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四百击观感
2005-08-18 10:21:14 来自:
morn
[watermark]不知道为什么,一向自诩童心未泯的我在欣赏特吕弗的大作时便原形毕露了,这个导演本人自专性质的童年讲述一开始就没有提起我多大的兴趣,或者更确切的说我无法设身其中,任细节精妙描绘着,故事紧张铺陈着,我始终觉得面前的孩子们跟我的童年没有多大关系,或象是Antoine的少年形象仅是一个错觉,而我的童年又不象影片上的那般黑白分明。
所以只好如阿杰说的客观地看下去,客观的看是需要一个平和甚至低落的心境的,而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这部电影似乎有意制造着合适的氛围。全片几乎没有特写镜头,而意境深远,拉长心思的长镜头也都明确地把我安抚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我只平和地观看着一个孩子似乎与众不同的童年。
看的时候我同时思考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事情,譬如教育问题,家庭矛盾,友情之类的,看了几个相关的评论文章,作者们大都提到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尤其是把这片看成是对问题儿童教育的反思(很无谓)。而现在回忆起来,我似乎什么也没有想过,特吕弗自己的故事,紧张而饱满,足以占据全部脑海,不由分说的排除了可能的即时的理性分析,仅仅悄然地营造着一种气氛,之后看来,非常高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是关于空间的,Antoine家的狭小就是最好的隐喻,而全剧的发展脉络便是沿着Antoine的没有空间这样一个悲剧主题来进行的。这个孩子从学校逃到大街上,从自己的家逃向同学家,也完成了构成童年的重要元素——“离家出走”,在工厂里偷宿,“拣”路边的牛奶,而“逃亡”的生存方式也仅仅是一个血气少年的一相情愿,最后他被送进了劳改所。但每次被新的空间的排挤多半是被动的,其中有少见的一次,Antoine在巴尔扎克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窝,虽然悲哀的是最终的失落,但这是Antoine主动为自己的理想争取的一次,也可以看作一个“伏笔”。
在劳教所Antoine呆的时间也不算长,也许仅仅为了挣脱束缚,他又出发了,尽管这次前方渺茫。最后的奔跑是《四百击》的经典之笔,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段长镜头使电影达到了“高潮”。但是,尽管这段长途奔袭是Antoine最激动人心的一次上路,也作为对追求梦想的象征,却没有让提着心看这段旅程的我兴奋,或至少欣慰,我更加感到悲凉,尽管这也许不是导演所希望实现的。不过此刻在这里说“悲凉”这个词则似乎比当时这样想更为可耻一些,一种廉价而不负责任的怜悯吧了。但特吕弗没有给我以继续假仁假义下去的机会,结尾时少年的回看足以打碎我全部的独立感,因为这是一段关于背叛与皈依,追逐与舍弃的隐语的最好提炼,是一个新颖而震撼的结尾,因为他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这就是特吕弗导演的实验精神,这也正是新浪潮才能带来的效果。
可以说看这部片子时我已经算是较好的保持了自己客观的态度,即便现在看来这多少要归功于影片本身,而这篇观感却已经是我的主观的全部展现了。这又是特吕弗的安排,一直与观众保持着距离的主人公突然的正视,完全掀开了观看者的面具。在这个时刻哪个观众的回忆之海没有被激起波澜?对我来说,只一看,童年就此呈现。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8-26 00:31:14
Taxi
对那群跟在老师后面渐渐走散的学生的镜头印象深刻。
2005-08-26 10:52:19
刘兵
看过的特吕弗电影里最喜欢这部,关于童年,关于成长以及教育都有耐人寻味之处。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sOMxTAzYisn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所以只好如阿杰说的客观地看下去,客观的看是需要一个平和甚至低落的心境的,而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这部电影似乎有意制造着合适的氛围。全片几乎没有特写镜头,而意境深远,拉长心思的长镜头也都明确地把我安抚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我只平和地观看着一个孩子似乎与众不同的童年。
看的时候我同时思考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事情,譬如教育问题,家庭矛盾,友情之类的,看了几个相关的评论文章,作者们大都提到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尤其是把这片看成是对问题儿童教育的反思(很无谓)。而现在回忆起来,我似乎什么也没有想过,特吕弗自己的故事,紧张而饱满,足以占据全部脑海,不由分说的排除了可能的即时的理性分析,仅仅悄然地营造着一种气氛,之后看来,非常高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是关于空间的,Antoine家的狭小就是最好的隐喻,而全剧的发展脉络便是沿着Antoine的没有空间这样一个悲剧主题来进行的。这个孩子从学校逃到大街上,从自己的家逃向同学家,也完成了构成童年的重要元素——“离家出走”,在工厂里偷宿,“拣”路边的牛奶,而“逃亡”的生存方式也仅仅是一个血气少年的一相情愿,最后他被送进了劳改所。但每次被新的空间的排挤多半是被动的,其中有少见的一次,Antoine在巴尔扎克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窝,虽然悲哀的是最终的失落,但这是Antoine主动为自己的理想争取的一次,也可以看作一个“伏笔”。
在劳教所Antoine呆的时间也不算长,也许仅仅为了挣脱束缚,他又出发了,尽管这次前方渺茫。最后的奔跑是《四百击》的经典之笔,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段长镜头使电影达到了“高潮”。但是,尽管这段长途奔袭是Antoine最激动人心的一次上路,也作为对追求梦想的象征,却没有让提着心看这段旅程的我兴奋,或至少欣慰,我更加感到悲凉,尽管这也许不是导演所希望实现的。不过此刻在这里说“悲凉”这个词则似乎比当时这样想更为可耻一些,一种廉价而不负责任的怜悯吧了。但特吕弗没有给我以继续假仁假义下去的机会,结尾时少年的回看足以打碎我全部的独立感,因为这是一段关于背叛与皈依,追逐与舍弃的隐语的最好提炼,是一个新颖而震撼的结尾,因为他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这就是特吕弗导演的实验精神,这也正是新浪潮才能带来的效果。
可以说看这部片子时我已经算是较好的保持了自己客观的态度,即便现在看来这多少要归功于影片本身,而这篇观感却已经是我的主观的全部展现了。这又是特吕弗的安排,一直与观众保持着距离的主人公突然的正视,完全掀开了观看者的面具。在这个时刻哪个观众的回忆之海没有被激起波澜?对我来说,只一看,童年就此呈现。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