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论现代电影先行者

2006-02-26 15:34:37   来自: 寻羊冒险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寻羊冒险记在 2006/02/26 11:40pm 第 1 次编辑]
  
                
                 论现代电影先行者
   我首先提到的是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费穆。《小城之春》是1948年上映并“蒙尘近半个世纪的钻石”(萨杜尔语)。电影史论家李少白先生特地撰文,论证费穆电影的现代性和民族性,并称其为“中国民族电影的先驱”。
   奥逊威尔斯,第一个颠覆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大师。产于1941年的《公民凯恩》被电影史学家称为第一部实际意义上的现代电影。这两位大师,两部电影在当时却被认为不合时宜,为主流所不齿,甚至受到不公的待遇,而后的20年甚至是40年才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当时这两部电影都被认为是过于艺术和小众化的实验电影。
  
  
   彭吉象老师在《影视美学》里说:“电影可以分为商业电影(传统电影),现代派电影,艺术电影和实验电影,以前的现代派电影就是我们现在的传统电影,现在的现代电影又是过去的艺术电影。”所以谁能保证现在的实验电影不会变成以后的艺术电影或是现代电影呢?
  或许田壮壮导演说的没错:“我的电影是给21世纪的观众看得。。。”虽然说的有点儿冲,不过也比较中肯。沿着上段中的思路来看,也许真是这么个理儿。
    毋庸置疑,中国观众的平均审美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当低,当然,这里面有多种历史因素和客观因素,要知道,全国大学里开有影视审美课和相关专业的只有区区几十所,而美国将近500所大学开设的有正规的电影传媒相关专业课,更不必说大学学历以下的学校之间的差距了。所以,在中国观众普遍文化影视审美素质较低的前提下,又没有像美国那样巨大产量的大众影视文化产品给他们消费,而满目充斥的则是精英和小资的东西,他们能不气么,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怨气和怒气发在《无极》这种被大呼上当的片子上。
    也许,我是说MAYBE,我们现在口诛笔伐的艺术电影会是20年后流行的时尚,风行的经典也不一定。所以,马克思教导我们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毛泽东,邓小平教导我们要学会两分法,两点论的看问题,历史的具体的看事情。对电影这样一个天生就有商业与艺术两个矛盾属性,只有110年历史的“第七艺术”,我们更要客观的看待。
   一只眼睛看问题不会看到完整全面的事物,过分坚守一方,排斥另一方就会误入偏执和狭隘,在“愤青”的眼里,不是黑就是白,从来没有5/5开,3/7开,甚至连9.999:0.001都没有。我不想借题发挥讨论当今什么热门话题,我只想表达一点:任何两派学者的观点都只能作为我们两个方面的参考,我们要做一个冷静的看客,并保持客观的立场,以清醒地思维整理问题的实质,并应用于实践,指导我们的行为,而不是凑热闹,看热闹,添油加醋,做些无聊的无益于任何发展的事。
    OK,有些偏题了,我要说的是“现代电影的先驱们”。80年代中期,在中国电影学术界掀起了很多讨论,其中最著名的是长达数年的关于“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问题。一方以邵牧君老先生为代表反对“电影民族化”的学者认为:“电影本就是‘舶来品’,电影的故乡在西方。一种外来的艺术移栽到民族的土地上,总要经历一个引进、消化、吸收的融合过程,才能化为真正的民族自己的艺术”(邵牧君《电影美学随想纪要》;而另一方以罗艺军,李少白先生为代表则认为:“‘民族化’是一个针对外来文化的的口号。它要求把外来文化的影响置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管辖之下,把外来文化改造(化)成符合民族传统特点的形态”(罗艺军《三十年代电影的民族风格》)。
   虽然都承认电影的“民族性”,双方却谁也没能说服谁,但是学术界,甚至是“电影圈”从这次讨论中可以说的受益匪浅,此基础上引出了“电影娱乐性和商业性的问题”,并对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不必说80年代初那次由第四代发起,并由第五代推向高潮的“中国新潮电影和电影语言现代化”运动,它使中国电影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从理论到创作实践上中国电影现代化的进程得到了巨大推动。而当时同样出现了相当激烈的大辩论,“新旧电影人”,甚至是“新旧电影观众”之间发生了“激烈碰撞”。
   “不破不立”!发展就是在改革基础上的不断跃进,并更新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物质基础。我再次重申一点,就是被“某人”称为所谓“唯心论”的“唯物质论”,我搞不清其中有什么等同性,也不明白我强调的“中国客观物质基础薄弱”怎么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唯物质论”了。
   中国客观物质基础薄弱,也可说成是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水平,我们现今的经济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我门要尽快发展,但绝不是不谈现实和脱离实际的自由发展,讲一些“荒诞不着边际”的自由主义,我早说过,那是“无政府主义的潜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中国的发展要慢慢来,靠自己的摸索和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慢慢来,但是,核心永远是独立自主,借鉴永远是“剔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的吸收”。(再次偏题 =.=!)
   OK!我接着说,电影也是一样,电影产业需要资本原始积累。为什么美国光电影视听产品出口每年就可以达到300多亿美元,而中国去年国内票房只有区区18亿人民币?没钱,没物,没专业人才,你拿什么去和别人争,去和别人比?就凭每年10%的发展速度?要知道,中国人均GDP还徘徊在世界100名之后,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目空一切的。说到底,不是中国电影人没能力,而是他们得到的支持太少,得到的理解太少,被那些“不明事理”,只知道看热闹瞎嚷嚷,以满泄愤之快感,发泄多余精力的人要求的太多。太多人要求他们不按现实逐步挺进,而是期盼他们靠一两部大投资就可以平步青云,赶超欧美。
   综上所述,电影是娱乐,也绝不仅仅只是娱乐;电影是商业产品,但绝不能把它当作普通商品来看待;电影是现代民族文化传播的“最前沿承载者”之一,在视像文化渐成显学,影视传播渐渐成为继印刷传播后第六个时代——电子时代的最主要传播手段。。。将来的我们称之为“电影”的东西,就不仅仅是我们影迷做的一个又一个的“梦”啦,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乃至改变时代。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尤其是在这个以“和平发展及文明多样化和谐共存”为主流,“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正如彭吉象老师总结的那样:“民族性是优秀影视作品的自觉追求,这是因为在人类社会还以民族形态存在和发展的情况下,一般文化都带有特定的民族色彩。不同的民族的人,由于受到不同社会生活、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的制约,其文化意识和心理结构必然有这起自己的特征。。。电影的民族性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在银幕上表现民族文化的问题。一方面,电影越有民族性才越有国际性;另一方面,电影越有民族性也就越需要对于民族文化进行自觉地超越。”
  本文转自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62626520
  PS:本文的参考资料为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吉象老师的《影视美学》2002年版。
  
  文字文字[font=楷体_GB2312]文字[/font]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gcynoeublp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