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写在法斯宾德诞辰60周年

2005-09-24 10:22:32   来自: 范坡坡 (北京东城)
  [watermark]1945年5月31日,小法斯宾德呱呱坠地。等待他的,是父母离异,是生活艰辛……但更是一个等待他改写的德国的、世界的电影史。
  在2005年的这天,能让我们再次提起他的事情,还是不少的。美国时代周刊评经典电影一百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名列其中。这部小说改编电影,有两个版本,我清楚核对了,他们选择的是法斯宾德1980年,15个小时的“电视剧”。2002年新鲜出炉的《十分钟年华老去》,赫尔措格的那一段,女主角让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艾玛•赫曼,那个曾经在法斯宾德的怀抱与拳头之间挣扎的女演员。2003年,“电影馆”系列丛书中,从台湾《法斯宾德的世界》登陆中国大陆,书写得相当精致,但是译名却混乱不堪;紧接着,次年,另一本书,《法斯宾德论电影》,里面是法斯宾德自己的文章和采访,有些拼凑之感,但是凑齐这些资料,也真让人欣慰。2004年,还有一次让法斯宾德和华语电影“间接接触”的机会,王家卫的《2046》,配乐请来了佩尔•拉本,他和法斯宾德有亲密的合作,并且两个人也是一起睡过觉的。曾听说,有华语的名人喜欢法斯宾德的,例如:蔡康永、蔡明亮、王家卫、崔子恩、黄耀明……他们都和电影扯上一些关系,又和“同性恋”这个词语息息相关。《法斯宾德的世界》,华语版的序言,就是蔡康永写的,而黄耀明则是法斯宾德的忠实影迷,影展的时候,他总是热情的坐在前排。他的一首歌,叫做《爱比死更冷》,这是法斯宾德第一部长片作品的名字,也算是他17年电影生涯,43部作品所一直阐释的主题。黄耀明的另一首歌《下落不明》,先听粤语,就感觉到他好像读出了四个字“法斯宾德”,一查歌词,果然在唱他的偶像。
  法斯宾德,如果活到今天,也该是60岁的年龄了,我们中国人管这个年龄叫“花甲”,听着颇有苍老之感。但是看一下谁是60岁呢?“德国新电影四杰”里数维姆•文德斯年龄最小,他和法斯宾德一年出生,但是小了几个月,今年也是60岁了,但是老先生却忽然心血来潮,玩起新潮的DV;赫尔措格比法斯宾德大3岁,施隆多夫比法斯宾德大6岁……他们现在也不断有新的作品。只有我们的法斯宾德,早在23年前,已经沉沉睡去。
  可能,这死,让人觉得是惋惜了,但是他的生命的“浓度”,又让人感叹不已。横跨电影、电视、舞台剧三个领域,做演员、编剧、制片、摄影、美术、剪辑……从20岁开始,到37岁死去,他的作品,真要让初学电影史的人大吃一惊。倘若在认真看了他的电影,发现,竟然每一部都有其新意,有其不可多得的价值。那些长命百岁的创作者,又有几个可以做到这个份上呢?所以法斯宾德37岁的死,算是死而无憾了,而再思忖一下,做这么多疯狂的工作,生活上的怪癖、性格上的乖戾……到了这个程度,37岁死,也已经算是长命了。
  我也不想诅咒他什么,他是我偶像呀,如果能一直活着,某天,或许有一个机会去德国拜访他呢?可是,宿命如此,他一定要早死,我的生命,没能跟他有任何一点交叉,但是也没有必要悲哀。
  1995年,法国导演瓦尔达为了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而拍的《百一夜》,请来了欧洲、美国的大量电影明星,闪闪星光,也包括汉娜•许古拉,电影里面,大家还拿许古拉跟法斯宾德的关系开玩笑。但其实,恐怕法斯宾德用过的那么多演员,只有她还有几个年老色衰又地位颇高的演员(如布丽吉特•米拉、让娜•莫罗),没有跟他扯上恋爱关系,其他人,总是跟他纠缠。听说,他不停的拍戏,就是为了更多时间的跟他爱的那些人呆在一起。记得蔡明亮也说过关于“控制”的问题,他觉得这个世上,他能控制的就是李康生那些演员。这对于导演来说,是悲哀还是幸福呢?
  法斯宾德最执着的关注的问题,算是爱情吧。但是,他所表现的方式,令一些人,会感觉毛骨悚然,我清楚记得他曾说过的一句话:“爱情是一种最精良、最狡猾,也是最有效的社会压迫工具!”我甚至一直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但是这个年龄上,似乎有些牵强,等到自己尝到甜头,又尝到苦头,才又去深刻体会。但是谁都不敢保证下一次不会背叛这句话。所以这就是爱情最令人难受的地方:首先,它不是你在一次的受罪之后,下一次就不会犯的“错误”,其次,它不是等价交换的,不是你付出多少,对方就会回报多少的,再三,它不是一个电脑程序,输进一个命令,就可以改变或者结束的。人是动物,而且是一种极端复杂的动物。从对于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就知道法斯宾德为什么会喜欢《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这本小说了,弗兰茨和赖因霍尔德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他的影响相当深刻,以致他在不能改编这部小说之前,15年的电影生涯,他不断地在跟这本书打“擦边球”,《爱比死更冷》、《佛克斯》……的故事,都和德布林的小说息息相关,它们和另外三部电影《美国大兵》、《瘟神》、《外籍工人》中,主人公的名字,都叫弗兰茨,他做剪辑师,取的名字,也都是弗兰茨……他对于弗兰茨这个角色的认同,近乎疯狂了。
  创作跟一个创作者的生活,是相互影响的,法斯宾德的阅读和生活,影响了他的创作,这些创作,似乎也在影响他的生活。例如艾玛•赫曼这个女演员。她总是在法斯宾德的电影中,总是扮演最“下贱”的角色,譬如《佩特拉的苦泪》中的玛琳,《四季商人》中的爱嘉,以致她从来都是羡慕汉娜•许古拉。但是这羡慕,却又是相对的,她和法斯宾德在生活中,一直处于“虐恋”的状态。她总是无条件的付出。当他们还都没有成名的时候,艾玛为了养活同居的法斯宾德和佩尔•拉本,只好去卖淫。而到了晚上,她睡的却是地板。她对于法斯宾德的依恋,造成了她对于受虐的需求,或者她被法斯宾德的虐待所降伏。这是活生生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情节呀!
  法斯宾德是活脱脱的“法西斯”,但是很多人恰恰就是需要法西斯的胁迫、治服、虐待。在《德国之秋》中,法斯宾德把他的生活写真搬上了银幕。他的喜怒无常,他的暴力倾向,伴随的,是对方对他无条件的臣服。这个机制的形成,也应该是相当复杂,但是相当有快感的。但是,纵观他的感情生涯,我们似乎可以看见所谓爱情的“阶级”问题。这与个人的财富、相貌、社会地位没有关系,爱情面前,首先是人人“平等”,但是一旦进入爱情,随之而来的爱情的“阶级”划分,个人在爱情中的沉迷与付出,造成了他们进入不同的“阶级”有的人似乎一辈子都在不停的付出、追求,结果没人爱,有些人似乎天生就被人追捧,而法斯宾德属于中间的那个阶级,有人追捧、臣服于他,他又要去沉醉于别人。艾玛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可是,这快感,又源于她个人无条件的付出,和法斯宾德无端的嘲笑与暴力;法斯宾德曾经为了一个叫做丹尼尔•西密德的瑞士人,把自己的剧本、资金贡献出来,并且为他担任制片、演员,最后拍摄了电影《天使之影》,为了讨好阿里,他在海上被晒得掉一层皮……他曾经说《佩特拉的苦泪》是他最具有“自传性质”的电影。知道这部电影的人,会有些惊诧,因为这电影里面,基本上没有男性角色,但是看了这部影片的人,又会恍然大悟。玛琳一直在佩特拉的谩骂与训斥当中工作,她有些委屈,但是从不说话;卡琳进入佩特拉的生活,并在佩特拉的帮助下成了一个服装模特,但是她不停的对佩特拉炫耀从前与她睡觉的男孩……并且卡琳最终离开佩特拉,佩特拉对着电话机歇斯底里。最后,她改变了对玛琳的态度,而当玛琳意识到她所承受的压迫不存在了,她离开了佩特拉。法斯宾德的生活也处在这样的状态。在一次访问中,他阐释了自己对虐待的看法:“每个刚诞生于这世界上的人并不会被视为真正的人类,因为很明显地,要成年人严肃看待这个尚未发育完全的小东西,是十分困难的。随着时光的推移,儿童开始将父母视为某种统治人物,于是他们终其一生都会接受统治性角色,但他们同时也会企图毁灭统治权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这也就是说,他们同时成为虐待狂与受虐狂。”(东尼•雷恩作品,第2版,P94)
  法斯宾德的这种虐恋倾向也进入了电影拍摄之中。他故意让一些女演员来扮演丑陋、冷漠的角色,这其中也包括他的母亲莉萝•潘蓓,他在片场跟演员相处方式也相当奇怪,他往往把演员贬损到哭泣,然后又用他对演员的安慰,来证明他的力量。但是这个过程,有恰恰让他的演员发挥到极致。真是个天才。
  法斯宾德竟然结过婚,老婆是漂亮的英格丽•卡文,时间是1971年,次年,这短暂的婚姻就结束了。又过了一年,他拍摄了《玛塔》,这部电影里,婚姻被法斯宾德比作了洪水猛兽。玛姬特•卡斯滕斯扮演的玛塔,在婚后被强迫、被禁闭、被曝晒……以致最后残疾。
  倘若要数尽法斯宾德曾经的情人,真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真的太多了:艾玛•赫曼(女)、乌苏拉•史特拉兹(女)、佩尔•拉本、海瑞•鲍尔、克特•拉伯、冈瑟•考夫曼、英格丽•卡文(女)、萨林、丹尼尔•西密德、阿敏•梅耶尔……这其中,又关乎多个人的生命:萨林和阿敏先后在与法斯宾德决裂之后自杀,而海瑞•鲍尔,则在法斯宾德自杀之后,步其后尘。他们的爱,总是那么剧烈,那么的“电影化”。他们失去了法斯宾德,就失去精神的支柱,就如同玛琳失去了统治她的佩特拉,他们的存在,似乎也变得没有意义。
  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这个看起来脏兮兮、肥胖胖的德国男人。也许,世人所能见的,最可爱的,是他顽童一样的性格。他总是徘徊在极端的成熟与幼稚之间。因为他在嘎纳的连连受挫,他写了一篇文章《嘎纳悲伤的眼睛》(《法斯宾德论电影》人民文学出版社,P397),文中充满了孩童一般的失落;他在拍摄《当心神圣的妓女》的时候,利用一场殴打的情节,成功拆散了乌利•罗梅尔和卡特琳•沙克,多年之后,他还为此感到沾沾自喜;他知晓自己的偶像让娜•莫罗会来演《水手奎莱尔》,竟然害羞的不敢见她……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法斯宾德分析道格拉斯•西尔克的电影,又显得那么理性、专业;他一提起夏布洛尔后期的作品,批评声不止;他的电影,场面调度在世界电影史的范围内,都是非常难得的复杂与严谨。
  中国观众,有幸看到法斯宾德电影的胶片版,就是86年,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一次“法斯宾德作品研讨会”,余玉熙、黄式宪、汪流、裴开瑞(美国)、巩如梅、王迪、戴锦华、郑洞天、孔都、倪震、萧然、杨恩璞,十位专家,各抒己见。有意思的是,余玉熙老师,他见过法斯宾德一面,82年的柏林电影节,中国的动画片《三个和尚》获短片奖,那一届的金熊是法斯宾德的《维罗尼卡•福斯的欲望》(这也是法斯宾德唯一获得的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怪不得他要抱怨嘎纳)。他们主要讨论的,大都是法斯宾德后期规整的“准类型片”,如《莉莉•玛莲》、《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文集收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86年的第一期上。我在学校的资料室里发现了这一期,一张张复印下来。另外《世界电影》、《电影艺术》等刊物上,也散见一些剧本,我收集到的,有《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维罗尼卡•福斯的欲望》、《莉莉•玛莲》、《中国轮盘赌》、《爱比死更冷》。
  前些日子,终于托人借到了一本《柏林,亚历山大广场》,2003年才有的中文版,很是惊喜。但是初读来,才发现它的晦涩,满篇的意识流,想到哪里写哪里。我现在20岁的年龄,法斯宾德在14岁的时候读的这本书,开始也对它进行抗拒,可是,当他读第二遍的时候,一切改变了,我觉得,想要了解法斯宾德,起码要读这本书。
  法斯宾德的死,也让外界原本对于“德国新电影”的种种非议,慢慢变成了谅解;那时候,“四杰”的其它三个人,总共的作品还不如法斯宾德一个人的多,现在他们又拍这么多年,肯定是超过了。现在的德国电影,新的导演层出不穷,汤姆•提克威“跑”出《罗拉快跑》,不仅创造了票房奇迹,也养活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苏牧老师;桃丽丝•多丽的喜剧片,风靡德国影院;沃尔夫冈•贝克的《再见列宁》让人们重温柏林墙旧事;费斯•阿金《勇往直前》拿到金熊,这个土耳其裔的德国人,在当年法斯宾德电影《外籍工人》中正是属于被关怀的边缘群体;《伯尔尼的奇迹》也创造了票房奇迹,可是,在《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中,却恰恰被法斯宾德用来做政治讽刺……时代在变,一代人总是非要把上一代人反抗个精光,才罢休似的。德国新电影当年的《奥伯豪森宣言》是如此,他们也该料到,后来的人,也不会再沿袭他们。
  法国蓬皮杜中心,还要举办一个纪念他的活动呢。在中国的一个小影迷,只期能多出一些他的音像制品,他的几部电影,现在我还没买到光盘。
  (转载需经作者同意!!)[/watermark]
  

2005-09-24 20:42:46  sunwudage521

  楼主只有20岁??佩服,有机会交个朋友呀
  

2005-09-25 20:16:58  范坡坡 (北京东城)

  过奖。谢谢。可以。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