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关于青红的三个误会

2005-06-06 14:40:55   来自: 大旗虎皮
  [这个贴子最后由大旗虎皮在 2005/06/06 10:47pm 第 1 次编辑]
  
  其实我对青红了解不多,只在戛纳前前后后与王小帅剧组见过几次面,做过采访,跟他们聊过几次天。当然,前前后后也目睹了全国各地了解电影的或不了解电影的记者对他们进行的采访。后来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报道的评论。对于青红,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电影院看,这里不是想表达个人评价,只是我在一些报道和评论中发现了几个误会,觉得还是在这部影片公映时要澄清一下。
  其一,青红是否过渡商业炒作?
  有报道说,青红作为艺术片过于炒作,劝告青红别过犹不及,乐极生悲。在我看来这是荒谬的,是某些没有去戛纳,没对青红做第一手报道的媒体的酸葡萄行为。一部电影无论文艺片,或者商业片,都需要宣传的,那种文艺片不要炒作的论调是可笑的。而我看到的现实情况来看,青红剧组只是面对媒体采访比较积极,尽量给每个媒体都提供充足的采访时间和采访条件,这不能算过渡商业炒作。
  其二,评委会奖到底是个什么奖?
  青红获奖后,有报道说是“评委会大奖”,之后有媒体纠正,是“评委会奖”,有人用“铜牌”来形容这个奖,有人又说评委会奖是戛纳的非固定奖项,等等。
  以我的认识来讲,这些说法都有问题。首先,青红获得的“评委会奖”和2000年《鬼子来了》获得的“评委会大奖”都是戛纳电影节的固定奖项,从1974年有了金棕榈之后,每年都有评委会奖和评委会大奖,因而临时奖项一说显得对戛纳有些无知,误导观众。“铜牌”一说是一场误会,戛纳每年的固定给电影的奖是只有三个:金棕榈、评委会大奖和评委会奖,但这不意味着“评委会奖”就是参赛影片第三名,但“评委会大奖”确实可以看作是参赛影片的第二名。如果说第三名,应该是最佳导演奖的影片。
  评委会奖的设立,主要是出于戛纳对一种电影美学风格、一种电影理念和独立电影地区成绩的鼓励,去年给了泰国的《热带病》,前年给了伊朗电影《下午5点》,其设立的目的主要是对某种电影的鼓励和支持,既包含对某些电影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鼓励,也有鼓励一种美学和独立电影理念的意思。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青红的获奖才比较符合事实。那么,这么看,青红获奖既代表对亚洲电影的鼓励,也是青年导演、中国独立电影的鼓励,青红是最值得鼓励的影片,维姆·文德斯、拉斯·冯特里尔、伊格扬、侯孝贤、科恩伯格,不是说他们的影片不如青红好,而是他们实在没有鼓励的必要了。
  其三,关于姚安濂获得影帝的真实情况。
  在最后的评委会新闻发布会和对吴宇森的采访中,他确实提到过姚安濂被提名最佳男演员的事,我也相信他或者其他评委会提名姚安濂,但是,从我在戛纳看电影的亲身体验来看,这是一个美好的传说,每个评委都可以提名2个到3个最佳男演员,然后大家在一起讨论,如果参赛片有21部,那么我想差不多的侯选人,评委会都要拿来讨论的,但拿来讨论的却不一定被说成“差一点获得戛纳影帝”,很多记者确实很愿意借题发挥,或者天真爱国,参赛片中的男主演中,比姚安濂演的好的不是一个两个,要是以我的标准来排,他的表现至少在8名以外,要说真正与影帝擦身而过的是贾木许《破碎之花》中的比尔·莫瑞,从表演上看,他甚至超过了汤米·李·琼斯,再往下数,应该是《躲藏》里的法国男演员Daniel Auteil,他其实早已是名之实归的法国实力派,他也很需要这个戛纳影帝来证明这个地位,再往下是《孩子》中23岁的比利时男演员Renier。相反,我倒认为姚安濂在《青红》中的表演是很成问题的,一个台湾记者看完首映后说,他演的太像电视剧了,其实是话剧,在这样一部写实的怀旧的风格中,他那种夸张的手势、眼神以及话剧般对白方式显得太刺眼了,既是在这部电影中,姚安濂的表演也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秦昊和那个演配角的女孩,不温不火。
  以上是个人意见,对于很多内行来说,这些问题实在没必要说的,还是希望大家到电影院去看看这部电影,自己作出评价。呵呵。
  

2005-06-06 23:05:41  老猪 (暫住中國)

  这影片嘎纳回来后有个庆功会放映时正好和王兵去看了下。大家反映还可以。不过我认为演员并不是很成功的。所以认为演员什么影帝的说法,我认为不是很可靠。而目前国内的媒体的恶炒已经让大家失去了信心,这也是很可怕的一个事情。
  

2005-06-06 23:09:39  大旗虎皮

  三个主演都不好,两个配角好。
  

2005-06-07 08:00:44  阿德的故事 (北京海淀)

  放博士沙龙里去了。。。
  

2005-06-07 16:30:37  hooxi (庄)

  最好的是那个"小王小帅",整个影片里就一直在写作业.
  

2005-06-07 17:20:47  famous (北京)

  或许,你正青春年少,留下青春的记忆。
   或许,你已成年,在喧嚣的世界奔波四处,拍掉身上生活的尘土,你是否还会回忆,回忆走过十六岁的花季,走进十七岁的雨季,唱起熟悉又渐行渐远的歌曲:当我还是小孩子/门前有许多的茉莉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当我渐渐的长大/门前的那些茉莉花/已经慢慢的枯萎不再萌芽/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年纪/什么样的欢愉什么样的哭泣/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一、十七岁
   十七岁,是梦的季节,是花的年华,如黄金般珍贵闪耀,如鲜花般多姿芬芳,凝固着童年,包含着未来。十七岁,我们即将长大,却又梦想着像彼得.潘那样永远不要长大,把青春留住,远离成人的烦恼。十七岁,我们也会故作深沉,翻阅着《十七岁开始苍老》,却想像不到前行的路上会有怎样的风风雨雨。
   多年过后,十七岁已经封存在记忆,变成一种符号。在网间,看到十七岁的小伙,初生牛犊不怕虎,看到十七岁的姑娘,像含苞待放的花朵,自在率性活泼可爱,好一个少年不识悉滋味,心里的羡慕无法言表。于是,多了份沉重,知道自己已无法挥霍所谓的青春,因为青春只属于他们,而于我,青春仅是记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时钟的声音,用稚拙的言词回忆着那些早已行远的时光。十七岁,你身处何方做着什么?十七岁的我呢?
   十七岁那年,带着西北陇原的的气息,从黄土高坡迈向东方的明珠,以自己稚嫩的躯体暂栖在黄浦江畔的一片绿色天地,感受绿色的气息,接受绿色的垂练,描绘绿色的记忆,留下欢笑与泪水,有过忧伤,有过惶恐,几许失落,几许收获。寒天雪夜灯下苦读,为的是未来广阔的生活;宽广球场挥洒汗水,告诉别人年青应该活力四射;九洲四省来回奔走,那是一段凄美的情感故事。多年过后,岁月磨掉很多的棱角,经历夺走天真与单纯。偶尔收到家人短信,询问个人近况。看着这样的短信,往往是对着手机淡淡的一笑。当完美和传奇在不经意间被击得支离破碎,失去曾经的自信与骄傲,心依然留存着憧憬。面对十七岁,我早已不再年轻,可知道对于自己的一生,不能随便,更不能将就,心如在梦就在,只不过是重头再来。
   十七岁,代表着一个年代,是青春的终结,留下多彩的青春的故事。《孩子王》里的王福在贫瘠的山区,点亮油灯抄写着厚厚的字典,诉说着一个时代悲凉的故事。《蓝风筝》里铁头以少年的目光审视着红色革命年代社会的动荡,拷问着历史的因由。《二十七个遗失的吻》中西贝拉和米奇在成人世界中寻找纯真的爱,但最终结局应证着一个通俗的规律:在成人欲望的空间,少年们纯真的爱没有存活的土壤。《童年往事》中阿孝估提着马刀参与着街头的打斗,看着老祖母腐烂的身体,回忆着一起寻找回到梅县的路,勾起内心丝丝乡愁。而在《十七岁的单车》中,一辆单车将两个不同世界的青春少年联系在一起,以单车的故事,告诉世人他们的青春,或忧伤,或残酷。
  
  二、单车
   单车亦称自行车,南方人习惯称作为单车,而北方人多以自行车相称,这自是华夏文明宏厚内涵的体现。他和她的故事发生在北方,我不知道导演因何起名《十七岁的单车》,或许,它比《十七岁的自行车》更易上口?《十七岁的单车》经历长期的地下传播和在国外的流传,最终也以《自行车》的“名义”在国内大屏幕上出现。我无意追究其中缘由,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积习难改,以下行文多称之为自行车。
   在民间野史与传说中,流传中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可以追溯至康熙年间,距今三百多年。于此,我们只能叹息、遗憾。因为,我们知道“自行车王国”无数的自行车都是两个世纪前法国“木马”的嫡传后裔,是欧洲工业文明的象征,是当代生产力的代表。
   在宝马名车日渐普及的今天,自行车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点缀着这个世界。阿姆斯特朗环行法兰西,挑战生命的极限,有资格对F1赛场上的舒马赫、阿隆索们说:这里的世界更精彩。平常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也能够体验它特有的魅力:亲近大地,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展现青春的活力,享受风驰电掣的速度。
   现实生活中自行车特有的魅力给了光影世界更多的素材与精彩。《看车人的七月》里小宇骑着自行车,在远处望着父亲,那是父亲的希望;《天堂电影院》里,可爱的小多多坐在艾弗多的单行车上,倾听着关于父亲形象的描述,浮现着克拉克.盖博皇帝式的形象;《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罗纳多骑着自行车追逐着心中女神的脚步与身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们骑着单车去陈述血淋淋的争斗与青春故事;《末代皇帝》中,孩童时的溥仪骑着自行车穿游于故宫,让人砍掉门槛,那是东方传统在西方文明面前的落败和末代王朝衰亡的表征;当然还少不了德.西卡在《偷自行车的人》中展现的底层小市民生活的辛酸、艰难和朴素、动人的父子亲情。同样,少不了《十七岁的单车》中两个少年的故事,丢车,寻车,买车,偷车,抢车,争车,骑车,换车,护车,透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自行车对于不同人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三、他
   “他”是两个主角,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却在不同的世界里。在各自的世界里,他与他同是生活“沦落人”。
   十七岁的他从乡下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城市生活。北京,首都,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现代都市文明的集聚地。他和任何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一样,怀揣梦想,只是他的梦想更为简单,他想拥有自己的一辆自行车。在自行车快递公司,有一张张熟悉、幽黑、朴实的面孔,他就在其中。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待遇不菲的工作,以新的形象代表公司融入这个都市的社会,只要挣够600元,便可拥有一辆梦想的自行车。一切都是如此顺利,一切又是那么不幸。高档洗浴楼的外边,年老人敲着锣打着鼓扭着秧歌,一片繁华景象,到处歌舞升平。就在这里,他丢掉“吃饭的家伙”,身边的人却依旧欢笑着享受快乐的生活,感受不到他的慌乱与焦灼。同一片热土,不同的人们总是有着不同的命运。手中的信件告诉他要去的地方,没有了工具,他拼命奔跑,犹如《孩子,快跑》中的兄妹,跑向那象征现代都市文明的王府井大街123号,看到的却是挂在门前的铁锁,那是被都市文明拒之门外的暗喻。孤单的身影,无奈的泪水,让他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生活重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行车只是用来短途交通的工具,而经理对他说:自行车是他吃饭的家伙。不只如此,自行车也是他在都市生活的支点,甚至是在都市拥有的一切。你可曾体察,伴随着跳动的音符,他穿梭在北京的行人、车辆、大街、小巷时的欢愉,欢快中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大家都说他很轴,轴到要在千百万的自行车中找寻,其实他不轴,只是大家不懂他的心。看着他来来回回穿梭于各色各样、密密麻麻的自行车中的镜头,这种超常人行动的意义,与其说是找车,还不如说是找回都市的生活与基点。
   偶然的机会,他在同乡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车,但找到车并不等于新的开始,因为他遇到了另一个“他”
   他生在城里,北京人,读高中,穿着整齐的校服,有一帮哥们,喜欢在放学的路上玩弄车技。他成绩出众,全校名列前茅,与一个漂亮的女生相互倾慕。回家的路上,他帮她修好车链,青春的爱恋让他如此幸福,他骑着单车伸开手膀,快乐的笑容在青春的脸上洋溢。我以为他是时代的宠儿,家庭的皇帝。然而,我错了,他并非如此。他家境不好,与父亲和继母及女儿住在一起。父亲一次次答应给他买辆自行车,又因经济窘迫而一次次爽约,于是他偷了家里的钱,在二手市场买了“他”被偷的车。两个互不相识的少年就这样被联系在一起。
  也许,你会说自行车对于他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会说他关于车的争斗只是满足一已的虚荣心。可是,请不要忘记,十七岁的年华谁没有梦想?谁会远离虚荣?在他心里,拥有车就拥有了和同学平等的地位,就可以满怀自信地追求心仪的姑娘,车对于他同等的重要。于是在父亲知晓真相将车交还“他”时,他怒不可遏,竭斯底里般质问“凭什么,凭什么”。他质问着父亲,同时也在质问着社会。
   一辆车,两个少年,必须的东西,经过几番争斗,一人一天的协议。生活重归各自世界,现实的平静转眼即逝,心仪的女孩静静地离开,面对街霸趾高气扬的挑衅,他拿起砖块狠狠地砸向头盖。而无辜的他也被卷进这场斗殴,在无助的叫喊中看着张狂的撒野,野蛮行经唤起那生命最深处的尊严,他打倒丑陋少年扛起车找寻新的天地,人潮化为影子剩下的只是我真诚的祝愿。
   但愿,毁坏的车辆不要粉碎青春的梦想,让它化作人生辛酸的记忆,封存心底。毕竟,残酷不是青春亮丽的主题。
  
  四、她
   “她”是两个配角,以相似的形象登场却以不同的身份收场,有着相同的年龄却经历着不一样的生活。
   她是造物的恩宠,似花如玉,大大的眼睛流露的青春的美丽与优柔。她曾钟情于他,漂游在他的世界周围。如花的季节如花般的她,在静谧的河畔与他相约,闭上双眸期待一个吻的到来。她如此单纯却又摆脱不了都市的轻浮,在他苦闷的时候,悄然移情别恋。纵使他怎样的努力,也换不回她一次回头,甚至让他的情敌在雨天羞辱他的尊严,最终导致一场血淋淋的争斗。面对这些,我心中油然升起一份痛恨之情,痛恨她的无情,痛恨她的轻浮。可是,我也不忍心给她更多的诅咒,毕竟,她只是一个孩子,而且是一个生在都市的孩子。透过这些一切,诅咒的该是都市的环境,诅咒的该是那些吞噬人类纯洁灵魂的价值观念。
   她是“城里人”,住着宽大的房子还不知足,一天到晚没个笑脸。她穿着时髦的长裙,漂亮的高跟鞋,喜欢站在高楼的阳台上走动。漂亮的脸蛋,迷人的身段,让他从内心向往,青春的驿动使得他习惯斜眼偷看她走过的身影。在一天,他骑车撞到了她,便有了短暂的邂逅。她一言不发,像个有钱人家的哑巴。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她是乡下来的保姆,偷穿主人的高跟鞋和衣服,还偷偷拿主人衣服去卖,被主人发现,辞退而走。她的行为并不光彩,可我对她没有责言。她如《孔雀》中的姐姐一样,在自己的世界守望着一个不属于的自己的世界。她出身贫寒向往着富裕的生活,还有什么理由去斥责这种美好的向往?相反,青春年华需要这样的梦想与追求。
  
  五、其他:
   疯狂看片的日子,我被大师们一部部的杰作所折服,在眼睑里闪烁着一段段堪称经典的光影。有侯孝贤“在历史的苦难铁砧上锤炼民族魂“的《悲情城市》,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诉说成长之沉重叛逆的《四百击》,有斯坦利.库布里克气势磅礴悲壮的英雄史诗《斯巴达克斯》,也有比《百万宝贝》有更多内容,融国家、信仰、友情、爱情、师徒情的《烈火战车》,更有蔡楚生笑傲世界影坛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当我决定写点文字时,我选择的却是观看较早的《十七岁的单车》。因为,我记得在初次看时,我被触动,也感动着。
   当我将影碟再次放进光驱,小屏幕上浮现着那些或触动或感动我的段落,几次暴力的争抢与打斗,除了让我骂娘之外,并没有给我震憾。触及我心灵的则是那些看似平淡的片段。
   父亲当着同学与街邻们的打骂过后,他静静地坐在房顶,流着泪水。小妹上前说,都是大人不好对他不公平。他无言起身走在院子的墙壁上,静静地走着。我没法进入他的心里,但我能够感觉到,他同样承受着本不该属于自己世界的痛苦。泪水折射着他心里的苦闷和挣扎,无言的行走是对生活与命运的无奈的反抗。
   面对需要的自行车,他和“他”达成协议,在忧伤的音乐和渐变的镜头切换下,两个人在同一地点日复一日地见面、换车、检查,然后一个简单的手势作为告别。终于有一天,他问“他”的名字,向“他”伸出了友好的手。没有握手的面面,但那是和解的动作,两颗纯洁的灵魂需要这种和解,在他们苦涩的青春中有了些许温暖。
   影片的结尾,镜头放慢,他扛着被砸坏的自行车穿行在人群之中。这一幕有煽情做作的嫌疑,也不失为可取的结局,我不知道他未来会怎样继续他的都市生活,但我有愿意给他送上默默的祝福。
   不能不赞美影片的配乐,全片没有大段的配乐,根据故事发展的需要出现在合适的地方,节奏简单明快,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其深受感染产生共鸣。
   影片的四个主要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两位女演员如今已是影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大红大紫到家喻户晓,影片中在各自的空间里有不错的发挥,只因戏份的因素,被两个男主角的表演光环所掩盖。两位男演员成功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青春少年的形象,他们时而快乐时而苦闷不乏激情的表演也是影片整体成功的保证之一。
   最后,话题回到文章的标题,所谓“迎《青红》”实与《青红》无关。对于《青红》的了解,只停留在它在法兰西一个叫戛纳的地方获得一个国际A级电影节的三等奖──评委会奖,我甚至说不全它的有关主演,更不要说讲述的故事。只是在苦于推敲标题的时候,碰巧得知《青红》将于周日在全国公映的消息,于是便有了这个名不副实的标题。其中也包含着对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和《青红》的期望,希望《青红》能带给我们比《十七岁的单车》更多的精彩。
   同时,也借以上文字缅怀久逝的青春记忆!
  

2005-06-08 01:25:32  大旗虎皮

  专家的帽子实在戴不起,大家是专家。楼上的帖子早就读过了,为什么不单独贴出来。
  

2005-06-11 14:36:21  四化大墙

  青红还是不错的电影,王小帅也很会讲故事。想想看,其实青红的父亲和《孔雀》中的姐姐才是心灵相通的父女。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