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手机》:转型的阵痛
2003-12-21 13:07:07 Neveronline (戰國)
2003-12-21 16:18:35 和尚 (冰城)
[quote]下面引用由xzfd在 2003/12/21 12:23pm 发表的内容:
对于导演来说,对电影节奏的控制,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反应,几乎是不能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做到的。[/quote]
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的。
对于导演来说,对电影节奏的控制,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反应,几乎是不能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做到的。[/quote]
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的。
2003-12-24 14:30:22 kevliu
冯导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但毕竟还是大陆导演中有自己风格的一个,抛开一声叹息和手机不说,他的风格还是容易让大众接受并喜欢的,尤其是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
这年头,风格和个性是重要的,人人都想能出"cross-over",但不是人人都有这种能力的,冯导也不例外...
还是希望能看到我们喜欢的冯小刚。
这年头,风格和个性是重要的,人人都想能出"cross-over",但不是人人都有这种能力的,冯导也不例外...
还是希望能看到我们喜欢的冯小刚。
2004-01-02 16:41:32 echo (北京)
哪天冯导来交流在现场听到的几耳朵
冯导: 贺岁片的规距是我定的,你不要告诉我贺岁片该怎么拍,你自以为你掌握了一套贺岁片的规律,你就去照样弄了,但现在我告诉你,我不这么拍了,我这么拍,到现在,手机的票房就已证明原来的所谓的贺岁片的模式并不就是贺岁片的唯一法则,所以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冯导:给我一千万美金,我就能超过英雄。
我觉得片头哪一段只是冯导的营销策略,城市乡村都别拉下了。这才是冯导的精明之处。
但说到《一声叹息》手机这个片子的手机这个点是能看出冯导的敏感和商业头脑的,但是就故事而言,有点太拿手机说事了,而且故事也有许多细小的问题,个人感觉还不如《一声叹息》来得精巧,当然镱头语言是有进步。
冯导: 贺岁片的规距是我定的,你不要告诉我贺岁片该怎么拍,你自以为你掌握了一套贺岁片的规律,你就去照样弄了,但现在我告诉你,我不这么拍了,我这么拍,到现在,手机的票房就已证明原来的所谓的贺岁片的模式并不就是贺岁片的唯一法则,所以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冯导:给我一千万美金,我就能超过英雄。
我觉得片头哪一段只是冯导的营销策略,城市乡村都别拉下了。这才是冯导的精明之处。
但说到《一声叹息》手机这个片子的手机这个点是能看出冯导的敏感和商业头脑的,但是就故事而言,有点太拿手机说事了,而且故事也有许多细小的问题,个人感觉还不如《一声叹息》来得精巧,当然镱头语言是有进步。
“冯小刚”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中的一个独有的品牌,每年到了年底的时候,就会有无数电影观众等着他给大伙儿端上一道叫“贺岁片”的大餐,然后大家高高兴兴吃了它再去看春节晚会。
虽然俗,但成了民俗后,大家也就不能不把它当回事了。对于冯小刚来说,这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只要在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的呼声中走下去,冯导就能在他自己圈出来的这块地里继续称王称霸,估计短时间内是不会有人出来和他单挑的。
只是,对于干电影这行的人来说,在这条著名的“充满鲜花和陷阱的道路”上趟得久了,就难保人不会有什么想法。现在的《手机》一出来,大家就看出来了——冯导是打算转型了!
虽然冯导自己一再声称,只要在年底这个档期上映的电影就都算是“贺岁片”,但以普通观众的眼光来看,象《手机》这样的片子实在是有点和大家已经习惯的“贺岁片”搭不上界——有哪儿的贺岁片让人看了浑身冰凉的?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手机》是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但从贺岁片的角度来说,《手机》是一部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电影。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开始旁边的观众还努力地从电影中捕捉那些搞笑的场景和对白准备乐一下,可越到后来就越笑不出来,最后散场出来的时候,观众即使没到面如死灰的程度,也差不多可以说是汗流浃背了。
冯导这是怎么啦?大过年的怎么就不让我们痛快呢?
我的感觉是,这都是“转型”惹的祸啊!自从冯导被贴上了“大陆贺岁片第一人”的标签后,观众见了葛优就想笑,见了小刚就想乐,简直快成了生理反应了。但对于冯小刚来说,随着他在票房上的日益成功,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有些以前被压抑住的小想法就开始逐渐冒头了。《一声叹息》就是他的一次小尝试,但因为各种原因不是很成功,只好等待机会再重新来过。
而《手机》就是这个机会。不过对于任何导演和演员来说,既然是转型,那就一定会有弯路和歧途。我们很少能看到导演和演员转型能一次成功的,金凯利和梅格瑞恩一直到现在都没转过来,斯皮尔伯格和黑泽明最初的转型也都是失败的。虽然我们也希望冯小刚能一次就拿出让大家绝倒的大师之作,但眼下看来他这次是没走对路。
如果从冯小刚自己的电影创作历程来看,《手机》甚至都不能算是他自己的水准之作。和冯小刚以往电影的那种小品风格的剧本相比,刘震云在《手机》这个剧本上的努力还是很明显的,故事结构很完整,人物也还比较鲜明。虽然部分对白和剧情上还带着冯小刚本人的风格,但整体上来说这个剧本是一个基础非常好的剧本。
但是看完整部电影后,发现冯小刚他可能思考了很多方面,但最后在电影中体现出来的却实在是太少,甚至有可能和初衷相比已经走样了。在他目前这个情况下——电影局不干涉他的剧本,拍摄的资金基本上要多少有多少,手里还有国内最好的演员,班底也是国内一流水准——最后拍出来的电影还是这个样子,实在是让我不能满意。
从影片整体的感觉上来说,我感觉冯小刚在影片的整体节奏把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导演来说,对电影节奏的控制,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反应,几乎是不能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做到的。而冯小刚以前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小品拼贴式的结构,在影片整体节奏的把握上,即使有缺陷也不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在他以前诸多的电影中,人物和剧情的发展都是段落式演进的,只要把每个段落处理的足够精彩就可以满足观众娱乐的需要,很少需要通盘考虑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剧情的演变。但这次他拍的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甚至在影片开头还专门交代了主人公严守一的童年往事,而这个成长的环境也必然会对成年后的严守一为人处事的方式产生影响。但我们在整部电影中并没有看到前面的插曲对整个人物的性格变化起到什么作用。而对于刘震云小说中非常重要的“故乡”概念,在这部电影中也没有得到深化,只是简单地用“故乡”和“都市”做了符号化的对比,没有能够将刘震云原著小说中那种故乡与严守一灵魂深处血脉相连的关系体现出来。
这种对于人物和剧情整体控制上的缺陷,在几处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点上显得格外生硬,即使靠上字幕解说和冯小刚自己出来念旁白都没有能够弥补这种明显的断裂感。也就是说,当冯小刚面对一个比以前更庞大和复杂的时空关系时,他在调理时已经开始感觉到吃力了。还有另一种可能,在冯小刚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提起过,有可能是在拍摄时出于习惯或为了放心,他拍了不少按照他一贯路数走的戏份,到了剪辑阶段,他发现这些搞笑的噱头基本上是游离于这个剧情之外的,于是不得不痛下杀手剪掉这些场景,以保证故事的主体不受这些喜剧风格因素的影响。但这么剪辑的结果,就是在影片时空中留下了若干黑洞无法填补,导致剧情不得不跳跃着发展。
对于现在已经被称为“冯爷”的冯小刚来说,他现在也到了渴望表达更深刻思想内涵的阶段,而从他的人生经验和阅历来说,也该有这样的表达冲动了。从他近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温故1942》这个剧本来看,冯小刚已经开始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了。而《手机》应该是他开始尝试的第一步,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一些冯小刚试图用完整的视听语言进行庞大叙事的努力。但从《手机》中的表现看来,目前阶段的冯小刚对于电影的认识和对技术的掌握已经开始制约他的表达了。现在他面临的就是——熟练的工匠是可以靠努力学成的,但成为大师就要靠天分了。当冯爷隐隐显露大师迹象和趋势的时候,他有点象百尺危楼上的顽童,虽然抬手可摘星,但天堂地狱只差一线。
而我们就是楼下的看客,着急也没用。是福是祸,只能看各自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