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何建军的事情,现象的 <蔓延>,考,NND影视圈

2005-06-16 06:49:26   来自: 小孩子
  考,还有这等事啊....
  弄半天这个工作室夜碰这事了.
  
  朱日坤:何建军导演冒充制片人 我们迟早会告他
  --------------------------------------------------------------------------------
  http://ent.tom.com 2004年12月03日16时05分??来源: ??明星周刊 文 敖德萨 
  蔓延海报
  朱日坤:他冒充制片人,私吞了电影节给我们的2万欧元后期资金!
   何建军:我不知道片子参加电影节这个事儿。
  
   现象工作室:我们迟早会告何建军!
  
   一个声明
  
   这条新闻最初来自现象工作室“现象论坛”上的一个帖子,是一个声明式的东西。篇幅
  
   不长,但它以醒目的标题和状告式的文字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该帖子的点击率当天创下了
  
   新高。经作者授权,《娱乐周刊》将这篇声明原文转载如下。从这份语焉不详的声明开始,记者多方打探调查,挖掘出了许多影片背后的内幕。
  
   《关于何建军丑行的郑重说明》(作者:现象工作室)
  
   据说《蔓延》出碟了。我已经料想到就是三级片包装了。恶心就恶心吧。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对于我已经不再重要。
  
   有一些朋友来问,包括其他的一些事情。到了这份上,很多东西应该逐渐澄清:
  
   1、这部影片并不是何建军所吹嘘的什么海外出资或者电影节出资制作的,而是由“现象工作室”投资并制作的一部数码作品。
  
   2、这部影片也不是何某人所混淆视听的、说什么自己掏钱制作的。何建军在制作这部电影前基本是食宿都无法自己保证,而通过这部影片他才重新获得了一个机会,他这种无耻言行尤其让人发指。
  
   3、影片获得鹿特丹电影节后期基金资助,但是这笔钱至今未到制作方和投资方身上,而由
  
   何建军冒充制片人领取。从开始制作到最后申请基金,都是由“现象工作室”在执行,最后当“现象工作室”把获得资助的消息告诉何之后,他个人冒充制片人名义按照与电影节签定合同,并个人攫取了所有资金,这纯粹是非常无耻、不顾任何信誉的行为。
  
   4、作为投资人,我们从来没有任命过何建军作为《蔓延》这部电影的制片人。至于他颠倒黑白,妄图欺骗观众和投资人,同时丧心病狂式的为了获得金钱而违背最基本的诚信、道义以及任何一个电影人都应该有的最基础的品德的行为,必将得到所有人的唾弃以及应有的报应。
  
   当事人简介
  
   《蔓延》一片的制片方和导演,分别是现象工作室和何建军。
  
   现象工作室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群电影爱好者自愿组建的团体。该“工作室”业务范围包括电影的制作、发行以及一些小成本电影和独立电影的推广和放映。朱日坤是该工作室的负责人。
  
   何建军,内地导演。他早年为张艺谋等人做过副导演,后自立门户,开始独立创作影像。
  
   “现象”说法:何建军在耍赖
  
   看到声明后,记者首先联系到了事件的“原告”朱日坤。在他的陈述下,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慢慢清晰起来。
  
   “2002年12月份,何建军通过崔子恩找到我,说他有一个剧本,想用DV来拍摄,问我愿意不愿意投资。在剧本尚未全部完成的情况下,我答应了投资5万元来拍摄。”
  
   刚刚成立不到半年的“现象工作室”为何愿意投下5万元来拍一个前期准备不足的东西呢?朱日坤说,当时崔子恩给的建议以及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拍摄完后可以用样带来申请鹿特丹电影节的后期基金,一方面弥补拍摄成本,另外还可以完成后期制作。“DV电影基本上不可能通过发行来收回成本,这点国内做电影的人都比较清楚,而国外的电影基金在这个意义上是最常被首先考虑的。”
  
   由于本身的资金不够,朱日坤找了大学和高中的同学来帮忙。“我的两个大学同学还有一个高中同学先后被我拉下水,大家的钱是从工资中省下来的,算是支持同学做事情。”几天之内钱到位了,然后开始建组筹备。朱日坤说,之后剧组所有开销包括何建军日常的所有费用都是从剧组资金中支取,“甚至包括他抽烟和喝茶的费用”。
  
   2003年1月1日,《蔓延》正式开拍。前期的拍摄超过了预计的时间,而预算也很快就超过了原来预算。实际上,到月底时,前期支出已经接近8万了。
  
   预算超支,资金吃紧,在对导演一再提醒无效的情况下,朱日坤对何建军提出了意见。“我认为超支过大,再下去无力支持,但是何建军坚持要一直拍摄下去。虽然争执没有结果,但第二天何建军依然带着剧组继续拍摄。而后来不断拍摄的所有资金,还是由‘现象工作室’来承担。”
  
   拍摄完毕之后,双方在后期剪辑上又有了分歧。“朱日坤说有两件事一直让他觉得恼火和郁闷。“剪辑先在电影学院后面的一个机房里面花了一个月,然后又转移到另外一个机房,而这个机房在什么地方,何建军从来没告诉我,也没有让我去过。而这时已经快到鹿特丹电影节基金上半年申请时间的最后期限了。”另一个麻烦的是,在后期声音处理上,何建军以朱日坤找的机房不合适为由拒绝开工。“最不符合规矩的是,他只留给我一个BETA剪辑带,拿走了所有的素材带和声音带,不再继续任何工作。”
  
   按说,故事到这里本该在困窘和尴尬中结束了,可事情又出现了转机。整个事件也出现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结局。“2003年10月末,我接到了鹿特丹电影节Hubert Bals Fund基金的入选通知书,获得两万欧元的资助金。当时我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几个投资人,同时也告诉了何建军。在给鹿特丹回了信后,我开始等那边把协议寄过来。”这笔相当于20万人民币的辅助金,已足够补贴该片成本,乐观地看,可能还有额外的“盈余”。所以对几个已经准备花钱买教训的投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让人喜出望外的好消息。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们“奢望”的那样。现在看来,他们要买一个教训的破费,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等了一个多月,我还没有收到合同,而这个时候崔子恩问我是不是在做后期?我感到很惊讶。到这个时候,我才得知何建军已经在做其他的一些事情,包括另外设计海报。”惊鄂之余,朱日坤给鹿特丹发去了查询信,而等来的消息,让他诧异得不能接受:对方告诉他,电影节已经跟何建军签了协议,而且已经把75%的基金汇给了何建军。随后,朱日坤便看到了对方寄来的他们跟何建军签的合同书。在这份英文合同书上,“HeJianJun”已俨然成为了《蔓延》一片的制片人。
  
   按照全世界通行的惯例,一部电影,只有制片人或者制片人授权的人才有权支配跟电影有关的所有资金和发行等方面的问题,也只有制片人,才有资格代表剧组领取这样或那样的辅助资金。朱日坤感到最不平的是,何建军拿到钱后,从来没有通知过制片方。。
  
   蒙在鼓里的朱日坤找到了何建军。“我问他为什么冒充制片人来签订协议,而且长时间一直隐瞒真相。他态度蛮横,说他就是有权力这样来做。”当初的中间人崔子恩等也进行调解。仍然未果,“何建军既不承认任何过错,也不愿意交出任何资金,他完全是在耍赖了。”
  
   这起纠纷发生在2004年初,直到今天,朱日坤说他仍不断听到关于这件旧闻的新谣传:
  
   到今天又以“《声明》补充说明”的形式详细地解释事实真相,是因为他在事隔很久以后,又听到了外界关于这件旧闻的新谣传。“我们原本也不想张扬,因为还在寻求解决办法。但社会上的一些传言越来越离谱,已经歪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当我得知何建军在一些场合说了一些谎话、假话、欺骗观众的话,我觉得应该站出来说句话了。他这样子倒打一耙,实在是太过分了。”
  
   “发展到后来,他根本否认我们的投入的存在,对外说所有钱都是他自己掏的,要不就是说这钱从一开始就是电影节给他的,这样他自己占有基金就合理化。这是赤裸裸的欺骗众人的行经,也是对投资方巨大的侮辱。如果他的话是成立的,那等于我成为了骗子,因为我从其他朋友那里拿来的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等于我在欺骗我朋友的资金,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于是,这成了此事暴光的导火索。
  
   在这份声明的“补充说明”中,朱日坤表明了“现象工作室”对待此事的态度:“何建军的行经,违背了一个电影人最基本的诚信原则,包括欺骗投资人、对外公布虚假消息等……
  
   一个导演竟然敢冒充制片人胡作非为,无视投资人的任何权益。在电影产业本来很脆弱的生态链下,在许多投资人本来就对电影投资抱有巨大疑问的情况下,这种事情有一种非常恶劣的影响。”
  
   何建军回应:我不想说这个事
  
   电话联系到导演何建军,当然是想就此事听听他的说法。但与澄清这起纠纷相比,何导演显然更愿意谈最近张艺谋在专家会议上成为众矢之的的事。所以关于此事就有了这样的问答。
  
   《娱乐》:您的新片《蔓延》的DVD最近面市了,封套用的是三级片的包装,您对此有意见吗?
  
   何:这我不知道,是发行方的事。它也不能算电影,就是一小玩意儿。
  
   《娱乐》:《蔓延》的制片方是哪个公司?
  
   何:没什么制片方,就是几个朋友。我们能不能不谈这个事儿?
  
   《娱乐》:听说这个片子送过鹿特丹电影节,能说说吗?
  
   何:这我不知道。
  
   《娱乐》:您的片子送电影节,作为导演您能不知道吗?
  
   何:我不知道。这是制片方的事儿。我们不要谈这个了。
  
   《娱乐》:听说您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跟现象工作室有点不愉快。
  
   何:没有,我不知道。谈这些有意思吗?
  
   《娱乐》:您现在知道这事了,会去网上看看吗?
  
   何:不会。我看它干嘛呀!
  
   《娱乐》:听说有人要跟您打官司。
  
   何:谁要跟我打官司?!
  
   《娱乐》:这样的话,您是不是应该去看一下?
  
   何:你要再说这事儿,我想咱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娱乐》:看样子,假如真的打官司,恐怕对您不利。您不怕影响不好吗?
  
   何:你到底想问什么?!
  
   《娱乐》:作为媒体,我想问的是:关于这件事,现在都是“现象工作室”单方面的说法,很多事情不明不白,您不打算澄清一下吗?
  
   何:我不想说这个事。
  
   5尾声
  
   作为一部DV作品,《蔓延》音像制品的发行原本也在“现象工作室”的计划之内,但素材带这些东西至今仍在导演何建军手里,他们也无可奈何。现已面世的《蔓延》DVD的发行方虽答应支付给“现象工作室”版权费,但至今还未付清。
  
   导演何建军这边,头天采访在僵持中结束,他还要了记者的电话。第二天他主动打给记者,并未澄清什么,只是表示昨晚采访中,“张艺谋那个问题还没有谈透”。
  

2005-06-16 14:51:26  小孩子

  koaoj\
  

2005-06-16 19:08:16  famous (北京)

  显然,从上面的采访中可以看出来,现象工作室本身没有注册为公司,按照自然人的方式与何建军合作,所以会出现一系列麻烦。我觉得如果打官司的话,双方都有利弊,虽然很明显何建军是没有道理的,但往往官司也是娱乐新闻的兴奋点和关注点,那么对何又变成好消息了,可以找到新的投资也未必不可能。至于现象可能又成了被利用的平台了。建议现象以后再操作类似的事情多从法律规范的角度出发,这次教训很深刻,也让我们明白了不少东西。
  以上评述仅是个人观点,希望不老炮点和老猪回帖!!!!!!
  

2005-06-16 22:37:02  林烺 (天津)

  终于有明白人站出来说话了~~~老猪,我们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干到底!支持现象!
  

2005-06-19 01:28:15  di7dai (北京)

  呵呵
  

2005-06-19 09:44:58  李祥瑞

  我先找这部片看看再作评论
  

2005-06-19 11:59:06  famous (北京)

  片子我看过,很有实验电影的味道
  蔓延的情绪意味很强烈
  尤其里面那对冒险的夫妻。
  下面这个影评值得大家参考:
  《蔓延》:为了生活,让我们永远奔跑- -
                    
  题记
  我们已经那么下作了吗,除了裸体的炒作,我们别无选择
  ――卡夫卡·陆
  《蔓延》的封套是这么写的:禁止未成年人观看影片。同样封套上一大堆恶俗的介绍让人以为这是一部色情电影。按照传媒学的论调,这叫自我炒作,为的是成为卖点,记得小时候关于《寡妇村》的操作,他们如出一辙。
  《蔓延》似乎涉及了我们当下中国所有可见的社会问题:
  盗版(知识产权),同性恋(边缘群体的社会地位),性工作者(开放年代的副产品),残障人士(社会关怀),下岗(社会底层的悲苦),性压抑(道德和肉身的交织),艾滋病(卖血和无辜受害者)
  这样林林总总的命题时候可以造就一部不错的社会问题电影,可是,导演却只是蜻蜓点水的罗列而没有进入人物的内心以及他们存在的社会根源,这是导演的简单,还是体制对导演的压制,作为一个中国电影观众我更想是后者,因为,我真切希望每一部中国电影能够打动每一位还在观看国产片的观众。
  影片的菜单用了加了喘息声的《花样年华》音乐,这样的出发点真的让我怀疑起出版商的动机。
  莫非我们真的已经那么下作了吗,除了裸体和性爱的炒作,我们别无选择?!这样的下策让影片严肃话题一下化为乌有。
  冬天,萧瑟的冬天,卖碟的音效在枯枝的空镜头里蔓延,导演想以这样一个镜头表明现世人的境遇,疏离而冷清。
  流动的贩碟小贩在冷风里卖力地招呼着,那些在每位大侠淘碟之路上出现过的碟片被一一道出,所以,有人讲这是大陆的一部淘碟史,但是,这也给知识产权问题留下了一个国际的话柄:中国是盗版的天堂。
  何建军这部作品是DV拍摄的,所以在长达五分钟的时间里表现小贩的状态,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展示是给外国人看的,繁琐而毫无必要。
  终于影片有了主演的特写,一个爱好文艺片的碟贩申明,通过他的视角影片展示了隐喻味十足的影片候孝贤的《风柜里来的人》和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两个画面,造就了青春的暴虐和境遇失望的意象。
  派出所鉴定毛片时小贩小张的话挺逗:这是写人性的,艺术片。确实由于我们法治建设的不够完善和严谨,在艺术和黄色的判别里有着太大的误差,让我们看看福建教育出版社《世界电影鉴赏辞典》对《感官王国》的评论,我们只会苦笑。
  70多年过去,先生笔端关于看见胳膊就想到大腿的论述竟然依旧灵验,现代化的城市并没有再精神层面给人多少提升,某些执法者的水准真的让人佩服。
  他们的说法决定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命运。
  客观上讲导演剪辑进的影片是为剧情铺垫准备的,比如那个《性、谎言、录像带》的安迪·麦克道威尔画面顺理成章转到了下一场戏的梅小静,完成了一次主客体之间的对应,她们面对同样的问题。
  申明看片的场景让我想到了贾鸿声在《苏州河》里看VCD 的场景,一种孤独和疏离的感觉弥散在个人独处的空间。但是,导演没有将人性深处的寂寥感表现,情欲的泄出将人物的内心的绝望崩塌了,只会引起观众的感官刺激。其实,只有压抑的本身更能引起人们的知觉。
  导演通过梅小静寻找阿尔莫多瓦的《斗牛士》的细节将激情和禁锢的话题含蓄道出,可是,这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又有多少人可以体验导演的苦心竭虑?
  在电影厂剪辑室里,小贩和那些电影从业人员关于博格曼和塔可夫斯基的对话可能是何建军对中国电影界好莱坞化现状最深刻的批判。而这个话题在爱看文艺片的妓女那儿以《花样年华》的反讽终结,艺术终于属于了体制内的人民。
  梅小静自渎的场景揭示的是我们在性问题上存在的问题,面对婚姻、家庭貌合神离似乎成为无奈的选择,放弃的代价和割裂的痛苦往往不是夫妻双方承担的,他们同时受着亲人"善意"的关切和社会的压力,于是,释放欲望的可能性只能变成无语的呻吟。
  《低级小说》为导演带出另一个话题:人是要适应环境。
  下岗夫妇似乎在看《低级小说》的时候完成了他们悲惨人生的角色转换,一些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往往依靠某种外力(影视、小说)构筑起他们的白日梦以达到化解压力的目的。但像影片里下岗夫妇那样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冲动的将暴力的白日梦变成现实一幕的并不多见,影片在处理他们自杀一幕的时候是冰冷和冷漠的,虽然,刻意而突兀,但导演表达了自己臆想里的愤怒,将真实生活中的沉重符号化了。
  妈妈晚上去卖包子的台词所涉及的隐语让人更是看到这个弱势群体的无助和辛酸。
  影片有些模仿《低级小说》的意味,几条平行而散漫的线索通过下岗夫妻夜间的一次抢劫未遂第一次聚集在了一起。他们抢劫未果却因为为了解救被混混欺凌的妓女而走上不归,他们在杀了几个混混后自知没有回头的可能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此之前,饭馆里的最后晚餐一幕有着很强的现实冲击力,那男子绝望而悲凉的呼叫是导演让所有的人直面我们社会存在的客观问题。
  最后,我们通过申明和梅小静授课学校教室激情之后的对话,知道了他们的故事,显然导演希望解释清楚之前的一切。
  影片是灰色,但是,导演还是给了观众一个寻找光明的方式,通过不幸罹患艾滋病的鼓手和碟商的关于《大河之恋》对话,让我们明白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理想,当那个鼓手终于来到了海边,海的阔广让生命不再为磨难或不幸忧伤。
  为了前呼后应,电影在贩碟的申明为逃脱公安人员的追究而狂奔不已结束。
  在这样的奔跑里,我们看到了导演的心声,无论我们的身处怎样的境遇,我们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
  希望应该和生命同在的,希望让我们相信我们的明天。
  这是一部饱含着导演太多想法的电影,倘若导演能够在一个线索中致力发掘或许会更深刻一些,不过,导演能够介入当下中国现实的努力还是值得赞许的。
  作为一个中国电影观众,在我们观看好莱坞电影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一下本土电影,给他们一些鼓励,比如这部电影我就是一次支持正版的行为,化了我10圆钱,虽然,影片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导演至少还有着思想,有着对中国现状的追究和询问,没有粉饰,只有赤裸裸的现实。我们不要为封套的恶俗而拒绝接受,这部影片所引出的话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思。
  

2005-06-20 10:48:02  danbar

  一直关注着这个置顶帖的进展。
  

2005-06-20 23:28:37  秤砣 (北京朝阳)

  [这个贴子最后由秤砣在 2005/06/22 02:42am 第 1 次编辑]
  
  《蔓延》这片子哪里能买到DVD?
  

2005-06-22 03:54:16  wyn1980 (北京朝阳)

  卓越网上有
  

2005-06-22 22:57:56  famous (北京)

  由中国第六代杰出导演何建军拍摄,紫琪参与担纲主演的电影《蔓延》引起好莱坞的关注,并入围第33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入围南韩全州国际电影节。电影《蔓延》用一个非法盗版DVD 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残忍现实的中国都市中心社会变化的现象。现象工作室拍摄的这部电影是一部精心筹划,制作的作品,它是在当前中国电影工业,电影市场面临许多问题的环境中的一个明智的想法,原因是它适合参加更多的影展,也适合于艺术剧院展播。影片的不连贯的片段风格也与中国年轻一代导演的缓慢的新现实主义风格形成有趣的鲜明对比。......
  

2005-06-23 01:47:36  龙笑歌

  唉 这种现象
  出现在现象身上
  到底是一种什么现象?
  拒绝,还是 购买?我选择前者
  因为它如同一个遗弃老父的不肖子!
  

2005-06-23 20:03:12  朵丽丝

  我在别的电影论坛上看到网友对《蔓延》,《邮差》评价很高,究竟怎么样没看过,不过跟现象搞成这样子,我觉得本身是件很遗憾的事......
  

2005-06-24 17:50:26  aichanglc

  hehe ~~~~~~~~~~~~~~~~~~~!!!!!
  

2005-06-26 12:18:11  evanhl (北京东城)

  没看过..不过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好素材
  

2005-06-27 01:46:41  若曦 (北京朝阳)

  现象应该尽快正规化,将公司注册的问题搞定!任何合作要基于自我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啊!
  

2005-06-30 20:35:17  林烺 (天津)

  我有个朋友是学法律的,回头把他引荐过来或许可以帮上忙~~~
  

2005-07-16 10:01:10  我爱电影

  看了,就觉得乱,无知,糟蹋,其他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镜头用得太业余,一般拍DV的大学生都比他把握好,想要的感觉却一点都达不到,乱中求胜看来何这一部走得不够聪明,剧情更不说了,我想姓何的再去历练10年,也拍不好这样的一片几段的电影,整体把握能力太差,个别的塑造能力又没有,对这片子就没看出什么好的,同样时间香港出的“AV女郎”,个方面都比“曼延”高出很多,我看得出人家要表达的东西比何的不知道清楚多少倍,这就是差距,我现在根本就不敢想就这种水平的东西还敢代表中国电影以及去国外参赛,老猪也不要生气了,没啥好气的,就他那点水平他爱怎么耗就怎么耗罢,你们就当吃一亏长一智,以后要拍东西也要找个有素质的电影人,
  

2005-07-16 16:19:59  famous (北京)

  就是他?!
  电影圈的朋友好好认识一下
  

2005-07-23 16:37:27  山本太郎

  《蔓延》大烂片!象屎一样灿烂!
  

2005-07-23 22:10:11  卡缪

  诚信对于做文化的人其实跟经商是一样的,到哪里诚信都应该是做人的第一准则.
  很多商界大腕对于合同和诚信,更偏重信任诚信,
  在中国做艺术的人很多都是不讲诚信的,穷困潦倒时装的比孙子还弱,只要抓住一个机会就翻脸不认人了.出门到处装NB.出卖朋友还要假仗义.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不靠谱!!!
  在艺术圈里,很多人是不讲诚信的,只能依赖合同,把合同看的比天高,可是连诚信都不讲,合同又有什么用呢?顶多是把损失降到最低而已了.
  还是人品问题.在做事时还是处处小心吧,BS一下那个姓何的坏人.
  

2005-07-30 23:14:15  33duo

  卡卡居然上来吐了泡泡- -!
  哎~~~~~~~有损你潜水大王的美誉哦~~~~~
  哈哈~~~~你要是告状~~~~我就。。。。(省略33000000000字)
  

2005-08-04 20:18:40  东方昊

  《蔓延》是标准的垃圾,正如导演本人!
  

2005-08-17 01:25:27  

  看过,不是特别喜欢
  

2005-08-24 09:38:20  ttcnn

  弱势群体就一定事下岗职工吗?弱势群体成了电影人最爱表现的内容,不过除了展示这种弱势外,影片并没有多少人性和关怀的意味。
  

2005-09-01 17:18:25  mousename

  何建军(又名何一),男,1960年生,北京人。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 进修班。
  1993年,拍摄黑白故事片《悬恋》(又名《红豆》、《世纪末的对话》)。
  1991年,拍摄彩 色纪录片《自画像》,片长23分钟。两片均于1994年2月应邀去荷兰参加第23届鹿特丹影节。其中,《悬恋》获国际影评人奖,去过10几个电影节展映。
  1986年,拍摄纪录片《一个朋友》,片长20分钟。
  1994年元月至95年2月拍摄《邮差》。该片去过20多个电影节参展,在24届鹿特丹 国际电影节上获金虎奖(青年导演奖),在95年5月新加坡电影节上获GOLD奖。
  何建军是82年开始接触电影的。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家待业,临时性的在报社干过、做过建筑工人。后经人介绍,去黄建中的《如意》剧组干杂活,从此,再也未与电影分离, 并与一连串第五代导演结缘,在 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等导演的影片中,何建军先后做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蓝风筝》等多部影片的副导演。
  与第五代导演合作的10年里,他边干边琢磨,“渐渐形成一种连自己都不能抗拒的心理, 即用电影说话,用电影关注今天现实生活里的人。”86年,他用积攒的钱租来摄像机,和几 位朋友合作拍了第一个短片《一个朋友》,拍摄时间是两天,拍摄经费为2000元。这个片长 20分钟的纪录片,录下了星星美展画家米丘在国内的最后一次画展。“看到自己对电影的想 象和曾经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及人物,变成有声音有画面的东西,心底真有种说不出的兴 奋和刺激。” 
  “为了去验证那些曾经思考过积累过的有关电影的东西”,88年,何建军去了电影学院 的导演进修班。
  91年,他拍了纪录片《自画像》,片长23分钟。这是他的第二个短片。片中纪录了中 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裘沙对身世的诉说及他的一次画展。裘沙先生除了是位画鲁迅题材的画家 外,还是一位历次政治运动都受冲击的知识分子。
  93年元月1日,何建军的第一部故事片《悬恋》开拍。他是用拍广告片和妻子筹来的 钱买的胶片。那时一本黑白胶片(国产乐凯牌)是300元,他买了30本,而一般需要40 本。当他买完胶片,兜里只剩下了五千元。但他还是开机了。
  《悬恋》的动机来自何建军中学时代的一个事件。用何建军的老师韩小磊的话来说,《悬 恋》是何建军对童年的一次记忆的终极萦绕,他一直想表达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脆弱、 敏感、自身免疫力的缺乏。
  《悬恋》的故事是:某所精神病院年轻的男护理员,因看过年轻漂亮的女病人的病历, 然后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情纠缠……  
  片子的场景设在国棉三厂职工医院。女主角由史可义务出演。“这样一部电影,如果没 有这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热情相助,我想是拍不成的,在资金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他们不仅没 有拿到一分钱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拚命工作,有人甚至掏出自己的钱来援助拍摄。 我深深觉得这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合作,这是年轻人在用电影表达着对生存的体味。”何建军说,此片得以完成,与中国东方文化发展中心总经理萧鸣(萧军的长子)的大力支持分不 开。萧鸣在看了样片后,说他至少有10年没看过黑白片了,听说了片子的处境,马上拿出 9万元钱,作为完成后期制作的费用。
  94年元月17日,何建军的第二部故事片《邮差》开拍。同年3月,前期就结束了。“但做后期时很费劲,当时剪接是在北影厂,广电部的文件一发,北影厂就把我轰了出来。洗印中心也赶我。后来只好出去做的后期。直到95年2月,这部98分钟的片子才最后完 成──是在飘流不定中完成的。《邮差》共用70万元人民币,其中鹿特丹电影节和香港的朋 友赞助了60万元。”我采访何建军那天是95年的11月3日,他说此刻《邮差》正在夏威夷 参展。
  谈到“个人电影”,何建军认为:“中国应该允许这种实验性的、不走市场的电影存在。 允许个人拍片,才能出现活跃的电影文化;太统一了,就显得单调,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就 不想看其它片子了。广电部对鹿特丹电影节事情的处理是欠考虑的。别人有没有解除‘封杀’我不知道,反正我至今还未解除‘封杀’。我拍电影是要表达对电影、对生活的积累。我拍片没想过要走向市场,10万块钱的片子怎么去跟人家的大投资竞争?而不走市场,我干嘛 要花30万去买厂标?”
  他也承认,个人拍片有很多困难,由于与现行管理体制发生冲突,自然会引来一系列麻 烦。但他表示还得坚持这种做法,因为毕竟可以不受限制地做电影。我问他,如果有电影厂接纳你,让你成为厂里的一名正式职工,你干不干?他回答:那我还得想想我去那儿能干嘛, 如果天天让我坐在那儿,那我还不如呆在家,把名额让给别人。
  问在国内导演中他服谁,他说谁也不服。
  

2005-09-17 08:30:11  sunwudage521

  为什么片头一点没提现象呢,难道剪辑的时候现象都没有参与
  

2005-10-13 19:59:56  自私无聊简单

  没有内涵而又想装出内涵,没有技术而只能耍点小聪明。——这是大多试验电影的通病。
  

2005-10-16 00:44:21  往事

  <邮差>我倒是蛮喜欢,<蔓延>还没看过~
  当我拿到片子,我更关心片子本身~
  过多的评论看完后再琢磨吧~~~~
  

2005-10-19 03:24:37  对国洋狗说NO

  《蔓延》的片子象泡狗屎!想不明白为什么所谓电影学者和艺术家们为什么总爱显摆自己看过这个那个、这是XXX大屎啊!有没有卖…… 卖B啊?!
  

2005-10-26 11:53:49  玉水青山

  不明白啊。
  

2005-10-29 16:09:10  兔子的屁飞过

  学不会做人的人就不是人,不是人就不会做人做的事情.导演是人做的事情.
  

2005-11-02 01:46:46  dlb2825

  大家都还有很多路要走。。。。。。。。
  

2005-11-08 04:58:25  对国洋狗说NO

  现象不喜欢何建军,我不喜欢蔓延,前者是为钱,我是为看电影。建议现象董事们还是为了钱另谋生路吧,你们也一样,多恶心啊!好像为艺术出卖肉体、灵魂一样。
  

2005-11-18 09:35:16  02003020122

  蔓延是一部还可以的片子
  

2005-11-21 22:50:33  shandi

  我是建军的同学,建军的心态恐怕一般人不太了解,蔓片拍摄用的DV,影像效果当然比不上胶片。象我近来在西安每月拍摄十几部方言剧,对导演们说:讲好故事就行了,画面——说得过去就行了。象建军这样,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总是用建军的真诚来要求导演们。 :em27:
  

2006-02-10 14:39:50  wakbing (陕西宝鸡)

  看看再作评论
  

2006-04-05 17:10:44  abcqq47

  有谁会电影剪辑  会的速加我QQ79854261  请求帮助
  

2006-06-07 02:19:01  我就是俺呀

  第六代,咋这么没出息,这么不争气呀。糟贱了个好名字
  

2006-08-24 17:07:02  snow1028

  蔓在内容上让人震撼,尤其那个瘸腿,国内还没见第二部如此内容的电影,应该说何是个有勇气的导演,但在艺术上我认为是部失败之作,远不如邮差来得成熟。何与现象的事不清楚,没想到何是这样的,以前还想,如果将来拍电影,想请何做监制呢。没想到独立电影圈也挺乱的。。。。。
  

2007-02-12 01:59:42  shiq (北京)

  对于此事我没有经历其中所以不做评价
  但是做人要厚道、讲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本人认为人品比技术要重要的多!!!
  

2007-03-31 05:19:24  loen

  到现在还没告么?
  

2008-01-11 18:26:22  河马写诗 (广东广州)

  一来就看见这个,关注
  

2008-06-07 15:11:09  1233212 (越国)

  这个鸟人,在外表看就不是好人 ,估计跟张导一起的时候就经常搞张导的钱,后来被发现就被张导给开除了。
  

2008-08-18 07:37:09  赖赖蛛

  干这行的名声很重要
  

2008-08-28 01:11:21  伪纪录片人

  告了没有?为什么不告呢?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cPEetziwbBiXGaO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