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静静的嘛呢石

2005-08-17 07:25:39   来自: ly884
  作者 卫西谛
  《一》
  
  北京电影洗印厂。
  大多数中国电影在这里诞生。
  一座老旧的大楼,全是穿着白大褂工作人员走来走去,提醒我们这里是一个与艺术无关的工厂。
  当工作人员拎着装着一本本胶片的圆铁盒出入各个车间,胶片几经化学反应冲印出来。
  在这里能深刻而具象得体会到:电影就是机械运动和化学反应后形成的产品。
  等看《静静的嘛呢石》二校版拷贝时,看片室传来一部抗战题材影片的巨大声响,对白直接让人不自在,坐在二十一世纪的板凳上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声音,自然有点别扭。
  洗印厂车间前贴着《功夫》的海报,工作黑板上则罗列正在生产的影片,都是根本无名的,估计多数影片冲印出来,送往审查通过后,直接锁进了仓库。
  但洗印厂的生意一向很好。中国好像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家。北京为主。
  《静静的嘛呢石》二校版有音轨和字幕,所以看起来不费力,新鲜出炉觉得色彩尤其艳丽。(情形像我在印刷厂蹲点,看书一页一页被印出来的感觉。)胶片一本一本的放映,导演、制片、监制、摄影、录音等看哪些地方色彩不准、光线偏差、音响对不上,乃至字幕错误等等,列出来,再核对。
  电影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一处改动都得追钱,两三百万经常嗖的一声就没了。更别说大制作了。
  
  《二》
  这部作品由万玛才旦的短片《静静的嘛呢石》改编而成。一个处女作导演和全新的摄制班底拍摄出这样一部电影作品,是惊人的。《静静的嘛呢石》的意义,绝不是因为它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第一部由藏族导演独立编导的影片”,而是它呈现出一种华语电影中少有的“纯净”,日常的、精神性的、令人心生感激的。
  藏区自然呈现的色彩,在影片开场就令人动容,蓝色的墙壁,红色的僧衣。影片深入,情绪渐进,后四十分钟真正让人沉浸其中。影片讲述小喇嘛的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交替,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撞击。剧本非常出色,不张扬的表现出这种交替和撞击。如果要简单介绍的话,《静静的嘛呢石》讲得是一个长年在偏远寺院里苦修的小喇嘛,到新年被父亲带回家过年前后的故事。故事主线是:小喇嘛想看《西游记》的VCD,而且想给在寺院里的师父看;家里的哥哥为新年排练传统藏戏《智美更登》;刻嘛呢石的老人答应送他一块六字真言;师父要磕长头去拉萨、而弟弟向往大城市的生活。
  影片中最令人觉得好的地方,是一场两点。一场是哥哥排练的戏,几个藏人穿着日常普通的衣服,排练最传统的戏(好像是父亲舍弃儿女供奉布施),这场戏非常投入,有着简单反复的动人吟唱,并被戏外的人打断(演出时也是)。那种状态具有某种现代性,日常生活、戏剧、宗教完美融合在一起。另外两点是:嘛呢石的老人突然的死亡;父亲将电视机从寺院拉走,留下VCD的空盒。前者让人感动,后者味道绵长。由于经验不足,这部电影表现出来的缺点是转场的不流畅,稍稍觉得有些“结巴”,每场戏按剧本拍得比较死,没有预留多点的剪辑时间,所以让人觉得每场戏结束得过于匆忙。不然会更好吧。
  这样一出低成本的影片,估计很难在院线上映。如果小规模的放映,是值得一看的。
  PS:
  万玛才旦:编导的第一部短片《静静的嘛呢石》荣获大学生电影节第四届短片竞赛单元专业组剧情类优秀奖、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金字奖”优秀影片奖、北京首届国际DV论坛剧情片大奖、第二届亚细亚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韩国汉城)。2004年编导完成35mm彩色故事短片《草原》,荣获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中国学生最佳短片奖。2004年入选Discovery(世界地理杂志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为其拍摄纪录片《最后的防雹师》。
  

2005-08-23 22:08:30  刘兵

  看卫的这个介绍,觉得由短片而长,似乎影片有意添加了不少厚重的东西,比如死亡等情节,但其实看短片的时候最令人难忘的恰恰就是情节的若有若无,正如《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小男孩为同学送作业本一样,非常的单纯。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