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用泪水浇灌理想之树——安杰依.瓦依达《一代人》
2005-10-14 20:11:00 来自:
死在当下
[这个贴子最后由死在当下在 2005/10/15 04:13am 第 2 次编辑]
[watermark]开场:
1、(从右至左环摇)空地,工厂,行驶的火车,踢球的一群孩子,鸽子,砖房,在跳绳的孩子,街道,人们来来往往…… (舒缓的音乐)
(移,推)山羊,母亲给小孩穿裤子,一老者倚着柴堆吹着音乐……(固定)三个年轻人在玩小刀游戏,都很开心。(画外音:我出生在贫民区华沙市郊,我在贫困中长大,在这里我交到最初的朋友,学到最初的课程。我总是表现得象个孩子,因为我分不清朋友和敌人。我太容易相信人,凭借我强健的腿和有力的拳头。妈妈用短项圈套住我,希望我去干活,但是我认为这是典型的女人式的唠叨。相反我喜欢和伙伴们玩刀,我知道一些技巧,我很擅长把刀投到我的地图上。但是科斯泰更棒,他能用刀做任何事情。但这不是我们唯一的职业,1942年,德军通过火车把供给运输到东方去,我把煤扔到车下,感觉象是真正的爱国的贼)
2、(固定)一列火车从桥上驶来,三人站在桥下看。(横摇)三人爬上山坡,向行驶的火车奔去。
故事梗概:
二战期间,斯塔奇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与战友杜洛塔、加西奥一起战斗。后来,加西奥牺牲,杜洛塔被捕。一批新人又加入了组织。
结尾:
1、(固定,中景)斯塔奇独自坐在石头上沉思。远处一个人走过来,看了看斯塔奇兜里的报纸,然后走到斯塔奇面前,伏下身。(陌生人:你卖羽毛吗? 斯塔奇:是的,我卖羽毛)陌生人立即回身吹了声口哨,同时把手一挥。
2、(全景)一群人走过来,有男有女。
3、(近景)斯塔奇咬自己的手,无声地哭泣。过了一会儿擦拭掉泪水转过头去看。
4、(全景,仰视)一群年轻人面带微笑,目光看着前方。
剧终
又是一部关于追忆的电影,追忆有甜有苦。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苦不足于暴行肆虐集中营之后直面的视觉承受,也不足于《美丽人生》中罗贝尔托.贝尼尼带给我们的先甜后苦,且浓郁的苦。这部电影总的来说味道是苦的,即使有一丝甘甜,也是浅尝即止。结尾处,电影采用了开放式,一群年轻人象征着革命的希望,一批前辈倒下了,后辈们又补上,生生不息。是希望冲淡了枯味,不至让我又陷入到自找“苦”吃的境地之中。
斯塔奇作为一条线贯穿整部电影,由他引出了塞库拉(一名共产党员)、杜洛塔(地下抵抗组织的一名领导者)、加西奥(开始不愿参加革命,后来英勇地牺牲了)可以这么说,斯塔奇和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有关系。这是导演,也许是鲍克曼.契斯科(原作者)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电影通过对一支波兰抵抗组织的特写,再现了二战的中后期,华沙犹太区起义前后(☆1943年4月19日,波兰犹太人为反抗被纳粹运往特雷布林卡死亡营而举行起义,犹太人战斗组织和几支独立的犹太人游击队,用手枪、步枪、机枪以及土制炸弹与德军展开战斗……经过28天的战斗,德军死伤几百人,华沙犹太人约1.3万人牺牲,华沙犹太区不复存在),波兰左翼抵抗组织的活动面貌。1939年纳粹占领波兰以来,波兰便涌现了很多地下抵抗组织,他们在沦陷区秘密地行动着。时局影响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包括导演本人。他们由懵懂到信仰,由莽撞到老成,都是爱国情怀使然。透过电影,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对导演的影响,斗争是当时工人唯一可做的。对德军带给波兰民众的灾难也做了极为现实的描写(德军驱赶百姓扛着铁楸去上工,其中不乏老人、妇女;不问青红皂白地鞭打斯塔奇;在燃烧的房子旁边,德国人修建游乐场尽情地玩耍;工人上班沿途的一排电杆上吊着抵抗组织者的尸体……)我们看到尚且揪心,更何况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波兰人?当然,现实比上述情景更为残酷。战争的后果是未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
影片塑造了三个英雄:斯塔奇、杜洛塔和加西奥,他们为理想奋斗着,即使献出生命。其实每个革命者心中都是怕死的,无论口头上说得如何斩钉截铁。生命消逝了无论再崇高的理想都将化为乌有,这一点革命者应该很清楚,任何革命者都在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性命。当说出“杀了我吧”,只出现在涉及党派利益之时。革命就是理想主义,理想代表着未知,这也是让人感到恐惧的地方。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自己的信念,是否沿着大方向往前走,如果开始偏离了一小步,到后来就很可能离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在这里,将斯塔奇们称为抵抗者似乎更为恰当些。
人物:
斯塔奇——出生在贫民区,觉得自己象一个孩子,因为他分不清朋友和敌人,很容易相信人。对于生活也没有什么追求,平时和朋友就干些偷纳粹运送的煤的事。一次偶然,遇到了塞库拉,由塞库拉引荐到了工厂做工。对工厂老板取悦纳粹的行为表示反感,但不影响他对工作的态度。从塞库拉口中,知道了马克思,令他参加斗争的思想开始萌芽。后来,由塞库拉引荐,又认识了杜洛塔,参加了人民卫队,开始走上斗争的道路。看到自己的同胞被驱赶,自己也被辱骂鞭打,激起他对德军深深的憎恨。因此,在队伍中表现得积极、勇敢。当然,开始经验不足,在自己的地方和加西奥一道枪杀了打骂自己的德国军人,虽然是加西奥在情急之中开的枪。还好没引起德军的怀疑。之后又参与抢纳粹车、营救塞库拉等人的行动……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抵抗者。他与杜洛塔相爱了,两人难得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第二天,杜洛塔便被秘密警察逮捕。看到新的一批青年加入队伍,其中也有一对恋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与杜洛塔的影子,今天甜蜜地站在一起,明天可能就阴阳相隔,这是极为残酷的现实。也想到“不能活着看到我的将来……”(斯塔奇语)下一步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种莫明的恐惧盘旋在心底深处。但他仍坚持着自己的意念,从刚出庐的毛孩擢升为别人的导师,继续为理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导演很诚恳的塑造了这个人物,是当时无数觉悟性较高的青年们的真实写照。
杜洛塔——她的出场安排在学校。学生们下课,她号召同学们加入人民卫队。仰视拍摄将她的形象塑造得威风凛凛,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她是这群青年们的政治导师,始终站在比大家高一层的地方,大家对她也是心怀尊敬。如果仅仅是如此表现就太平面化了。导演又从一些细节着色描写:一是同志们劝她离开自己的家,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时,她迟疑了,因为她习惯了这个地方。她一直给人是成熟果断的印象,此时却见一种少女般的怀旧情结,显示了她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战胜了对现实环境理性的思考。也是这感性化的决定导致了她的最后被捕,这是她的最大的缺陷。她对爱情也充满憧憬,斯塔奇对她来说是道亮丽的风景。从他们第一次见面要分手时,一个心形的照相模型将二人框在其中;从开会时杜洛塔看着斯塔奇的眼神;从斯塔奇骑车载着杜洛塔……都预示着两人不同寻常的感情(当然从斯塔奇的角度导演也表现出他对杜洛塔的感情),无论现实如何险峻,都掩饰不了作为女人、一个年轻女人的自然情感流露。
加西奥——我对这个人物颇有好感。他是一个自尊心强、狷介之人。从他一出场就体现了他的基本性格(斯塔奇向加西奥问好。加西奥问:学徒?斯塔奇点点头。加西奥不高兴了:不要只是点头,别人问你,你就回答!)后来以前辈身份告诉斯塔奇不要相信任何人,告诫他摆脱麻烦完全靠自己。使斯塔奇对他产生好感,因此斯塔奇想召集人加入人民卫队,第一个就想到了加西奥。但此时加西奥以要照顾父亲为由拒绝了。分析他此时的心理状态:之前刚在上班途中看到了沿路挂着抵抗军人的尸体,还有纳粹的告示。使他能清楚的认识到加入人民卫队的后果,因此他迟疑了(导演在此处让加西奥在拒绝说‘不’之前故意停顿了几秒钟,一下就把迟疑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了)说明加西奥的内心是动摇不定的,因为他自诩为共产主义者。斯塔奇在临走前说了一句话无疑给他当头棒喝,敲醒了他。那就是“共产主义者是战斗的”。后来斯塔奇被纳粹鞭打了之后,加西奥义无反顾地参与报复。缺乏冷静而枪杀了纳粹,被斯塔奇批评了,认为他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对此加西奥耿耿于怀,认为伤了他的自尊。也对杜洛塔的指责表示不满“我讨厌这些,德国人,该死的战争,还有你们”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只是老百姓,什么都做不了。但种种事实驱使他隐忍的正义之情浮现出来,决定参加人民卫队。在营救塞库拉等人时,为掩护众人离开,独自与纳粹周旋(在躲避追捕的过程中,加西奥经过一个画廊,画商身上挂了两幅画,其中一幅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画作,画的是圣母抱着耶酥。构图与拉斐尔的<大公爵的圣母>极为相似,有模仿之嫌。不过都表现了人们期待圣母对众生的爱。导演用此画必有意图,暗示着祈求加西奥的平安)结果却是加西奥走投无路,英勇地牺牲了。导演对加西奥着墨不少,可见对这个人物的重视。
印象:
一、一根烟的作用。开会这场戏,如果镜头横摇将与会者逐个带入镜头显然落入俗套。如何能一开始就清晰地交待场景并不落入俗套?要能找到牵动所有人的线。这里,导演用的是一根烟。一人吸一口,一个接一个,经过一圈,便将所有与会者都纳入镜头。
二、结尾处,斯塔奇从杜洛塔住的楼上下来,从一个门里出来一个拿扫帚的人,看了一眼斯塔奇。似乎这个人物安插得毫无意义。斯塔奇买早餐回来,正是这个人将斯塔奇叫到屋里,从而躲过了秘密警察。在这里想说的是,基本上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意义,胶片中的每一分“土地”都不应被浪费。在构思剧本时就应想到这些细节人物的安排,他们往往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试想,如果没有这个拿扫帚的人物,斯塔奇该如何不被纳粹发现?
国别:波兰 片长:83分钟 出品时间:1954年
附录:安杰依.瓦依达访谈录
在1954年,我开始拍摄《一代人》。这部电影刚开始准备由亚历山大.福特执导,但是他当时认为还有一些其他的题材,所以他认为不一定要拍摄这部电影,因此他让我制作这部电影。同时,我焦急地等待着我的第一部电影。我当时刚刚毕业,精力旺盛,迫切希望去拍摄。《一代人》是鲍克曼.契斯科所写的一部小说,它讲述了左翼抵抗运动,这本书被政治权威人士认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他们希望把这本书拍成电影。《一代人》实际上是由我改编的,鲍克曼.契斯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实际上,改编是在我们拍摄电影时成形的,因为我们想通过使用电影画面和情景来讲述一些东西,所以我们从书中查找任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种效果的内容。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监督,其中包括政治权威人士。我们拍摄了场景,然后又不停地修改,再修改,从我们的观点看,直到它们达到了一种吸引人的电影效果。早先批准的电影剧本与最后搬上银幕的电影有很大区别的原因……在这里我想说明重要的一点:从做出决定拍摄这部电影开始,直到电影发行,在这段时间,我们真正的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实在是太好了。原因就是负责这部电影的人既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电影业管理人员,而是团队的艺术总监——亚历山大.福特。自从福特忙于自己的事情以后,我们开始全速拍摄这部电影。重要的是我想办法把我的朋友集中到一起共同进行这部电影的制作,所以对于拍摄这部电影的每个人来说都是首次登场。这是契斯科第一次写电影剧本;我第一次担任导演;卡兹米尔.库兹第一次担任助理导演;杰斯.尼普曼第一次担任电影摄影师;罗曼.波兰斯基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所以大家都像兄弟一样,我们都感觉到这是我们自己的电影。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把电影的名字改为<一代人>,因为制作这部电影的人士是新一代的电影摄制者,我们拍摄这部电影出于我们的艺术爱好,我们所喜欢钦佩的东西,我们很喜欢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这变成了我们的灵感。德西卡或者罗西里尼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当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就看了<老乡>这部电影,它讲述了美国人是如何进入意大利的。一部很好的电影,我们究竟喜欢这些电影中的什么呢?我们喜欢这些事实,他们讲述了普通、贫穷的人们。在德国占领期间,我们就象这些人一样。<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老乡><偷自行车的人>……这些电影都是关于我们的事情,我们可能都是知识分子,但突然我们在街道上发现了自己,变成了手工劳动者。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讲述人们,这很贴近我们的心。这种写法在<一代人>中也有所体现。还有一些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是它以真实的内部构造,真实的街道为背景,这并不是一个创造出来的世界,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突然间我们想:这怎么可能呢?在意大利,阳光总是很明媚,但是这从没有出现在这些电影中,窗户外面总是灰色的天。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在灰色天气中拍摄,我们非常清楚。在那些日子,波兰的摄影人员们会拍摄其他电影,如果空中没有云,他们是不会拍摄的,工作人员会一直等到空中出现云,他们会把这种情况叫做金属片,意思是没有云,就象无表情的长方形。但是我们不去等,因为我们相信这是我们的制片风格。我们会在雨中以及各种环境中拍摄。
杰斯.尼普曼是<一代人>的摄影师,他非常杰出,很有创造力,在制作这部电影时表现得很有勇气。因为实验室根本不想接收这些材料,他们总是写报告说材料有缺陷,说材料不是感光过度就是底片曝光不足。但是我们仍继续拍摄电影,因为我们不需要花费什么,他们会支付我们的花费。他们不可能提供我们需要的所有东西,只是提供我们生存的必需品,一直到完成电影拍摄。材料不会耗费我们什么,所以制片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严格的监督。
因为有时拍摄一个场景时,我们需要拍摄两次,我们可以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去拍摄,同时因为我们有很多时间去准备拍摄场景,因此在那次拍摄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制作电影。我在学校里并没有学习如何制作电影,直到我真正面对困难的任务时我才学会去制作。我们非常想制作出各种效果,但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因为战前波兰的电影业已经不存在了,而且那种需要以前也不存在。卡兹米尔.库兹首先想到如何让子弹在演员的身体上爆炸。正是他的这个发明在以后的电影拍摄中用了很长的时间。他制造了很特别同时也很危险的金属雷管,用布包起来,里面有一些假血。金属雷管上有一根电线,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在附近引爆它,我们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因为这种金属雷管在爆炸时可能会击中演员,所以我们不会在靠近演员头部的地方使用它,而是使用在胳膊上或离头部较远的地方。我们总是不能确信它会不会起作用,但这是一种很好的效果,你可以看到子弹击中他。卡兹米尔.库兹这项发明被所有波兰的电影界所采用,当然,这些发明也很危险。但是当时我们都很年轻,并没有想太多。在<一代人>中,我们用实弹射击,因为当时没有假手枪。在射击后还可以继续装弹。假手枪一次只能射一发子弹,但我们想让子弹连发,所以我们使用了实弹。<一代人>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塔德斯基.简斯萨在一个酒吧里用枪射杀德国人,当时有一个很大的沙袋,演员坐在那里,准备好摄影机,操作员站在摄影机后面。演员向沙袋射击,使用实弹。今天当我想起这个场景……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毕竟成功了。
在那个时候,政治局当时有着最高的权威,他们会审核这部电影。当时每年会制作三四部电影,所以政治局可以认真审查。我还很清晰的记得我是如何被召唤的。在我制作第一部电影时,我27岁。亚历山大.福特是艺术总监,我是导演。我们两个都要去见评审,那部电影的政治局。他们第一项拒绝的是什么呢?他们说这些人不是明确任务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他们是社会放逐者。我还要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情,有关审查的事情。这个年轻英雄的朋友是一个年纪较大的,有经验的工人,他是一个共产党,在共产党地下活动中扮演一个角色。他引用了马克思主义中介绍的一段。我想这个观点很好,我自己也在建筑工地上工作过,收入很少,遭受剥削,所以这个主题很接近我。但是在审查电影时,他们说,不,这个场景需要删掉。我说,为什么?怎么了?他们不想说出真相。但问题是这个场景会让观众大吃一惊的。这次留着大胡子的卡尔.马克思,还有一样东西叫做剩余价值,但是并不是资本家把它们拿走了,而是你们的政府。因为那个原因,他们不想让这个场景存在。这个场景最后还是留下来了,我最后赢得了争论。但如果是今天就很有趣。这看起来好象是导演在电影中加入了一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课程,同时,我在制作时充分认识到我在做什么,因为我相信这会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到电影被控制已达到这种程度真的很有趣。当然,有一些场景被删掉了。其中有一段兹比泽.塞布斯基的场景,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反面角色,但是他们不想在银幕上看到这个。一个人可以享受到用完全的自由来制作电影,但是当发行的时候,它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制度,而且没有任何余地可讲。但是我们的老同事所引进的制度,也就是电影合作制度,真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当中央委员会的同志攻击我时,说这部电影讲的是社会放逐者时,这时,亚历山大.福特,我的艺术总监,他站起来说道,同志们,在意识形态上我们都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团结在一起。所以他在这里与他们保持一致。但是,在艺术上,我们的品味可能有所不同。我认为他很有勇气,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人会说得这么直接。正因为这个,在某种意义上,我的电影获救了。他们没有再召唤我了,而召唤了他。他删去了我的电影中的一些场景,我也没有再说什么。他们不能把这部电影用在10周年的庆典仪式上,因为他们感觉这部电影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效果,所以连续几个月,这部电影一直在等待裁决。
后来这部电影放映了,但它已经洗去了那些权威们所说的它是一部意识形态电影的污名了。当我看到了这部最终的<一代人>时,我感觉到这真是一个完全的失败。我们努力去实现一些东西,一些本应该发生的东西。我们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在银幕上看到的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电影。其他人开始看到了电影中的一些杰出之处,但是我的印象是我要停止电影制作,我以后不会再拍电影了。因为结果总是和我所想的差别很远。我向人们展示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各种的政治取向……然而我认为,这些不是家乡军,但确是其他的组织,他们在牟取暴利,他们是一些小的组织,在左派和右派之间牟取他们自己的利益。我很天真,没想到他们会以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他们会被认为是家乡军,因为你们需要认识到,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战争期间有许多地下组织,他们有自己的军队力量,其中一些是极端的右翼力量。还有一些组织,他们有自己的军队。这就是我没有看到它们与家乡军之间的关系,而我自己确是一个家乡军。今天对我来说很难知道那是不是我制作电影应付出的代价,但是在过去的日子,我并没有意识到。
不久前,可能是两三年前,我遇到了马瑞克.爱德曼,他是华沙犹太区起义的领导者,他告诉我在起义后他是如何获救的故事,以及一个左派游击队是如何救他的。他讲到,他们是如何钻进下水道,在某一个地方人们是如何等到他们的以及窨井盖是如何掀开的,这些人是如何从下水道救他们出去的,以及把他们送上卡车,开过整个城市,送出边界……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获救。他今天还活着。我不知道这些事情,契斯科书中就是这样描写的,我们就是根据这个拍摄这些场景的。突然间我们发现这就象马瑞克.爱德曼所描述的那样。很多场景都象这部电影中的场景,这些可能是最有说服力,最精彩的场景。例如旋转木马靠近犹太区的墙壁,犹太区在那里燃烧,而旋转木马继续在旋转。孩子们还在玩,不光是孩子,还有成年人;当德国人在电线杆上绞死了一些人的时候,所以那些工人在他们上班的途中,会走到电杆下,并知道如果他们造反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我非常苛刻地评价了这部电影,但同时我没有考虑到那些保留了过去,很多真实的场景,也就是在德国占领和战争的那个时期。这些院子是什么样的?这些工厂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德国人在街道上都干了些什么?这些在电影中都真实的被描述出来。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到今天还有价值的原因。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atermark]开场:
1、(从右至左环摇)空地,工厂,行驶的火车,踢球的一群孩子,鸽子,砖房,在跳绳的孩子,街道,人们来来往往…… (舒缓的音乐)
(移,推)山羊,母亲给小孩穿裤子,一老者倚着柴堆吹着音乐……(固定)三个年轻人在玩小刀游戏,都很开心。(画外音:我出生在贫民区华沙市郊,我在贫困中长大,在这里我交到最初的朋友,学到最初的课程。我总是表现得象个孩子,因为我分不清朋友和敌人。我太容易相信人,凭借我强健的腿和有力的拳头。妈妈用短项圈套住我,希望我去干活,但是我认为这是典型的女人式的唠叨。相反我喜欢和伙伴们玩刀,我知道一些技巧,我很擅长把刀投到我的地图上。但是科斯泰更棒,他能用刀做任何事情。但这不是我们唯一的职业,1942年,德军通过火车把供给运输到东方去,我把煤扔到车下,感觉象是真正的爱国的贼)
2、(固定)一列火车从桥上驶来,三人站在桥下看。(横摇)三人爬上山坡,向行驶的火车奔去。
故事梗概:
二战期间,斯塔奇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与战友杜洛塔、加西奥一起战斗。后来,加西奥牺牲,杜洛塔被捕。一批新人又加入了组织。
结尾:
1、(固定,中景)斯塔奇独自坐在石头上沉思。远处一个人走过来,看了看斯塔奇兜里的报纸,然后走到斯塔奇面前,伏下身。(陌生人:你卖羽毛吗? 斯塔奇:是的,我卖羽毛)陌生人立即回身吹了声口哨,同时把手一挥。
2、(全景)一群人走过来,有男有女。
3、(近景)斯塔奇咬自己的手,无声地哭泣。过了一会儿擦拭掉泪水转过头去看。
4、(全景,仰视)一群年轻人面带微笑,目光看着前方。
剧终
又是一部关于追忆的电影,追忆有甜有苦。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苦不足于暴行肆虐集中营之后直面的视觉承受,也不足于《美丽人生》中罗贝尔托.贝尼尼带给我们的先甜后苦,且浓郁的苦。这部电影总的来说味道是苦的,即使有一丝甘甜,也是浅尝即止。结尾处,电影采用了开放式,一群年轻人象征着革命的希望,一批前辈倒下了,后辈们又补上,生生不息。是希望冲淡了枯味,不至让我又陷入到自找“苦”吃的境地之中。
斯塔奇作为一条线贯穿整部电影,由他引出了塞库拉(一名共产党员)、杜洛塔(地下抵抗组织的一名领导者)、加西奥(开始不愿参加革命,后来英勇地牺牲了)可以这么说,斯塔奇和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有关系。这是导演,也许是鲍克曼.契斯科(原作者)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电影通过对一支波兰抵抗组织的特写,再现了二战的中后期,华沙犹太区起义前后(☆1943年4月19日,波兰犹太人为反抗被纳粹运往特雷布林卡死亡营而举行起义,犹太人战斗组织和几支独立的犹太人游击队,用手枪、步枪、机枪以及土制炸弹与德军展开战斗……经过28天的战斗,德军死伤几百人,华沙犹太人约1.3万人牺牲,华沙犹太区不复存在),波兰左翼抵抗组织的活动面貌。1939年纳粹占领波兰以来,波兰便涌现了很多地下抵抗组织,他们在沦陷区秘密地行动着。时局影响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包括导演本人。他们由懵懂到信仰,由莽撞到老成,都是爱国情怀使然。透过电影,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对导演的影响,斗争是当时工人唯一可做的。对德军带给波兰民众的灾难也做了极为现实的描写(德军驱赶百姓扛着铁楸去上工,其中不乏老人、妇女;不问青红皂白地鞭打斯塔奇;在燃烧的房子旁边,德国人修建游乐场尽情地玩耍;工人上班沿途的一排电杆上吊着抵抗组织者的尸体……)我们看到尚且揪心,更何况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波兰人?当然,现实比上述情景更为残酷。战争的后果是未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
影片塑造了三个英雄:斯塔奇、杜洛塔和加西奥,他们为理想奋斗着,即使献出生命。其实每个革命者心中都是怕死的,无论口头上说得如何斩钉截铁。生命消逝了无论再崇高的理想都将化为乌有,这一点革命者应该很清楚,任何革命者都在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性命。当说出“杀了我吧”,只出现在涉及党派利益之时。革命就是理想主义,理想代表着未知,这也是让人感到恐惧的地方。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自己的信念,是否沿着大方向往前走,如果开始偏离了一小步,到后来就很可能离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在这里,将斯塔奇们称为抵抗者似乎更为恰当些。
人物:
斯塔奇——出生在贫民区,觉得自己象一个孩子,因为他分不清朋友和敌人,很容易相信人。对于生活也没有什么追求,平时和朋友就干些偷纳粹运送的煤的事。一次偶然,遇到了塞库拉,由塞库拉引荐到了工厂做工。对工厂老板取悦纳粹的行为表示反感,但不影响他对工作的态度。从塞库拉口中,知道了马克思,令他参加斗争的思想开始萌芽。后来,由塞库拉引荐,又认识了杜洛塔,参加了人民卫队,开始走上斗争的道路。看到自己的同胞被驱赶,自己也被辱骂鞭打,激起他对德军深深的憎恨。因此,在队伍中表现得积极、勇敢。当然,开始经验不足,在自己的地方和加西奥一道枪杀了打骂自己的德国军人,虽然是加西奥在情急之中开的枪。还好没引起德军的怀疑。之后又参与抢纳粹车、营救塞库拉等人的行动……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抵抗者。他与杜洛塔相爱了,两人难得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第二天,杜洛塔便被秘密警察逮捕。看到新的一批青年加入队伍,其中也有一对恋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与杜洛塔的影子,今天甜蜜地站在一起,明天可能就阴阳相隔,这是极为残酷的现实。也想到“不能活着看到我的将来……”(斯塔奇语)下一步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种莫明的恐惧盘旋在心底深处。但他仍坚持着自己的意念,从刚出庐的毛孩擢升为别人的导师,继续为理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导演很诚恳的塑造了这个人物,是当时无数觉悟性较高的青年们的真实写照。
杜洛塔——她的出场安排在学校。学生们下课,她号召同学们加入人民卫队。仰视拍摄将她的形象塑造得威风凛凛,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她是这群青年们的政治导师,始终站在比大家高一层的地方,大家对她也是心怀尊敬。如果仅仅是如此表现就太平面化了。导演又从一些细节着色描写:一是同志们劝她离开自己的家,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时,她迟疑了,因为她习惯了这个地方。她一直给人是成熟果断的印象,此时却见一种少女般的怀旧情结,显示了她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战胜了对现实环境理性的思考。也是这感性化的决定导致了她的最后被捕,这是她的最大的缺陷。她对爱情也充满憧憬,斯塔奇对她来说是道亮丽的风景。从他们第一次见面要分手时,一个心形的照相模型将二人框在其中;从开会时杜洛塔看着斯塔奇的眼神;从斯塔奇骑车载着杜洛塔……都预示着两人不同寻常的感情(当然从斯塔奇的角度导演也表现出他对杜洛塔的感情),无论现实如何险峻,都掩饰不了作为女人、一个年轻女人的自然情感流露。
加西奥——我对这个人物颇有好感。他是一个自尊心强、狷介之人。从他一出场就体现了他的基本性格(斯塔奇向加西奥问好。加西奥问:学徒?斯塔奇点点头。加西奥不高兴了:不要只是点头,别人问你,你就回答!)后来以前辈身份告诉斯塔奇不要相信任何人,告诫他摆脱麻烦完全靠自己。使斯塔奇对他产生好感,因此斯塔奇想召集人加入人民卫队,第一个就想到了加西奥。但此时加西奥以要照顾父亲为由拒绝了。分析他此时的心理状态:之前刚在上班途中看到了沿路挂着抵抗军人的尸体,还有纳粹的告示。使他能清楚的认识到加入人民卫队的后果,因此他迟疑了(导演在此处让加西奥在拒绝说‘不’之前故意停顿了几秒钟,一下就把迟疑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了)说明加西奥的内心是动摇不定的,因为他自诩为共产主义者。斯塔奇在临走前说了一句话无疑给他当头棒喝,敲醒了他。那就是“共产主义者是战斗的”。后来斯塔奇被纳粹鞭打了之后,加西奥义无反顾地参与报复。缺乏冷静而枪杀了纳粹,被斯塔奇批评了,认为他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对此加西奥耿耿于怀,认为伤了他的自尊。也对杜洛塔的指责表示不满“我讨厌这些,德国人,该死的战争,还有你们”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只是老百姓,什么都做不了。但种种事实驱使他隐忍的正义之情浮现出来,决定参加人民卫队。在营救塞库拉等人时,为掩护众人离开,独自与纳粹周旋(在躲避追捕的过程中,加西奥经过一个画廊,画商身上挂了两幅画,其中一幅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画作,画的是圣母抱着耶酥。构图与拉斐尔的<大公爵的圣母>极为相似,有模仿之嫌。不过都表现了人们期待圣母对众生的爱。导演用此画必有意图,暗示着祈求加西奥的平安)结果却是加西奥走投无路,英勇地牺牲了。导演对加西奥着墨不少,可见对这个人物的重视。
印象:
一、一根烟的作用。开会这场戏,如果镜头横摇将与会者逐个带入镜头显然落入俗套。如何能一开始就清晰地交待场景并不落入俗套?要能找到牵动所有人的线。这里,导演用的是一根烟。一人吸一口,一个接一个,经过一圈,便将所有与会者都纳入镜头。
二、结尾处,斯塔奇从杜洛塔住的楼上下来,从一个门里出来一个拿扫帚的人,看了一眼斯塔奇。似乎这个人物安插得毫无意义。斯塔奇买早餐回来,正是这个人将斯塔奇叫到屋里,从而躲过了秘密警察。在这里想说的是,基本上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意义,胶片中的每一分“土地”都不应被浪费。在构思剧本时就应想到这些细节人物的安排,他们往往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试想,如果没有这个拿扫帚的人物,斯塔奇该如何不被纳粹发现?
国别:波兰 片长:83分钟 出品时间:1954年
附录:安杰依.瓦依达访谈录
在1954年,我开始拍摄《一代人》。这部电影刚开始准备由亚历山大.福特执导,但是他当时认为还有一些其他的题材,所以他认为不一定要拍摄这部电影,因此他让我制作这部电影。同时,我焦急地等待着我的第一部电影。我当时刚刚毕业,精力旺盛,迫切希望去拍摄。《一代人》是鲍克曼.契斯科所写的一部小说,它讲述了左翼抵抗运动,这本书被政治权威人士认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他们希望把这本书拍成电影。《一代人》实际上是由我改编的,鲍克曼.契斯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实际上,改编是在我们拍摄电影时成形的,因为我们想通过使用电影画面和情景来讲述一些东西,所以我们从书中查找任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种效果的内容。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监督,其中包括政治权威人士。我们拍摄了场景,然后又不停地修改,再修改,从我们的观点看,直到它们达到了一种吸引人的电影效果。早先批准的电影剧本与最后搬上银幕的电影有很大区别的原因……在这里我想说明重要的一点:从做出决定拍摄这部电影开始,直到电影发行,在这段时间,我们真正的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实在是太好了。原因就是负责这部电影的人既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电影业管理人员,而是团队的艺术总监——亚历山大.福特。自从福特忙于自己的事情以后,我们开始全速拍摄这部电影。重要的是我想办法把我的朋友集中到一起共同进行这部电影的制作,所以对于拍摄这部电影的每个人来说都是首次登场。这是契斯科第一次写电影剧本;我第一次担任导演;卡兹米尔.库兹第一次担任助理导演;杰斯.尼普曼第一次担任电影摄影师;罗曼.波兰斯基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所以大家都像兄弟一样,我们都感觉到这是我们自己的电影。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把电影的名字改为<一代人>,因为制作这部电影的人士是新一代的电影摄制者,我们拍摄这部电影出于我们的艺术爱好,我们所喜欢钦佩的东西,我们很喜欢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这变成了我们的灵感。德西卡或者罗西里尼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当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就看了<老乡>这部电影,它讲述了美国人是如何进入意大利的。一部很好的电影,我们究竟喜欢这些电影中的什么呢?我们喜欢这些事实,他们讲述了普通、贫穷的人们。在德国占领期间,我们就象这些人一样。<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老乡><偷自行车的人>……这些电影都是关于我们的事情,我们可能都是知识分子,但突然我们在街道上发现了自己,变成了手工劳动者。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讲述人们,这很贴近我们的心。这种写法在<一代人>中也有所体现。还有一些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是它以真实的内部构造,真实的街道为背景,这并不是一个创造出来的世界,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突然间我们想:这怎么可能呢?在意大利,阳光总是很明媚,但是这从没有出现在这些电影中,窗户外面总是灰色的天。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在灰色天气中拍摄,我们非常清楚。在那些日子,波兰的摄影人员们会拍摄其他电影,如果空中没有云,他们是不会拍摄的,工作人员会一直等到空中出现云,他们会把这种情况叫做金属片,意思是没有云,就象无表情的长方形。但是我们不去等,因为我们相信这是我们的制片风格。我们会在雨中以及各种环境中拍摄。
杰斯.尼普曼是<一代人>的摄影师,他非常杰出,很有创造力,在制作这部电影时表现得很有勇气。因为实验室根本不想接收这些材料,他们总是写报告说材料有缺陷,说材料不是感光过度就是底片曝光不足。但是我们仍继续拍摄电影,因为我们不需要花费什么,他们会支付我们的花费。他们不可能提供我们需要的所有东西,只是提供我们生存的必需品,一直到完成电影拍摄。材料不会耗费我们什么,所以制片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严格的监督。
因为有时拍摄一个场景时,我们需要拍摄两次,我们可以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去拍摄,同时因为我们有很多时间去准备拍摄场景,因此在那次拍摄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制作电影。我在学校里并没有学习如何制作电影,直到我真正面对困难的任务时我才学会去制作。我们非常想制作出各种效果,但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因为战前波兰的电影业已经不存在了,而且那种需要以前也不存在。卡兹米尔.库兹首先想到如何让子弹在演员的身体上爆炸。正是他的这个发明在以后的电影拍摄中用了很长的时间。他制造了很特别同时也很危险的金属雷管,用布包起来,里面有一些假血。金属雷管上有一根电线,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在附近引爆它,我们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因为这种金属雷管在爆炸时可能会击中演员,所以我们不会在靠近演员头部的地方使用它,而是使用在胳膊上或离头部较远的地方。我们总是不能确信它会不会起作用,但这是一种很好的效果,你可以看到子弹击中他。卡兹米尔.库兹这项发明被所有波兰的电影界所采用,当然,这些发明也很危险。但是当时我们都很年轻,并没有想太多。在<一代人>中,我们用实弹射击,因为当时没有假手枪。在射击后还可以继续装弹。假手枪一次只能射一发子弹,但我们想让子弹连发,所以我们使用了实弹。<一代人>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塔德斯基.简斯萨在一个酒吧里用枪射杀德国人,当时有一个很大的沙袋,演员坐在那里,准备好摄影机,操作员站在摄影机后面。演员向沙袋射击,使用实弹。今天当我想起这个场景……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毕竟成功了。
在那个时候,政治局当时有着最高的权威,他们会审核这部电影。当时每年会制作三四部电影,所以政治局可以认真审查。我还很清晰的记得我是如何被召唤的。在我制作第一部电影时,我27岁。亚历山大.福特是艺术总监,我是导演。我们两个都要去见评审,那部电影的政治局。他们第一项拒绝的是什么呢?他们说这些人不是明确任务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他们是社会放逐者。我还要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情,有关审查的事情。这个年轻英雄的朋友是一个年纪较大的,有经验的工人,他是一个共产党,在共产党地下活动中扮演一个角色。他引用了马克思主义中介绍的一段。我想这个观点很好,我自己也在建筑工地上工作过,收入很少,遭受剥削,所以这个主题很接近我。但是在审查电影时,他们说,不,这个场景需要删掉。我说,为什么?怎么了?他们不想说出真相。但问题是这个场景会让观众大吃一惊的。这次留着大胡子的卡尔.马克思,还有一样东西叫做剩余价值,但是并不是资本家把它们拿走了,而是你们的政府。因为那个原因,他们不想让这个场景存在。这个场景最后还是留下来了,我最后赢得了争论。但如果是今天就很有趣。这看起来好象是导演在电影中加入了一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课程,同时,我在制作时充分认识到我在做什么,因为我相信这会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到电影被控制已达到这种程度真的很有趣。当然,有一些场景被删掉了。其中有一段兹比泽.塞布斯基的场景,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反面角色,但是他们不想在银幕上看到这个。一个人可以享受到用完全的自由来制作电影,但是当发行的时候,它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制度,而且没有任何余地可讲。但是我们的老同事所引进的制度,也就是电影合作制度,真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当中央委员会的同志攻击我时,说这部电影讲的是社会放逐者时,这时,亚历山大.福特,我的艺术总监,他站起来说道,同志们,在意识形态上我们都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团结在一起。所以他在这里与他们保持一致。但是,在艺术上,我们的品味可能有所不同。我认为他很有勇气,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人会说得这么直接。正因为这个,在某种意义上,我的电影获救了。他们没有再召唤我了,而召唤了他。他删去了我的电影中的一些场景,我也没有再说什么。他们不能把这部电影用在10周年的庆典仪式上,因为他们感觉这部电影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效果,所以连续几个月,这部电影一直在等待裁决。
后来这部电影放映了,但它已经洗去了那些权威们所说的它是一部意识形态电影的污名了。当我看到了这部最终的<一代人>时,我感觉到这真是一个完全的失败。我们努力去实现一些东西,一些本应该发生的东西。我们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在银幕上看到的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电影。其他人开始看到了电影中的一些杰出之处,但是我的印象是我要停止电影制作,我以后不会再拍电影了。因为结果总是和我所想的差别很远。我向人们展示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各种的政治取向……然而我认为,这些不是家乡军,但确是其他的组织,他们在牟取暴利,他们是一些小的组织,在左派和右派之间牟取他们自己的利益。我很天真,没想到他们会以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他们会被认为是家乡军,因为你们需要认识到,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战争期间有许多地下组织,他们有自己的军队力量,其中一些是极端的右翼力量。还有一些组织,他们有自己的军队。这就是我没有看到它们与家乡军之间的关系,而我自己确是一个家乡军。今天对我来说很难知道那是不是我制作电影应付出的代价,但是在过去的日子,我并没有意识到。
不久前,可能是两三年前,我遇到了马瑞克.爱德曼,他是华沙犹太区起义的领导者,他告诉我在起义后他是如何获救的故事,以及一个左派游击队是如何救他的。他讲到,他们是如何钻进下水道,在某一个地方人们是如何等到他们的以及窨井盖是如何掀开的,这些人是如何从下水道救他们出去的,以及把他们送上卡车,开过整个城市,送出边界……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获救。他今天还活着。我不知道这些事情,契斯科书中就是这样描写的,我们就是根据这个拍摄这些场景的。突然间我们发现这就象马瑞克.爱德曼所描述的那样。很多场景都象这部电影中的场景,这些可能是最有说服力,最精彩的场景。例如旋转木马靠近犹太区的墙壁,犹太区在那里燃烧,而旋转木马继续在旋转。孩子们还在玩,不光是孩子,还有成年人;当德国人在电线杆上绞死了一些人的时候,所以那些工人在他们上班的途中,会走到电杆下,并知道如果他们造反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我非常苛刻地评价了这部电影,但同时我没有考虑到那些保留了过去,很多真实的场景,也就是在德国占领和战争的那个时期。这些院子是什么样的?这些工厂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德国人在街道上都干了些什么?这些在电影中都真实的被描述出来。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到今天还有价值的原因。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