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缺乏文化符号的中国软力量:电影算不算?
2005-08-07 14:44:42 来自:
龙笑歌
[这个贴子最后由龙笑歌在 2005/08/07 10:52pm 第 1 次编辑]
缺乏文化符号的中国软力量
2005年08月07日 10:56
字体:大 中 小
在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后,不少人建议中国积极拓展“软力量”,借助传统文化和华人流行文化的柔性吸引力,来为和平崛起“护航”。
然而,缺乏核心、能为普世接受的价值,造成根本的困境,大大制约了中国“软力量”的实现。
无独有偶,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与闭幕影片,都是中国电影。从徐克的《七剑》到陈可辛的《如果·爱》,今年电影节的嘉宾将先后欣赏古代中国剑客文化和现代中国人的爱情观。为了庆祝中国电影百年,主办当局还向中国名导谢晋发了邀请,力图促成本届电影节中的“谢晋专题展”。
这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不论是在流行文化界、艺术界,或者学术研究范围,中国的符号越来越多。汉语,是另一个日益普遍的中国符号。据中国官方统计,目前世界上学汉语的非汉族人口已经达到3000万,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
为什么是孔子?
一只中国文化的大鹏,正从大中华地区飞出亚洲,飞向世界。为这只大鹏增添助力的,是崛起的中国经济。当“911事件”连续几年缠绕西方国家的注意力以后,欧美回过身来看到中国崛起已然成为事实,为了“和中国交往做准备”,大家纷纷积极认识中国、介绍中国。
这种现象过去或会被形容做“中国热”,但自从19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的“软文化”理论出炉并形成影响以后,人们对于类似现象有了新的理解。文化,不论高雅或者通俗,除了能改善国家形象以外,也是一种权势。
中国政府近来也有意无意地,尝试在政治和经济的领域外,拓展本国的影响力。国家汉语对外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去年底开办全球第一所专教汉语的“孔子学院”,就被普遍解读为中国建立“软力量”意图的明显信号。汉办表示将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拓展汉语教学,而这只是“初步计划”而已。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逐渐形成文化与制度的对外影响力,不仅是国家的主观意愿,而且往往也是国家发展的自然规律。
乍看下,在经济发展的大力驱动下,中国发展“软力量”前景一片大好。深究下去,接踵而来的提问是: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为什么是孔子?
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除了汉语的经济价值外,中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口,有没有实质吸引力?
美国靠“软力量”斗跨苏联
什么是“软力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而非“命令”或者“强制”他国做某些事或采取某种选择的能力。根据约瑟夫·奈的分析,相对于以军事、科技、教育、经济力为基础的“硬力量”而言,软力量的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念),以及国际规范与制度。
约瑟夫·奈是在他的著作《注定领导》(Bound To Lead)里,首次提出“软力量”的理论。奈认为,美国能在冷战中取得最后胜利,依赖的就是“软力量”,即美式民主和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作为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的“软力量”为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提供了论据。
今天,“软力量”的概念也被援引到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不同情况。在亚洲,日流和韩流是近年较突出的“软力量”例子。在韩剧、韩国流行歌曲的带动下,韩国文化崛起为亚洲的主流文化之一,并带动韩语、韩国科技产品,甚至韩国体育的受欢迎。
“中国经济发展20年走到了这一步,文化的对外辐射也开始了。现在面对一个问题是:中国文化能以什么为象征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受访时,提出上述意见。
中国建立“软力量”的困境
在雷颐看来,官方有意识地选择一个符号,作为文化对外辐射的象征,仅仅是“软力量”的一个方面。但“软力量”不能以人为方式构建,其先决条件是本国文化的蓬勃发展。要实现后面一点,相对宽松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他认为,中国要形成“软力量”,本国文化首先需要有更广阔的空间。现在的空间,他很谨慎地说:“起码还大有放宽的余地。”
尽管如此,雷颐同意“孔子”是官方可供选择的范围里,一个最理想的选择。
雷颐说,除孔子以外,中国政府恐怕再也拿不出第二个适当的偶像人选。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却不一定能够被世界所接受。孙中山是不错的人选,但他已是国民党的象征。至于其他中华民族英雄,在全球的范围里知名度就更低 了。
谁能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雷颐的提问本身凸显中国发展的尴尬处境。政治上中国标榜着社会主义,现实中所奉行的却是资本主义,这种言论与现实的“不一致”,正是中国无法进行有力的文化对外表述,积极建立“软力量”的一个根本困境。
在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之后,一些观察者,尤其海外华人建议中国积极拓展“软力量”,借助传统文化和华人流行文化的柔性吸引力,来为和平崛起“护航”。
建立“软力量”路还很长
然而,从战略角度看,大陆学者却认为,中国距离形成“软力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楚树龙教授受访时说,在文化的层面,中国目前仍处于守势,而非进攻。许多当代社会概念例如市场经济、民主、法制,中国还在向外求索,因此还谈不上建立“软力量”。
楚树龙问道:“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你的核心概念,中国领导人目前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领导人从来没有把这个核心概念推向世界的意图。”
在美国,全国从政府至民众由上至下普遍认为,自由民主是普世间最优良的价值。美国总统布什在今年的《国情咨文》里,就直接运用奈的“软文化”观点,提出要推行“民主和自由”。
相比之下,楚树龙认为,当前的中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口并不具吸引力。何况,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所谓仁、爱、勤俭等传统价值,也从大部分年轻人身上消失了。
他说:“中国文化中,大概只有中国饭是对其他人最有吸引力的。”
对于汉办成立孔子学院,楚树龙将之理解为“部门行为”,而非“国家行为”,或者是“战略行为”。楚树龙说:“那可以说是一种公关吧,但是多点人学汉语,对于扩展中国的影响会有多大帮助?我觉得不会有很大帮助。”
软力量——国际竞争新领域
在国际舆论日趋复杂化的今天,“软力量”已经成了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可以说,“软力量”领域将是世界强国的必争之地。
继孔子学院之后,中国媒体界目前正在讨论,如何通过打造知名媒体以布局中国“软力量”。
美国的信息传播量占了世界的65%,在“软力量”媒体层面上,美国有极大优势。
不过,相对于中国学者的保留态度,居于其外的第三者或许能从别的角度,看到中国建立“软力量”的潜力。
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同样和平的世界环境,需要广交朋友,需要塑造温和、理性大国的形象。中国最近大事庆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并强调郑和“和平使者”的形象,借此向邻国释放善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有条件进行,并且正在努力的方向,是让周遭邻国以及世界一些落后国家,都能从中国崛起中受益。近年中国加入亚细安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参与湄公河的开发,都带有这样的意义。
不论这是出于“实事求是”,或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王道”精神,它都是中国向外发出的积极善意。
虽然,这种善意不会如可口可乐、薯条和好莱坞电影一样,能立刻被一般民众所体会与享用,但有人认为,它最终也会构成外交上的“软力量”,并且发挥长远而持久的效用。
作者:韩咏红(北京特稿)
来源:联合早报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8-07 22:50:21
龙笑歌
看别国的文化软力量,大多是新的;
我们推孔子,意欲克己复礼?就没有新的?
文中举了郑和作为另一选择,似乎尚可,但也是古人啊!
还举了电影作例子,却没有引申开来,说它能不能成为候选。
究其实,象本人一样,可能也是在置疑这种外来媒介的中国成份吧。
毕竟,它已经是美国大兵另一只手上的武器,除了枪。
我们能高举吗?我们能夺旗乎?
2005-08-09 01:11:38
hooxi
(庄)
《世纪中国》有一组关于读经的文章非常好,其中一篇提到了“文化”问题,认为弱国爱讲文化,强国讲文明。很有意思的。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缺乏文化符号的中国软力量
2005年08月07日 10:56
字体:大 中 小
在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后,不少人建议中国积极拓展“软力量”,借助传统文化和华人流行文化的柔性吸引力,来为和平崛起“护航”。
然而,缺乏核心、能为普世接受的价值,造成根本的困境,大大制约了中国“软力量”的实现。
无独有偶,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与闭幕影片,都是中国电影。从徐克的《七剑》到陈可辛的《如果·爱》,今年电影节的嘉宾将先后欣赏古代中国剑客文化和现代中国人的爱情观。为了庆祝中国电影百年,主办当局还向中国名导谢晋发了邀请,力图促成本届电影节中的“谢晋专题展”。
这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不论是在流行文化界、艺术界,或者学术研究范围,中国的符号越来越多。汉语,是另一个日益普遍的中国符号。据中国官方统计,目前世界上学汉语的非汉族人口已经达到3000万,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
为什么是孔子?
一只中国文化的大鹏,正从大中华地区飞出亚洲,飞向世界。为这只大鹏增添助力的,是崛起的中国经济。当“911事件”连续几年缠绕西方国家的注意力以后,欧美回过身来看到中国崛起已然成为事实,为了“和中国交往做准备”,大家纷纷积极认识中国、介绍中国。
这种现象过去或会被形容做“中国热”,但自从19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的“软文化”理论出炉并形成影响以后,人们对于类似现象有了新的理解。文化,不论高雅或者通俗,除了能改善国家形象以外,也是一种权势。
中国政府近来也有意无意地,尝试在政治和经济的领域外,拓展本国的影响力。国家汉语对外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去年底开办全球第一所专教汉语的“孔子学院”,就被普遍解读为中国建立“软力量”意图的明显信号。汉办表示将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拓展汉语教学,而这只是“初步计划”而已。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逐渐形成文化与制度的对外影响力,不仅是国家的主观意愿,而且往往也是国家发展的自然规律。
乍看下,在经济发展的大力驱动下,中国发展“软力量”前景一片大好。深究下去,接踵而来的提问是: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为什么是孔子?
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除了汉语的经济价值外,中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口,有没有实质吸引力?
美国靠“软力量”斗跨苏联
什么是“软力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而非“命令”或者“强制”他国做某些事或采取某种选择的能力。根据约瑟夫·奈的分析,相对于以军事、科技、教育、经济力为基础的“硬力量”而言,软力量的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念),以及国际规范与制度。
约瑟夫·奈是在他的著作《注定领导》(Bound To Lead)里,首次提出“软力量”的理论。奈认为,美国能在冷战中取得最后胜利,依赖的就是“软力量”,即美式民主和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作为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的“软力量”为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提供了论据。
今天,“软力量”的概念也被援引到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不同情况。在亚洲,日流和韩流是近年较突出的“软力量”例子。在韩剧、韩国流行歌曲的带动下,韩国文化崛起为亚洲的主流文化之一,并带动韩语、韩国科技产品,甚至韩国体育的受欢迎。
“中国经济发展20年走到了这一步,文化的对外辐射也开始了。现在面对一个问题是:中国文化能以什么为象征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受访时,提出上述意见。
中国建立“软力量”的困境
在雷颐看来,官方有意识地选择一个符号,作为文化对外辐射的象征,仅仅是“软力量”的一个方面。但“软力量”不能以人为方式构建,其先决条件是本国文化的蓬勃发展。要实现后面一点,相对宽松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他认为,中国要形成“软力量”,本国文化首先需要有更广阔的空间。现在的空间,他很谨慎地说:“起码还大有放宽的余地。”
尽管如此,雷颐同意“孔子”是官方可供选择的范围里,一个最理想的选择。
雷颐说,除孔子以外,中国政府恐怕再也拿不出第二个适当的偶像人选。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却不一定能够被世界所接受。孙中山是不错的人选,但他已是国民党的象征。至于其他中华民族英雄,在全球的范围里知名度就更低 了。
谁能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雷颐的提问本身凸显中国发展的尴尬处境。政治上中国标榜着社会主义,现实中所奉行的却是资本主义,这种言论与现实的“不一致”,正是中国无法进行有力的文化对外表述,积极建立“软力量”的一个根本困境。
在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之后,一些观察者,尤其海外华人建议中国积极拓展“软力量”,借助传统文化和华人流行文化的柔性吸引力,来为和平崛起“护航”。
建立“软力量”路还很长
然而,从战略角度看,大陆学者却认为,中国距离形成“软力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楚树龙教授受访时说,在文化的层面,中国目前仍处于守势,而非进攻。许多当代社会概念例如市场经济、民主、法制,中国还在向外求索,因此还谈不上建立“软力量”。
楚树龙问道:“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你的核心概念,中国领导人目前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领导人从来没有把这个核心概念推向世界的意图。”
在美国,全国从政府至民众由上至下普遍认为,自由民主是普世间最优良的价值。美国总统布什在今年的《国情咨文》里,就直接运用奈的“软文化”观点,提出要推行“民主和自由”。
相比之下,楚树龙认为,当前的中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口并不具吸引力。何况,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所谓仁、爱、勤俭等传统价值,也从大部分年轻人身上消失了。
他说:“中国文化中,大概只有中国饭是对其他人最有吸引力的。”
对于汉办成立孔子学院,楚树龙将之理解为“部门行为”,而非“国家行为”,或者是“战略行为”。楚树龙说:“那可以说是一种公关吧,但是多点人学汉语,对于扩展中国的影响会有多大帮助?我觉得不会有很大帮助。”
软力量——国际竞争新领域
在国际舆论日趋复杂化的今天,“软力量”已经成了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可以说,“软力量”领域将是世界强国的必争之地。
继孔子学院之后,中国媒体界目前正在讨论,如何通过打造知名媒体以布局中国“软力量”。
美国的信息传播量占了世界的65%,在“软力量”媒体层面上,美国有极大优势。
不过,相对于中国学者的保留态度,居于其外的第三者或许能从别的角度,看到中国建立“软力量”的潜力。
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同样和平的世界环境,需要广交朋友,需要塑造温和、理性大国的形象。中国最近大事庆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并强调郑和“和平使者”的形象,借此向邻国释放善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有条件进行,并且正在努力的方向,是让周遭邻国以及世界一些落后国家,都能从中国崛起中受益。近年中国加入亚细安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参与湄公河的开发,都带有这样的意义。
不论这是出于“实事求是”,或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王道”精神,它都是中国向外发出的积极善意。
虽然,这种善意不会如可口可乐、薯条和好莱坞电影一样,能立刻被一般民众所体会与享用,但有人认为,它最终也会构成外交上的“软力量”,并且发挥长远而持久的效用。
作者:韩咏红(北京特稿)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