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关于《无极》

2006-01-09 09:11:09   来自: 阿睿 (广东)
  [watermark]          关于《无极》
  《无极》其实是一部结构很简单的电影,故事开始然后就是结局,没有过程。满神对倾城的预言,倾城对无欢的欺骗,这可以说是开始。不,也许片头的字幕才是真正的开始,说这个世界一切都在满神的掌控之中,接着故事就围绕着这个关于宿命的传说开始了……
  马蹄谷大战后的全部,都是结局。简单点说:满神对倾城预言得不真爱,过了两个小时之后,故事回答我们,哦,真的是得不到。
  没有倾城得不到的过程。她一生中不只是遇到王、光明、昆仑和无欢这四个人吧?故事里的只是倾城一生中的一段比较复杂些的感情,这样并不能就算是兑现了满神的预言。
  也没有无欢受到倾城的人生第一击后的痛苦转变。就算这设置成为悬念,但也不能到最后一场,全部用他的嘴巴说出来,声泪俱下的告诉我们。
  记住“展示,不要告诉。”用罗伯特.麦基的话说“千万不要将话语强行塞进人物的口中,令他们告诉观众有关世界、历史和人物的一切。我们打动观众的情感,并不是靠在人物眼中点上晶莹的泪珠,并不是靠辞藻华丽的对白,并不是靠描写一个情意绵绵的拥吻,也不是靠采用愤怒的音乐效果。”
  而在《无极》里,这样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从头开始细说《无极》的种种不是吧……
  当小倾城被小无欢吊起来的时候,小倾城大喊“快把馒头还给我!快把馒头还给我。”听着让人感觉有点不对劲,作者让她不停地叫着要馒头,是想突出那个馒头对她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理解,但当自由、生命都受到威胁时,馒头是不是应该往后放一放呢?特别是这样的小女孩。“快把我放下来,把馒头还给我!”这样,或者会让人舒服一些。
  不要说我钻牛角,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小毛病多了,足可以毁了一部原本可以很精彩的电影。
  当满神出现在小倾城面前,请不要让满神急不可待的说自己是谁。做神的一点矜持都没有,而且好象很赶时间,一口气说完,然后挥挥衣袖闪人。走时还要张开双手挥动衣袖。我在那些恶搞、讽刺的喜剧里经常看到神是这样夸张的出现,这样搞笑地走,逗得观众哄堂大笑,想不到《无极》这样的电影也会有这样的动作。
  小倾城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问她是谁时,满神才庄重神圣崇高伟大的慢慢道出一切天机,这样是不是自然一点?“除非时光倒流,人死复生…..”这段和之前的话应该有个转接,不能连在一起说,而且让人觉得非常刻意。我觉得在满神消失后,天空中传来这几句话效果最好,作为前面话的补充。
  这是小问题,或者无关紧要,但电影感觉怪怪的,就是因为这些细节处理不好造成。
  马蹄谷大战,昆仑以一个奴隶的身份出现,背着主人在牛群中穿梭,躲避快箭,拼死保护主人,可见他是对主人的忠心.当他背着主人跑到一片草原上,光明也来到,说他的主人死了, 还背着干嘛.昆仑很简短有力的一句回答:他是我主人。我们触动了一下,真忠心。光明问他愿不愿意做他的奴隶时,昆仑立马答应,原因是有肉吃.想也不想就答应了.我差点在椅子上摔下来。他是否忘记了是谁让他们去引敌送死?刚才是谁拿着利箭对准他?他的主人又是中了谁的箭而死?
  当光明握着昆仑的肩膀,四目互相放着电时,我心里想:完了,无极终于到极了。
  是他健忘还是导演善忘?可是观众记性好得很呢!如果说他是奴隶,愚昧笨蠢,不懂仇恨不懂反抗,那当他跟着光明跑的时候,请不要再回头看几眼,装作依依不舍的样子,那是对他死去的主人和对我们观众都是一种侮辱.
  当光明赶回救王,遇上满神,打赌他救不了王。输了要他的一滴伤心泪,赢了让他永远不败。一场造作的对抗赛,你造作,我要比你更造作。不过,还可以接受,因为两个都是牛B的人,一个是神,一个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感觉很特别。但还是有个地方不妥帖,满神正说着话,突然说:哦,对了,路在你的左边。感觉很唐突。拜托,给点动作和表情,不要直接念台词好不?这真的是在“表演”了!
  在王城里,无欢的军队包围了王,王和倾城站在屋顶上。满神对光明的预示立刻兑现。
  “有谁想看我衣服的下面是什么?”
  果然是美貌倾城,可以让士兵言听计从。为了拯救败局,而王却不懂此番情意,嘲笑她脱得好。相处那么久,原来她在王心中什么也不是,一气之下,让武士的枪对准王,从而一切不可能都变成现实。昆仑穿着鲜花盔甲骑着战马出现,金光闪闪,威风凛凛,当王的刀刺向倾城时,昆仑的剑也刺向了王,一切只是一瞬间,这么关键的时刻,是不是将时间放慢些,来几特写好点呢?昆仑的,倾城的,王的,无欢的,特别是昆仑的,他的剑为什么要刺向王?是否稍微给点时间他考虑下?
  而且,救倾城也太容易了吧?他的剑只是向王挥了一下后就再也没对谁挥过了,在瀑布前说了一句话就直往下跳,好象什么也没发生过,来匆匆,去也匆匆。能否设置昆仑救王时有些起伏,有些激烈的打斗?既增加影片的刺激性也可以为以后设个铺垫。
  当倾城开始脱衣服时,无欢就象突然消失了一样,没声没气,就算有镜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在这里,我们是否应该交代一下,做个伏笔,例如当倾城脱衣服时;在被王刺杀时,暗示一下无欢于一般常人不同的表情,特别紧张或者特别关心的内心反应。这里埋下伏笔,在最后一场无欢说出一切时,才不会让人觉得太唐突和难以接受。我觉得,整部电影最大的失败可以说是无欢与倾城之间瓜葛的处理,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一处铺垫,没有一个伏笔。或者有,是我们看不出?又或者是无欢隐藏得太好,不但瞒过了倾城,光明,昆仑,观众,最后连导演也瞒过了?
  最郁闷的可能要算光明了,满神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原本不可能发生的都发生了。是人不可改变宿命?还是神干预了人?不清楚,只知道光明被满神摆了很大的一道。在光明被吊起来时,满神再次像鬼一样出现,飘来飘去,看来光明又要继续被她欺骗了。被神玩弄,是可悲还是可喜?
  光明不服,再次要和满神打赌,满神大笑,说为光明的自信感到佩服。我们也很佩服,满神你一次一次不厌其烦地出来向我们透露天机,透露剧情,我们也很感动。我们又知道了:当海棠花落尽,日月同时出现在天空时,就是他们重逢的时候。
  人对神的反抗,对宿命的抗争,是电影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昆仑肩负了这一使命。电影很着力去刻画昆仑不断的去进步,不断的去超越自己。影片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马蹄谷大战时,昆仑背着主人在奔跑,由开始的爬到最后解放双手的狂奔,这是人一个简短的进化史,也是昆仑的脱变历程,从此,我们的昆仑——成人了。这里花了很多笔墨,意图非常明显,不过机械了一点。但总比没有好,因为这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昆仑成长的细节刻画-,这非常遗憾的事情。在救倾城时,不经觉间,昆仑就越来越强大了;被抓住在牢房里,无意中,昆仑就打败了刺客鬼狼。
  我觉得影片可以用些细节的东西去刻画一下昆仑的觉悟。不用很多笔墨,不用要他拿着书本在学习的样子,才能表现他在进步。可以用些很小的镜头,昆仑在用心观察着他的世界,周边的人和事。或者影片里也有表现,例如昆仑劝说光明去追倾城时,将关于速度的说法,从鬼狼那里完整无缺地复述了一遍——这样的学习,我们只是觉得肤浅而可笑。其实可以再巧妙些,例如,在牢房里,昆仑和鬼狼已是第二次交手。昆仑避免了第一次交手的失误和不足,同时也很聪明的抓住鬼狼在第一次交手的漏洞,所以打败了鬼狼。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这就是进步。不过要设置这么巧妙的场景真的有点难度,我们不要太强求。
  昆仑被逮住,握着倾城留下来的羽毛,无欢抢过来要烧掉,羽毛有若神助,最后又飞回昆仑的手中。我们知道,作者要告诉我们,冥冥中,神都在帮昆仑,他是将来的战神,倾城终究是他的。但可否将这段删掉,或者修改一下:无欢要打开昆仑的手,看他握着的是什么东西,对他如此重要。而昆仑死也不肯放手,无欢手下对他暴打,昆仑被打得半死躺在地上,鲜血直流,最后才无力放手,洁白的羽毛也被鲜血染红了……这样表现感染力是否更强?昆仑对倾城爱是否更显得真挚而深沉?
  在影片里,昆仑对倾城的爱是遮遮掩掩的,是含蓄压抑的。我们明白,怎么说昆仑也是个奴隶,他与倾城还是有距离的,意识下自己没有资格爱她。对她可以遮遮掩掩,但是对观众也遮遮掩掩那就不对了。他的感情对观众也压抑着,那还有谁能够感受到这份灼热的爱?所以影片总让人觉得,昆仑与倾城的爱还不够痛快,还不够淋漓尽致。
  昆仑下不了手杀倾城,光明恼火,将他赶走,下一个镜头就是昆仑冻死在风雪里了。我好象有点明白作者的意思,是不是要说昆仑离开了主人,自己一个人就无法活下去?那也太糟糕了,哈哈……
  这里很多东西作者都略去不交代,但是,不能什么都让观众自己想象。
  我发觉,很多导演,很喜欢花时间和精力去表现一些大场景,大情节,而那些琐碎的东西,笼统带过或者干脆不理,一部电影就是几个大事件干巴巴的组成。为什么说我们中国导演最欠缺的就是说故事的能力?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在这方面去下工夫,只追求华丽的外表,里面由它错漏百出。
  其实,拍好几个大场景,不难;困难的是如何去说好一部结构严谨情节复杂的故事而不着痕迹。
  无欢对雪国人的灭族,只是为了寻找一个能跑的人做刺客。一个灭了他全族的人,还能安心为你做刺客?不怕自己也被杀吗?就算你有办法对付他,但是能放心吗?何况给一件这么神奇的袍子他穿,别的不说,能穿越时空就已经非常牛B了。而世上还真的有这种人呢,灭了自己全族,还是那么全心为仇人工作。到最后,鬼狼流着泪说,他并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最对不起的只是他自己,然后脱下袍子消失,我们心里在想:早就应该死了!
  居然还一再说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这本身故事的逻辑有问题,或者我们不必介怀,昆仑的表现才让人失望。在影片里,昆仑不只一次提到回家看妈妈和妹妹,在灭族现场,昆仑看到妈妈和妹妹被杀时,满腔怒火,几乎要发疯,可见他们在他心中还是有感情的。要去杀无欢时,他很大声地表明态度他和鬼狼不一样;在救光明时再次信誓旦旦说要杀无欢。可当他在兵器库按倒无欢时,只问他要盔甲还是死。昆仑得了盔甲后,无欢说:你可以走了,但也走不出王城!说得那么潇洒,昆仑倒像已成阶下囚,去留由他定。我很奇怪,怎么如此奇怪的!上一场闹得沸沸腾滕的东西,下一场全部没了。灭族、杀母、杀妹的血海深仇,就这样不了了之啦?
  呜呼,真是开玩笑!难道真的像无欢说的一样,雪国人都是自私的种族?昆仑和鬼狼其实是一样人?
  审判时,昆仑穿着盔甲进来,说王是他杀的,辨解无用,长老说将有罪的人抓起来,接着下一场,昆仑已经被吊在树上了。昆仑不会反抗,不会逃走吗?怎么屁也不放一个就束手就擒?光明被绑着,反抗不了,我们原谅他。但昆仑穿着盔甲神气岸然的来,可见是有备而来。想当初马蹄谷一战,昆仑赤身裸足的背着主人穿梭在千军万牛中的豪气哪里去了?逃也逃不掉吗?还说什么雪国人是天下跑得最快的人?
  或者作者是有交代,在后面院子那场,明显昆仑是受了伤。我姑且昆仑已经反抗过,后来寡不敌众而受伤被擒。但我认为,这段不应该删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场,可以说是故事最后的高潮部分,打斗应该比马蹄谷那战更精彩,更激烈。因为之前积累的所有矛盾、感情都在这里爆发,故事应该在这里走向结局。可惜的是,作者将故事的高潮拍成了文戏,像现在这样,所有的因果都让人物从口中说出来,从而导致故事既苍白无力,又虚假不可信,别以为谢霆锋挂着晶莹的泪珠我们就感动。这是影片最后的败笔,也是最致命的败笔。
  集合了所有冲突的高潮:满神的预言最终兑现;倾城与无欢的恩怨,昆仑与无欢的仇恨;无欢与光明的斗争;昆仑与倾城的爱情;光明与倾城的爱情……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解决。
  或者我给它一个结局吧。
  当长老说要将有罪的人抓起来,昆仑反抗。与无欢和武士们的打斗,倾城看到昆仑穿着盔甲那似曾相识的背影,脑海里浮现那时杀王救她的鲜花盔甲主人威武的身影。倾城终于明白,昆仑才是真正杀王救她的人,昆仑才是她真正要爱的人。这样处理,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故事更有说服力,更能震撼人。而不是简单一句话“不要死,要好好地活着”就能解决这么重要的问题。
  其实,我们明白作者的初衷:昆仑并不是真的想穿上盔甲到倾城面前承认王是他杀的来换取倾城的爱,而是为了救主人光明,才不得不这样做。在倾城的思想里,也一直这样认为,昆仑是为了救光明才这样做。在鸟笼前,倾城握着昆仑的手,有点感动,为他对光明的一片忠心而感动。这是类似《真实的谎言》那种感觉,真相要隐瞒,假象却要努力维持的错位感觉,这样处理的话,可以将昆仑对倾城的爱推向极致,蒙上一层悲壮而凄美色彩。可是,影片里我们感受不到,也看不到。
  昆仑越具战神风采,到这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比马蹄谷大战的光明更加神勇,预示着新一代战神的来临。危急之时,无欢那只神秘之手终于发挥了它应该发挥的威力,将昆仑击倒,正要杀昆仑时,倾城飞身过来阻挡,无欢照杀无误,昆仑舍命救倾城;光明看到,斗志再次点燃,挣脱绳索与无欢全力一战。
  光明被擒之后,他好象终于明白了天意难违,往日的自信和自傲消失殆尽,放弃了救人和自救。现在昆仑努力的抗挣,感动了他,决心为了所爱的人而战。与无欢打得难分难解时,无意回头看到倾城将昆仑搂在怀里,情深款款地对望着,此刻他终于流下了他本不该有的东西——伤心泪。满神对倾城的预言应验了,对光明的话也应验了。光明的分心,令无欢有机可乘,也被击倒,或者两败俱伤。这样处理,至少比在庭院里海棠树之下的互捅来得真实自然。
  残局,无欢将所有的都说出来,歇斯底里的,充满怨恨的,大家沉默。谁是伤害的人?谁又是被伤害的人?其实,活着,我们都是伤害与被伤害的人。
  大家都沉默,因为将死。昆仑不服,穿上那件黑袍子,抱起倾城回到过去,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
  故事主旨说人对宿命的抗挣,人不断去超越自己,战胜自己。但始终斗不过神,所有一切神都有预示了,包括昆仑回到过去。早在故事开始,满神就已经说了“除非人死复生,时间倒流……”
  很多时候,我在怀疑,现在国内的那些导演编剧们,究竟有没有读过有关电影、编剧方面的书,有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非常明显,很多影片连最基本的编剧知识都缺乏,真的是非常基本的技巧与理论。我建议,大师们,如果你们真的忙得很,没时间看书的话,我只推荐一本书——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看这一本就够了。我相信,将这本书读懂理解后,就不会再拍出这样的电影了。
  其实,《无极》,我非常喜欢它的画面,恢宏大气,运动的镜头,一开始我被震动了一下。马蹄谷那场大战,让我兴奋不已。这足以证明陈导对镜头、画面、场景调度的控制能力。气势逼人的场面,震人心弦的音乐,让我沉醉,我希望可以一直沉醉下去,直到影片结束。可是,越到后面,越叫人失望。令人郁闷得很,怎么又跑回到《十面埋伏》那种感觉了?苍白无力,单薄牵强,装腔作势。这是否已成为华语电影的现状?一味的装B,一味的摆酷,不管剧情的死活。
  整部片子,演员的演出风格我也不是那么认同。
  首先要说的是演员的配音问题,张东健,真广田一,谢霆锋的国语真的不怎样好。或者观众会无所谓,但如果我是导演的话,我情愿换配音演员。要知道,感觉不太对的话音,会令观众无法投入故事中,自然产生疏离。我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注意他们的话音错误。哦,这个字发音错了,啊,那个又不准。我们尽量避免观众分心,要做就要做到原汁原味。
  我不知道是否是导演要求他们这样去演,我有点像在看舞台剧的感觉,是那么装腔作势。谢霆锋的表演最让我不能接受,又让我想起《十面埋伏》的刘德华,阴暗面的人是否就要这样诠析?我一直都认为谢霆锋很酷很帅的,但在这里我感觉有点恶心。
  服装道具也不是很爽。无欢那把竖起一根手指的武器,真的很特别。应该不只我一个人对这件东西感兴趣,相信它一定有特别的来历或者神秘的力量。但从头到尾,我看到它唯一的用处就是在昆仑杀王时变成拇指,用来表示佩服。呜呼,我无话可说了!
  谢霆锋的造型,难道你们不觉得难看又别扭吗?像个外星人。张东健的服装也不很合适,那衣服穿在身上既臃肿又笨拙,一点美感都没有。
  《无极》的特技也有点让人失望,万牛奔腾的场面我不说,毕竟让我震动了一下,有人指昆仑奔跑像《工夫》的周星弛,我也不提,我只想说下无欢杀雪国人那场火箭,我不能接受。几亿大制作的特效是这样的啊?未免太儿戏了吧?下次有特效,给我做好不?我收一百万就够。
  《无极》我们不必去评价什么思想内涵和意义。因为故事没讲好,无从去说意义。整部电影感觉就像作者个人喜好,很随意的组合而成的。像小孩子拼积木一样,选哪块积木做屋顶,哪块做屋粱,都是随意的,我们能说他之所以选那块有多深刻的意义吗?我们总不能这样说吧:故事虽然拍得不好,但是他的主题思想非常深刻……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硬要评价的话,类似其他人说爱与被爱,背叛与被背叛,命运与宿命等东西,我倒想起了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无极》最后一段与其有点相似,两者比较起来,《东邪西毒》没《无极》来得震撼大气,但《东邪西毒》更细腻而丰富有内涵,让人回味无穷。《东邪西毒》有很多很酷又很经典的台词,但恰到好处,适合那情那景,而《无极》的台词就显得有点装B了。
  关于《无极》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媒体评价不好,票房却水涨船高,其实并不难理解。
  一、国产电影一年难得几部?别说贺岁片,就说一年在影院上映的国产电影也不多。
  二、陈凯歌。怎么说,陈导也是当今中国最有名气的导演,代表着中国电影的一部
       分,光凭他的名气,就让人期待。
  三、大小明星阵容,明星的吸引力也是非常大。
  四、大制作。几亿的投资,谁不想看看用钱堆砌起来的电影是哪般模样?
  五、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宣传。
  以上种种原因,就算评价不好,但也阻止不了人们观看的热情。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或多偏激之词,但请原谅,就让一个闲着没事的人随口说说吧。既然出了街,是坏是好总有人评价。
  我知道电影拍得不容易。
  
  文字[/watermark]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