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李小龙生平4部半精品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2005-06-28 06:11:51 来自:
阳光风
观看地址:
http://www.1698.cn/news.asp?id=58
武侠电影30年之(一):
其实中国的武侠片历史远不止三十年,《火烧红莲寺》并不比《定军山》晚多久,我从三十年前算起,指
的是七一年的那部《唐山大兄》,在这之前,值得大书特写的大约还有胡金铨和张彻,胡金铨的作品至今无缘
一见,而张彻的东东现在看来实在不怎么样,虽然我很爱读他的书。
还是说《唐山大兄》。
七十年代,一个年轻人回到香港,他自信可以震惊世界,虽然人们并不相信。后来,真的给他作到了——
用了四部半的电影。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
李小龙仅有的4部半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
1、现代武侠电影开山鼻祖:[唐山大兄]
50年代,吴式太极创始人吴鉴泉的公子吴公仪赴香港教拳,立遭当地白鹤门少壮陈克夫的挑战,后来这场比武
移师澳门。此事在不仅香港引起喧然大波,更引出了现代武侠小说的那部开山之作,梁羽生的《龙虎斗京
华》。这之后,金庸古龙横空出世,武侠小说长盛不衰。另一方面,武侠电影以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创造了另外
一种华丽多姿,生动夺目的武侠艺术,他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合力创作,不断完善,终于有了今日百家争鸣的局
面,而武侠电影也以其大气磅礴的气魄,侠骨柔情的风流而成为世界电影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2、发扬光大之[精武门]
接着是《精武门》,陈真踢馆一场戏中,李小龙以凌厉潇洒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空手道家们一个个的
击倒。然后把“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让他们自食其果(奇怪的是这一幕在日本上映时竟然没有引起反对,
反而掀起了全日本学习空手道的热潮)。但更令人振奋的还是李小龙的亦正亦邪的宣告,“告诉你们,中国人
不是病夫。”“这次让你们吃纸,下次让你们吃玻璃!”你可以说这种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但他至少以那种国
人中罕见的张扬气质鼓舞了很多人。
3、[猛龙过江]
《猛龙过江》是一部真正的李小龙电影,由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他在片中的打斗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完全
超出对手与观众的想象,特别是与三位空手道家的比武。这部影片并不如后来的已经好莱坞化《龙争虎斗》成
熟,但他却把“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4、[龙争虎斗]
《龙争虎斗》使李小龙跻身于世界顶尖明星之列。李小龙也向全世界宣扬了他的哲学思想。“不是思考,而是
一种直觉。”后来我在卢卡斯的《星战前传》中听到杰迪武士在指导天行者飙车时说了同样的话,不禁发笑。
5、[死亡游戏]
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李小龙辞世。当时香港演艺界人士,最讳言的就是“死亡”二字,而李小龙偏要将他
的新片命名为《死亡游戏》,结果后来电影公司为了补齐这部片子,用上了李小龙出殡时的纪录片。三十三岁
的李小龙腾空而去。要说的是,如果《死亡游戏》拍成,将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现在这样的作品已经不
可能出现了——除了李小龙,谁敢把拳王阿里也列为死亡塔的八个反派角色之一呢?
截拳道现在是一个很时髦的词,但我要说的是,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截拳道,或者说,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截
拳道,武术如此,人生也如此。李小龙的一生不是完美的,我最喜欢的一篇评论李小龙的文字就是贬损李小龙
的(李紫剑《答截拳道问》)。李小龙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怀疑一切”。李小龙的一生短暂而耀
眼,就像一颗流星。我们今天回头看去,仍不能不感叹人生无常,但我们也同意罗礼士的话:人的一生是不能
用长短来衡量的,李小龙的人生是完整的。
李小龙死了,这位百年英雄偶像的消失在当时的造成了英雄真空。欧美与香港的电影公司开始在全亚洲寻
找“李小龙二世”,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只要你长得有点像李小龙,走在大街上就可能被星探拉住:
“来,咱们签约吧。”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梁小龙,吕小龙,又或者是朱小
龙,候小龙确实一个接一个地粉墨登场。又一个接一个地黯然离场。效颦能效得出美来,毕竟也不容易。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6-05-27 10:25:40
fgh8888
好呀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武侠电影30年之(一):
其实中国的武侠片历史远不止三十年,《火烧红莲寺》并不比《定军山》晚多久,我从三十年前算起,指
的是七一年的那部《唐山大兄》,在这之前,值得大书特写的大约还有胡金铨和张彻,胡金铨的作品至今无缘
一见,而张彻的东东现在看来实在不怎么样,虽然我很爱读他的书。
还是说《唐山大兄》。
七十年代,一个年轻人回到香港,他自信可以震惊世界,虽然人们并不相信。后来,真的给他作到了——
用了四部半的电影。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
李小龙仅有的4部半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
1、现代武侠电影开山鼻祖:[唐山大兄]
50年代,吴式太极创始人吴鉴泉的公子吴公仪赴香港教拳,立遭当地白鹤门少壮陈克夫的挑战,后来这场比武
移师澳门。此事在不仅香港引起喧然大波,更引出了现代武侠小说的那部开山之作,梁羽生的《龙虎斗京
华》。这之后,金庸古龙横空出世,武侠小说长盛不衰。另一方面,武侠电影以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创造了另外
一种华丽多姿,生动夺目的武侠艺术,他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合力创作,不断完善,终于有了今日百家争鸣的局
面,而武侠电影也以其大气磅礴的气魄,侠骨柔情的风流而成为世界电影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2、发扬光大之[精武门]
接着是《精武门》,陈真踢馆一场戏中,李小龙以凌厉潇洒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空手道家们一个个的
击倒。然后把“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让他们自食其果(奇怪的是这一幕在日本上映时竟然没有引起反对,
反而掀起了全日本学习空手道的热潮)。但更令人振奋的还是李小龙的亦正亦邪的宣告,“告诉你们,中国人
不是病夫。”“这次让你们吃纸,下次让你们吃玻璃!”你可以说这种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但他至少以那种国
人中罕见的张扬气质鼓舞了很多人。
3、[猛龙过江]
《猛龙过江》是一部真正的李小龙电影,由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他在片中的打斗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完全
超出对手与观众的想象,特别是与三位空手道家的比武。这部影片并不如后来的已经好莱坞化《龙争虎斗》成
熟,但他却把“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4、[龙争虎斗]
《龙争虎斗》使李小龙跻身于世界顶尖明星之列。李小龙也向全世界宣扬了他的哲学思想。“不是思考,而是
一种直觉。”后来我在卢卡斯的《星战前传》中听到杰迪武士在指导天行者飙车时说了同样的话,不禁发笑。
5、[死亡游戏]
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李小龙辞世。当时香港演艺界人士,最讳言的就是“死亡”二字,而李小龙偏要将他
的新片命名为《死亡游戏》,结果后来电影公司为了补齐这部片子,用上了李小龙出殡时的纪录片。三十三岁
的李小龙腾空而去。要说的是,如果《死亡游戏》拍成,将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现在这样的作品已经不
可能出现了——除了李小龙,谁敢把拳王阿里也列为死亡塔的八个反派角色之一呢?
截拳道现在是一个很时髦的词,但我要说的是,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截拳道,或者说,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截
拳道,武术如此,人生也如此。李小龙的一生不是完美的,我最喜欢的一篇评论李小龙的文字就是贬损李小龙
的(李紫剑《答截拳道问》)。李小龙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怀疑一切”。李小龙的一生短暂而耀
眼,就像一颗流星。我们今天回头看去,仍不能不感叹人生无常,但我们也同意罗礼士的话:人的一生是不能
用长短来衡量的,李小龙的人生是完整的。
李小龙死了,这位百年英雄偶像的消失在当时的造成了英雄真空。欧美与香港的电影公司开始在全亚洲寻
找“李小龙二世”,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只要你长得有点像李小龙,走在大街上就可能被星探拉住:
“来,咱们签约吧。”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梁小龙,吕小龙,又或者是朱小
龙,候小龙确实一个接一个地粉墨登场。又一个接一个地黯然离场。效颦能效得出美来,毕竟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