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少言“崛起”,多作努力-有感于《青红》开门未红

2005-06-10 01:08:56   来自: 李祥瑞
  少言“崛起”,多作努力-有感于《青红》开门未红
  

  戛纳电影节既是名家云集的电影艺术盛会,又是各国片商进行买卖的交易盛会,所以国内媒体仅仅因为《青红》 (曾用名:《我十九》)在戛纳荣获了评委会奖就纷纷欢呼着“中国电影在崛起”,显然是一种盲目喝彩:艺术胜利而商业失败的电影还不能说真正获得了成功。我们年年得奖,年年“崛起”,自欺欺人的口号喊得多了,便会忘记了电影价值也须用经济数字来衡量的道理、忘记了“获国际奖”这针兴奋剂并不能给岌岌可危的中国影市增添多少活力。
  众所周知,在中国电影制作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因此号称投资千万借奖扬名的《青红》一片很快获得了与投资持平的海外版权收入,但作为一部走海外镀金路线的电影显然不应到此为止以为大功告成:只有经历了国内市场的检验,《青红》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况且从艺术品推广和交流角度来说,以导演王小帅个人成长经验创作的电影给外国人看似乎并无多少意义:那段中国历史上特定时期的影音记录,只有国内观众能够心领神会悟其奥妙,在中国畅销卖座,才是最后胜利。所以,“中国电影”的“崛起”实在不是一个两个电影节和电影人的事情,单有电影人的努力及电影奖的鼓励却缺少电影观众的参与和支持的“中国电影在崛起”必定是一种假象--满足于这种假象并放弃检讨,就会使中国电影继续陷入“叫好不叫座”恶性循环,无力发展,直至崩溃。
  很奇怪《青红》被定义为一部艺术电影,而不是我所认识的写实或者抒情电影,也许是被近年来某些自我标榜为“艺术电影”的国产片搞坏了胃口,观众对《青红》并不买账。该片在上海放映三场仅有38名,其中一场竟只有一位观众购票!在素有“中国电影第四城”之称的成都,影片也遭受了冷遇。不久前还蜂拥至影院争看《星战3》的国内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度突然降至冰点,盛宴散去的冷漠,缠绵不去的萧条,再次笼罩影市。
  我们呼吁中国应该多生产好的电影,可是有了好的电影没人愿看,怎么办?难道,中国电影观众只能消费“星战”那样的引进大片了吗?难道这真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迄今为止,关于《青红》获奖的话题明显多过讨论影片思想内涵的话题,人们对娱乐界新闻以及明星人物的关注仍然高于对电影本身的关注。无法想象那些慕名而来或者意在追星的观众会静下心来观赏一部缅怀过去的电影。
  贾樟柯第一部公映的影片《世界》票房也不太好,一直以来,非商业的电影就是这样倍受冷落。相比作品国外获奖国内卖票的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面临的生态环境已经急剧恶化了。他们不必庆幸也没有资格代表“中国电影在崛起”,他们要比上代人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挽救滑坡中的中国电影和观众信心。
  王小帅说过,中国电影还处于一个很不成熟的状态,需要各种风格的电影。观众可以在不同的电影中辨别自己喜欢的类型,逐步分流。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没有各种类型的电影,就不可能培养出喜欢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呢?回到这个“鸡生蛋或者蛋生鸡”的问题上,我们就知道中国电影还要走相当漫长的道路!因此,“中国电影在崛起”之类的狂言还是少说甚至不说为妙!
  据报道,王小帅计划于6月初和剧组人员在9天内走遍全国15个城市做宣传,希望这段行程不会重演上海遭遇、不会成为悲壮之旅。
  李祥瑞、2005、6、10
  ■数字链接
   上海三场不到50人
   《青红》日前在万裕国际影城举行上海发布会,观众对这部自我而又沉重的艺术片并不领情。三场电影放下来,观众人数连50人都不到。
   沈阳首映只有2人
   6月7日下午,首批放映《青红》的光陆影城已经到了开演时间,还没有一位观众。在终于等来一对情侣观众后,影片才正式开演。直到影片结束,影院再也没进来一位观众。
  文章原载《华西都市报》影视(10版)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HjDZRNRJ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