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无法捕获的鱼(观感)

2005-06-03 15:45:13   来自: morn
  高中时买过唯一的一本作文选,是某个中学生作文竞赛获奖作品结集来得,记得其中有一部分是要求写校园生活,一个女生在作文里把自己和同学,老师统统看成了鱼,把校园写成了一个大鱼缸,使当时同一年龄层的我好不敬佩,遗憾的是作文书上面没有作者的联系方式。不过昨天晚上找来《Bigfish》这部影片看的确,与此无关。
  创造了“剪刀手爱德华”的蒂姆·伯顿以他擅长的童话般的魔幻笔法逮住了我的眼睛,不论是香宾瓶塞般冲出来的新生儿,世外桃园般的小镇,丑陋却善良的巨人还是怪诞的马戏团和他的老板,就连男主角的求爱历程都煞是梦幻当然也因此充满魅力,导演卓绝的想象力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是这些玄妙的画面都没有使我忘记看这片的初衷,我很喜欢关注家庭成员心理关系的作品,就是冲着有关介绍说《大鱼》讲述了父子的关系才看这部片子的。
  一开始电影并没有让我失望,相反是振奋人心的,我仿佛看到了萦绕我心头已久的对父子关系的看法,父辈的经历对于儿子来说是难以抗拒而有敬畏的,这十分矛盾,而导演聪明的设计了一个看似说谎的父亲(这可以看成父亲的形象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模糊而又确在的状态的夸张),通过这个设计,为我们(儿子)对前面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我们似乎能从中得到一个捷径绕到盾的背面去看个究竟,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多多的诗句“挖一条通往父亲的路”。
  如果电影就这样停下来,在表达内涵上真的很令我欣喜,但这无疑是无稽之谈,这点东西怎么支撑起一部电影(还是商业片)?接下去蒂姆·伯顿顺理成章的安排儿子去揭开他父亲一个个因不正常而令人怀疑的故事,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出在了儿媳妇那里,安排这个人物来帮助观众确定父亲的真实,已经令人感到导演的心虚,来自于力不从心的心虚(如果感到力不从心而无法控制什么,人们往往会选择强调),在我看来结尾处导演的忐忑暴露无疑了,父亲具有象征意义的唯美的水葬令人感叹,其实电影也许到这里结束了就行了(而为了与前面导演的失误安排相呼应又的确停不下来),最后安排的是“百看不厌”的好来坞大团圆结局,在父亲的葬礼上为其记忆撑腰的人们欢聚一堂,导演把他要强调的事情又强调了一遍,当然对于更多观众来说这也是他们想要得。
  我喜欢的电影是导演能够诚恳的告诉大家他想说的一些东西没有办法说清。当然这部电影在其他方面还是很可爱的,他美丽的海报(好象比电影本身还有名),成人童话般的风格和悦耳的阿拉巴马口音,所以上面的看法或许是得了便宜卖乖的心理作祟。
  其实此片还有一点成功之处就是它提供了不少欣赏角度(如果说这样显得繁杂而主题不清那就是缺点了),比如“大”鱼的象征意义,对时间的思索(蜻蜓点水式),还有不少,说明这是一部值得再看一次的片子。
  

2005-06-04 10:40:47  snoopynir (浙江杭州)

  这是我2004年看过的最棒的两部影片之一.还有一个就是<>.高考期间看的.那时候心情浮躁,什么片子都看的半半截截,只有这两部能让我静下心来看到结尾.
  

2005-06-05 12:25:56  elvita (北京)

  蒂姆·伯顿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主要是超喜欢他在电影中所营造出来的迷幻世界,《大鱼》是很棒的,喜欢极了,音乐和男主角也都没的说,他的《查里和巧克力工场》也是在期待中,想想象糖果一样的船,我就要流口水,他总是给我一个色彩缤纷而又回味无穷的世界,象梦一般,也许我们都有一些童年的记忆象美丽而绚烂的糖果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