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你我都活在《天堂电影院》
2005-06-12 15:25:07 来自: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watermark]你我都活在《天堂电影院》
多多是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的一个古灵精怪的小顽童。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这种眼睛的孩子注定调皮,也注定是聪明的。多多喜欢电影到了狂热的程度,比现在的喜欢电影的孩子更喜欢。他的特别之处是喜欢到放映室看电影是怎样放映的,还有看观众的表情。放映员叫艾佛特,没有儿女,从十几岁开始放电影一直到不惑之年。多多总是用各种借口混到放映室,令艾佛特无可奈何,不过老艾佛特也挺喜欢这个讨人烦的小可爱。
多多强烈请求艾佛特教他放电影,艾佛特说放电影是笨蛋才做的事。放电影并不像看电影那么浪漫,一年四季都闷在一间小屋子里,冬天冷夏天热,没有节假日,越到节假日越忙,有时候还要加班。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已经熟悉的不得了的电影。但是多多就是喜欢放电影。后来,艾佛特参加一个考试,窘态辈出,多亏同考场的多多帮助他。当然,条件是教多多放电影。
电影院的老板很苛刻。有一次他说时间太晚不让意兴未尽的观众继续看电影。艾佛特和多多在放映室想出了一个诡计,把电影透过窗子映在电影院对面的墙上,观众们在广场上高兴的不得了。由于距离远,放映机的灯光要开大,温度很高,终于胶片着火了。整个电影院都着火了。在广场上看电影的多多急忙逆着人群跑到电影院,冒着大火和浓烟把烧得奄奄一息的艾佛特拖出了放映室。
多多接替了艾佛特的工作,艾佛特却因大火而失明。多多长成了一个秀气的青年。电影院由广场上的一个中了彩票的乞丐重建。此时的多多深深的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安琳娜。安琳娜也被多多的纯情和善良打动,两人一起无忧无虑的度过了一段时间。不过安琳娜的父亲不是很喜欢放电影的多多。
后来安琳娜要到另一个地方去,与多多的最后一个约会她失约了。多多很伤心。艾佛特对多多说要去罗马,不要只甘心做一个放电影的,去罗马后谁也不许想,谁也不许惦记。
多多坐上了去罗马的列车。一去30年。在艾佛特的葬礼上,多多(此时应该叫他沙维图迪维多,不过还是叫他多多亲切)回来了,他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导演。满头白发的多多忧郁的眼睛环视着家乡的一切,都变了。年轻人都变老了,天堂电影院也即将被炸掉。多多最牵挂的还是安琳娜。他在罗马的30年接触过很多女人,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安琳娜。他在村子的街上看到了一个女孩子长得酷似安琳娜,健康,美丽,充满活力和性感。她正是安琳娜的女儿。终于,多多找到了安琳娜的家和她的电话号码。在安琳娜家旁边的一个电话亭,多多拨通了安琳娜家的电话。多多终于看到了窗帘后面安琳娜。三十年,一隔三十年,此时两个人还能说些什么呢。安琳娜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挂断了电话。多多驱车到了海边,那个以前他和艾佛特常去的地方。艾佛特在那里曾经给多多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士兵爱上了公主,但他们的地位相差太大。他实在太爱公主了。公主对他说,如果你能在楼下等我一百天我就答应嫁给你。士兵便在那里等,风雨都挡不住他。到第九十天时,他的全身苍白而消瘦。但是在第九十九天时,士兵走了。艾佛特讲完这个故事时说了一句特别调皮的话,“别问我这个故事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后来多多对这个故事的解释是,假如到一百天时公主不承认,士兵会彻底崩溃。但在九十九天的时候他走了,公主会永远惦记着他。安琳娜也驱车到了海边,她知道多多喜欢去那里。两人终于见面,四目相对,感慨何止万千。安琳娜已不是那个有青春活力的少女。原来,安琳娜那天并没有失约,只是迟到了。他去放映室找多多时艾佛特在那里,多多已经去了安琳娜的家。艾佛特说了一些不是很好听的话,说多多已经不爱安琳娜了,不要再有任何联系。安琳娜知道多多不会这么说,她偷偷的给多多写了一张地址,但多多在三十年后才看到这张纸条。一对三十年前的初恋情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悲痛欲绝,然后是成年人程式化的做爱。
艾佛特临去世之前给多多留下了一样东西,一盘电影胶片。多多拿到了自己的电影公司看。片中是十几年前艾佛特被迫剪下的接吻或者暴露的镜头,多多又一次流下了泪……
这便是意大利导演吉斯皮。托那托利的《天堂电影院》。该片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他的其他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海上钢琴师》也深深地打动过我,尤其是里面的初恋情结。
如果你是一个有灵性的人,一个对精神生活极为重视的人,对过去和未来都十分珍视的人,你看了《天堂电影院》一定不会无动于衷。即使不会痛哭流涕,也会默默地发呆五分钟。
电影差不多三个小时,我哭了一个半小时。老泪纵横,伤痛感慨。这部电影像一个预言也像一个寓言。多多的经历的心路历程我似乎都经历过或者都即将经历。在三个小时内看到了多多的成长历程,我也在电影中煎熬,或者说是折磨,在屏幕上看到了多多,我也看到了我自己。
初恋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还有什么感情比初恋更炽烈,更纯真呢?初恋又像一把利剑,狠狠的刺在胸口上,让人一辈子都隐隐作痛。初恋的突然降临总是让其中的人不知所措,感觉这绝对是前世未尽的缘分。但这份缘又是那么短暂,逐渐被家庭,事业,地域,社会,或者概括一下,被现实慢慢打磨殆尽。当我真正觉得与一个女孩有前世的约定时,甚至想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时,她却突然离我而去。被我数得清清楚楚的约会,接吻,拥抱,爱抚,都像钉子一样钉在大脑的某个角落。是因为从来没有有过类似的接触觉得美还是因为接触的少觉得美?或者因为刚开始挥发的荷尔蒙觉得美?这种美是不能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的。
多多的初恋情人嫁给了多多的一个笨的连5乘5都不知道等于几的同学。安琳娜也注定不会幸福到哪里去。我不敢像三十年后我主动找或者偶遇到我的初恋情人时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她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几年前的那个长发飘飘,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着长长的睫毛,总是对我撅嘴的女孩儿。我不敢向三十年或者四十年后看到她饱经沧桑的脸后心里会是多么的悲愤。多多如果不离开村子他差不多一辈子就是一个放电影的,不会有什么出息。他真的娶了安琳娜也不见得会过得有多好,安琳娜同样会慢慢变老。当我离开老家时就隐隐觉得和她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牢靠,我的直觉从来没错过,但我又极力掩饰着,我多么希望一切都和我想的一样美好,出去上四年大学——回家——结婚。我填报志愿时曾经想过填她所在的那座城市,但在那里我学不到什么东西,没有任何我喜欢的专业。我向来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勉强的,对那些专业我真的没有一点兴趣,在那里我将荒废四年,即使可以每天都看到她。我有分不清童话还是现实的理想,我为一个简单而单纯的理想奋斗着。我多么想用生命中这仅有的四年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怕是迈出一小步,然后和她继续两个人的理想。我甚至幼稚的认为,距离会产生美的;更幼稚的认为,我这么爱她,她也一定会这么爱我。我尊敬的一个亲人也像艾佛特一样对我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成就自己的理想就要出去闯,不管多远,不要管家里的一切。我填报志愿时没有选择她所在的那座城市,而是到了离她三千里的一所大学。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仅仅因为一个儿时的理想,未被现实污染的理想。我和小多多那么小,甚至更小时,到处跟着别人看露天电影,那时候我认为电影根本不是人做出来的,太神奇了,接近神圣,于是我想我长大了要做一个拍电影的。就是这么简单。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简单而单纯的理想我至今仍在独木桥上摸爬滚打。(你说我看这电影能不哭吗!)后来看了电影《苏州河》,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电影在我心目中也许不再那么神圣,但电影对于个人来说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成为可能。填报志愿时我写的是广告专业,简章上说这个专业和文字和影像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仅仅因为这个,我便踏上了南下的路程。其他的,水土,地域,就业,什么都没考虑。虽然到了这里发现和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仍很欣喜,毕竟能多多少少的接触点,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几年,我看遍了各类书籍,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诗歌,杂文,乐评,剧本,试拍了一点小片子,很累,但充实。起码到我成了老头之后不会为自己年轻时无所事事浪费青春而后悔。有时候我会把一切都押作赌注,仅仅为了一个儿时的理想。有时候,我对一切充满希望,甚至觉得她可能会再回到我的身边,尝尝我给她做的一碗茄子。那年在她宿舍炖茄子炖到一半没煤气了,我和她在厨房里叹着气傻笑;有时,我又深深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我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固执——打死我我也不过世俗生活,我要当一辈子理想主义者。
在我陷入无尽的悲观绝望之时从来没有任何人安慰过我,甚至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未对任何人,包括我的母亲,说过任何悲观的事。因为我喜欢看到别人开心,于是我便认为别人也喜欢看到我开心。多多也喜欢从放映室的小窗子里看观众的表情,别人快乐时他也很快乐。记得上初中时,物理课上有一个实验是拿一块棉花放在一个注射器状的玻璃管中,然后猛地下压活塞,棉花就会燃烧。那时候学校条件差,能做个实验那简直和过节似的,做这个实验论规模论视觉刺激那简直就是过年了。我坐在最前排,一直盼着老师赶紧做实验,老师把棉花装进了玻璃管,做好了下压得准备。这个理想性的伟大时刻我却回过头去看全班同学的表情,我看见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后排的甚至站了起来。当我把头转回时,实验已经结束了。快十年了,我的头脑中一直还有那个所有同学的眼睛都盯着一个地方的场面,当然,我也很遗憾没能看到那个奇妙的实验。
现在,我的同学大都结婚,有的还有了小孩。我在这遥远的南国猜不出他们的生活是快乐还是忧愁。她也将有自己的丈夫,这是多么顺理成章而又可怕的事,我真诚的为她祈祷,愿她的丈夫不会像安琳娜那个小时候不知道5乘以5不知道等于几的丈夫那样。假如她和那样一个没有灵性的人在一起,铁定了不会幸福。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臆断,我有什么理由证明我会比她的丈夫好?没有,只是自己的感觉罢了。我还是希望她过的好好的,希望三十年后在街头偶遇到她能够看到她脸上慈祥的微笑。
我坚信和她六年的爱情是纯粹的爱情。那时我不需要用任何方式证明自己有多出色,两个人就是那么毫无目的毫无理由的爱着。那就是爱,我坚信那就是爱,那是没有外物,缠绕,牵挂,污染的圣洁的爱,以后永远都不会出现的,那时前世未尽的缘,假若没有这份缘,那段时间我也不可能会和其他的女孩子有这么一段往事,唯一的可能就是空缺。此时,我没有办法也没有勇气再去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羁绊。有时我想起释迦牟尼的教诲:没有比老婆更凶的敌人,没有比亲人更严厉的看守,没有比家庭更牢固的监狱。有时候,我真想再尝试一次,却又临阵退缩。在这个到处都是真实的谎言的社会,哪个女孩子会轻易的相信一个男孩子说“我爱你”呢?即使我做了一件牛逼轰轰的事引来了无数关注,但那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她们看到的不是我的人,而是我的附属物。我永远猜不透女人心里想什么,却永远看到我和女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即使肌肤相亲也感觉相隔万里,彼此陌生。其实,我完全有可能和除她之外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也可以真正的相爱。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了。
片中的艾佛特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多多把母亲给的买东西的钱买了电影票,多多的母亲在电影院门前使劲地打她。艾佛特看见后对他的在电影院扫地的朋友说:你今天打扫卫生时捡到什么了?那人开始从兜里掏东西,梳子,鞋跟……艾佛特从他一起逃出的钱中拿了50里拉,问多多:这个是不是你的?他把钱给我多多的母亲,多多止住了泪。多多离开电影院时一直回头望,艾佛特的那个朋友也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我小时候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一个夏天,那时我最大也就是五六岁。街上来了一个卖冰棍的,一毛钱一支。我,爷爷,奶奶,叔叔家的小妹都在。爷爷奶奶拉我回家,婶婶领着小妹妹回家。婶婶给小妹妹买了一支冰棍,当时我馋得眼睛里挂着泪儿。但奶奶不让爷爷给我买,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可能比较保守,奶奶怕给我买了冰棍没给小妹买婶婶或者别人会说闲话的。当然现在想起这件事有什么呀,婶婶当时也不会在乎这个。但奶奶看得很严重,她努力使一切都很均衡,现在还有这个习惯。我们三个往回走,眼看就要拐弯了,看不到买冰棍的了,爷爷突然扑倒在地,他起来时手中拿着一毛钱。他高兴得喊,捡了一毛钱。我有冰棍吃了。现在想想,在那个人人穷的眼睛发红的年代,谁会在路上留一毛钱让一个老头捡?当时我却真的以为是爷爷捡到了一毛钱,丝毫没觉察到爷爷和奶奶的苦心。
还有一件事,也是我和多多那么小时发生的,或者更小。一次赶集我看到了一把木柄的长枪。光滑的枪托,漆黑的枪筒子,拉上枪栓,放上一粒子弹,“嘭”,可以打很远。真是馋死我了,我哭着喊着让父亲给我买一把。父母从来没让我过一天小皇帝的日子,虽然我是个独生子,也赶在了新社会。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他们用他们的价值观权衡得很清楚。当时我为了得到一台小霸王学习机打游戏不知道编了多少承诺他们还是没给我买,类似的还有游戏机,熊猫头自动铅笔,可以插铅笔芯的笔,小茶壶,鸟笼,等很多很多东西。不过他们从来没阻止过我看书,买书,即使是“坏书”。父亲不给我买枪,我就赖在小摊前不走,又哭又闹,说实在的,那时候我也不是好惹的。这时村里的一个算是我父亲的同事的老爷爷(论辈分我叫他老爷爷,但他并不是太老)看到了,他给我买了那把枪。现在那把枪可能还在我爷爷家的某个角落。我一直记着他,一直对他怀着感激之情。假如一个人对我有一点好,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他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很多麻子,没妻没儿,记得我上学时他总是在街上散步。我总是和他开玩笑,拍他头一把赶快跑或者在他背后吓他一跳然后赶快跑,他象征性的追我,乐此不疲的配合我玩,一直到他去世。他长我50多岁。
这些瞬间都深深地记在了我的心里,至死我也不会忘记。也许这两件小事和电影并无多大的关系,但看电影的时候我还是记了起来。艾佛特是多多一生的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多多人生的导演。
你我又何尝不是活在戏里。一幕接一幕的悲喜辛酸被我们演绎着,被别人看着。有时候我真想活得自我一些,爱干什么干什么。但我做不到,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观众在身边,当观众为我鼓掌时,我要声嘶力竭的继续自己的表演,即使已经厌倦;当观众为我叹息时,我要像猴一样上窜下跳,更加疲惫。不过话又说过来了,既然一切都活在戏里,一切都是虚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
2005-6-10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6-12 23:33:29
evanhl
(北京东城)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小学是在一个很大的部队院子里,去上学要经过一条铁路,我每天就是踩在铁轨上去上学.大概3年级吧,有次我在铁轨上走着就想我的人生就是一场戏,我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呢..想的挺乱的..10年后我走在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很混囤的想法..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多多是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的一个古灵精怪的小顽童。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这种眼睛的孩子注定调皮,也注定是聪明的。多多喜欢电影到了狂热的程度,比现在的喜欢电影的孩子更喜欢。他的特别之处是喜欢到放映室看电影是怎样放映的,还有看观众的表情。放映员叫艾佛特,没有儿女,从十几岁开始放电影一直到不惑之年。多多总是用各种借口混到放映室,令艾佛特无可奈何,不过老艾佛特也挺喜欢这个讨人烦的小可爱。
多多强烈请求艾佛特教他放电影,艾佛特说放电影是笨蛋才做的事。放电影并不像看电影那么浪漫,一年四季都闷在一间小屋子里,冬天冷夏天热,没有节假日,越到节假日越忙,有时候还要加班。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已经熟悉的不得了的电影。但是多多就是喜欢放电影。后来,艾佛特参加一个考试,窘态辈出,多亏同考场的多多帮助他。当然,条件是教多多放电影。
电影院的老板很苛刻。有一次他说时间太晚不让意兴未尽的观众继续看电影。艾佛特和多多在放映室想出了一个诡计,把电影透过窗子映在电影院对面的墙上,观众们在广场上高兴的不得了。由于距离远,放映机的灯光要开大,温度很高,终于胶片着火了。整个电影院都着火了。在广场上看电影的多多急忙逆着人群跑到电影院,冒着大火和浓烟把烧得奄奄一息的艾佛特拖出了放映室。
多多接替了艾佛特的工作,艾佛特却因大火而失明。多多长成了一个秀气的青年。电影院由广场上的一个中了彩票的乞丐重建。此时的多多深深的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安琳娜。安琳娜也被多多的纯情和善良打动,两人一起无忧无虑的度过了一段时间。不过安琳娜的父亲不是很喜欢放电影的多多。
后来安琳娜要到另一个地方去,与多多的最后一个约会她失约了。多多很伤心。艾佛特对多多说要去罗马,不要只甘心做一个放电影的,去罗马后谁也不许想,谁也不许惦记。
多多坐上了去罗马的列车。一去30年。在艾佛特的葬礼上,多多(此时应该叫他沙维图迪维多,不过还是叫他多多亲切)回来了,他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导演。满头白发的多多忧郁的眼睛环视着家乡的一切,都变了。年轻人都变老了,天堂电影院也即将被炸掉。多多最牵挂的还是安琳娜。他在罗马的30年接触过很多女人,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安琳娜。他在村子的街上看到了一个女孩子长得酷似安琳娜,健康,美丽,充满活力和性感。她正是安琳娜的女儿。终于,多多找到了安琳娜的家和她的电话号码。在安琳娜家旁边的一个电话亭,多多拨通了安琳娜家的电话。多多终于看到了窗帘后面安琳娜。三十年,一隔三十年,此时两个人还能说些什么呢。安琳娜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挂断了电话。多多驱车到了海边,那个以前他和艾佛特常去的地方。艾佛特在那里曾经给多多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士兵爱上了公主,但他们的地位相差太大。他实在太爱公主了。公主对他说,如果你能在楼下等我一百天我就答应嫁给你。士兵便在那里等,风雨都挡不住他。到第九十天时,他的全身苍白而消瘦。但是在第九十九天时,士兵走了。艾佛特讲完这个故事时说了一句特别调皮的话,“别问我这个故事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后来多多对这个故事的解释是,假如到一百天时公主不承认,士兵会彻底崩溃。但在九十九天的时候他走了,公主会永远惦记着他。安琳娜也驱车到了海边,她知道多多喜欢去那里。两人终于见面,四目相对,感慨何止万千。安琳娜已不是那个有青春活力的少女。原来,安琳娜那天并没有失约,只是迟到了。他去放映室找多多时艾佛特在那里,多多已经去了安琳娜的家。艾佛特说了一些不是很好听的话,说多多已经不爱安琳娜了,不要再有任何联系。安琳娜知道多多不会这么说,她偷偷的给多多写了一张地址,但多多在三十年后才看到这张纸条。一对三十年前的初恋情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悲痛欲绝,然后是成年人程式化的做爱。
艾佛特临去世之前给多多留下了一样东西,一盘电影胶片。多多拿到了自己的电影公司看。片中是十几年前艾佛特被迫剪下的接吻或者暴露的镜头,多多又一次流下了泪……
这便是意大利导演吉斯皮。托那托利的《天堂电影院》。该片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他的其他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海上钢琴师》也深深地打动过我,尤其是里面的初恋情结。
如果你是一个有灵性的人,一个对精神生活极为重视的人,对过去和未来都十分珍视的人,你看了《天堂电影院》一定不会无动于衷。即使不会痛哭流涕,也会默默地发呆五分钟。
电影差不多三个小时,我哭了一个半小时。老泪纵横,伤痛感慨。这部电影像一个预言也像一个寓言。多多的经历的心路历程我似乎都经历过或者都即将经历。在三个小时内看到了多多的成长历程,我也在电影中煎熬,或者说是折磨,在屏幕上看到了多多,我也看到了我自己。
初恋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还有什么感情比初恋更炽烈,更纯真呢?初恋又像一把利剑,狠狠的刺在胸口上,让人一辈子都隐隐作痛。初恋的突然降临总是让其中的人不知所措,感觉这绝对是前世未尽的缘分。但这份缘又是那么短暂,逐渐被家庭,事业,地域,社会,或者概括一下,被现实慢慢打磨殆尽。当我真正觉得与一个女孩有前世的约定时,甚至想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时,她却突然离我而去。被我数得清清楚楚的约会,接吻,拥抱,爱抚,都像钉子一样钉在大脑的某个角落。是因为从来没有有过类似的接触觉得美还是因为接触的少觉得美?或者因为刚开始挥发的荷尔蒙觉得美?这种美是不能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的。
多多的初恋情人嫁给了多多的一个笨的连5乘5都不知道等于几的同学。安琳娜也注定不会幸福到哪里去。我不敢像三十年后我主动找或者偶遇到我的初恋情人时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她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几年前的那个长发飘飘,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着长长的睫毛,总是对我撅嘴的女孩儿。我不敢向三十年或者四十年后看到她饱经沧桑的脸后心里会是多么的悲愤。多多如果不离开村子他差不多一辈子就是一个放电影的,不会有什么出息。他真的娶了安琳娜也不见得会过得有多好,安琳娜同样会慢慢变老。当我离开老家时就隐隐觉得和她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牢靠,我的直觉从来没错过,但我又极力掩饰着,我多么希望一切都和我想的一样美好,出去上四年大学——回家——结婚。我填报志愿时曾经想过填她所在的那座城市,但在那里我学不到什么东西,没有任何我喜欢的专业。我向来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勉强的,对那些专业我真的没有一点兴趣,在那里我将荒废四年,即使可以每天都看到她。我有分不清童话还是现实的理想,我为一个简单而单纯的理想奋斗着。我多么想用生命中这仅有的四年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怕是迈出一小步,然后和她继续两个人的理想。我甚至幼稚的认为,距离会产生美的;更幼稚的认为,我这么爱她,她也一定会这么爱我。我尊敬的一个亲人也像艾佛特一样对我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成就自己的理想就要出去闯,不管多远,不要管家里的一切。我填报志愿时没有选择她所在的那座城市,而是到了离她三千里的一所大学。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仅仅因为一个儿时的理想,未被现实污染的理想。我和小多多那么小,甚至更小时,到处跟着别人看露天电影,那时候我认为电影根本不是人做出来的,太神奇了,接近神圣,于是我想我长大了要做一个拍电影的。就是这么简单。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简单而单纯的理想我至今仍在独木桥上摸爬滚打。(你说我看这电影能不哭吗!)后来看了电影《苏州河》,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电影在我心目中也许不再那么神圣,但电影对于个人来说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成为可能。填报志愿时我写的是广告专业,简章上说这个专业和文字和影像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仅仅因为这个,我便踏上了南下的路程。其他的,水土,地域,就业,什么都没考虑。虽然到了这里发现和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仍很欣喜,毕竟能多多少少的接触点,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几年,我看遍了各类书籍,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诗歌,杂文,乐评,剧本,试拍了一点小片子,很累,但充实。起码到我成了老头之后不会为自己年轻时无所事事浪费青春而后悔。有时候我会把一切都押作赌注,仅仅为了一个儿时的理想。有时候,我对一切充满希望,甚至觉得她可能会再回到我的身边,尝尝我给她做的一碗茄子。那年在她宿舍炖茄子炖到一半没煤气了,我和她在厨房里叹着气傻笑;有时,我又深深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我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固执——打死我我也不过世俗生活,我要当一辈子理想主义者。
在我陷入无尽的悲观绝望之时从来没有任何人安慰过我,甚至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未对任何人,包括我的母亲,说过任何悲观的事。因为我喜欢看到别人开心,于是我便认为别人也喜欢看到我开心。多多也喜欢从放映室的小窗子里看观众的表情,别人快乐时他也很快乐。记得上初中时,物理课上有一个实验是拿一块棉花放在一个注射器状的玻璃管中,然后猛地下压活塞,棉花就会燃烧。那时候学校条件差,能做个实验那简直和过节似的,做这个实验论规模论视觉刺激那简直就是过年了。我坐在最前排,一直盼着老师赶紧做实验,老师把棉花装进了玻璃管,做好了下压得准备。这个理想性的伟大时刻我却回过头去看全班同学的表情,我看见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后排的甚至站了起来。当我把头转回时,实验已经结束了。快十年了,我的头脑中一直还有那个所有同学的眼睛都盯着一个地方的场面,当然,我也很遗憾没能看到那个奇妙的实验。
现在,我的同学大都结婚,有的还有了小孩。我在这遥远的南国猜不出他们的生活是快乐还是忧愁。她也将有自己的丈夫,这是多么顺理成章而又可怕的事,我真诚的为她祈祷,愿她的丈夫不会像安琳娜那个小时候不知道5乘以5不知道等于几的丈夫那样。假如她和那样一个没有灵性的人在一起,铁定了不会幸福。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臆断,我有什么理由证明我会比她的丈夫好?没有,只是自己的感觉罢了。我还是希望她过的好好的,希望三十年后在街头偶遇到她能够看到她脸上慈祥的微笑。
我坚信和她六年的爱情是纯粹的爱情。那时我不需要用任何方式证明自己有多出色,两个人就是那么毫无目的毫无理由的爱着。那就是爱,我坚信那就是爱,那是没有外物,缠绕,牵挂,污染的圣洁的爱,以后永远都不会出现的,那时前世未尽的缘,假若没有这份缘,那段时间我也不可能会和其他的女孩子有这么一段往事,唯一的可能就是空缺。此时,我没有办法也没有勇气再去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羁绊。有时我想起释迦牟尼的教诲:没有比老婆更凶的敌人,没有比亲人更严厉的看守,没有比家庭更牢固的监狱。有时候,我真想再尝试一次,却又临阵退缩。在这个到处都是真实的谎言的社会,哪个女孩子会轻易的相信一个男孩子说“我爱你”呢?即使我做了一件牛逼轰轰的事引来了无数关注,但那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她们看到的不是我的人,而是我的附属物。我永远猜不透女人心里想什么,却永远看到我和女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即使肌肤相亲也感觉相隔万里,彼此陌生。其实,我完全有可能和除她之外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也可以真正的相爱。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了。
片中的艾佛特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多多把母亲给的买东西的钱买了电影票,多多的母亲在电影院门前使劲地打她。艾佛特看见后对他的在电影院扫地的朋友说:你今天打扫卫生时捡到什么了?那人开始从兜里掏东西,梳子,鞋跟……艾佛特从他一起逃出的钱中拿了50里拉,问多多:这个是不是你的?他把钱给我多多的母亲,多多止住了泪。多多离开电影院时一直回头望,艾佛特的那个朋友也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我小时候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一个夏天,那时我最大也就是五六岁。街上来了一个卖冰棍的,一毛钱一支。我,爷爷,奶奶,叔叔家的小妹都在。爷爷奶奶拉我回家,婶婶领着小妹妹回家。婶婶给小妹妹买了一支冰棍,当时我馋得眼睛里挂着泪儿。但奶奶不让爷爷给我买,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可能比较保守,奶奶怕给我买了冰棍没给小妹买婶婶或者别人会说闲话的。当然现在想起这件事有什么呀,婶婶当时也不会在乎这个。但奶奶看得很严重,她努力使一切都很均衡,现在还有这个习惯。我们三个往回走,眼看就要拐弯了,看不到买冰棍的了,爷爷突然扑倒在地,他起来时手中拿着一毛钱。他高兴得喊,捡了一毛钱。我有冰棍吃了。现在想想,在那个人人穷的眼睛发红的年代,谁会在路上留一毛钱让一个老头捡?当时我却真的以为是爷爷捡到了一毛钱,丝毫没觉察到爷爷和奶奶的苦心。
还有一件事,也是我和多多那么小时发生的,或者更小。一次赶集我看到了一把木柄的长枪。光滑的枪托,漆黑的枪筒子,拉上枪栓,放上一粒子弹,“嘭”,可以打很远。真是馋死我了,我哭着喊着让父亲给我买一把。父母从来没让我过一天小皇帝的日子,虽然我是个独生子,也赶在了新社会。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他们用他们的价值观权衡得很清楚。当时我为了得到一台小霸王学习机打游戏不知道编了多少承诺他们还是没给我买,类似的还有游戏机,熊猫头自动铅笔,可以插铅笔芯的笔,小茶壶,鸟笼,等很多很多东西。不过他们从来没阻止过我看书,买书,即使是“坏书”。父亲不给我买枪,我就赖在小摊前不走,又哭又闹,说实在的,那时候我也不是好惹的。这时村里的一个算是我父亲的同事的老爷爷(论辈分我叫他老爷爷,但他并不是太老)看到了,他给我买了那把枪。现在那把枪可能还在我爷爷家的某个角落。我一直记着他,一直对他怀着感激之情。假如一个人对我有一点好,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他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很多麻子,没妻没儿,记得我上学时他总是在街上散步。我总是和他开玩笑,拍他头一把赶快跑或者在他背后吓他一跳然后赶快跑,他象征性的追我,乐此不疲的配合我玩,一直到他去世。他长我50多岁。
这些瞬间都深深地记在了我的心里,至死我也不会忘记。也许这两件小事和电影并无多大的关系,但看电影的时候我还是记了起来。艾佛特是多多一生的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多多人生的导演。
你我又何尝不是活在戏里。一幕接一幕的悲喜辛酸被我们演绎着,被别人看着。有时候我真想活得自我一些,爱干什么干什么。但我做不到,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观众在身边,当观众为我鼓掌时,我要声嘶力竭的继续自己的表演,即使已经厌倦;当观众为我叹息时,我要像猴一样上窜下跳,更加疲惫。不过话又说过来了,既然一切都活在戏里,一切都是虚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
2005-6-10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