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世界大战》好莱坞豪华制作的惯性使然

2005-08-25 10:28:32   来自: ly884
  [watermark]《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将与现实中的世界政治纠结在一起,这一点,斯皮尔伯格本人也是承认的,在被问到:"斯皮尔伯格先生,你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就准备拍摄这部《世界大战》了。但是,如果"9·11"不发生,你真的会拍吗?"他说道:"可能不会。威尔斯的这部小说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特别是在产生国际性危机时,二战期间,希特勒军队入侵波兰时,奥森·威尔斯将它改编成广播剧;这本小说在1953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那时美国人特别害怕前苏联对美国发动核战争;我的版本就诞生于美国人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的时代。"
  但既然出于这样的创作初衷,接下来如何在影像,尺度,喻意上达到微妙,精巧的平衡,这即使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由于美国人在911恐怖袭击后的心理禁忌,那些有着显著的地标性建筑被摧毁,这种好莱坞科幻,灾难片中屡试不爽的把戏,淡出了银幕,同时政治人物,军事力量在影片中的支配作用也遭到瓦解。所以,在《世界大战》中,你能看到的就是汤姆克鲁斯扮演的蓝领工人雷,他没有什么拯救世界的特殊才艺,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只是在天崩地裂,废墟瓦砾中四处逃命,而在“没有家,哪有国”的信念支持下,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家人。
  很多评论都提到,此片中能看到以往(包括斯本人)的很多电影的影子,当然这样的效果如何,是众说纷纭的。我不由想起斯皮尔伯格另外一部被以往影像风格所困扰的影片《人工智能》,对于此片风格受到的影响,并直接导致库布里创作主旨的表达不畅,我的评价当然是负面的。
  那对于《世界大战》呢?
  虽然你可以对影片做出很多自我的遐想,但有一点,斯皮尔伯格借助1898年HG威尔斯的原作,1938年奥森威尔斯的万圣节广播剧的影响,来复制美国人当下对于现实世界的不安全感,这是勿庸质疑的。
  那对于这份惊恐的表达,《世界大战》做得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涉及到了目前好莱坞在多种影像风格冲击下的困境。很长一段时间里,最有影响力的关于反恐的作品,并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剧《24小时》。剧中对于时间的同步设置,让人感同身受。
  本来成本,特效等多个方面,都是电视剧的弱项,但由于911事件,本来仅存于好莱坞梦幻经营中的灾难画面,一下子成为现实中的电视新闻。美国观众似乎变得不再需要好莱坞的特效和剧院的视听设备,来满足自己对于“恐怖”的感官刺激与想象。于是,电视剧以其特有的及时,紧凑,“新闻”画面感和“广播剧”的说服力,牢牢的抓住了观众的心。也难怪《电影手册》对《24小时》做这样的评价:"是一个介于电影和电视,新闻和科幻,电视编制和电影合成之间的混合中介物。"
  虽然说,好莱坞对此也有警觉,出现过像《谍影重重》《借刀杀人》这样的尝试,但原本豪华制作的惯性,使得他们不可能在这种羊肠小道上走得太远。《谍影重重》导演道格里曼的《史密斯夫妇》,《幸福终点站》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这样的影片即是很好的证明。而同期北美票房连续18周下滑的情况,也可以被看做是这种尴尬,困窘下的必然结果吧。
   
  [/watermark]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