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帝国陷落 温柔审视“元首”的最后岁月

2005-06-09 09:49:19   来自: 四化大墙
  60年前的这个时候,“第三帝国”的首都柏林是与春天绝缘的,就连“领袖”56岁的生日也没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丝毫的喜气。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希特勒已经不是纪录片《意志的胜利》中那个声如洪钟、气宇轩昂的元首了,他正躲藏在总理府的地下室里,先是企盼着奇迹的出现,然后又颓唐无助地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迈向生命的终点。
  枭雄末路
  此时的希特勒俨然是一个垂垂的老者,头发灰白,总是背在身后的左手不停地颤抖,那是著名的帕金森症的反应,弯弓一样的后背让他本来就不伟岸的身躯看起来更加渺小。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暗示,曾经被德国人奉若神明的伟人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他还在关心伟大的“第三帝国”都城的规划,从表面上看,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国都,也只有看到这些模型,希特勒的眼中才会闪过一丝外人不易察觉的光芒。外面隆隆的炮声又让他的眼神黯然,宽阔的街道和高大的建筑已经成为了瓦砾和废墟,如今的柏林是战场,更准确的说法是坟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曾经横扫欧洲如卷席的德意志铁骑竟然也会溃不成军,身边的卫队,那些党卫军的精华在末世的氛围中正通过酒精的刺激来证明自身的存在。保卫帝国的重担不可思议地落在了孩子们的肩头,也只有他们还残留着斗志或者是微茫的希望,这对于曾经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来说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同样保留着希望的还有爱娃,她是希特勒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表达爱意的女人。在俄国人兵临城下的时候,爱娃的微笑或许是她能给予希特勒最好的礼物了,也只有她的笑容才能让令人窒息的地下室有一点点的人气。爱娃要举办一个舞会,庆祝元首的生日的同时也让困兽一样的人们透一口气,舞会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畅快的乐曲声中逐渐接近了高潮,可就在这个时候,苏联红军的炮弹也不期而至,飞溅的弹片和遮天蔽日的尘土让帝国历史上最后的宫廷高潮戛然而止。
  还有背叛,希特勒最无法容忍的背叛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接踵而来,希姆莱这个连头型也追随着他的党卫军的头目离他而去,空军投射新型武器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还有两个军在按兵不动。希特勒咆哮着,可这也是他向命运发出的最后呐喊了。影片用一个简短的段落交代了他和爱娃从结婚到自杀的全过程,在苏军占领德国总理府的前一天,1945年4月29日,令世界上无数家庭毁于战火的希特勒和爱娃结婚了,希特勒给了爱娃一个深情的吻,这个吻足以让爱娃消魂,也让目睹了这场特殊婚礼的人唏嘘不已。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元首夫妇用颤抖的双手捧起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氢化钾毒丸。10分钟后,侍卫们将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拖出地下室,放进总理府花园事先挖好的坑中浇上汽油,在熊熊的火光的映衬下,元首最忠实的追随者们向他举手致意,啊,一个时代结束了!
  效忠
  在最后的危急时刻,希特勒的地下室传来了悦耳的童声合唱,那歌声时而婉转低回,时而高昂跃进,让人有了一种强烈的错觉,这不是在死亡边缘,而是在天堂的唱诗班里。孩子们的歌声延续了帝国权贵们最终的梦想,歌声也是献给元首的最好的礼物。6个孩子,如同天使一般,他们是希特勒最得意的干将,一直掌控帝国宣传机器的戈倍尔的儿女。稚嫩的心中,还不知道未来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外边的漫天烽火在他们视线中宛如节日的焰火,不同的是这次的火光和声响是那样的浓烈。他们同样不能想到,自己的花季会在柏林的这个春天凋谢,而终结花期的正是母亲。
  戈倍尔和他的妻子是最忠实的纳粹分子,他们一家本可以逃跑,但在妻子的执意要求下,还是把6个孩子带到了希特勒的身边,“孩子们不能生活在没有纳粹主义的世界”是这个女人的信条。当帝国的大厦即将倾覆的时候,唯一可以挽狂澜于即倒的人或者是神就是元首,也只有和他在一起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接着沉浸在帝国复兴的黄梁迷梦中沉睡不醒,于是他们一家在希特勒众叛亲离的紧要时分义无返顾地选择和领袖在一起。
  可是,最先撑不住的却是希特勒,他和爱娃选择了那样一种方式来了结生命,这对于戈倍尔夫妇来说就意味着理想和信念的幻灭,幻灭之后即虚无,他们一家也要随元首而去。戈倍尔的妻子让孩子们喝下了略带苦涩的镇静剂,天使们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睡去,接着6颗毒丸塞进了的小嘴,他们由此踏上了升天之路。既然是效忠,那自尽的方式也应该完全忠实于元首,戈倍尔夫妇当然这样做了,在他们身后还有很多死硬的党卫军成员选择了饮弹而亡,子弹、枪声、鲜血模糊了人们的视听,或许这就是对效忠的最好诠释。
  高山仰止
  希特勒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吗?在历史教科书上这样的表述明白无误,可是在22岁的容格眼中,元首是一个慈祥的老者,他总是给她一种父亲的感觉,让她在充斥了阴冷、教条、刻板的总理府中如沐春风。用当时的官方语言来说就是“元首的音容笑貌已经占据了每一个德意志女孩的心房” 能在元首身边工作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来说就是最大最大的幸福了,而容格无疑又是其中的最最幸运的人。那种亲切的感觉从双方的第一次见面开始,容格有些眩晕,她无法确定眼前这个驼背的老头就是叱咤风云的希特勒,她丝毫没有感觉到什么权威、力量的存在,仿佛就是在自己的家里和邻居家的老爷爷拉家常。而当希特勒知道容格这个金发碧眼有着天真孩子般容颜的女郎是来自慕尼黑的时候,心中的亲切感又增加了几分,他想起了什么,脑海中立刻翻滚的是1923年11月8日的慕尼黑啤酒馆政变的风起云涌,那次政变失败了,可他却借此一战成名。回忆总是美好的,现在的元首只能靠往事来找寻活下去的力量了。
  还有彼得,帝国即将崩溃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几个勇士之一,起初他不知道自己的抵抗是徒劳的,能击毁俄国人的坦克车不啻为一次战场上的大捷。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火的逐渐紧逼,加之希特勒那冰冷的手都在传达着一个致命的信息,全他妈完蛋了。懵懂中,彼得对局势的变化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当年迈的父亲在巷战的烽火中找到他的时候,彼得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大势已去。帝国的“复兴”是那样遥不可及,他还不知道,他心目中的神,上帝,那个被称为元首、领袖、总理的人已经饮弹而亡。
  在电影的结尾容格和彼得进行了一次戏剧性的汇合,断桥、流水,在诗一样的意境中,两个对元首怀有深厚情感的年轻人乘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沿一条大路疾驰而去……
  反响
  《帝国陷落》的素材来源于两本书,其一是来自历史学家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还有一本是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容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容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容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
  执导这部电影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本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电影去年9月份在德国一上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之下,短短一个月内有300万人被劝进了电影院,创造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的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的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当我用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看过这部电影以后,感觉却是出奇地平静,也许我的生活和60年前的那段历史间隔的太远了。不过有一点却是很让人佩服,德国人终于可以把一个曾经带给他们还有世界巨大伤痛的人物还原到银幕上。这也是一向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融入世界、反思历史的一种方式,可以预见,《帝国陷落》不是最后一部反映希特勒生平故事的电影,它也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希特勒是一个世界历史永远也绕不开的人物。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HjDZRNRJ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