪,去填补这个情感真空。如果说要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全球文化视角的话,像黑泽明那样改编《李尔王》为一个日本的故事,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英雄》中秦王与刺客之间的关系,世间万事,可以用来类比的,实在是太多了,我看不出从中国本土视角,跳到全球视野,“反恐”这个象征,有什么独一无二的排它性。而在美国本土,应对911事件,最出名的影视作品应该是《24小时》这样的作品,但剧中反而是那种美国英雄神话的弱化,我也没有看到那些叛乱,恐怖分子,缴械服从于至高权威,那从这个角度来讲,张艺谋的电影,张教授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仅是全球视野,更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了。
《回眸十年“辫子戏”》是以“权谋”文化开头的,但之后直接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并不多,而且可以看出在一般思维中,权谋是与强者,甚至是皇权联系在一起的,而我觉得“权谋”一词,其实并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在不同阶层中,都有权谋意识,不过是衡量的标准与底线有所不同。比如你在大街上,争个位置,摆个地摊,也需要权谋意识,甚至于其中的技术含量,并不一定比那些所谓的“大事”要少。而分别只是,在强者圈子里,用来衡量“权谋”成败的代价,要高的多,在普通人看来杀人是底线,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份简单,可以被接受的代价,于是,我们会愿意去相信,权谋是那些强者所独有的意识,但我认为,那种想法本身就是狭隘的。我对于权谋的定义是,如何在尽可能的少违反本阶层的行为,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欲望满足。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