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中国新电影导演群像录】

2006-01-05 11:52:04   来自: 李名 (北京海淀)
  【中国新电影导演群像录】
                                       ——作为艺术的新电影运动
                                                                                                                                               /李名
   关于中国新电影最普遍的是“第六代”这样一个广而概之的说法。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从一、二十年代第一代的郑正秋、孙瑜、吴永刚到以张军钊、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导演,可谓“代代相传”。
   1983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一些毕业生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青年摄制组”。他们创作了《一个和八个》,这成为他们作为一个可辩识的统一的创作群体的发轫之作。1984年的《黄土地》更为他们带来了世界影坛的注目和赞誉。这前后的一批影片给中国影坛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引起世界影坛高度关注,“第五代”由此得以开始。
   关于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就是指北京电影学院85班: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刘冰鉴、邬迪(及后面87班的管虎、李欣)等一拨人。在中央戏剧学院的一拨:张扬、施润玖、金琛、孟京辉等人“汇入”之后,在这一拨人自身发生了体制内/体制外拍片的分化之后,在晚于87班六年的电影学院93班贾樟柯的崛起之后,甚而至于一批处女作导演也加入了这一新生代的行列的今天。“代”的概念仅仅作为一个时间上的延续、特征是不客观的和笼统的。所谓的“第六代”导演肯定已经无法涵盖这么庞杂的导演队伍了。许多“第六代”之外的电影导演如朱文、崔子恩、吴文光、杜海滨、程裕苏、孟奇、王超等,他们的电影制作与传统电影相比有太多的文化意义分裂。DV、BEAT的出现和运用,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有电影理想和电影追求他都可以拿起他的摄影(像)机,溶入这一奇特的影像之旅。各种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都使得中国呈现一个作为艺术的新电影运动!
   新电影运动早已开始,却远远没有那么快结束……
                【学院派(第六代)】
                        ——新电影运动的主力军
   关于中国新电影学院派(第六代),在这里就无须多言语(在这里使用“学院派”这个词汇,没有任何附加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意义,它所表达的仅仅是这一部分人“出身”的背景,别无其他)。他们大多具有“学院”背景,早期拍的电影大多深深烙下了诸如“违规”、“地下”、“晦涩”、“反叛”、“边缘”、“探索”等标签。张元、张扬、王小帅、何建军、管虎、阿年、娄烨、章明、路学长、贾樟柯、胡雪杨、王全安、施润玖等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大都是通过小规模放映、刻录VCD、盗版DVD以及极少数正规出版物来流通的。
   对于第六代导演我们太过于熟悉,这些名字频繁的出现在不同的杂志、报纸、电视上,在国际电影节频频参赛屡获大奖小奖,系列大明星加入出演造势,在电视上、电影院开始获得公映权,这一系列表象似乎让我们看到一个新电影的春天正姗姗向我们走来。
   然而,对于第六代导演我们又太过于陌生,陌生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我们大多是无缘观看,即使通过极少量的正版、盗版光盘,那也还是冰山一角,更甚的是我们被剥削了在电影院大屏幕观赏真正电影的权利,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的极大羞辱!我们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和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就看不到更多人文艺术关怀,这是何等的悲哀!
   中国电影的检查制度、商业影院的“艺术单元”、艺术院线的建立、国内电影基金会的设立等这些外在客观的因素都极大的影响、阻碍着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和前进。
   关于目前中国电检制度的诟病已被民间广为笑传。中国电影检查制度最大的改革就是学习、通过国际上通行的分级制度,既要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要顾全成年人的艺术欣赏的选择机会和权利,同时也不能忽视电影创作者表达的自由和艺术形式的多面追求,而不是让“百花齐放”成为百花一起被放倒。电检制度不是中国电影的救命稻草,也不要让它成为电影艺术发展路上的绊脚绳。
   商业院线应当开放一些“艺术单元”,或者成立一条独立的艺术院线,让那些电影走进观众,让观众有机会原汁原味的欣赏艺术电影。这是对中国电影工作者和中国公民的一种起码的尊重。
   国内电影基金会的设立有助于中国电影的正常发展和进步,而不是靠“外国口粮”艰难跋涉。
  张元
  1990:《妈妈》
  获奖记录: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1993年德国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影评人奖
  1993:《北京杂种》
  获奖记录:1993年瑞士卢卡诺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奖
  1994:《广场》(和段锦川合导,纪录片)
  获奖记录:199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1995:《儿子》
  获奖记录: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的金虎奖
  1996:《东宫西宫》
  获奖记录:阿根廷马格帕罗塔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
  1997:《钉子户》
  获奖记录:日本HBF第3届“今日亚洲”录像纪录片大赛头奖
  1999:《过年回家》
  获奖记录: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0:《疯狂英语》(纪录片)
  获奖记录:意大利米兰电影制作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0:《金星小姐》(纪录片)
  2003:《我爱你》
  2003:《江姐》
  2003:《绿茶》
  2005:《看上去很美》(进行中)
   张元,满族,1963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妈妈》讲述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独立抚养大脑残疾儿子的年轻母亲的故事。儿子冬冬在六岁时患癫痫性痉挛,导致大脑损伤。从此,妈妈梁丹开始了艰辛的生活历程。她坚信冬冬的伤能被治好,并一次次试图唤醒沉睡中的儿子。她的努力给同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给她的追求者和前夫造成了很多不便。这是一个在平淡中演绎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1989年张元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自筹资金开始了拍摄《妈妈》,这部被称为中国电影第六代的开山之作和陈凯歌的作为第五代的开山之作《黄土地》一样具有非凡的影像意义和精神意义。这部片子在1990年未经官方许可的情况下便私自参加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了评委会奖和公众大奖。此后影片一直被官方所禁。
   1991年到1994年张元还拍过崔健的《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一块红布》、《最后一枪》等音乐电视,其风格诡异、表现手法前卫、极端,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们依然像崔健的摇滚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叛性和无可逾越性。
   因为《妈妈》一片,张元得到了法国政府10万美元的奖励,然后他用这笔奖金拍了《北京杂种》。此片反映的是活跃在北京的一批摇滚艺术家的残酷的生存境况和萎靡不安的精神状态,由崔健、臧天朔、窦唯等出演,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摇滚电影。由于影片只涉及到摇滚事物的表象,使得本片文化精神底气不足,流于俗表。但在当时那种严峻、不安的创作氛围、环境来说,仅仅一个表象就足以让人欢呼雀跃。
   1993年张元的《一地鸡毛》开机,因为《北京杂种》一片又私自参加日本东京电影节,引起官方的极大愤怒,上级主管部门发下“紧拍令”,所有影视机构不得与张元合作,同时电影制片厂撕毁出租灯光及摄影机的合同。关于这次“下马”事件的整个过程在张元的妻子宁岱的纪录片《停机》(原名是《关于一部被禁影片的讨论》)里有所记录。
   《一地鸡毛》被迫停机之后,张元和段锦川合作拍摄了纪录片《广场》,一部被视为中国新纪录电影的代表作。此后张元又拍摄了《钉子户》、《疯狂英语》、《金星小姐》几部纪录片。
   1999年对张元来说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他的《过年回家》获得了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从此获得了国际上的地位和认可。同时这部电影也是张元第一部在国内获得公映的影片。从1989年毕业到1999年,漫长十年时间,终获导演“身份”,从地下浮出地面。
   2003年,一年时间里,张元共拍摄了三部电影,看来张元在体制内拍片颇有些如鱼得水之势。不过三部电影里都倾注了大量商业元素(同时也保留了他一贯的艺术追求),但总体水准和锐气大不如从前,商业和艺术两手抓,两手都不硬。
   2004年,张元开始了他的第九部电影,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看上去很美》。这是一部可以期待的电影,就像张元这个名字和这个人一样,十年后谁说不定就混出个大师来了。
  贾樟柯
  1994:《有一天,在北京》(纪录片)
  1995:《小山回家》(短片)
  1996:《嘟嘟》(短片)
  1997:《小武》
  2000:《站台》
  2001:《公共场所》(纪录片)
  获奖记录:2002年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2:《任逍遥》
  2005:《世界》
  2005:《聚焦这一刻之在那里》(3分钟短片)
   贾樟柯,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却是里头最“大师级”的人物。从最初民间传说里的《小武》、《站台》到进军戛纳的《任逍遥》,再到开拍之初就引起媒体广泛兴趣的《世界》,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受到影迷的高度关注。
   早些年的时候,民间小众的口头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小武”的名字,后来是以VCD刻录光盘的方式才使贾樟柯和他的《小武》广泛流落民间。
   贾樟柯最初是把《小武》的录像带寄给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论坛主席Gregor,结果意外地被他选上,并且大为赞赏,称贾樟柯为“亚洲独立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小武》讲述的1997年山西汾阳的一个故事。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陪歌女枯燥地压马路,与他从前的“同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每当城里风声看紧,小武总是被公安人员第一个看押起来。这部影片的悄然问世及它此后对中国青年电影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标志性的。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独立制片人并无二致,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
  娄烨
  1993:《周末情人》
  1996:《危情少女》
  2000:《苏州河》
  2003:《紫蝴蝶》
  2005:《颐和园》(进行中)
   娄烨,1965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阿西和李欣是高中同学也是相好,他们每周末趁李欣父母不在家时约会。不料事情被某同学告发,阿西愤而报复,失手将其打死,在1985年的一个周末被捕入狱。一次误会让李欣认识了拉拉,拉拉每个周末都邀李欣看电影,渐渐地他们成为情人。1993年阿西出狱了,他的突然出现给李欣的感情世界刮来了一股飓风。阿西打伤了拉拉,受伤的拉拉被晨晨救起,并被介绍到她的丈夫张驰所组建的摇滚乐队中任主唱。张驰和他的乐队成员的生活笼罩在焦躁、迷惘的情绪中,他们都面临着精神、事业和情感的困境。李欣说:“我们把自己当成社会上最痛苦的人。后来我才明白,不是社会不了解我们,而是我们不了解社会。”拉拉准备演出,阿西想去挑衅,在李欣的哀求下未果。李欣在两个男人之间奔波,精神上处于撕裂状态。拉拉愤而与阿西对质,一怒之下刺死阿西。不是生活变了,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变了,我们开始学着回过头来看自己和做过的事。若干年后拉拉出狱,迎接他的不仅有李欣、晨晨、张驰们,还有一个怀抱中的婴儿,婴儿名叫拉拉。他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周末情人》
   《苏州河》是一部没有太多包袱的电影,也是发生在上海却没有半点都会色彩的电影,上海不是东京,苏州河也不是东京湾,尽管再美丽的爱情神话,看起来都有独特发黄的色调。新旧交替的街道,阴沉的天空,晃荡的光影,悬吊的灯泡,破旧的船屋,走私的伏特加酒,还有不够炫的酒吧,这些都不构成美丽爱情故事的元素,但导演娄烨说故事的天分能让《苏州河》在完全没有场景包装的情况下,只藉由氛围就使剧情印象化,像糊在记忆底层的一片景窗,像是大梦初醒般悠悠缓缓。苏州河的美人鱼传说源自于一个少女跳河殉情的故事,在沉重的影片色调下,展开场爱情的追寻。女主角周迅一人分饰两角,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
  胡雪扬
  1990:《童年往事》(在校短片)
  获奖记录:1990年美国奥斯卡学院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1:《留守女士》 
  获奖记录: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1994:《湮没的青春》
  获奖记录:第1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
  1995:《牵牛花》
  1996:《罪恶》
  2000:《冰与火》
  2004:《麦子》(电视电影)
  2005:《上海王》
   胡雪扬,1963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留守女士》以独特的眼光关注一个独特的群体。影片采用了纪实的手法,带有生活流的特点。夜景较多,场面多为暗色调,影片人物、场景较少,场面调度比较精巧,避免人物动作上的重复。展示了都市和都市人的面貌。在较慢的节奏中揭示人物内心。
   《湮没的青春》,由他自导自演。影片的背景是在大都市,探讨了一些金钱,人性以及爱情。影片情节简单,重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仍然带有生活流的影子。胡雪杨在片中表演也较自然,应用了在校学习的成果。显示了他的才华。
  王小帅
  1993:《冬春的日子》
  获奖记录: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
  1997:《极度寒冷》(影片署名为:无名)
  获奖记录:1997年荷兰鹿特丹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1998:《扁担•姑娘》
  1999:《梦幻田园》
  2000:《十七岁的单车》
  获奖记录: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3:《二弟》
  2005:《青红》
  获奖记录:2005年第5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2005:《聚焦这一刻之寂静一刻》(3分钟短片)
   王小帅,1966年出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分配至福建电影制片厂。1994年因“七君子事件”成为自由职业者。
   男女主人公是一对青年画家。他俩自16岁起就一起上学,读大学,留校当老师。日子年复一年,就像一对老夫老妻,居住在酷似一座监狱的学校里,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卖画成了他俩唯一的希望,做爱成了一种义务和乐趣。女的为了从这乏味的牢笼中挣脱出去,联系出国的事宜,加上前途渺茫,这些加深了男的对周遭的一切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疲倦。后来,女的意外怀孕了,两人的关系随之紧密起来。手术后,男的带女的回东北老家,新的环境似乎短暂地令他俩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希望。然而冲突又随之而来,变本加厉。最后女的提前回去,离开了囚禁她的画室出了国,男的依旧回到旧生活状态中间,直至疯了。这是一部关注人精神崩溃的电影,演员由画家刘晓东和喻红出演,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被BBC评为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冬春的日子》
   17岁的阿贵从乡下来到北京,开始他的城市生活。他的梦想是买一辆山地自行车。阿贵给自己找了一个自行车快递的工作,当他就快要存够钱时,发现他的自行车不见了!他焦急地寻遍了整个北京,终于发现另外一个男人骑着他的自行车。他于是急忙追了上去,展开理论。但是,那个男孩是在跳蚤市场上买到他的车的,他们两个人,必须要商量出一个办法,一起使用那辆自行车……。按照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影片须经过电影局审查批准方可出境参赛,但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私自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赢得了一尊银熊奖。该片又成为一部被禁止在国内公映的电影作品,目前有消息报道,此片有望在近期内获得公映。——《十七岁的单车》
  管虎
  1993:《头发乱了》
  1996:《浪漫街头》
  1998:《夜行人》(《超级城市》系列,上下集,电视电影 )
  1999:《再见,我们的1948》(又名《古城童话》)
  2001:《上车,走吧》(电视电影)
  2002:《西施眼》
  获奖记录:2002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2003:《黑洞》(电视剧)
  2004:《冬至》(电视剧)
  2005:《生存之民工》(电视剧)
   管虎,1969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影片中体制与个人的对立,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语境的茫然和疏离。与同期第六代作品相比,其情绪的迷茫错失如出一辙,而摇滚乐带来的情绪宣泄则更为简单直接。对于一部试图寻找精神出口的处女作来讲,其中充满急切的宣泄与叛逆之情。——《头发乱了》
   《西施眼》作为地方政府投资的、带有广告性质的作品,在管虎的坚持下,没有刻意表现风情状貌,而是以当地景物和独特民风为背景,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女性在追逐梦想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与欢乐。其分段式结构使人物在各自生活进程中发生交叉与重合,显示出彼此联系而具互文性的格局,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基氏三部曲和《暴雨将至》、《爱情是狗娘》等影片形式探索的影响。管虎通过对影片气氛韵味的恰当把握、影像造型的不温不火,使作品既洋溢着诗意充沛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又保持了较强的艺术个性。
  路学长
  1994:《长大成人》
  1999:《非常夏日》
  2003:《卡拉是条狗》
  2005:《租妻》
   路学长,1964年出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0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
   既有影像上的别出心裁,又有叙事上的引人入胜,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留有影片《滑动门》、《疾走罗拉》的影响痕迹,但“化”得很好,几乎不露痕迹,在几次回忆性叙述中,张力颇具,悬念丛生。——《非常夏日》 
  李欣
  1995:《谈情说爱》
  1997:《我血我情》
  2001:《花眼》
  2003:《欲望边缘》
  2004:《自娱自乐》
   李欣,1969年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
   《谈情说爱》片中他大胆运用了三段式的结构,三个关于“爱”和“情”的故事,各自独立成章,同时又以人物的“巧合”将三个部分相互关联,达成统一。
  王全安
  1999:《月蚀》
  获奖记录:莫斯科国际电影大奖
  2003:《惊蛰》
  2005:《白鹿原》(进行中)
   王全安,1965年生于陕西西安,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月蚀》所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处在狂乱状态下的城市,也不是一群完全失去方向感的人。王全安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出了中国电影中少有的开放心态。他没有拘泥在所谓爱情、欲望、反叛、情感等等这些信手拈来的成套路的主题里。《月蚀》和这所有的一切都不相关,它想要做的是细微地重现在充满变数的生活中人们互相探询内心世界真实和真诚的意图,以及想要把握自己不可知的命运的不愿放弃的努力。影片中无须答案的神秘、对每个人物内心世界面纱式的细腻描写和主人公对未知谜团的努力探究,无不暗藏着一种感性的、执著的理想主义情绪。更加关键的是这些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强大雄厚的依托。同一个演员扮演的两个女人的故事,似真似幻,表现了人性的丰富复杂性以及人的生命的多重生活可能性和偶然性。这与《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中的现代主义主题的探索极为相似。——《月蚀》
  姜文
  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
  获奖记录: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1999:《鬼子来了》
  获奖记录:2000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2005:《小女人》
   姜文,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
   日本侵华战争中,撤退的中国军队在村民马大三家里留下两个黄麻袋,马大三发现其中装着一个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6个月过去了,中国军队不见踪影,村民们必须精心地看管住这两个俘虏不让敌人发现,而且还要防止俘虏察觉到情况的变化。村民们要求马大三解决这两个鬼子,但他却下不了手。鬼子向马大三提议,愿意以粮食来换取自由,这可以救济正陷于饥荒中的村民。马大三相信了这个在他家住了多时的鬼子,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一次双方互为友好的宴会在日本兵对村民的大屠杀中结束,村子也被烧成白地。《鬼子来了》是姜文在成功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第二部电影作品。影片在题材的深刻性与影像的丰富性上都达到了姜文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但他却在未经电影局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该片送往戛纳电影节参展,并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鬼子来了》
  赵燕国彰
  2001:《辨性》〈纪录片〉
  2001:《重心》〈纪录片〉
  2001:《恰同学少年》
  获奖记录:瑞典第13届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最佳观赏电影奖”
   赵燕国彰,1966年生于河北。199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年赴新加坡深造。1993年回国任中影联合摄制艺术中心编导。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定居并创立“a ART 5”影视工作室。2002年签约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恰同学少年》是一部关于青年人生存状态的电影,通过四位年轻人对于事业的执着追求,来诠释本片对于友情、爱情、理解与接受的独特思考与感受,以演员生活为载体,在叙述演员渴望扮演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角色这样一个看似平常故事的同时,用相对理念的创作手法延伸出故事背后所负载的社会命题——在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何种性别,在生命历程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角色错位,即本身所从事的与心中所向往的不能同步这样一个现实。而人正是在这样一种错位当中走完了生命的整个历程。
   这部原名叫《没事找事》的电影可谓历经磨难,从1997年策划剧本到2002年7月通过终审得以面世,其间数次由于资金问题面临流产。有人说这是一部非常规主流电影,有人说它是前卫电影,可是导演兼主演赵燕国彰却说,只是想抱着一个平和的心态讲述一些能够给人触动的故事,没有刻意追求另类或前卫。本片有着轻松而又略带伤感的艺术基调,关注平静表象下的生命力及汹涌理想。
  何建军
  1991:《自画像》(纪录片)
  1993:《悬念》又名《世纪末的对话》)
  1994:《邮差》
  获奖记录:荷兰鹿特丹电影节金虎奖
  1997:《风景》
  2000:《蝴蝶的微笑》
  2003:《蔓延》
  2003:《奖金》
   何建军(又名何一),1960年生,北京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
   何建军是1982年开始接触电影的。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家待业,临时性的在报社干过、做过建筑工人。何建军先后做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蓝风筝》等多部影片的副导演。
   黑白影调对比鲜明的画面、总是若有所失的年轻美丽的女精神病患者、莫名其妙的梦境,构图上的鲜明的表现主义特色等等,从中不难见出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电影的踪迹。(我们会联想到诸如《红色沙漠》、《奇遇》、《去年在马里安巴德》等影片)。——《悬念》
  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将两个一面之缘的人紧紧连在了一起。摄影爱好者康平(葛优饰)过去曾给女模特梦醒拍过照片,他把给她拍的一组照片命名为《蝴蝶的微笑》。当康平看到梦醒开车撞人逃走时,并没有立即报案,而是将受害者送进医院抢救。他不想破坏梦醒在他心目中的印象。于是他便用各种办法去暗示、提醒她,在这个过程里,两人彼此间又有了新的了解。最后,在康平的影响下,梦醒终于醒悟,良心发现。她脱下了美丽的时装,换上了囚服。——《蝴蝶的微笑》
   通过极为风格化的影像语言深入到了一个“偷窥者”的内心世界:敏感、焦虑、自闭而又渴求与他人沟通。导演通过对其个人隐秘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而成为人的深层精神世界的发现者。——《邮差》
  王光利
  1992:《我毕业了》(纪录片)
  1997:《处女作》
  2000:《横竖横》
  2000:《祭天大典》(纪录片)
   王光利,1966年生于四川眉山。1989年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同年,分配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1992年离开政治学院在北京有线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意大利国家二台等多家媒体任职。1997年创办东方东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王光利和几个朋友扛着摄像机,在几所高校中拍下了40盒录像带(1000多分钟),最后剪出60分钟的纪录短片。这个记录下青春的最后光华的片子,展示了那一代年经人对于生活、爱情、政治、性的种种观念。它是一部地下电影,没有公映过,但是在欧美的电视台与电影节倒争相播放,法国卢浮宫将此片拷贝收为馆藏。——《我毕业了》
   《横竖横》是一个关于下岗工人的影片。真实的人,真实故事。这是个很特别的片子,主要演员是自己演自己的,于是这个剧情长片带有些纪录片的面目。故事说的是几个下岗工人一起开了个公司,买彩票中了40万。其中“事业”的起伏,人事的变化。虽然是一个有戏剧性的故事,倒是说得很家常。《横竖横》让王光利从“地下”浮出了水面,这部影片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上影厂出了50万,王光利又去找了30万,于是以80万成本摄制完毕。片子通过了国家电影局的审查,也拿了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奖。
  孟京辉
  2002:《像鸡毛一样飞》
  2005:《聚焦这一刻之西瓜》(3分钟短片)
   孟京辉,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
   孟京辉是先锋话剧的代表人物,《等待戈多》、《我爱×××》《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中的犀牛》等经典话剧以其独特的先锋元素、尖锐的反讽和黑色幽默完美组合在艺术、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我们把这些话剧当电影来看(看话剧的光盘版),就会发现比拉斯•冯•提尔的《狗镇》好看的多。2002年孟京辉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
   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小镇上,黑鸡养殖场场长,一位曾经的诗人陈小阳一心想把北京人餐桌上的白鸡蛋都变成他的营养黑鸡蛋。某日,他迎来了自己远道而来的好友,一位失败的诗人欧阳云飞,小镇的宁静被这位不速之客彻底打破了。而对于逃离城市寻找新的理想的云飞来讲,这个小镇充满了神秘而怪诞的色彩,而接下来他遇到的一连串倒楣事更显得荒唐离奇。有着怪癖的孤独女孩方芳走进了云飞的生活。患有色盲症的方芳的理想就是离开这个对她来说是黑白的小镇。她爱上了云飞,但是爱情却不能让云飞振作起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云飞买到一张盗版光盘,这是一张具有神奇魔力的光盘,在它的帮助下,云飞终于梦想成真摘掉了没落诗人的帽子,一夜成名了。然而,一系列更为奇怪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永远兴高采烈的陈小阳忽然失踪了;黑鸡得了怪病;云飞对扮演一个诗人感到了厌倦,他把光盘丢到了鸡屎中,赶走了他真心喜欢的方芳,独自留在已经废弃的养鸡场。夜里,他梦见了鸵鸟,光盘和鸡屎。鸡屎被施到了田里,田里长出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真正的好诗,他和方芳拿着篮子快乐地在树下摘诗…… ——《像鸡毛一样飞》
  刘冰鉴
  1995:《砚床》
  1999:《男男女女》
  获奖记录:第52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影评大奖
  2002:《哭泣的女人》
  2004:《春花开》
   《男男女女》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阿清的老公对小波霸王硬上弓,后者一于反抗到底(虽则他是个同性恋)。阿清为了一个女的与老公离婚,也说离便离,行事比任何男人都要干净利落……影片平实低调的风格最能表明创作者的意图:第六代导演刘冰鉴不要拍一部用异国情调来粉饰自己、一味猎奇却又一味咬文嚼字来掩饰谄媚目的的电影。没有太大起伏的剧情背后,其实是想说明:在这个充满着压抑(与压制)的环境里,同性恋,不论是自觉抑或不自觉,正随时随地在发生着,不值得惊讶,也没有必要大书特书。不过,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它是一种权利,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要来的话,它会自然来,但却绝不能硬来。超低成本个人独立制作影片,探讨的主题是作家崔子恩一直关注和乐意谈论的,是对女/男同性恋开放而平和的态度。影片对中国公厕文化饶有趣味的一次"展示"。影片自1999年8月以来频频亮相于瑞士、法国、英国、瑞典、加拿大、韩国、奥地利的重要电影节,所到的展映活动中无不受人瞩目。——《男男女女》
   《哭泣的女人》说在北京打工的贵州女子王桂香,丈夫因赌博而动手打瞎了别人的眼睛,结果被抓了去坐牢。而王则被迫回到了家乡小镇,丈夫的离开,让这个脆弱的女人感到辛苦:除了要挣钱养家还有一个三岁的小孩要带。王桂香心里盘算着攒钱去把丈夫赎出来,但这对不懂任何手艺的她来说也不是件容易事。她过去的情人现在是镇上做殡葬买卖的老板,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丧婆。王桂香哭死人的名气越来越大 。就这样,请她的人多了,钱也挣的多了,她开始过上原来的衣食无忧的日子,还能时常给千里之外监狱里的丈夫寄去些补品。王桂香将足够的钱交给了监狱长,在家安心的等着丈夫回来的时候,结果噩耗传来,丈夫因为越狱,半路拒捕,被公安击毙。消息传到镇上,人们都在想这回王桂香可得大哭一场了,谁知她只是发呆,无声无息。但是第二天,在一个老板的葬礼上,她哭的死去活来,挣了不少红包……
  施润玖
  1992:《陕北》(纪录片)
  1993:《东北》(纪录片)
  1994:《上海》(纪录片)
  1996:《家》(纪录片) 
  1998:《美丽新世界》
  2000:《走到底》
  2002:《安定医院》(纪录片)
   施润玖,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施润玖早期拍过张楚、何勇、眼镜蛇、鲍家街43号、许巍等摇滚音乐电视。
   《走到底》是讲一个跑长途的司机在路上遇到一个姑娘,他把姑娘送到目的地。到了之后遇到一起抢劫案,劫犯抢了一个人的包,还把那人的车劫走了。后来这个司机发现姑娘要等的人就是劫犯,但女孩不知情,全是劫犯一人策划的。司机是姜武演的,女孩是莫文蔚演的,后来,警察和姜武一起去追劫犯。追上后劫犯挟持女孩,让姜武与女孩承认被劫,姜武无奈答应。劫犯逃掉了,在公安局里,姜武道出了一切……带有明显的好莱坞“公路类型片”的影响痕迹,但还是不无影像上的刻意追求,叙述也不是平庸的流畅,属于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的杂糅。——《走到底》
  金琛
  1999:《网络时代的爱情》
  2000:《菊花茶》
  2003:《三重门》(电视连续剧)
  2004:《复活》(电视连续剧)
   金琛,1969年生于浙江杭州。199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影片由三个相互独立又在剧情上相对关联的小故事构成:艺术学校女生毛毛坠入情网,与此同时,外校的理科生阿滨却一直暗恋着毛毛。毕业后,毛毛与同校的男友鹿林成了家并共同筹拍一部实验话剧,但困难重重。失去信心的毛毛远赴加州大学求学,鹿林则通过一位独居富孀拉到了赞助。一对有情人分道扬镳。数年后,感情失意的阿滨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叫露西娅的中国女留学生,两人交流日益增进。在北京机场相见时,阿滨发现露西娅正是当年爱恋的毛毛。当两人重拾情缘时,毛毛已嫁作人妇且身怀有孕的实情再一次粉碎了阿滨的梦想。——《网络时代的爱情》
  张扬
  1997:《爱情麻辣烫》
  1999:《洗澡》
  2001:《昨天》
  2002:《太阳花》(数码短片)
  2005:《向日葵》(进行中)
   张扬,1965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爱情麻辣烫》展现了当代城市人的爱情生活画卷。它以五个小故事组成整个影片内容的独特结构方式,包容和演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情感经历,全片由一对即将成家、激动而喜悦的年轻人准备结婚的过程中发生的几件琐碎小事来贯穿。片中的五个故事贴近现代生活、富有新鲜活力,观众可以从中体会到少年人朦胧的初恋滋味;感受到青年人轰轰烈烈的热恋;年轻夫妇婚后生活的平凡、平淡与幻想世界的差距;人到中年再次面对爱情考验时所上演的离婚大战;以及步入人生黄昏的老年人沐浴夕阳之恋的美好。影片在一个完整的故事当中嵌入了不完整的人生情感,以独特的结构、全方位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五个情感的片段《声音》、《照片》、《玩具》、《十三香》、《麻将》各自独立,由《结婚》的线索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多彩的人生。该片获得1998年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奖。
   《洗澡》叙述的是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在这个充满了自觉的表意冲动和象征冲动的故事中,朱旭扮演的充满古典意味的父亲似乎是传统人情、亲情的化身,他所从事的“洗澡”则为人们提供了吐纳众生的暖气融融的大家园,而常常出现在时尚广告中的濮存昕扮演的长子则是离家出走、下海经商的现代生活方式的符号指代。故事中儿子的冷漠与父亲的慈祥、画面中儿子孤单的影像造型与父亲饱满的构图设计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儿子对父亲“洗澡”的拒绝既是对父亲的背叛也是对传统的背叛。“水”在影片中是古老人伦传统明确的表意符号,它是人们渴望的甘露,在影片中明示的“上善若水”的导向中,我们甚至看到了导演整合第五代的勃勃野心。
  李继贤
  2001:《王首先的夏天》
   李继贤,1962年出生于辽宁。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至今。
   在西北灿烂的晴空下、闭塞山村中12岁少年王首先,因一个摄制组的到来而生活被彻底打乱,他不但迷上了拍电影,寸步不离跟着剧组,并由此激发了对外面世界的憧憬。这是一部表现中国边远地区农村孩子生活的艺术片。影片用朴实自然的电影艺术手法讲述了一个农村男孩的一段追梦之旅,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放映片。——《王首先的夏天》
  阿年
  1994:《感光时代》
  1995:《中国月亮》
  1997:《冬日爱情》
  2000:《呼我》
  2003:《黑水》(电视剧)
   阿年,1965年生于浙江。1983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编导专业,
  1987年分至浙江电影制片厂。1992年回至北京,开始独立制片人生涯。
   《感光时代》中就叙述了一个在物欲现实中意味深长的成长故事,他叙述了一个与商品社会格格不入的艺术青年在“父亲/精神”和“母亲/物质”之间艰难的拒绝与认同的"俄狄浦斯"式的徘徊和忧虑。
   《冬日爱情》体现的是生于1960年代的年轻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文化大革命这个中国历史上极其特别、极其尴尬的年代,青春期经历改革开放,成熟期又面临商品大潮,整体上他们是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大峡谷中穿行,这种穿行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超越历史、超越现实的勇气和力量。电影局认为原片名《城市爱情1997》语义含糊,建议改为《冬日爱情》。此后,影片又经过了近一年的修改和等待。对文革的反映,是电影局要求修改的主要部分之一;片中女主人公刘嘉英与大款的关系是眼下令人嗤之以鼻的“包二奶”现象;而刘嘉英与男主角马洪又是一种同居关系。电影局认为这两种现象会给青少年造成误导,最后,经过修改的影片将同居关系淡化成了婚姻关系。影片一改再改,迟迟未获通过,然后是导演私自制作电影拷贝,在未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情况下,参加了第45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因此受到了电影局的处罚,责令其收回拷贝,并暂停阿年导演资格,1999年因“青年电影工程”恢复拍片资格。
  章明
  1996:《巫山云雨》
  获奖记录:1996年第15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龙虎大奖
  2000:《晚安,重庆》(电视电影)
  2001:《秘语十七小时》
  邬迪
  1993:《黄金鱼》
  获奖记录: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青年电影奖
                  【新生代电影】
                         ——新锐导演群
   他们作为新生代电影导演并不广为人们所知,与张元、王小帅、贾樟柯、娄烨等第六代导演相比,他们是“压迫”的一代,同时也是新晋的一代。
   他们的电影大多数是2000年以后拍成的,是新城市、新农村的电影的中坚分子。程裕苏的《我们害怕》、《目的地,上海》,蒋钦民的《天上的恋人》,盛志民的《心心》、潘剑林的《早安北京》、杨超的《旅程》、王超的《安阳婴儿》、宁浩《香火》等是新生代电影的代表作品,大多也是他们的处女作品。这些电影作品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均有获重要奖项。
   下面这些电影都不约而同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叙事方向和叙事的可能性。
  程裕苏
  2001:《我们害怕》 
  获奖记录: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龙虎大奖
  2003:《目的地,上海》 
  获奖记录: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2005:《阁楼》(进行中)
   程裕苏,1996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1996年起涉足DV,是最早将DV引入国内的人士之一,1998年在上海创立影视制作公司,亲任MV及电视广告导演。
   《我们害怕》本片以21世纪初的上海为背景,以几个来自破碎家庭的20岁出头的孩子和一个离婚妈妈为对象,他们都没工作,没家庭,没地位,也没什么理想。古怪的爱情、打游戏机成瘾、上色情网站成瘾、药物依赖、金钱、前途、心理障碍、离婚等等问题笼罩着他们的生活。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又一个一个到来。他们彼此依赖,互相安慰。他们手无寸铁,只有友谊和这座动荡的城市。本片由棉棉编剧、主演。 
  一个男妓、一个女妓、一个母亲、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头幼犬、一个联防队员、一个老鸨、一个医生、一个节目主持人、一个小孩、一个大城市:互相反应、撞击,最终指向一个目的地——上海。——《目的地,上海》
  谢东
  1996:《备忘录》(短片)
  2003:《冬至》 
   谢东,196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
   谢东最早是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民警故事》做副导演,接着又拍过《北京爱情故事》等几部电视连续剧。在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影片里担任第一副导演。
   律师学志刚接手被公安局收审的慧东与其妻小白菜的离婚案,便得知自己的妻子新美已早有外遇。父母在学志幼年早已离婚,对稳定的婚姻和家庭的渴望使他选择了逃避,他极力挽回着濒临破碎的家庭;妻子新美却始终处于丈夫与情人如何选择的困惑之中。而小白菜犹豫是否为丈夫出狱交付巨额罚款,与学志的交往、相知也开始使她心乱如麻。也许是学志“真诚”的努力与无力的挣扎真的起了作用,妻子新美与其情人分手了,她祈求学志原谅她并重新开始,但是此时的小白菜似乎正期待着与学志新生活的开始……学志被家庭的现状及与小白菜的现实情感所困扰着。新美提议与学志签一份为期15年的生活协议,至少等女儿长大成人,面对眼前的白纸,作为律师的学志却不知如何下笔。 平淡无奇的生活被颠覆了。一切都没有结果。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冬至》
  楼健
  2000:《红色年代》(又名《父亲•爸爸》)
   楼健,1967年生于南京。1989年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美术学院。1991年起拍摄电视广告。1997年进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班导演专业学习。现是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
   《红色年代》是一部传达对人性的探讨和批判的影片。从一位兵团司令员的儿子在那个年代里骑摩托车撞伤一位老人拉开了影片的序幕,其中穿插了文攻武卫、破四旧、打砸抢等鲜明历史事件。影片采用了时空转换和意识流的手法,把历史时空,过去时空和现代时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充斥着暴力与颠覆的杂乱环境中,将人间真情娓娓道来。
  盛志民
  2002:《心•心》
   盛志民,1969年生。199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电力学院。组织过摇滚乐队,曾任贾樟柯的《站台》和陈果《榴莲飘飘》等多部电影的制片。
   如果说70年代人已经有了贾樟柯和王小帅的话,那么对80年代人生存状态的表达从盛世民这儿才刚刚开始。影片的背景是新世纪第一年的北京,两个十六七岁女孩的故事,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彼此又有呼应、对比与交织。上网聊天,接听色情电话、用脏话谈论处女膜,在饭桌上解决三角关系……想像中80年代出生的孩子的故事应该是十分新潮另类",但这些小女孩在导演的镜头下却显得那么无助、无望、无力和无聊。这个故事不会令你觉得悲哀、苦涩、或者愤懑之类。它只是让你有所触动或者说让你不太舒服。
  李玉(女)
  2001:《今年夏天》
  获奖记录:2002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亚洲电影特别奖”
  2005:《红颜》
   《今年夏天》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影片讲述了动物园的大象饲养员小群与服装店的小玲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由于母亲和另一个女孩的介入,她们之间的关系变的微妙而有趣,这部影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真实的展示了中国当代女性的生活和她们与社会的关系。在200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今年夏天》获得艾尔维拉•娜塔莉奖,这是第二个得到这个奖项的华人影片。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导演是张艺谋,获奖片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本来是一部地下电影,它能从地下走到阳光下面确是一件幸事。整部电影显得有些粗糙,毕竟,它只是一部4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而这种风格也恰好与生活的原生态接近,反而成了一种风格。
  《红颜》讲述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川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里,一个叫小云的姑娘十六岁便因偷食禁果产下一子。阴错阳差,在男孩十岁那年二人才得以相遇,此时双方并不知道彼此的身世,但天生的血缘关系使得两人走得莫名的“亲近”,直到真相大白,小云才终于面对是否要离开这个城市的痛苦抉择……
  李虹(女)
  1998:《我爱花子》(《超级城市》系列,上下集,电视电影 )
  1998:《伴你高飞》
  获奖记录: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3:《黑白摄影工作室杀人事件》(电视电影)
  获奖记录:法国汉斯国际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大奖
  2005:《聚焦这一刻之小小孵蛋》(3分钟短片)
  2005:《诅咒》
   李虹,女,1974年生于上海,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
  影片是关于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大男孩之间的友爱。小男孩毛毛是小学五年级的留级生,他酷爱昆虫并广泛收集,但课堂成绩不好,因此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父亲甚至为他找了家教,这名快要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有害羞的性格无法通过论文答辩、也无法找到女朋友,因而成为毛毛的小家教。这两个都“有问题”的小男人在一起时,他们面临的问题都解决了没有?或是怎样解决的?这就是电影故事的趣味所在。——《伴你高飞》
  杨超
  2001:《待避》(故事短片)
  获奖记录:2001年第5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会青年奖第三名
  2002年台北电影节国际学生电影竞赛银狮奖
  2004:《旅程》
   杨超,1974年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陆林是一名检车工人,他每天用铁锤敲打火车的轮子,凭声音听出车轮是否正常。陆林厌恶这个工作以及与之有关的所有人。为了逃避单独作业,他试图成为单位的篮球队员,最终失败了。对于陆林来说,惟一的逃避之处就是空军学院的废弃机场。在那里,他能听到飞机发动机空转试车时发出的笼罩一切的巨大声响。他是如此热爱这种声音,那是他彻底平庸的生活仅有的激情。这部影片试图描述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工人的焦虑感。当他被安置在一个毫无创造性的、重复劳动的岗位上时,儿时的理想成为他忍受平庸生活的惟一寄托。在他的心中,理想与现实的斗争始终存在,然而他只把这种斗争的焦虑状态本身作为生活的目标,永远保持一种与周围环境的紧张感,却从不为摆脱环境、实现理想做出哪怕一分实际的努力。他想逃跑,却连挪动脚步的力气都没有了。——《待避》
   《旅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路上”的故事,长陵县城高中的重读生思绪和小萍是一对情侣,他们在第三次高考落榜后离家出走,寻找致富的奇迹和自由的生活。在穿越中原大地的三次艰难旅程中,他们遇见了无数的人和事,见证了变化中的社会众生,最终,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也发生了缓慢而深刻的变化。思绪在旅程的结尾回到了县城高中准备第四次高考,小萍则一个人走向未知的远方。
  王超
  2001:《安阳婴儿》
  获奖记录:2001年第37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
  2004:《日日夜夜》
  获奖记录:2004年第26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最佳导演南特称奖、青年评委最佳影片奖
   王超,1964年生于南京。80年代在大小几个工厂做工,业余写诗,热爱电影。199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其间为《当代电影》、《中国电影周报》撰写外国电影评论。2000年发表中篇小说《安阳婴儿》。
   故事发生在公元2000年的河南省一个名叫“安阳”的古城。一个下岗工人,在夜市面摊儿收养了一个弃婴,因为婴儿的襁褓中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个呼机号,并说收养人每月可以得到二百元的抚养费。工人因此而结识了婴儿的妓女母亲,两人又因为孩子的缘故在交往中有了关系,最终生活在一起。工人在家门口摆了一个修车摊儿,照顾婴儿;妓女在工人的家中继续着营生。一天,当地黑社会老大突然出现,原来他得了绝症,他向妓女索要婴儿作为他家的后代,但妓女却坚决不承认这一事实。争执之下,工人误杀了老大被判死刑;妓女也最终在一次“扫黄”抓捕活动中被遣送原籍。而那在逃窜中不幸丢失的婴儿却回到了如转世归来的工人怀抱。——《安阳婴儿》
  唐晓白
  2001:《动词变位》
  获奖记录:2001年瑞士洛迦诺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导演)奖
   唐晓白,女,出生于1970年,北京人。北京大学毕业。后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再之后,于中央戏剧学院修读两年。经过一番乱七八糟的艺术实践,她终于将兴趣集中在电影上,先是场记,继而写剧本,现在做起导演。
   郭松,一个1989年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刚和学法语的女朋友租了一处破平房开始同居。他被分配到一个小工厂,因为对某些事情的抵触情绪,工作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来。以前的大学同学现在劳燕分飞,唯一相同的状态是大家都被眼前的现实生活困窘着。和女朋友新租的房子仿佛还算个存身之所。郭松越来越感到自己不可自拔地陷入一种琐碎之中,这使他的灵魂越来越随着一个陌生诗人留下的诗句远去。他和周围的人都忘不了那个逝去的激情夏季,而他们现在只能在萧杀的冬天承受所有令人作痛的后果。当然,也有一些东西实实在在地留下,比如捐款箱里的钱。它最终的下场是被大家心照不宣地分掉了。但是好像这更没引来什么好结果,就像郭松和他女朋友坐在搬家的卡车上那种面无表情的状态,有些东西无论如何也留不住了……——《动词变位》
  宁浩
  2004:《香火》
  获奖记录:2004年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录像竞赛”金奖
   宁浩,山西太原人。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香火》由宁浩自己出资的影片,由宁浩一人担任编剧,导演和摄影,在同学的帮助下,历时十五天,顺利拍摄完成。影片刻画了山西大同的平民生活,细腻地描写了为修缮坍塌的佛像而奔波的年轻和尚的故事。片中的演员也非专业出身,演得却恰如其分。香港著名影评人黄爱玲认为,影片表现了“在这个沸腾的年代,慈悲的我佛大抵和苍穹下的普罗众生一样疲于命”。
  张番番
  2002:《天使不寂寞》
   张番番,1973年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
   《天使不寂寞》讲述着两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在他们的面前,一面是真实而多变的世界,一面是纯洁或热烈的爱情。在理想与现实的天平上,他们将如何去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在爱情产生之后,他们总是不停地面临这样或那样的抉择,但可能会因此失去曾经的拥有,比如原来寄以厚望的感情,比如那已经拿到手里的“绿卡”。在这样的考验下,他们能否将爱情进行到底?在已经缺少了太多温情的现实世界里,精神的荒漠让更多人对社会和身边的世界是充满了惶恐!在这种惶恐之中,他们最后宁可舍弃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毅然决然地投身于的爱情则是感情最终升华的主要原因。所有这些感性和理性交织起来,贯穿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
  刁亦男
  2003:《制服》
  获奖记录: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青年电影奖”
  刁亦男,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毕业。
   《制服》的故事结构,叙事风格,影像处理,使我们捕捉到不同于以往中国“独立电影”的情绪。它似乎淡淡地让人联想起黄佐林在1946年的上海拍摄的一部电影《假凤虚凰》。但它既不是一个寓言也不是一部果戈理式的讽刺剧,而是对中国西部小城作了一次极好的观察和审视,并通过赋有幻觉般的精确视点,映显出当今中国的另一层面貌。
  张一白
  2002:《开往春天的地铁》
   张一白,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95年成立“同志工作室”,从事MTV、广告拍摄。2001年组建“深度光线文化传播公司”。
  刘浩
  2003:《陈默和美婷》
  2005:《聚焦这一刻之有钱难买乐意》(3分钟短片)
  陆川
  2002:《寻枪》
  获奖记录:第9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2004:《可可西里》
  获奖记录:2004年第17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陆川,1971年生于新疆石河子。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学习期间曾获中韩电影交流奖金。1998年进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2002年成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导演。
  蒋钦民
  2000:《葵花劫》
  2002:《天上的恋人》
  获奖记录:第1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滕华弢
  2001:《100个》
  2003:《情牵一线》
   滕华弢,199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马晓颖
  2002:《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2005:《我们俩》
   马晓颖,199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曾担任多部电视剧的场记、副导演。
  吴兵
  2001:《苦茶香》
   吴兵,199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制片专业,毕业后留管理系任教至今。曾任《黑骏马》制片。
                   【自由电影】
                       ——自由、自动、自主(自由电影)
   自由、自发、自主、探索、无限制、理想主义是自由电影的几大元件。
   自由——自由精神是一种反抗
   自发——自发争夺话语权利
   自主——民间融资,自主发行
   无限制——主要以个人的行为无限制进入电影
   理想主义——颠覆传统,表达内心理想极致
  高晓松
  2000:《那时花开》
  2003:《我心飞翔》
   高晓松,1969年生于北京。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1991年从清华大学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1992年投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落榜,随后在多家公司拍摄了多部广告片、短片。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1》,正式进入音乐圈。
   《我心飞翔》讲述了军阀混战时代一个女性和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三个男人一个是弃笔从戎,失败后心灰意冷,终老他乡的阴郁画家;一个是年轻有为,为革命战死的音乐学院学生;一个是始终渴望成为英雄的乡村教师。这三个男人把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对世界的看法通过爱情加在同一个女人身上,以此折射出面对家国沦丧、社会动荡时每个人的命运。这种命运表现出高晓松想阐释的“流逝”主题:一切都会流逝,爱情、生活以及命运都无法抗拒“流逝”。
  李春波
  2002:《女孩,别哭》
   李春波,沈阳人。1993年以一曲《小芳》红遍全国,同年出版发行的同名个人专集销量突破百万并摘取各地排行榜冠军。获1993年度全国十大最受欢迎歌手。1994年以一曲《一封家书》巩固了其在歌坛的地位。1996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深造。1998年出版发行个人专集《贫穷与富有》;同年在话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中担任角色。1999年在话剧《爱情故事》中出演男主角。
   徐枫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代表,面容娇好,收入颇丰,她的工作、收入、家庭等各方面条件足以让人羡慕。早该谈婚论嫁的她不但没有男友,对相亲之类的事(无论是电视相亲还是朋友介绍)也打不起精神。她经常会莫名其妙地突然产生一种特有的焦虑和不安,作为都市白领,她也不清楚自己这种情绪的由来。工作上的成就感、远到而来的父亲对她的关爱,都不能使她摆脱心理上的阴影。终于,工作中一次偶然的事件,使她的腿上打上了重重的石膏,她开始换一种角度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她的生活慢慢有了转机。与抚养一个孤儿的女友的相处、与相亲对象的意外重逢,使她开始重新体味生命和爱情。可是最终孤儿还是离她远去,与男友的关系也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徐枫一个人独自离开这座城市,想去寻找一种新的生命意义。可惜一无所获。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徐枫发现也许普普通通的生活最好。 ——《女孩,别哭》
  李扬
  1991:《妇女王国》(纪录片)
  1994:《欢乐绝唱》(纪录片)
  1996:《痕》(纪录片)
  2002:《盲井》
  获奖记录:2003年第5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李扬,1959年生于西安。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旅德继续学习电影至今。
   根据“老舍文学奖”作品《神木》改编。《盲井》大胆揭露大陆非法采矿场,罔顾矿工安全、草菅人命,欺上骗下,两个丧尽天良的闲人骗徒,先把盲流民工骗进矿场,制造意外杀人,再乔装民工亲人,向矿场雇主索偿,电影道出中国底层社会的贫穷,新旧价值观冲击的矛盾,有色情泛滥召妓做爱大胆场面,有只要有钱,公安也能配合遮天的台词,最让人心酸的一句对白,是横行霸道的矿场头子,用“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要怕死的工人住口。留德导演李杨花了4个月时间走遍几乎半个中国的煤矿场研究调查,全片深入地底矿区拍摄,最长一次拍摄达30多小时,演员饱受矿洞坍塌威胁,非职业演员出身的女主角中途不辞而别,幕前幕后几乎用生命做赌注。
  孟奇
  2002:《我最中意的雪天》
   孟奇,1972年生于河南郑州。1990年在河南武警总队洛阳支队服兵役,看守监狱。1993年复员回家,开过饭馆,做过演出,承包过行业晚会和时装晚会,后做独立制片人拍摄电视连续剧。1997年经营一家影视公司,做导演,拍专题片、广告等。
   《我最中意的雪天》改编自梁晓声的小说,这是个让人感觉沉重的故事。王君生是个倒霉的人,酱油厂要裁人,领导让他去劝职工下岗,结果被人报复,打成重伤。邻居状告房地产公司挡住了阳光,推举他出面交涉,却在背地里接受房地产公司的好处,好处自然没有王君生的份。他和妻子的希望全都放在儿子身上,为了让儿子进重点中学,他甚至在校长面前哭了起来。王君生的生活就跟他住的房子一样,灰败、没有希望,但还站着。因为他觉得自个儿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是很幸福的。
  潘剑林
  2003:《新娘》(纪录片)
  获奖记录:2003年香港独立短片和录像大赛影评人大奖
  2004:《早安北京》
   潘剑林,学过法律,做过商人,最后在一个算命的朋友的指引下做起了电影。
   潘剑林因为受《小武》影响而投身拍电影。《早安北京》里有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男主角的女友被绑架,被歹徒勒索一万元。但他却宁愿付三千多元给私家侦探老朱去查个水落石出。另一故事讲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嫖妓,却大耍暴力致使妓女的下体都撕破,结果赔了三千元就逃之夭夭。在社会生存的最底下层,谁关心过女人与妓女的感受?跟潘剑林前作《新娘》一样,对女性与社会机制的荒谬作了深入且浓烈的探讨,对城市流浪人与外来暂住人口的生活的关注,在建构贴近民心而独特的世界观之余,反映出现代城市的众生相。 ——《早安北京》
  于小洋
  1994:《生命的狂歌——诗人食指》(纪录片)
  1996:《迷岸》
  获奖记录:匈牙利梅地亚维夫电影节优秀奖
   于小洋,1962年生于北京。1980年开始摄影创作。1985年毕业于中华社会大学电影艺术系电影摄影专业。
   这是一部具有超常思维的意识架构的影片,在立体、广阔的艺术空间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通过对主人公的现实世界、魔幻世界和完全诗化了的留有残缺的青春记忆的童话世界这样三个时空的交错叠现,以人的潜意识的忽隐忽现和心理情绪变化为贯穿全片的叙事纽带和时空转换的依据,以此来表现世纪之交中的都市青年艺术工作者精神上的极度困惑、迷茫、灵与肉的分离和碰撞。尤其在揭示人的精神家园丧失主题上,主人公反复吟诗,脸色焦虑,隐现出商业化时代对人的灵魂的挤压下的变形。如果说该片蕴含着一个难解之谜,那就是人类认识自我之谜。——《迷岸》
  李娃克
  2002:《缝》
   李娃克,1959年出生,艺术家。199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班毕业,曾摄制电视剧《梁山人》、《欧阳予倩》、《当代红灯记》等。
   七十年代末一个叫向阳的青年工人,利用工作之便钻烂自己的左脚,借着休工伤假的机会练习绘画,一心想考入美术学院。一次他到朋友所在的美术学院写生,一个女模特勾起了他对往日的回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把正常的男女关系列为严肃的阶级关系,女人不能穿花衣、
  

2006-01-05 20:15:09  雨不亭 (北京海淀)

  哈哈,这篇文章发到这里来,大家看了一点没有新鲜感了!
  上面这些人都不新了!
  

2006-01-05 22:04:26  李名 (北京海淀)

  呵呵,所谓的新是指1960年代后的新导演
  文章还在补充之中,敬请关注~
  

2006-01-05 23:45:37  di7dai (北京)

  人都老了.名也老了!
  东西也老了/我们也老了/叫人记住那么主要?
  我想了.跳国贸明天我也是导演了!!!
  靠!
  

2006-01-06 01:10:06  老猪 (暫住中國)

  老掉牙了。弄点有新意的。像个东北大乱炖什么都混一块,也没有任何的判断力在其中。
  

2006-01-06 13:42:41  李名 (北京海淀)

  我想,对于导演评价还是留给观众去说,我只是客观叙述,中国有哪些导演,拍了哪些电影……
  

2006-02-02 13:49:19  王水 (上海浦东)

  可能来自百度居多,能不能加在《电影艺术词典》上?
  

2006-02-03 01:48:24  李名 (北京海淀)

  [quote]下面引用由王水2006/02/02 01:49pm 发表的内容:
  可能来自百度居多,能不能加在《电影艺术词典》上?
  [/quote]
  不太理解你的意思~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